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娟 湯維波 魯寧 孫杰
[摘要] 目的 研究與分析三時段護理預防手術患者強迫體位壓力性損傷的臨床價值。方法 方便選取黑龍江省醫(yī)院2019年1月—2020年5月手術并符合納入標準的患者90例,隨后將患者分為對照組與干預組,分組的標準為患者的入院順序,奇數(shù)納入對照組,偶數(shù)納入干預組,每組45例。其中對照組進行手術室預防壓力性損傷的常規(guī)護理,而干預組進行手術室預防壓力性損傷三時段護理,術后24 h對壓力性損傷的患者進行隨訪。結(jié)果 干預組與對照組患者的體位擺放時間、手術總時間、術中低體溫發(fā)生率、24 h內(nèi)壓力性損傷發(fā)生情況以及護理配合滿意度等指標(52.62±7.46)min,(45.36±8.13)min,4.4%,4.4%,97.8% vs (69.36±10.36)min,(60.15±7.98)min,20.0%,28.9%,80.0%),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t=8.796、8.709;χ2=5.075、9.680、7.200,P=0.000、0.000、0.024、0.002、0.007)。結(jié)論 三時段護理預防手術患者強迫體位壓力性損傷的臨床價值較高 。
[關鍵詞] 三時段護理;預防;強迫體位壓力性損傷;護理管理小組
[中圖分類號] R47?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 ? [文章編號] 1674-0742(2020)10(c)-0127-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and analyze the clinical value of three-period nursing to prevent forced postural pressure injury in surgical patients. Methods A total of 90 patients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hospital who were operated from January 2019 to May 2020 and met the inclusion criteria were convenient selected. The patients were then divided into a control group and an intervention group. The grouping criteria was the order of admission of the patients, odd numbers were included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even numbers were included in the intervention group, 45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routine care for the prevention of pressure injuries in the operating room, while the intervention group received three-period care for the prevention of pressure injuries in the operating room. Patients with pressure injuries were followed up at 24 h after surgery. Results The interven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had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positioning time, the total operation time, the incidence of intraoperative hypothermia, the occurrence of pressure injuries within 24 hours, and the satisfaction of nursing cooperation between the interven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52.62±7.46) min, (45.36±8.13) min, 4.4%, 4.4%, 97.8% vs (69.36±10.36) min, (60.15±7.98) min, 20.0%, 28.9%, 80.0%),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t=8.796,8.709;χ2=5.075,9.680,7.200,P=0.000, 0.000, 0.024, 0.002, 0.007). Conclusion The clinical value of three-period nursing to prevent forced postural pressure injury in surgical patients is high, and it can be promoted clinically.
[Key words]Three-period care; Prevention; Forced postural stress injury; Nursing management team
壓力性損傷是指身體局部組織長時間受壓,組織營養(yǎng)供應不足,血液循環(huán)出現(xiàn)障礙,皮膚失去正常功能,發(fā)生組織破損或者壞死。根據(jù)大量文獻顯示,該類疾病是一類常見的并發(fā)癥,因此在臨床上需要對患者進行手術室護理,可以有效地對患者出現(xiàn)壓力性損傷進行預防,是護理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根據(jù)Schoonhoved L等人調(diào)查顯示壓力性損傷在住院患者中的發(fā)生率為11%,在手術患者中高達66%,以荷蘭醫(yī)院為例,其壓力性損傷的發(fā)生率為13.2%,其中有高達39.1%是手術原因而引起來的[1]。該文方便選取該院2019年1月—2020年5月手術并符合納入標準的患者90例作為該次研究的研究對象,隨后分為兩組采取不同的護理干預措施,現(xiàn)將具體情況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方便選取該院手術并符合納入標準的患者90例,隨后將患者分為對照組與干預組,分組的標準為患者的入院順序,奇數(shù)納入對照組,偶數(shù)納入干預組,每組45例。對照組中,年齡最高為77歲,年齡最低為60歲,中位年齡為(69.96±5.22)歲,男性26例,女性19例。干預組中,年齡最高為78歲,年齡最低為60歲,中位年齡為(68.88±5.21)歲,男性25例,女性20例。納入標準:①在手術之前,所有患者均不具有壓力性損傷病史;②患者的年齡超過60歲,且精神狀態(tài)較佳;③患者采取手術治療的時間均超過4 h;④患者的手術需要進行全身麻醉處理;⑤擇期手術患者。排除標準:①患者需要進行皮膚觀察,因此受壓部位禁止出現(xiàn)對皮膚產(chǎn)生影響的疾病;②患者合并糖尿病以及其他并發(fā)癥較為嚴重;③皮膚完整性受損的患者。該次研究的患者在開展研究之前,該院醫(yī)務人員均逐一通知,詢問其是否愿意成為該次研究的研究對象,均得到患者以及患者家屬的同意,然后將該次研究的研究方案上交該院道德倫理委員會,待委員會批準后,再開始進行該次實驗。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護理方法
對照組:對患者進行常規(guī)手術室預防壓力性損傷的護理干預,由該院巡回護士進行護理干預實施,包括有:①評估患者。②針對患者壓力性損傷發(fā)生的危險因素進行預防措施[2]。③發(fā)生壓力性損傷后的處理。
干預組:對患者進行手術室預防壓力性損傷三時段護理,①成立壓力性損傷防護小組,首先便需要對小組成員進行科學培訓,培訓的主要內(nèi)容包括手術流程、體位擺放、手術床的使用、NRS評分以及壓力性損傷知識等,在培訓完畢后,需要對相關人員進行測試,當人員的測試結(jié)果超過90分,才可以認定為合格。組長由高年資主管護士擔任,主要是對小組成員的工作內(nèi)容進行監(jiān)督與管理,工作內(nèi)容主要包括進行預防性護理、進行預防性護理、術中優(yōu)質(zhì)護理、側(cè)臥位及平臥位手術體位的安全放置、同時對在日常工作中小組人員執(zhí)行手術的每一個步驟進行監(jiān)督,設立兩名壓力性損傷監(jiān)督員,主要對溝通交流等工作內(nèi)容負責,對術中壓力性損傷的患者的治療及轉(zhuǎn)歸進行術后回訪以及跟蹤。②全程進行皮膚評估及護理并填寫《手術患者皮膚護理記錄單》,對患者術前的NRS評分進行評估,對其營養(yǎng)狀況進行確定,對患者書中進行皮膚護理干預,主要包括使用充氣式保溫毯以及對體位擺放以及手術操作流程進行規(guī)范,隨訪術后6 h、術后24 h對產(chǎn)生壓力性損傷的患者[3]。
1.3? 評價標準
①手術患者體溫、出血量手術患者麻醉時、切皮膚時、和手術結(jié)束后患者體溫。術中體位擺放時間和手術總時間,術中是否使用血管活性藥物。②壓力性損傷情況記錄手術患者術后24 h發(fā)生壓力性損傷的數(shù)量、發(fā)生率、分期、部位等,填寫手術患者皮膚護理記錄單,評估標準采取NRS制定的最新的壓力性損傷分期標準。③手術室護士配合滿意度手術結(jié)束后,患者填寫手術室護士的滿意度調(diào)查表[4]。
1.4? 統(tǒng)計方法
該文采用SPSS 19.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采用(x±s)進行描述,進行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n(%)]進行描述。進行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jié)果
2.1? 體位擺放時間以及手術總時間
干預組與對照組患者的體位擺放時間以及手術總時間等指標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術中低體溫發(fā)生率
對照組患者中,有9例患者出現(xiàn)了術中低體溫,發(fā)生率為20.0%,而干預組患者中,有2例患者出現(xiàn)了術中低體溫,發(fā)生率為4.4%,故干預組與對照組患者的術中低體溫發(fā)生率指標存在顯著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5.075,P=0.024)。
2.3? 24 h內(nèi)壓力性損傷發(fā)生情況
干預組與對照組患者的24 h內(nèi)壓力性損傷發(fā)生情況指標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4? 護理配合滿意度
對照組患者的護理配合滿意度為80.0%(36/45),而干預組患者的護理配合滿意度為97.8%(44/45),故干預組與對照組患者的護理配合滿意度指標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7.200,P=0.007)。
3? 討論
在臨床護理干預工作中,為了滿足患者的需求,同時為了充分暴露手術視野,患者需要在手術的過程中采取俯臥位或者側(cè)臥位,患者在麻醉后沒有感覺,需要醫(yī)務人員來對患者的體位進行擺動,如果體位固定不當或者操作不當便會使得患者的身體移位,如果手術時間較長,患者的局部皮膚受皮時間過長,或者受到較大的壓力,容易導致患者出現(xiàn)壓力性損傷,一旦患者出現(xiàn)壓力性損傷,便會給患者帶來巨大的疼痛,增加護理風險,隨后便會引起患者以及家屬的不滿,導致醫(yī)療糾紛[5]。手術三時段護理是指患者自進入病房后至手術結(jié)束由護理人員送入病房的時間段內(nèi),主要分為術前訪視、術中護理以及術后隨訪,這種護理模式可以改變傳統(tǒng)護理的缺點,以患者為中心,從而使得患者的防護工作做到“無縫隙護理”。手術三時段護理干預可以使得護理人員充分運用自身的專業(yè)知識可以為患者更好地服務,避免壓力性損傷的出現(xiàn)[6-7]。
該文對三時段護理預防手術患者強迫體位壓力性損傷的臨床價值進行研究與分析,結(jié)果顯示干預組與對照組患者的體位擺放時間、手術總時間、術中低體溫發(fā)生率、24 h內(nèi)壓力性損傷發(fā)生情況以及護理配合滿意度等指標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52.62±7.46)min,(45.36±8.13)min,4.4%,4.4%,97.8% vs (69.36±10.36)min,(60.15±7.98)min,20.0%,28.9%,80.0%)。任倩倩[8]的研究與該文研究結(jié)果相似,在其研究中,觀察組患者的體位擺放時間、手術總時間為(52.71±7.51)min,(45.44±8.14)min,術中低體溫發(fā)生率、24 h內(nèi)壓力性損傷發(fā)生情況以及護理配合滿意度為4.6%,4.9%,98.6%,而對照組的體位擺放時間、手術總時間為(69.54±10.11)min,(60.16±7.87)min,術中低體溫發(fā)生率、24 h內(nèi)壓力性損傷發(fā)生情況以及護理配合滿意度為22.1%,29.9%,79.0%,這些結(jié)果均表明對患者采取針對性護理,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的各項手術指標,促進患者早日康復。
綜上所述,三時段護理預防手術患者強迫體位壓力性損傷的臨床價值較高。
[參考文獻]
[1]? 蔣學美, 周素玲, 張靜,等. 甲狀腺手術體位擺放時機的臨床研究[J]. 護理學雜志, 2016, 31(16):9-11.
[2]? 陳勇. 右美托咪定不同給藥方式對婦科腹腔鏡手術圍氣腹期的影響[J]. 中南醫(yī)學科學雜志, 2016, 44(2):182-184.
[3]? 曾苗,蔡春艷,陳曉,等.掃頻光相干斷層掃描指導特發(fā)性黃斑裂孔手術后低頭位的裂孔閉合率觀察[J].中華眼底病雜志, 2018, 34(2):139-143.
[4]? 呂剛, 張詩, 黃婷,等. PVC充氣體位墊在甲狀腺手術體位擺放中的應用[J]. 海南醫(yī)學, 2017, 28(23):3954-3956.
[5]? 楊方蘭,蔣秀娟,雷春梅,等.三時段多模式保溫護理對經(jīng)尿道前列腺電切患者療效及其消化功能的影響[J].北京醫(yī)學,2019,41(7):621-624.
[6]? 閆艷芳,李艷玉.品管圈在甲狀腺手術體位護理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地方病防治雜志,2018,33(3):303-304.
[7]? 杜世浩,印飛,韋旭明,等.仰臥“剪刀”體位與單腿截石位結(jié)合股骨近端防旋髓內(nèi)釘治療老年股骨粗隆骨折療效比較[J].中國修復重建外科雜志,2016,30(2):152-155.
[8]? 任倩倩.綜合體位護理干預對長時間側(cè)臥位手術患者急性壓力性損傷發(fā)生率及術后舒適度的影響[J].河南醫(yī)學研究,2018,27(21):4010-4011.
(收稿日期:2020-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