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西漢與東漢”教學設計

2020-11-10 04:43:14蔣彬
江蘇教育·中學教學版 2020年8期
關鍵詞:新教材高中歷史教學設計

【關鍵詞】新教材;教學設計;綱要性與主題化;高中歷史

【中圖分類號】G633.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5-6009(2020)59-0046-05

【作者簡介】蔣彬,江蘇省鎮(zhèn)江市丹徒高級中學(江蘇鎮(zhèn)江,212100)教師,一級教師。

一、設計思路

“西漢與東漢”是統(tǒng)編高中歷史教材《中外歷史綱要》(上)的內容,要在展示漢朝興衰的史事線索中,突出大一統(tǒng)王朝的鞏固并總結王朝興衰的經(jīng)驗。在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已對漢朝歷史有了基本了解,并初步感知了“大一統(tǒng)國家”。高中階段是在這一基礎上,基于史料研習和綜合思考,進一步提升學生對兩漢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鞏固的認識,并以相關史事為抓手,培育學生的歷史核心素養(yǎng)。

本課的主要學習目標是:通過研習史料、觀察地圖、掃描人物來了解漢朝削藩、開疆拓土、尊崇儒術等措施,認識兩漢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通過史事講述、現(xiàn)象分析、觀點交換來了解兩漢的衰亡,總結王朝興衰的經(jīng)驗,彰顯歷史的借鑒價值。

因此,本課教學設計的思路是在一定的歷史情境支撐下,在特定的時空框架中,采用主題引導下的問題遞進的拋錨式教學設計模型,面對相對原生態(tài)的歷史叢林,描摹整體、聚焦主題,感懷興亡。

二、過程展示

教師引述《史記·淮陰侯列傳》中的故事:楚漢相爭時,韓信請求劉邦封其為“假王”,劉邦不愿韓信為王,后在張良、陳平的勸說下封韓信為齊王。結果,劉邦在齊王等異姓王的輔佐下,擊敗了項羽,建立了漢朝。但劉邦并非真心分封異姓王,而是“檄一時之權變,以詐立成功”。

【主題一】大一統(tǒng)國家的鞏固

(一)從高祖建漢到“文景之治”

教師呈現(xiàn)劉邦和群臣討論定都問題時張良的言論。

史料1:夫關中……阻三面而守,獨以一面東制諸侯。諸侯安定,河渭漕鞔天下,西給京師;諸侯有變,順流而下,足以委輸。

問題1:西漢定都長安的原因是什么?

學生帶著問題研習史料,得出如下認識:便于“東制諸侯”,顯見當初分封異姓王是權宜之計。

史料2:海內初定,子弟少,激秦孤立亡藩輔,故大封同姓以填(鎮(zhèn))天下……(這些同姓諸侯王)夸州兼郡,連城數(shù)十,宮室百官,同制京師。

問題2:運用史料2并結合教材關于郡國并行制的敘述,說明漢初王國現(xiàn)象的新變化及其原因。

學生根據(jù)材料,勾連如下歷史脈絡:劉邦剪除擁兵自重的異姓王,分封能“藩輔”劉家天下的同姓王,埋下新的威脅中央集權隱患。

教師講述:漢高祖時,中央直接管轄的只有15個郡,東邊大片都在諸侯王的控制之下。文帝、景帝都在逐漸削減諸侯封地。景帝時,諸侯王已有反叛苗頭。

史料3:(晁)錯為御史大夫,說上曰:(吳王)即山鑄錢,煮海為鹽,誘天下亡人謀作亂逆。今削之亦反,不削亦反。削之,其反亟,禍小;不削之,其反遲,禍大。

問題3:結合地圖、史料與教材敘述,漢景帝何以要“削藩”?結果如何?

學生研習、答問,并據(jù)此了解“七國之亂”及其被迅速平定的史實,認識到叛亂不得人心,中央集權的加強是歷史趨勢。

教師講述:文景時期,對王國問題的處置,為漢武帝解除王國對中央的威脅奠定了基礎。其實,漢高祖以來的休養(yǎng)生息政策所帶來的社會穩(wěn)定與經(jīng)濟恢復,也為漢武帝加強中央集權并走向強盛奠定了基礎。

史料4:漢興,掃除煩苛,與民休息。至于孝文,加以恭儉,孝景尊業(yè),五六十載之間,至于移風易俗,黎民醇厚。周云成康,漢言文景,關矣!

教師要求學生運用該則史料結合教材說明漢初統(tǒng)治集團“與民休息”的表現(xiàn)和對“文景之治”“美矣!”的理解。

學生借助史料與教材之間的印證關系,說出“與民休息”和“文景之治”的史事表象。在“美矣!”的理解上,教師倡導用辯證的、表象與本質的眼光,鼓勵思維發(fā)散、觀點碰撞。

教師進一步說明:漢初實行郡國并行制是吸取秦亡教訓。而將郡縣制與劉姓血緣結合起來,既有政治治理的考量,也有財政困難的物力考量。景帝大規(guī)模削藩和武帝進一步分解諸侯王勢力,則是王國威脅中央集權的新形勢和中央政府物力增強的必然結果。

(二)漢武帝時西漢的強盛

教師用教材中的“漢武帝像”“學習聚焦”欄目和如下三則圖文史料,建構學習材料群。

史料5:文帝采賈生之議分齊、趙,景帝用晁錯之計削吳、楚。武帝施主父之策,下推恩之令,使諸侯王得分戶邑以封子弟,……作左官之律,設附益之法,諸侯惟得衣食稅租,不與政事。

史料6:《春秋》大一統(tǒng)者,天地之常經(jīng),古今之通誼也?!加抟詾橹T不在六藝之科孔子之術者,皆絕其道,勿使并進。邪辟之說滅息,然后統(tǒng)紀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從矣。

史料7:西漢疆域和張騫出使西域圖。

問題4:據(jù)史料5,指出漢武帝削弱諸侯王勢力的具體措施及成效,概述西漢王國問題的來龍去脈。

問題5:結合課文,進行圖文勾連,并適當援引材料,概括說明漢武帝采取了哪些鞏固大一統(tǒng)國家的措施。

學生依據(jù)材料本身,通過語言轉化,解決問題4。隨后,圍繞問題5,學生分組研習材料,借助必要的地圖觀察與史事聯(lián)想,進行書面表達。教師選擇兩三個小組代表匯報。學生從政治、經(jīng)濟、思想與民族關系等方面概括漢武帝的措施,感知西漢大一統(tǒng)局面的出現(xiàn),認識到“經(jīng)過漢武帝的經(jīng)營,大一統(tǒng)國家得以鞏固加強”。

教師點評學生的匯報情況——包括他們的材料勾連與援引、措施的簡明與結論的可靠等情況,然后呈現(xiàn)史料7、8,以說明漢武帝時的物力與中央集權、開疆拓土之間的辯證關系。

史料8:漢興七十余年間,國家無事,非遇水旱之災,民則人給家足。都鄙廩庾皆滿,而府庫余貨財。京師之錢累巨萬,貫朽而不可校。太倉之粟,陳陳相因,充溢露積于外,至腐敗不可食。

【主題二】王朝的興亡

(三)漢朝的中興與衰亡

教師簡述西漢后期的流弊、王莽篡漢、農(nóng)民起義推翻王莽政權等史事,講述在農(nóng)民起義中壯大勢力、重建漢朝(史稱東漢)的故事。然后呈現(xiàn)史料9與課文中的“東漢集市畫像磚”圖片。

史料9:光武長于民間,至天下已定,務用安靜,解王莽之繁密,還漢世之輕法。釋放囚奴,減輕刑法,選用循吏,倡導儒學。

史料10:東漢集市畫像磚。

問題6:圖文組合,概括歸納光武中興的舉措與表現(xiàn)。

問題7:如何理解光武時期的“中興”之稱?

教師承啟:“中興”不僅指光武年間的“治世”,還是相對于西漢衰亡后的漢室重建與振興而言。然而,其興也勃焉,亡也忽焉。請大家自主學習,瀏覽課本有關東漢中期以后走向衰亡的概況,完成兩幅示意圖的繪制:東漢興勃亡忽的曲線圖和漢朝400余載的興亡時間軸。

教師投影學生作品,解讀他們所認知的東漢興亡(略)和漢朝興衰脈絡(見下圖)。

史料11:大凡一個王朝在創(chuàng)業(yè)之初都雄心勃勃,也許那時艱難困苦,只有從萬死中覓取一生。乃至成功之后,就逐漸惰性發(fā)作,松懈腐化。一部歷史,“政怠宦成”的也有,“人亡政息”的也有,“求榮取辱”的也有。總之沒有能跳出這周期率。

問題8:漢朝創(chuàng)業(yè)時的雄心勃勃分別在哪些帝王時期,其興的經(jīng)驗有哪些?

問題9:西漢末期和東漢中后期,松懈腐化直至人亡政息的教訓有哪些?

學生分為兩組,分別討論兩個問題,然后交流匯報各自的認識。高祖、文景、武帝和光武帝等四個帝王時的經(jīng)驗,有以民為本,發(fā)展生產(chǎn),加強中央集權,整頓吏治,重視儒學等;兩漢衰亡的教訓,有統(tǒng)治集團黨爭不已,外戚宦官當政與政治黑暗,豪強地主勢力坐大,土地兼并與階級矛盾激化等。

教師給予必要的點評后,適度延伸:1945年,黃炎培到訪延安,在窯洞與毛澤東對談,提出了“歷史興亡周期率”。毛澤東應對從容:“我們已經(jīng)找到了新路,我們能跳出這周期率。這條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讓人民起來監(jiān)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來負責,才不會人亡政息。”今天我們學習漢朝興衰史,遙想當年“窯洞對”,民本、民生、民主,是打破周期率的“寶劍”,王朝是舟,人民是水。這里的“民”還蘊含了“人”的歷史作用,而不僅僅是制度、措施、觀念等。

【主題三】大一統(tǒng)國家鞏固與興盛中的人

(四)兩漢人物掃描

教師宕出教材之外的另一頁:歷史是人的歷史,在我們整體感知漢朝興衰,概要了解大一統(tǒng)國家鞏固是兩漢歷史的主體特征后,我們當然不會忘掉人的因素。看以下一組史料。

史料12:天子問匈奴降者,皆言匈奴破月氏王,以其頭為飲器,月氏遁逃而常怨仇匈奴,無與共擊之?!q以郎應募,使月氏……匈奴得之……留騫十馀歲,與妻,有子,然騫持漢節(jié)不失。

史料13:矢志“匈奴未滅,無以家為也”的霍去病,在24歲英年早逝。漢武帝讓其陪葬茂陵(漢武帝墓)東側,墳墓形似祁連山,表示對他的懷念。

史料14:文帝躬修儉節(jié),以安百姓。他精簡宮中人員,禁修露臺,禁止郡國貢獻奇珍異寶。他常穿普通的黑色織品,所寵愛的慎夫人也衣不曳地。

史料15:光武帝每天一早上朝,太陽西斜才罷?;侍右娝趧诓坏。G曰:“愿陛下頤愛精神,優(yōu)游自寧?!钡墼唬骸拔易詷反耍粸槠R??!?/p>

教師引導學生講述相關人物事跡,并嵌入國家大一統(tǒng)和王朝勃興的主題框架。

小結:張騫的鑿空之旅,霍去病的家國情懷,漢文帝的節(jié)儉,光武帝的勤政,都體現(xiàn)了人與歷史的積極互動。請大家結合課文中“學習拓展”欄目的要求,查閱資料,了解更多的兩漢人物事跡,思考“人怎樣進入歷史”。

·點評·

一、凸顯歷史的教育價值,引導學生汲取歷史養(yǎng)分。該設計接受了江蘇省新課標培訓所倡導的主題化、綱要式處理教材的建議,在凸顯課程內容規(guī)定的兩個主題時,還創(chuàng)造性地增添了與這兩個主題相應的“人的作為”的新主題,彰顯歷史課程“昭法式、樹風聲、飭勸誡”的育人價值。如:針對“王朝周期率”的經(jīng)驗教訓的對比性反思,兩漢人物事跡引發(fā)的“人怎樣進入歷史”的思考等。

二、合理處置教材知識容量大與課時有限的矛盾。該設計沒有面面俱到地梳理知識,而是抓住王朝興亡的主線和大一統(tǒng)國家鞏固的主題,做了適當?shù)膭h減和重組。如:漢武帝開疆拓土的史事,是借助西漢疆域圖和張騫出使西域圖,通過漢武帝有哪些舉措的問題求解,讓學生自主“發(fā)現(xiàn)”北擊匈奴、溝通西域、連通西南等史事,培育圖文轉換的歷史解釋素養(yǎng)。

三、關注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培育。該設計用一定時空閾值里的多類型史料,填補教材簡約敘述中的史事空缺,引導學生進行歷史解釋,涵養(yǎng)家國情懷。如:郡國并行制中的王國問題。一方面,補充史料說明分封諸侯“重出江湖”的合理性,明晰合理中的問題所在;另一方面,一條線索貫穿下來,再現(xiàn)問題解決(不是廢分封而是削權勢)的基本歷程,輔以漢代經(jīng)濟從凋敝到繁盛的背景交代,從而將特定時空條件下的歷史分析、經(jīng)濟基礎與上層建筑相互關聯(lián)的唯物史觀、中央集權的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的國家觀等素養(yǎng)融合在史料解釋中。

四、重視內容呈現(xiàn)與學習方式的組合配套。該設計在規(guī)劃漢武帝的措施、光武中興、人的歷史作用等內容時,都使用了不同類型的多種材料,組建材料群,設計學習任務群,從而改變一事一材料的碎片化的散點式教學舊例,為流暢的課堂學習狀態(tài)的出現(xiàn)奠定藍本。分組研習、交流匯報的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圖文材料相互勾連、思維進階的學習要求,則較好地適應了材料群與任務群的學習內容,適應了主題化的教材處理方式,體現(xiàn)了基于學生學習的教學設計新視野。

(點評人:束鵬芳)

猜你喜歡
新教材高中歷史教學設計
《新課標·新教材·新高考》特別征文
地理教育(2022年10期)2022-09-29 09:23:56
體現(xiàn)新課標 用好新教材
師道·教研(2021年2期)2021-03-28 02:20:53
挺立于課本之中的“樹”
擔當意識:歷史新教材滲透不可或缺
教書育人(2020年11期)2020-11-26 06:00:34
討論法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
中學政史地(2017年2期)2017-05-17 06:17:21
高中歷史學科高效課堂的構建
高中數(shù)學一元二次含參不等式的解法探討
考試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2:17:05
“仿真物理實驗室” 在微課制作中的應用
考試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1:49:00
翻轉課堂在高職公共英語教學中的應用現(xiàn)狀分析及改善建議
考試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9:18:59
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13:47
名山县| 彩票| 上栗县| 蓬安县| 澄江县| 遂宁市| 自治县| 蒲江县| 玉环县| 麻江县| 开封县| 穆棱市| 拉萨市| 莱州市| 嘉黎县| 襄汾县| 东阳市| 丽江市| 宁明县| 湛江市| 钦州市| 襄樊市| 沙洋县| 绵阳市| 蓬莱市| 杭锦后旗| 宝清县| 敖汉旗| 海兴县| 高雄县| 尼玛县| 内乡县| 交城县| 元谋县| 辽阳县| 潮州市| 顺平县| 姜堰市| 图们市| 嘉祥县| 台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