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印杰
北京郵電大學
提 要: 學界對構式范疇的爭議源于沒有厘清其理論 /操作層面,本文提出基于頻次的認知固化可以作為構式的操作界定。認知固化的漸變性、層級性、動態(tài)性對應構式的原型性、抽象度、動態(tài)性。通過對英語本族語者的關系代詞取舍開展基于條件概率的共現(xiàn)詞分析發(fā)現(xiàn):1) 隱性 /顯性關系代詞從句呈現(xiàn)基于條件概率的認知固化,可以被界定為構式;2) 隱性關系代詞從句比顯性關系代詞從句更加靠近具體詞語層面,認知加工負載更小。
構式語法自誕生以來顯現(xiàn)出強大的生命力,被應用于語言學理論層面(Barlow & Kemmer, 2000)、兒童語言習得(Tomasello, 2003)和二語習得研究(Ellis, 2003; Ellis et al., 2016),但是學界對構式的認識存在明顯分歧(劉玉梅,2010;陸儉明,2016a;侯國金、邢秋紅,2017)。構式語法內(nèi)部先后提出過狹義定義(Goldberg, 1995)與廣義定義(Goldberg, 2006)兩種構式定義(1)本文所討論的構式語法主要指以Goldberg (1995; 2006)為代表的基于使用的非形式化構式語法理論(Usage-based non-formalized Construction Grammar)。。狹義定義下的構式具有不可預測性(Unpredictable Property),廣義定義將該特征剔除,代之以‘足夠頻次’(Goldberg, 2006:5)作為構式的界定標準,這使得構式的涵蓋范圍擴大,但在具體研究中對構式的認定出現(xiàn)困難。針對學界對構式界定的不同認識,本文提出,構式的廣義定義是對狹義定義的拓展,二者均屬于在理論層面框定構式的范疇;學界對構式認識上的分歧在很大程度上源自構式語法沒有展現(xiàn)出顯著的方法論價值(陳滿華,2016:16),導致構式的界定標準模糊。鑒于此,本文嘗試從操作層面論證認知固化與條件概率在構式界定中的作用,并以英語本族語者的關系代詞取舍結(jié)構為研究對象,通過開展基于條件概率的共現(xiàn)詞分析,初步證明認知固化與條件概率在構式界定中的價值。
1. 狹義 /廣義構式定義
構式語法將構式界定為形式—意義對應。Goldberg(1995:4)提出,該形式—意義對應具有不可預測性,這符合心理學和認知科學“整體大于部分之和”的格式塔(Gestalt)觀點(陸儉明,2016a:7)。狹義定義下的構式與習語較為相似,涵蓋范圍較為狹窄、具體。Langacker(2005:140)對構式的‘不可預測性’提出質(zhì)疑,指出狹義構式定義將大量規(guī)則的、可預測的語言結(jié)構排除在了構式語法的研究范疇之外。面對該質(zhì)疑,Goldberg(2006)對狹義構式定義進行了擴展,提出了廣義構式定義:構式存在于語言使用的各個層面,只要某個語法結(jié)構具有‘足夠的出現(xiàn)頻次’,便可被界定為構式。在廣義構式定義下,構式的不可預測性被‘足夠頻次’所取代,構式似乎變得無所不包,從詞素、詞、復合詞到從句均可被稱為構式。
從狹義定義(Goldberg, 1995)到廣義定義(Goldberg, 2006),構式的涵蓋范疇迅速擴展,超越了原有的習語范疇,對構式的界定開始轉(zhuǎn)向以頻次為基礎,但是‘足夠頻次’仍然缺乏客觀評判標準(施春宏,2016:19)。廣義定義雖然拓展了構式的范疇,但是降低了構式的解釋力。
2. 學界對構式的認識
構式語法學家多采用廣義構式定義(Ellis et al., 2016; Gilquin & De Knop, 2016;梁君英,2014),這源自他們對構式語法基本觀點的認同:構式語法排斥語言的內(nèi)在加工模型,認為語言加工過程與非語言的認知加工并無本質(zhì)區(qū)別,語言習得過程始于具體的語言輸入,并通過高頻次的輸入不斷抽象出語言結(jié)構,抽象語言結(jié)構與具體的語言使用并存于使用者頭腦中。這一核心觀點表明:1) 語言結(jié)構從具體的語言使用中浮現(xiàn)而出;2) 語言知識由一系列處于不同抽象程度的構式組成;3) 語言的認知處于不斷的動態(tài)變化之中。這表明構式中存在一個由具體構式和抽象構式組成的構式連續(xù)統(tǒng),構式之間可以相互影響,組成新的構式,構式的習得和使用具有概率性特征。構式語法的這一論斷將研究范疇擴大到語言使用的各個層面,即構式存在于語言的各個層面,而非僅限于類習語結(jié)構。
廣義定義雖然契合了構式語法的核心論斷,但是它沒有給出明確的構式界定標準,雖然它提出‘足夠頻次’標準,但是對于何為‘足夠頻次’并未言明。構式涵蓋范圍的擴大與具體認定標準的模糊使得部分學者對構式的解釋力產(chǎn)生質(zhì)疑,進而提出構式語法沒有體現(xiàn)出顯著的方法論價值(陳滿華,2016;施春宏,2016)。
針對構式語法方法論價值不足的認識,可以概括為三種觀點:1) 構式是一種語言觀,屬于理論層面,無法對語言現(xiàn)象進行準確分析、描寫(陳滿華,2016);2) ‘廣義構式’是構式語法研究的主體路徑,但是‘足夠頻次’標準缺乏可操作性,需要重視類符 /型符頻率(施春宏,2016);3) ‘廣義構式’處于理論層面,實際研究中不可操作,需要采用‘狹義構式’,基于語塊來開展分析(陸儉明,2016b)。第一種觀點基本放棄對構式語法方法論價值的探討;第二種觀點認可頻次在構式界定中的作用,但是認為應深入探究基于頻次的方法;第三種觀點則只承認狹義構式定義,以語塊作為構式的操作標準。
上述三種觀點的共同之處在于:構式語法的方法論價值不足,對于構式缺乏明確的操作性界定標準。鑒于此,本文嘗試從操作層面論證認知固化與條件概率在構式界定中的價值,強化構式語法的方法論價值。
1. 認知固化
不同于將頻次與構式界定直接掛鉤的做法(Goldberg, 2006),Gilquin & De Knop(2016:8)將認知固化作為判定構式的標準。Langacker(1987:59)將構式界定為基于頻次的認知固化,伴隨輸入頻次的不斷增加,語言形式會在頭腦中形成不同程度的認知固化,并最終被界定為一個獨立單位。相對于直接以使用頻次界定構式的做法,認知固化表征構式在語言使用者頭腦中的認知—心理屬性體現(xiàn)出動態(tài)性和層級性特征(Blumenthal-Dramé, 2012)。鑒于對認知固化的判定具有主觀性,需基于語言使用中的輸入頻次對其客觀界定,語言使用中的高頻輸入會導致相應認知加工負載逐步減小,形成較高程度的認知固化(Blumenthal-Dramé, 2012:68; Divjak & Caldwell-Harris, 2015)。
2. 條件概率
針對構式的具體界定本質(zhì)上是確定其在形式和意義兩個層面基于輸入頻次的認知固化程度。一系列研究表明,語言使用并非隨機(Kilgarriff, 2005),語言學習經(jīng)歷了從具體語言使用到抽象語言知識的抽象和概括(Bannard & Matthews, 2008:241),語言使用中的輸入頻次在上述過程中發(fā)揮關鍵作用,其與頭腦中的認知機制緊密相關(Hasher & Zacks, 1984:1379; Baayen, 1992)。高頻次語言輸入使得語言結(jié)構在語言使用者頭腦中實現(xiàn)不同程度的認知固化,并逐步抽象、概括為語言知識。前人研究(Gries, 2003; Ellis et al., 2016)已經(jīng)初步證明,輸入頻次使得語言形式、語言意義呈現(xiàn)概率性特征。因此,對構式的界定可以轉(zhuǎn)化為對認知固化程度的界定,后者進一步轉(zhuǎn)化為對其形式、意義的統(tǒng)計學分布特征的測定(Gries, 2014a:43)。在構式的形式—意義對應原則下,其在形式、意義上所體現(xiàn)出的分布特征相互疊加,從而區(qū)分不同構式、同一構式內(nèi)部的原型性。
與構式、認知固化相似,頻次概念自身也具有一定程度的模糊性。頻次可以進一步分為原始頻次(Raw Frequency)、正態(tài)頻次(Normalised Frequency)、類符頻次(Type Frequency)、型符頻次(Token Frequency)和條件概率(Conditional Probability)等。對認知固化程度的界定在很大程度上是在選擇頻次標準?;趯嶒灧?Blumenthal-Dramé, 2012:211)和基于語料庫(Divjak & Caldwell-Harris, 2015:67;Stefanowitsch & Flach, 2016)的研究均發(fā)現(xiàn),基于條件概率的相關性分析對于論證認知固化程度最為準確。在這一前提下,Gries(2014a)將構式解釋為基于條件概率的凸顯性 /認知固化。
條件概率指事件A在事件B已經(jīng)發(fā)生條件下的發(fā)生概率。Gries (2013)以of course為例,闡述了條件概率在語言學研究中的重要價值。相比‘足夠頻次’(Goldberg, 2006),條件概率能夠更加準確地測量詞語間的共現(xiàn)關系,為論證構式的認知固化程度提供客觀依據(jù)。
基于構式的復雜度和抽象度標準(Stefanowitsch & Flach, 2016:106),本文以關系代詞取舍這一高復雜度、高抽象度結(jié)構為研究對象,嘗試以基于條件概率的共現(xiàn)詞分析,說明條件概率在界定認知固化、構式中的作用。作為關系從句中的一個核心成分,關系代詞在非主語型限定性關系從句中可以出現(xiàn)省略形式。例句(1)a中,先行詞price后面的關系代詞被省略,本文將其稱為隱性關系代詞;(1)b中victims后面的關系代詞which并未省略,稱為顯性關系代詞。包含隱性 /顯性關系代詞的從句是否存在規(guī)律性,二者是否可以被明確區(qū)分,這是語言學研究中的一個長期熱點問題。
(1) a. Thepricea builder will be willing to offer a land owner is frequently referred to as the residual. (NESSIE)
(1) b. 70% homicides were inflicted onvictimswhich the perpetrator knew. (LOCNESS)
前人研究(Jespersen, 1933;Fox & Thompson, 2007等)發(fā)現(xiàn)了一系列與隱性 /顯性關系代詞從句存在相關性的影響因素,如關系從句長度、先行詞詞性、從句主語詞性等。本文從構式語法視角,測量先行詞 /關系從句主語與整個從句間的相互預測性。構式語法提出,構式與組成構式的詞語存在結(jié)構和意義層面上的一致性,能夠出現(xiàn)在特定構式中的詞語具有概率性,構式與詞語間存在一定程度的相互預測性(Gries & Stefanowitsch, 2004; Stefanowitsch, 2013)?;跇嬍秸Z法的非同義原則(Principle of No Synonymy),隱性 /顯性關系代詞從句應當不屬于同義結(jié)構。
本文在關系代詞取舍研究中旨在探究:1) 基于條件概率的共現(xiàn)詞分析能否測定先行詞 /從句主語與隱性 /顯性關系代詞從句的相互預測性,論證其認知固化程度,進而確定其構式屬性;2) 共現(xiàn)詞分析能否客觀區(qū)分隱性 /顯性關系代詞從句。在宏觀層面,本文基于案例研究結(jié)果嘗試論證條件概率與認知固化在具體構式界定中的價值。
1. 語料與工具
本研究以英語本族語者為研究對象,選取LOCNESS(型符數(shù):326092),NESSIE(2)NESSIE語料庫由北京外國語大學許家金教授主持建立。(型符數(shù):291509)兩個本族語者議論文語料庫,與ICNALE(3)ICNALE語料庫由日本神戶大學Dr. Shin Ishikawa主持建立。語料庫中本族語者的議論文部分(型符數(shù):91013)共同組成英語本族語者語料集,合計庫容708614個單詞。在獲得三個語料庫后,以PowerGREP對其進行文本整理,使用Stanford Parser進行句法剖析,然后采用Tregex樹庫檢索軟件,編寫樹型正則表達式(NP 表1. 非主語型限定性關系從句在語料庫中的分布 在獲取上述語料后,抽取出672句語料中充當先行詞 /關系從句主語的具體詞語,然后分別與其所在的隱性 /顯性關系代詞從句組成數(shù)據(jù)矩陣,之后采用Coll.Analysis 3.5函數(shù)(Gries, 2014b)開展共現(xiàn)詞(Collexeme)分析,自動計算在先行詞 /關系從句主語位置上的具體詞語與隱性 /顯性關系代詞從句的潛在預測性。共現(xiàn)詞分析的原理在于,通過計算某一位置上的詞語在兩個近義構式中出現(xiàn)的預測頻次和觀測頻次,求取它與該構式的關聯(lián)性(Gries & Stefanowitsch, 2004)。在構式語法體系下,顯性 /隱性關系代詞從句可以被看作一對近義句法結(jié)構。選用共現(xiàn)詞分析法來剖析該近義句法結(jié)構的詞語層差異較為適宜。共現(xiàn)詞分析的核心是基于條件概率的相關性分析。 2. 研究結(jié)果 1) 先行詞 針對先行詞與隱性 /顯性關系代詞從句的共現(xiàn)詞分析(表2)顯示,先行詞與兩類關系從句有著較好的相互預測性。與隱性關系代詞從句顯著相關的先行詞多為不定代詞或表達泛化意義的名詞,something、anything、everything三個不定代詞與隱性關系代詞從句高度相關,具有較強的認知固化程度,可以被認定為隱性關系從句在先行詞位置上的原型性屬性。不同于隱性關系代詞從句,先行詞與顯性關系代詞從句的預測性明顯減弱,這是由于能夠充當先行詞的具體詞語的型符 /類符比(255 /141)顯著低于隱性關系代詞從句(417 /172)。換言之,在顯性關系代詞從句中,先行詞位置的能產(chǎn)性過高,導致其預測性下降。 表2. 隱性 /顯性關系代詞結(jié)構中先行詞共現(xiàn)詞(4)在共現(xiàn)詞分析中,所有顯著共現(xiàn)詞按照其與隱性 /顯性關系代詞構式的搭配強調(diào)排列,每個詞后面的數(shù)字分別代表其在隱性關系代詞構式和顯性關系代詞構式中的觀測頻次,例如,something在隱性 /顯性關系代詞從句中的原始頻次分別為22次和4次,搭配強度>3對應p<0.001,搭配強度>2對應 p<0.01,搭配強度>1.3對應 p<0.05。 在先行詞功能層面,隱性關系代詞從句中的先行詞所表達的意義較為空乏,在語篇中更多充當標記作用,用于引導整個從句(Diessel, 2004);顯性關系代詞從句中的先行詞所表達的意義較為具體,被賦予較高的信息值,從而使得對先行詞的認知加工負載增大,之后的關系代詞多不省略。共現(xiàn)詞分析的統(tǒng)計結(jié)果從形式和意義兩個層面反映出先行詞與整個隱性 /顯性關系代詞從句的相互預測性。該預測性對應較強的認知固化程度,為判定關系從句的構式屬性提供了客觀依據(jù)。在本研究中,隱性關系代詞從句的界定、原型性判定更為準確,這源于其自身的高型符頻次、低能產(chǎn)性、高認知固化程度,這表明對隱性關系代詞從句的習得難度應當小于顯性關系代詞從句。這一點可以從隱性關系代詞從句的使用頻次顯著高于顯性關系代詞從句得到初步驗證(表1)。 2) 關系從句主語 從句主語與隱性 /顯性關系代詞從句同樣具有較好的預測性(表3)??梢酝ㄟ^關系從句主語位置上的具體詞語,來客觀區(qū)分隱性 /顯性關系代詞從句。在隱性關系代詞從句中,從句主語位置上的具體詞語的型符 /類符比(417 /50)顯著大于顯性關系代詞從句中從句主語的型符 /類符比(255 /69)。型符 /類符比值的差異表明兩種從句構式的能產(chǎn)性存在差異(Bardal, 2008)。具體而言,隱性關系代詞從句的能產(chǎn)性低于顯性關系代詞從句,其在構式的抽象度連續(xù)統(tǒng)中更加接近具體詞語構式層面。 表3. 隱性 /顯性關系代詞結(jié)構中從句主語共現(xiàn)詞 在從句主語位置上的具體詞語與隱性 /顯性關系代詞從句存在相互預測性。在隱性關系代詞從句中,一系列代詞與其顯著相關,其中,人稱代詞he、they和we的相關性最高,認知固化程度也最高。在顯性關系代詞從句中,從句主語多由名詞充當,雖然在隱性 /顯性關系代詞從句中,從句主語位置多由有靈詞語充當,但是二者仍然體現(xiàn)出顯著差異,因為代詞相對于名詞屬于已知信息,對已知信息的認知加工負載要顯著低于未知信息(Ariel, 1990),認知加工負載差異最終決定代詞與隱性關系代詞從句的顯著預測性。 共現(xiàn)詞分析表明,條件概率可以較為準確、客觀地界定語言結(jié)構的認知固化程度及其構式屬性,從而作為界定構式的操作標準。雖然理論上任何名詞均可充當關系從句的先行詞 /從句主語位置,但是基于條件概率的共現(xiàn)詞分析已經(jīng)證明,從句構式的分布并非隨機,隱性 /顯性關系代詞從句的差異是客觀存在的,具有理據(jù)性,并且可以通過條件概率加以準確量化。 1. 認知固化與條件概率在構式的操作界定中的作用 通過分析英語本族語者使用隱性 /顯性關系代詞從句的內(nèi)在差異,可以發(fā)現(xiàn):認知固化與條件概率可以較好地界定構式范疇,從而嘗試解決構式界定的爭議?;跅l件概率的共現(xiàn)詞分析在理論層面依托構式語法體系,探討詞語與其所處的構式的共現(xiàn) /條件概率;在操作層面,共現(xiàn)詞分析以統(tǒng)計學為基礎,初步實現(xiàn)了對研究對象的描寫、預測。對比條件概率和‘足夠頻次’(Goldberg, 2006:5),不難發(fā)現(xiàn)‘足夠頻次’是指語料庫語言學研究中常用的原始頻次或正態(tài)頻次,它僅僅考察某一語言結(jié)構在整個語料庫中的出現(xiàn)頻次,對該語言結(jié)構與其他語言結(jié)構的共現(xiàn)性關注不足,換言之,對語境的考察不足。條件概率是對原始頻次的進一步拓展,其充分考慮了每個語言結(jié)構在語料庫中的頻次以及語言結(jié)構之間的共現(xiàn)頻次,并以此為基礎計算不同語言結(jié)構間的搭配強度,最終表征為語言結(jié)構之間的相互吸引 /排斥程度,該程度對應其認知固化程度。具體而言,在先行詞位置上,不定代詞在隱性關系代詞從句中體現(xiàn)出更高的顯著性,該顯著性可以被解釋為其具有更高程度的認知固化;在從句主語位置上,人稱代詞具有更高程度的認知固化。伴隨顯著性的下降(表2 /3),認知固化程度逐步減弱,構式的邊界開始變得模糊。認知固化程度較高的詞語(如關系代詞 /人稱代詞)對應特定構式中該位置的原型性特征,認知固化程度的逐步降低表征構式的概率性和動態(tài)性,認知固化程度的層級性則對應構式中不同先行詞 /從句主語的抽象度。 概言之,在構式語法體系下,條件概率可以客觀、準確地計算詞語與構式,構式與構式之間的共現(xiàn)概率,為界定認知固化程度提供客觀依據(jù),而認知固化自身的漸變性、層級性、動態(tài)性對應構式的原型性、抽象度、動態(tài)性(Blumenthal-Dramé, 2012)。條件概率與認知固化相結(jié)合能夠從操作層面較為客觀地界定構式。這一界定方法相比基于語塊的構式界定標準(陸儉明,2016b)更為客觀,具有認知—心理層面的理據(jù)性,涵蓋了具體構式—半抽象構式—抽象構式的連續(xù)統(tǒng)(Ellis, 2003)。 2. 隱性 /顯性關系代詞從句的區(qū)分度 針對隱性 /顯性關系代詞從句在先行詞和關系從句主語兩個位置上的共現(xiàn)詞分析表明,條件概率可以較為準確地區(qū)分不同構式,并提取出構式的潛在原型。結(jié)合針對先行詞和從句主語的共現(xiàn)詞分析,可以發(fā)現(xiàn),隱性 /顯性關系代詞從句并非同義構式,二者在具體使用中的形式 /意義分布呈現(xiàn)顯著差異。其中,隱性關系代詞從句的潛在原型可以被總結(jié)為不定代詞+隱性關系代詞+人稱代詞,如例(2)所示,something we take for granted體現(xiàn)了隱性關系代詞從句的潛在原型,在該關系從句中,something所表達的語義值較低,主要發(fā)揮標記作用,(2)a完全可以被轉(zhuǎn)化為(2)b的表達方式,二者意義并無明顯差異。 (2) a. Security issomethingwe all take for granted on our campuses but this cannot be guaranteed off-campus. (NESSIE) (2) b. We take security for granted on our campuses but this cannot be guaranteed off-campus. 基于認知加工理論(Rohdenburg, 1996)的觀點,當語言結(jié)構的認知加工負載較大時,該結(jié)構傾向使用較為明晰的表達方式(如顯性關系代詞從句);反之,省略結(jié)構(隱性關系代詞從句)具有更高的傾向性。在隱性關系代詞從句的潛在原型結(jié)構中,不定代詞充當?shù)南刃性~語義豐富度較低,從句主語的人稱代詞屬于有靈詞語,二者所對應的認知加工負載均較低,因此連接整個關系從句的關系代詞傾向使用省略(隱性關系代詞)形式。伴隨認知加工負載的不斷增大,顯性關系代詞的使用概率顯著上升。概言之,語言結(jié)構的信息值與該結(jié)構出現(xiàn)省略形式的概率呈現(xiàn)負相關性(Cohen Priva, 2017:27)。在兩種關系從句中,先行詞和從句主語在形式 /意義層面展現(xiàn)的高認知固化程度使得本研究得以準確區(qū)分兩種關系從句。 構式界定的分歧在本質(zhì)上源于:1) 沒有厘清構式界定的理論層面和操作層面,沒有以科學的操作標準來檢驗構式的理論闡述;2) 將頻次與構式直接掛鉤,而未對頻次進行科學界定。鑒于此,本文基于前人研究,從操作層面將構式界定為基于頻次的認知固化程度,并詳細探討認知固化程度與頻次自身的界定,提出基于條件概率的相關性分析可以作為界定認知固化程度、構式的操作標準。本研究以英語本族語者的隱性 /顯性關系代詞從句為研究對象,通過基于條件概率的共現(xiàn)詞分析,從具體詞語層面較為客觀地界定了兩種從句構式,顯性 /隱性關系代詞從句可以被界定為其在形式 /意義層面的認知固化程度,條件概率和大規(guī)模語料相結(jié)合可以作為判定其認知固化程度的操作標準。 構式的界定涉及構式語法理論的核心,本研究結(jié)合認知固化與基于條件概率的相關性分析嘗試對其進行探討,初步證明了認知固化與條件概率在界定構式中的重要作用。本研究在兩個方面存在拓展空間:1) 基于條件概率的相關性分析可以采取具體詞語層面和抽象特征層面兩種路徑,本文只是基于具體詞語層面開展的共現(xiàn)詞分析,對抽象特征層面并未涉及;2) 本研究的共現(xiàn)詞分析主要基于詞型,對詞語的功能層面涉及不多。對上述問題,我們將在今后作進一步探討。五、 討論
六、 結(jié)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