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菲
[摘要]生動活潑的繪本常常蘊含著深刻的生活哲理,通過學習與欣賞,學生能夠自然而然地獲得生活教育。繪本大多數(shù)是圖多字少,通過豐富的圖片信息推動故事情節(jié)發(fā)展,形象生動,兼具趣味性。小學生在翻閱繪本時,能激發(fā)閱讀興趣。基于繪本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獨特作用,文章對繪本閱讀在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中的運用進行了探討和研究。
[關鍵詞]繪本閱讀;小學語文教學;兒童心理
一、繪本閱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運用的優(yōu)勢
(一)培養(yǎng)小學生學習閱讀的習慣
研究表明,兒童時期是培養(yǎng)學習興趣比較有利的時期。兒童天性愛玩,低年級的小學生識記的生字數(shù)量有限,他們在閱讀純文字書本時,容易感到枯燥乏味,從而產(chǎn)生排斥心理。集有趣的故事和精美的圖片于一體的繪本,能激發(fā)小學生的閱讀興趣。繪本主要通過設計精美的圖片來體現(xiàn)內容,這種形式符合兒童認知心理和學習能力的階段特點。通過大量閱讀繪本,小學生能從中體會到閱讀的樂趣,從而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二)促進小學生文化素養(yǎng)的形成
研究表明,繪本閱讀量的增加,可以讓小學生通過觀看圖畫信息來識記文字,更重要的是,可以引導小學生大膽地運用自己的語言,講述繪本中的故事。小學生經(jīng)過思考和組織語言,將繪本中所看到的文字和圖畫信息向他人進行個性化表達,從而潛移默化地提升使用語言文字的水平,促進文化素養(yǎng)的形成。
(三)豐富小學生語文課程資源
筆者通過長期觀察小學語文教學課堂,發(fā)現(xiàn)在以往的教學模式中,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僅僅依靠語文課本展開教學活動,教學內容單一化,導致小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低迷。有了繪本閱讀的補充,小學生能夠深刻地感受到語文學習的活力。繪本以其精美的圖片和新穎的故事,豐富了小學語文教學的課程資源,推動教師課堂效率的提高,滿足了小學生對大千世界的認知需求。
二、繪本閱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發(fā)展趨勢
閱讀教學一直是現(xiàn)代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中之重,語文教師也越來越多地思考如何提高小學生的獨立閱讀能力。教育心理學認為,習慣的養(yǎng)成和能力的提高都需要從小抓起。小學生在閱讀文章時常常因識字量不夠而影響閱讀體驗,甚至產(chǎn)生厭學心理,而圖畫繪制精美、文本設計巧妙的繪本恰好把“絆腳石”化作“百寶箱”,引領小學生走上閱讀之路。繪本教學研究已成為一線教師與院校專家的共識。近年來,國內多所教育院校相繼開展了“繪本閱讀教學”相關的課題研究,小學語文教師也不遺余力地搜尋并運用制作精良的繪本進行閱讀教學,積極主動地關注小學生的心靈世界和精神世界。選擇繪本進行教學,已經(jīng)成為小學語文教師提高小學生閱讀能力的利器。
三、繪本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運用要素
(一)結合語言交流,感悟繪本教學內涵
研究發(fā)現(xiàn),最容易引起共鳴的途徑是語言交流。繪本的內容雖然能給學生留下直觀的印象,但是無法引起學生的共鳴。所以,要想發(fā)揮繪本的最大價值,教師應該努力將繪本內容用語言的形式描述出來。例如,張祖慶老師借助微電影的形式進行繪本《父與女》的教學,他先展示了微電影中的繪本圖片,讓學生對圖片內容展開描述,組織學生根據(jù)這些描述的畫面進行提問,引導學生提出猜想,然后讓學生帶著猜想再次觀看微電影的畫面,最后引導學生用自己的語言表達畫面中體現(xiàn)的意境。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鍛煉了學生的表達能力,同時學生帶著好奇心學習,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學生在閱讀其他繪本時,也能夠學會帶著問題去閱讀,從而延伸閱讀的深度與廣度。
(二)留出想象空間提高繪本教學質量
小學生因為年齡小,所以對事物具有豐富的想象力,而教師應該學會保護學生的想象力。在繪本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給學生留有充分的想象空間,讓他們的想象力能夠得到很好的鍛煉。例如,在教學繪本《來喝水吧》時,通過圖片的展現(xiàn),教師可以讓孩子給動物們排個序,想象動物生活的場景,探尋自然生存的法則;在教學繪本《我會變》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想象小豬還可以變成什么樣子,越有趣越好;在教學繪本《雪人》時,教師鼓勵學生和雪人一起探險,通過想象完成探險過程,體會快樂;在進行《紅氣球男孩》繪本故事閱讀前,教師引導學生想象紅氣球和男孩之間會發(fā)生怎樣的故事,在故事結尾處再次引導學生想象紅氣球還會飛到哪兒,幫助誰。繪本給孩子提供了無限的想象空間,教師要努力做的就是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豐富他們的想象力,鼓勵他們大膽表述,將圖文與想象巧妙結合,創(chuàng)造出屬于自己的故事。
(三)聯(lián)系實際生活感悟繪本教學精彩
小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比較差,教師在給學生講解知識的過程中,需要結合實際生活。這樣不僅能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還能讓學生在實際生活中學有所用。比如,一年級新生在剛入學時存在很多生活習慣問題,家長苦于無法正確引導,教師就可以借助繪本《大衛(wèi),不可以》來進行指導。繪本里展示的生活場景,是孩子日常生活中正在或者曾經(jīng)經(jīng)歷過的,孩子在學習中很容易產(chǎn)生共鳴,進而得到正確的指導。具體教學活動中,改變過去教師講、學生聽的被動學習模式,教師從學生的興趣點入手,以學生的自主閱讀導入,先讓學生說說自己喜歡哪一個場景,讓學生掌握主動權。學生在輪流說出自己喜歡的場景的過程中,自然就把書的大概內容了解清楚了。學生學得輕松,教師也教得輕松。教師適時提出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邊觀看邊思考,讓學生懂得為什么說“大衛(wèi),不可以”,并進一步聯(lián)系自身生活實際,體會到媽媽對自己的關心與照顧,改正不良習慣。正確運用繪本不僅提高了閱讀的效率,更充分發(fā)揮了繪本的教育功能。
(四)課前精心準備,展現(xiàn)繪本教學魅力
俗話說:“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小學語文教師的教學也是如此。一節(jié)高效的繪本閱讀課,需要教師精心備課。教師要將課程中可能用到的圖片或者視頻提前準備好,要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還要把握好時間的分配,如學生表述的時間、閱讀的時間和教師講解的時間,防止某一環(huán)節(jié)的時間過長或過短,進而影響學生的閱讀興趣。此外,在使用繪本教學的課堂中,學生會根據(jù)圖片中的內容,發(fā)揮想象力,提出一些天馬行空的問題。對于這些問題,教師不能因為自己不懂或認為不符合常理就直接否定。教師在日常生活中要進行大量閱讀,做好知識、情感儲備,在繪本教學課堂上幫助學生解決不明白的問題,即便是自己不懂的,課后也要爭取弄明白,再給學生講解。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保護好學生對繪本閱讀的好奇心和濃厚的興趣。
綜上所述,繪本閱讀在小學教育中具有重要的促進和引導作用。小學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融入繪本閱讀,不但能夠加快學生對語言文字的記憶速度,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而且能夠培養(yǎng)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拓展學生的思維空間,促進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文化素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