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美玲
摘 要:高中生物作為一門自然學科,理性思維在其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中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內容,其不僅可以幫助學生有效率地完成知識的學習,而且還可以促進學生生物思維的培養(yǎng)。但是高中生物教學的難度相對來講比較大,很多知識在課堂教學中無法得到很深入的講解,對于學生自學能力以及理解能力的要求是比較高的,因此如何在高中生物課堂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理性思維就成為一線生物教師一直研究的問題。本文以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為例,主要針對基于理性思維培養(yǎng)的高中生物課堂教學進行探究,結合相關教學以及自身的相關教學經驗,首先對理性思維培養(yǎng)的重要性進行了探究,然后提出了一些培養(yǎng)策略,以供參考。
關鍵詞:高中教學;生物教育;理性思維;培養(yǎng)策略
引 言
我國的教育改革已經進入了深水區(qū),這也就代表著我國的教學方法和形式都發(fā)生了根本性的改變。但是在很多高中傳統(tǒng)的灌輸式教學依舊存在,這主要是因為高考的壓力使得學校根本無法對教學方法以及形式進行改變,而教師對于新教學方法的適應也需要時間,但是高考并不會給學校和教師更多的適應時間。因此這也就造成很多學生的綜合能力不能得到良好的培養(yǎng),也影響了學生理性思維的形成以及相關體系的構建。而且在目前的新課標中,對于學生進行核心素養(yǎng)的培育已經成為高中各科教學的一個重點內容,生物也不例外,進行學生生物核心素養(yǎng)的培育這是生物教學的一個重要工作內容;而理性思維作為生物核心素養(yǎng)的一個重要部分,進行良好的培養(yǎng)會促進學生生物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效率。
一、培養(yǎng)重要性
人的思維分為很多個層次,但是理性思維卻處于最高的層次中,所以培養(yǎng)學生的理性思維也是高中生物教學以及生物學科所具有的特點決定的,而且最重要的是理性思維還是生物核心素養(yǎng)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1]。理性思維的培養(yǎng)可以有效地促進學生形成正確的學習方法,這會直接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同時理性思維的培養(yǎng)也使得學生的解題思維的形成更為有效,在處理問題的過程中會更為靈活。高中生物的學習不僅僅是概念的學習,其中還有很多抽象的理解內容,這部分內容的學習只依靠學生的死記硬背雖然可以在考試中獲得一些成就但是不利于學生未來的發(fā)展和進步,因此這就需要學生對于相關知識進行深入學習和理解,這樣才可以在其腦海中形成理性知識。此外,生物是一門自然學科,其從出現、發(fā)展到現在為止已經形成了體系化,學生在學習的時候也是按照從易到難、從直觀到抽象這個過程,所以培養(yǎng)學生的理性思維有助于學生學習質量的提高,同時也會強化學生的知識應用能力。
二、教學培養(yǎng)策略
(一)強調思考自主性
在目前的高中生物教學中,學生對于教師的依賴性相當大,學生自主思考的空間以及時間并不是很多,這也就造成學生的理性思維培養(yǎng)難度比較大。因此高中生物教師在進行學生理性思維培養(yǎng)的過程中要給予學生更多自主思考的時間,讓學生的思維活躍度得到提升;當然時間需要進行固定,如果學生過渡思考,在沒有豐富基礎的支撐,很容易陷入一個思維的困境;此時教師就需要做好引導工作。比如說在植物細胞相關知識的學習中,很多學生對于組織培養(yǎng)和無性繁殖會混為一談,這種想法非常具有想象力,但是科學實際內容告訴我們這是兩種概念,不能混為一談[2] 。因此教師在教學中應該引導學生進行組織培養(yǎng)和無性繁殖相關概念以及條件的對比,在對比思考中學生會慢慢地將這兩個概念區(qū)分開來,并且那些認為組織培養(yǎng)就是無性繁殖過程的學生也會對自身的錯誤想法進行糾正。在這整個過程中,學生通過自由思考以及探討明晰了組織培養(yǎng)和無性繁殖的內容,他們的思維會得到進一步的增強,有助于學生理性思維的培養(yǎng)。
(二)問題分析嚴謹性
生物學科本質上就是從一個個問題中發(fā)展而來,因此進行問題的探究這也是學生進行理性思維的一個初始條件。如果從狹義角度看,理性思維就是一種非常嚴謹的思考方式,所以高中生物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帶領學生進行相關問題的探究,在問題和案例的分析中對學生的理性思維進行培養(yǎng)[4] 。比如說在基因相關知識的學習,孟德爾實驗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內容,教師就可以借用這個案例讓學生對孟德爾研究的思路進行歸納和概括,然后將這些思維化為生物問題的解決思維。從實驗中可以得知,孟德爾在進行豌豆雜交過程中選擇了高莖和矮莖兩種,但是在雜交之后發(fā)現正交和反交產生的結果都是三比一。在這個實驗中學生對于雜交實驗的歸納整理以及分析會直接影響學生對于基因相關知識的掌握,并且也促進了學生對于分析嚴謹性的認知,對于學生未來的學習和發(fā)展具有非常大的價值。
(三)問題研究全面性
理性教育中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內容,那就是對學生進行批判性思維的教育。這可以有效地促進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提高,并且強化學生對于相關知識的學習和深度掌握,因此教師在進行培養(yǎng)的過程中可以利用辯論的形式進行。比如說關于轉基因的相關知識的學習中,教師就可以讓學生以“轉基因食品是否具有危害性”為主題進行辯論,在辯論的過程中不管是正方還是反方都會精力地搜集各種資料,在資料搜集和整理的過程中學生會對轉基因形成一個整體認知,有助于學生思維的形成和思維體系的創(chuàng)立。
三、結束語
總而言之,對學生理性思維的培養(yǎng)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在培養(yǎng)的過程中不僅僅要讓學生形成相關的學習意識,還需要對學生的知識體系進行構建[3] 。因此教師在具體的培養(yǎng)中需要結合學生各方面的因素,其中包括身心健康以及年齡、學識基礎等多個方面進行。然后教師在掌握學生各方面能力因素的基礎上改進相關課程內容的設計,將其融入生物課堂教學中,這可以有效地促進學生全方位素質的提升,也強化了學生理性思維的形成,最終提升了學生生物核心素養(yǎng)的培育效率。
參考文獻
[1] 王佳. 基于理性思維培養(yǎng)的高中生物課堂教學探究[J]. 試題與研究:教學論壇, 2019(4):0042-0042.
[2] 周其飄. 基于高中生物核心素養(yǎng)的課堂教學實踐——以減數分裂為例[C]// 教師教育論壇(第一輯). 2019.
[3] 侯興清. 高中生物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理性思維的方法探討[J]. 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 2019, 013(013):55.
[4] 韋增迎. 高中生物學教學中理性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J]. 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 2019, 013(014):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