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喜喜
摘要:新課程改革中提倡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采取合作、自主、探究的方式進行學習,學生在課堂學習上積極回答問題可以體現出他們積極思考問題、分析問題以及解決問題。所以,老師要重視在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積極發(fā)言的習慣。但是大部分農村小學生在語文課堂學習中,很少會積極主動回答問題,導致課堂氣氛變得十分枯燥和沉悶。老師要積極采取各種策略,營造活躍的課堂氛圍,幫助學生養(yǎng)成積極發(fā)言的習慣。對此,本文詳細介紹提升農村小學生語文課堂參與積極性的方法。
關鍵詞:農村小學生;語文課堂沉默;現狀和對策
大部分農村地區(qū)學生因為缺少父母的照顧和關注,導致他們逐漸變得內向、不自信,不愛說話。老師備課時,準備豐富的教學內容,在課堂教學中向學生提出各種問題,學生無法積極回答問題,課堂十分沉悶,長久下去,老師逐漸喪失講課的積極性,進而無法精心準備教學內容[1]。面對這種問題,老師要找到學生不愛回答問題的原因,采取對應策略,幫助學生養(yǎng)成積極回答問題的習慣,提升課堂教學的活躍度。
一、提升農村小學生語文課堂參與積極性的方法
(一)老師及時轉變自身思想,做好引導者的工作
通過對學生進行調查發(fā)現,如果老師過于嚴肅,會讓學生產生恐懼心理,導致課堂上不敢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谶@種情況,老師應該建立一個十分和藹、幽默的形象,讓學生逐漸不恐懼老師,喜歡和老師進行交談。一個和藹、幽默的老師可以有效激發(fā)學生學習語文學科的興趣。有些學生可能會在課堂和其他學生說悄悄話,面對這種情況大部分老師會直接對學生進行嚴厲的批評。雖然學生說悄悄話是錯誤的行為,但是如果老師直接當著所有同學的面前給予他們嚴厲的批評,就會導致學生逐漸抵觸、恐懼老師[2]。老師在遇到這種情況時,可以使用眼神制止學生,并對學生說:“你們在討論什么問題?可以讓大家一起聽一聽,幫你們出出意見?!边@種方式既不會讓學生產生恐懼心理,又可以讓學生知道自己做錯了,在以后的學習中積極改正自己的錯誤。一些時候學生在考試中會因為粗心大意做錯一些題,很多老師會直接點名批評學生,這種做法是錯誤的,在這種情況下,老師可以對學生說:“這道題對你來說小菜一碟,為什么你會做錯了呢?是哪里沒有明白嗎?需不需要老師幫你分析一下?”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老師不要為了讓學生們認真聽講,建立一個嚴厲的老師形象,而是要成為一位幽默、和藹的老師,讓學生產生想要積極和老師溝通的欲望,老師在和學生溝通的過程中,也要理解學生、尊重他們,促使學生積極加入到老師的課堂教學中,敢于在課堂學習中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
(二)借助問題,引導學生積極思考
如果想營造活躍課堂教學氛圍,那么可以借助問題去刺激學生思考和回答問題。在設計問題時,要掌控好問題的難易程度,確保提出每個問題的價值[3]。舉個例子,在學習《景陽岡》這篇文章時,老師可以邀請幾名學生開展角色扮演活動,讓每位學生加入到課堂學習中。在表演的過程中,可以對學困生提出一個問題:“武松具有哪些特點?”對優(yōu)秀學生提出另外一個問題:“本文主要描寫的是武松打虎,為什么要描寫武松和小二的對話呢?”學困生通過表演可以明白武松具有豪放以及倔強的性格、無所畏懼的英雄氣概。優(yōu)秀學生通過表演可以明白描寫對話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推動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更加表現出武松的性格特點,為描寫武松英勇打虎做好鋪墊。
(三)正確利用評價,激勵學生積極交流
新課程改革中指出課堂應該充滿人文關懷,這就說明課堂也應該是民主的課堂,在這樣的課堂中,老師和學生的地位是平等的,所以老師和學生之間要相互尊重。老師在和學生交流的過程中,要懂得尊重學生,尊重他們的人格、見解以及他們之間的差異。欣賞學生之間的差異,根據學生實際情況進行評價,促進學生的個性化發(fā)展。在課堂教學中,老師要認真觀察每位學生,對每位學生進行指導,發(fā)現他們的潛能,加強對學生優(yōu)點的贊美,為學生展示自我提供機會。老師可以給學生布置一些任務,有些學生會在嘗試的過程中成功,老師可以對這類學生進行贊美:“你真的是一個積極思考、敢于嘗試的學生,同學們都要積極向你學習”;在對正在嘗試的學生進行評價時,老師可以說:“你非常聰明,老師相信只要你不斷努力,一定可以解決這個問題”;在對嘗試失敗的學生進行評價時,老師可以說:“雖然你這次失敗了,但是老師相信只要你堅持不懈一定可以成功,不要放棄?!蓖ㄟ^對學生進行正確評價,可以讓學生產生學習的積極性,敢于嘗試,強化學生自身的自信心,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進而實現以情促學的目的,激發(fā)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學習中的積極性[4]。
二、總結語
新課程改革中明確要求語文教學中要圍繞學生自身的特點,保護學生的求知欲、好奇心等意識,鼓勵學生積極探索。農村小學語文老師要在具體教學中,建立一個和藹、幽默的形象,促使學生積極加入到課堂學習中,幫助學生養(yǎng)成積極回答問題的習慣,巧妙設計問題,調動學生回答問題的積極性,打破語文課堂的沉默,營造活躍的課堂氛圍,推動農村小學語文教學質量的進步。
參考文獻:
[1]祁曉敏.農村小學生課堂沉默的現狀調查和對策研究[J].新智慧,2019(1):116-116.
[2]周莉莉.農村小學生數學課堂沉默的原因分析[J]. 當代家庭教育, 2018,(1):8-8.
[3]馬小桃.農村小學高年級語文課堂沉默理由及解決對策[J]. 新智慧,2019,(1):97-97.
[4]鐘國順.探究小學語文高年級教學里的課堂沉默與課堂表達[J]. 新作文:教研,2019,(4):67-67.
課題項目:
本文系甘肅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guī)劃2020年度課題《農村小學生語文課堂沉默心理歸因及干預策略的調查研究》研究成果。課題立項編號:GS[2020]GHB2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