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慶智 (甘肅省金昌市永昌縣第五中學,甘肅 金昌 737100)
為打造高效、方便、為學生提供優(yōu)質服務的課堂,教師必須積極探索和實踐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養(yǎng)下的初中數(shù)學教學策略和有效途徑.即讓學生在自主意識驅動下,最快地掌握知識要領、學習目標及學習方法,而這些都來自教師在授課前精心編制的導學案.這個導學案肩負著這些重任,那么,學生是否能夠在教科書里字里行間讀出知識要旨,是否側耳傾聽教科書無聲的教誨,是否真正領悟其內涵,并達到順利運用其科學本質來解決生活實際中的數(shù)學問題之學習目的呢?
經(jīng)過眾多專家、學者和教師的初步探索、思考與來自一線的教學實踐,核心素養(yǎng)下的初中數(shù)學實施導學案的重要意義已不言而喻.記得有位教育家曾說過,最好的教學方法就是讓學生多學,讓教師自己少教.導學案恰恰能達到這一目標,好的導學案就是學生通往知識深處,高瞻遠矚雄踞高處的航標;是為學生指點迷津、撥云見日的循循善誘者;能為學生提供各種便利,為學生提供最優(yōu)質服務,如:創(chuàng)設最佳學習氛圍;能為學生核心素養(yǎng)養(yǎng)成提供情感助力,是學生各種能力生成吶喊助威的贊助者.
導學案是教師在對教材的整體把握,對所教對象的充分認知,對整個課堂教學高瞻遠矚、統(tǒng)領全局的前提下,經(jīng)過精心打造而出臺的.我們可以做這樣一個假想,下課了,教師只是輕描淡寫地給學生布置了這樣一個學習任務,請同學們在家中預習下一課.又或許是這樣,當同學們回到家中,在微信中出現(xiàn)了新授課目的的導學案:在方案中明確指出新課的學習目標、學習方法、知識的重難點、要重點弄懂的數(shù)學概念和方法提示以及解決數(shù)學問題的思路及途徑.一邊是漫無目標的一道指令,一邊是直達目標的曲徑通幽,此時教師一定會頓悟,明白自己在課堂教學中怎樣才能輕松自如,明白導學案就是為了自己少教甚至不教,而學生都會主動去學,主動與同學合作,去探究,進而形成創(chuàng)新意識、開拓意識、形成核心素養(yǎng)的.“因此,編寫導學案的第一要求就是教師要有高度的責任感,要有高瞻遠矚的遠見卓識,要有熟練把握教材的才能,要有走心學生的貼心認知態(tài)度.”[1]
比如,在學習二次函數(shù)時,可為學生制定三層教學目標.首先通過實例分析,感受其模型并能識別它.其次要求學生對具體情境中的它的信息作岀解釋,掌握它與案例的關系.最后要求學生掌握其表達式的應用,能利用其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這樣使學生對二次函數(shù)(概念的辨析、性質、應用模式)有了預習目標和方向.
好的導學案能夠為學生學習找到目標而助力,能夠為發(fā)展核心素養(yǎng)而助力.沿著導學案提供的方向去學習,久而久之,思考問題時會比較清晰,會從一個“化繁為簡”的角度出發(fā),擁有比較簡練和高效的思考模式.這樣的思考模式和學習方式,為學生的記憶助力,為思維的內化助力,為課堂的高效助力,何樂而不為呢? 當然,在導學案的運用中,老師切不可以“越俎代庖”,要善于制訂方案,引導學生自己去整理、去歸納,鼓勵他們去創(chuàng)新,去總結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這樣既把握了知識的整體脈絡,又拓展了思維活力,可以“借力助力”,取得不一樣的效果.
我們常常聽到有些教師這樣評價學生,說現(xiàn)在的學生太缺乏學習主動性了.固然,一個沒有學習目標,沒有品嘗到學習成功喜悅,沒有趣味的學生就一定會覺得學習是份“苦差”,他們甚至會覺得學習是教師強加給他們的一劑“苦藥”,他們是不會主動去“喝”,主動去做的,甚至會產(chǎn)生消極抵觸情緒.怎樣使被動者變?yōu)橹鲃诱撸鯓邮购弥咦優(yōu)闃分?,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呢? 核心素養(yǎng)下的初中數(shù)學導學案的設計與應用,既為教師排憂解難,又為學子們在燈下冥思苦想找出一點希望之火.導學案使學生有了做學習主人的感覺:“我”是在教師的循循善誘下,是在與同桌的共同交流探討中,沒有居高臨下的俯視,只有熱情洋溢的探究,“我”成功領略了數(shù)學的科學魅力,嘗到了成功的快樂,下一刻“我”還要學!
導學案其實質就是實現(xiàn)兩個前置,即學習前置和問題前置.嘗試需要交流,探索需要總結.交流利于改進,總結才能深入.教改促進成長,挑戰(zhàn)與機遇同在.愿意做事的人,才會主動去做;用心做事的人,才能把事做成;真心做事的人,才能把事做好.導學案的使用與管理需要老師在教學中大膽嘗試,循循善誘,讓導學案為學生增長知識、形成能力提供幫助.[2]導學案必須是提前的,讓學生明確新的教學內容,同時要求學生羅列出章節(jié)上的重點和要點及存在的疑惑,以待課堂解決.
要想使導學案真正助力于學生能力的提高,必須以生為本——不是在已知的地方反復逗留,而是在未知的陌生地帶勇于開拓;不是在老師“牽著走”的被動中滯留原地,而是在“放開走”的主動中向前挺進.好的導學案并非大雜燴,而是學生“懂”的就輕描淡寫,不懂的才深耕細作;已知的就放下,未知的才大膽探索.或許,設計了什么知識型目標并不是唯一重要的,在此設計中,孩子們關于數(shù)學理論的進一步豐富、數(shù)學視域的進一步洞開、數(shù)學品質的進一步提升、創(chuàng)新能力的進一步提高、生活實際的進一步印證,才是核心素養(yǎng)下導學案設計中更為重要的目標.
核心素養(yǎng)下的初中數(shù)學導學案的設計與應用,其本質就是給學生的學習搭好一個舞臺.在這個舞臺上,導學案是舞臺設計,學生自編自演,自導自編,沒有指揮者,只有合作者.當然在整個學習活動進程中,學生離不開教師這位設計者的傾心幫助,至于要和其他合作者共同探究解決,還是要和教師探討,這一切主動權全歸學習者自主選擇.是自主有了興趣,是自主有了主動探究精神,是自主有了樹立終身學習的目標,是自主有了探究科學、運用科學為人類造福的核心素養(yǎng).所以說,一篇導學案就有了四兩撥千斤之功效,它是新課程改革下的產(chǎn)物,而教師又是新課程的開發(fā)者,教師由“獨奏者”過渡到“伴奏者”,應重新認識、定位自己的角色.我們需要構建課堂文化的點滴經(jīng)驗,更需要轉變觀念,樹立核心素養(yǎng)下的新理念,把課堂的時間還給學生,讓他們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
好的導學案是足夠開放的,給予了孩子們更多的自由:自我建構、自我反饋、自我探索、自我總結,更有意思,更有探索的余地,更能敞開學習的空間;好的導學案并非僅僅是理論,更注重學生的自主動手能力,讓學生在不斷地動手操作中發(fā)現(xiàn)問題,并以此生成一些難能可貴的教學契機.初中數(shù)學課堂發(fā)展到今天,已有許多科學的、合理的、普適性極強的教學實踐證明,核心素養(yǎng)下的初中數(shù)學導學案,已成為學生多學,教師可以少教的新方法,是航標,是舞臺.
好的導學案必須依托多媒體呈現(xiàn)出來.但是,并非任何情況下都急哄哄地讓新技術登臺亮相.我的做法是讓多媒體“該出手時再出手”,讓學生充分經(jīng)歷思維爬坡的過程,最后才讓多媒體登臺亮相.
比如,“四邊形面積的求解”問題有兩種常見的解決方案:一是通過畫對角線的方式,二是通過作垂線的方式.不論是哪個方案,我都是讓學生在草稿本上自己作圖,最后才讓多媒體“華麗”登場.我深深意識到,作為教師,帶領學生學習一定要符合“螺旋上升”的路子——最后的多媒體畫面是在孩子們的充足思考、想象、交流的基礎上,才“登臺亮相”的,而這正是對孩子們數(shù)學思維的一個恰到好處的補充,當然也是核心素養(yǎng)視角下的應有之義.
還比如,列函數(shù)關系式,我們不是純理論灌輸,而是利用多媒體設置具體的問題情境,利用數(shù)字化技術呈現(xiàn)不同的知識背景.可以發(fā)現(xiàn),能夠用勾股定理進行求解函數(shù)表達式的,大屏幕中顯示出直角三角形.而必要的時候,利用多媒體畫圖軟件中的畫筆,添加輔助線,在圖中構造出直角三角形.
可見,多媒體不僅僅為孩子們提供真實的數(shù)學情境和超大的課堂教學容量,更重要的是它能夠化繁為簡,可以更清晰地觸摸問題由表及里的脈絡機理,使孩子們“爬上梯子摘到果子”變得更容易.實踐證明,利用多媒體呈現(xiàn)導學案有時并不是為了“增加”,而恰恰是為了“減少”;并不是為了耀眼華麗,而恰恰是為了返璞歸真.在這個意義上,多媒體課件一定要少而精,呈現(xiàn)出導學案中的精華,一定要“該出手時再出手”.實踐還證明,適量的、恰到好處的、“牽一發(fā)而動全身”的導學案的高效介入,才能打造高效的、厚重的、多姿的課堂.
好的導學案不是呈現(xiàn)出來就完事了,而是更注重恰到好處的反饋、探究、延伸.好的導學案引領孩子們在學習數(shù)學的同時拓展于課外,延伸于未來,解決生活問題.好的導學案應該成為數(shù)學教師淌出一條高效課改之路的基本策略,應該成為學校內涵式改革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視點之一.
比如,學習初三數(shù)學關于“圓”的知識時,無論是“弧、弦、圓心”等基本元素,還是關于中心對稱的性質,抑或是“點與圓”,位置和相關計算等等,都不能僅僅拘囿在現(xiàn)有文本中,而應去探究歷史中的“圓”、生活中的“圓”、文化中的“圓”、習俗中的“圓”、現(xiàn)代建筑或科技產(chǎn)品中的“圓”.對此,在導學案的設計中應有所體現(xiàn).教師引領孩子們通過PPT 課件欣賞:永昌縣北海子人工湖中的圓形拱橋、永昌最中心鼓樓頂上的圓形建筑、民間家庭中的圓形瓷器、窗欞上貼的圓形剪紙、奧運會某些圖案上的圓形標志設計等等,借此讓孩子們想象:如果生活中沒有了圓,將會是什么樣子?圓給了我們什么樣的啟示呢?
何為素養(yǎng):“學生在學習結束后面對新的情境時,能夠運用所學的原理,處理相關問題的能力表述為素養(yǎng).”的確,課堂上對理論哪怕多么熟稔,但不能拓展于課外,不能運用于生活,這樣的學習就是得不償失的……這一切給予我們一種啟示:從干巴巴的理論到活潑的生活,從遙遠的古人到眼皮子底下的現(xiàn)在,從一知半解的“學”到理直氣壯的“用”,彰顯著孩子們學習空間的不斷豐富和不斷擴張,彰顯著歷史、文化、民俗和當下的多維糅合,彰顯著“圓”所具有的數(shù)學版圖在不斷擴充,“圓”最大限度地得以“生活化”的豐滿,自然,孩子們的深刻體驗和多重收獲也就在情理之中了,核心素養(yǎng)的落地生根也在情理之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