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夢潔
【摘 要】 目的:探討飲食護理干預對臨床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康復的影響。方法:隨機將我科收治的88例老年CHF患者分成甲乙兩組各44例,分別給予其常規(guī)飲食護理與針對性飲食護理干預,觀察兩組護理效果。結果:甲組治療總有效率為79.55%,顯著低于乙組的93.18%(P<0.05);且護理后乙組患者血清白蛋白與血清前白蛋白顯著高于甲組(P<0.05)。結論:針對性飲食護理干預,對改善老年CHF患者營養(yǎng)狀況,促進患者早日康復,有著重要作用,值得臨床推廣。
【關鍵詞】 老年;CHF;飲食護理;康復
【中圖分類號】R876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005-0019(2020)22-114-01
在臨床上,CHF屬多見心血管疾病,好發(fā)于中老年人群中,為各類心血管疾病的終末期階段,據(jù)相關數(shù)據(jù)統(tǒng)計,該病癥患者再住院率可高達30%,而5年存活率更是不超多38%,究其原因,可能同患者院外不良生活、飲食習慣或營養(yǎng)不良等因素相關[1]。故我院針對這類患者,采取了針對性飲食護理干預,結果取得了較好效果,現(xiàn)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我科于2018年1月-2019年10月收治的88例CHF患者作為觀察對象,納入標準:均經臨床診斷確診,年齡均≥60歲,且自愿參與本次研究;排除標準:合并嚴重心肝腎功能障礙者;伴有精神或認知障礙者;治療依從性較差者;隨機將患者分成甲乙兩組各44例,甲組,男30例,女14例,年齡均在60-78歲間,平均年齡(67.3±3.4)歲;NYHA心功能評級:II級15例,III級16例,IV級13例;乙組,男31例,女13例,年齡均在60-79歲間,平均年齡(66.3±3.1)歲;NYHA心功能評級:II級14例,III級15例,IV級15例。兩組患者在一般資料上比較無差異,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甲組被給予常規(guī)飲食護理,即指導患者盡量低鈉低脂易消化飲食,禁過熱、辛辣與過冷、刺激飲食,少量多餐,減少腹部飽脹感,叮囑患者多食瓜果蔬菜,以免便秘,若無特殊要求,可指導患者家屬為患者準備三餐食物;乙組則被給予針對性飲食護理,具體有:①成立專門營養(yǎng)支持小組,小組包括1名醫(yī)師與5名主管護師,集中對護士進行業(yè)務培訓;患者入院后,及時評估其營養(yǎng)狀態(tài),判斷其是否伴有營養(yǎng)不良,并分析相關影響因素;②具體結合患者一般情況、病癥發(fā)展與進食能力、營養(yǎng)情況以及每日能量消耗等情況制定針對性營養(yǎng)計劃,并注意提供至少2種可替代食物,以便更好滿足患者需求;如患者心力衰竭嚴重時,早期給予半流質或流質食物,并需確?;颊呙咳諗z入600kcal熱量,20-30g蛋白質,2-3d后可適當提高熱能與蛋白質攝入,待病情逐步好轉后,過渡到軟食,可指導其攝入淡水魚、植物油與牛奶、豆制品等食物,適量補充定量維生素C與維生素B,以起到保護心肌作用,并控制每日鈉鹽攝入量在5g左右,盡量選食苦瓜、萵筍或海魚等低鈉食物,并控制味精、油條、菜油與罐頭等食物攝入,若患者需利尿劑治療或本身進食量較小,則可適當放寬納攝入量[2];同時,因老年CHF患者康復效率比較慢,且可能出現(xiàn)低血壓情況,故需注意營養(yǎng)補充的適量與均衡,避免增加身體負荷;③護理過程中,護士可適當改善飲食質量與食物形狀來幫助患者提高吞咽能力,對于腸內或腸外營養(yǎng)支持者需給予針對性護理干預,同時在護理過程中需給予患者階段性評估,具體結合患者情況適當改進護理措施,若出現(xiàn)食物不耐受情況,需及時更換食物品種。
1.3 觀察指標
于入院后與出院前采集患者空腹外周靜脈血5ml進行血清酶法檢測以獲得其血清白蛋白與血清前白蛋白水平高,以有效評估其營養(yǎng)狀態(tài)變化,同時對其治療效果加以判定,若患者心功能明顯改善,且癥狀體征也顯著改善,則為有效,若心功能改善而癥狀體征有所減輕,則為好轉,若心功能無變化甚至加重,則為無效[3]。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采用SPSS20.0軟件對所得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與分析,計量資料用(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表示,采用x2檢驗,P<0.05代表差異顯著,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比較分析
如表1所示,甲組治療總有效率為79.55%,顯著低于乙組的93.18%,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據(jù)臨床相關研究顯示,老年CHF患者多伴有營養(yǎng)不良情況,若得不到及時糾正,對患者康復將造成極為不利影響,甚至加重心衰進展,為此,在給予患者對應治療的同時,還需做好對患者的營養(yǎng)狀態(tài)評估,進而展開針對性飲食指導。故本次研究中,乙組患者均被給予針對性飲食指導,結果顯示,該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高達93.18%,顯著高于僅接受常規(guī)飲食指導的甲組的79.55%,且護理后乙組營養(yǎng)狀態(tài)顯著優(yōu)于甲組。
綜上所述,對于老年CHF患者,臨床在給予其治療同時,需科學評估其營養(yǎng)狀態(tài),進而展開針對性飲食指導,以促進患者身體的早日康復,提高臨床治療效果。
參考文獻
[1] 黃靖雯.個性化飲食護理干預對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預后情況及MNA、 MNA-SF評分的影響[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9,38(15):2413-2417.
[2] 仉淑貞.探討飲食護理干預對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康復的影響[J].中國保健營養(yǎng),2017,27(32):26.
[3] 高金明,林燕婷.飲食與體重管理指導對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效果觀察[J].醫(yī)學美學美容,2019,28(17):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