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正春
(貴州師范大學(xué) 文學(xué)院,貴州 貴陽 550025)
元壤是與孔子同時期的人物,首見載于《論語·憲問》,《禮記·檀弓下》也有對其事跡的記載。歷來對原壤這個人物評價褒貶有之,但原壤更多的時候作為一個經(jīng)典的反面教材,成為孔子的陪襯和儒家禮教批判的對象。按理說像元壤這樣舉止怪異、不拘禮法、反對儒家繁文縟節(jié)的人物應(yīng)該是《莊子》所收錄的對象。但縱觀《莊子》一書,收錄了《論語》中的眾多人物,孔子及其弟子自不必說,如狂輿、長沮、桀溺等人物也嫣然在列,但卻沒有元壤這號人物出現(xiàn),不免令人驚奇。從《論語》中記載的原壤舉止失禮,再到《禮記·檀弓下》記載的越禮行徑,以及后來梁武帝、皇侃、孔穎達(dá)、朱熹對原壤的評價,可以看出儒道交鋒的痕跡。原壤形象有一個緣起、衍生、嬗變的過程,在不同時代轉(zhuǎn)化中,對原壤的評價代表著不同群體的價值選擇和學(xué)術(shù)風(fēng)氣。
“禮”作為儒家六藝,排在第一位,可見孔子是非常重視“禮”的人。據(jù)楊伯峻統(tǒng)計,在《論語》一書中“禮”出現(xiàn)的次數(shù)高達(dá)“75”次[1]??鬃釉诓煌膱龊咸岬?,如“人而不仁,如禮乎?”[2],“不知禮,無以立”[3]等。禮作為儒家核心的價值,不僅維護(hù)了社會的穩(wěn)定秩序,更成為人們?nèi)粘I钪械男袨闇?zhǔn)則。
原壤在儒家禮教文化中被視為“異類”,首見載于《論語·憲問》:
原壤夷俟。子曰:“幼而不孫弟,長而無述焉,老而不死,是為賊。”以杖叩其脛。[4]
“夷俟”,《論語譯注》釋為:“夷,箕踞;俟,等待”[5]也就是說,原壤在門口箕踞等待著孔子。另據(jù)《說文解字注》說“箕踞,則臀著席,而伸其腳于前?!币簿褪钦f兩腿伸直拉開,如簸箕狀,呈八字狀坐在地下。古代對坐相有嚴(yán)格的禮節(jié)要求,孟子的老婆就因坐相失禮,差點被休。據(jù)《韓詩外傳集釋》記載:“孟子妻獨居,踞。孟子入戶視之,白其母曰:婦無禮,請去之。”[6]孟子妻獨居,便坐相隨意,孟子見了,大發(fā)雷霆,想要休妻,說明這種坐相不符合人倫規(guī)范已經(jīng)深入人心。作為士人要嚴(yán)格遵守禮節(jié)坐相,在家寡居獨守的婦人也要遵從。符合孔子“禮”的具體坐姿如何,今人不得而知,但我們可以文獻(xiàn)中略窺一二?!墩撜Z·鄉(xiāng)黨篇》記載,“割不正,不食?!盵7]“席不正,不坐”[8],“君賜食,必正席先嘗之?!盵9]從中可以看出孔子非常強(qiáng)調(diào)“正”:食物不按一定的規(guī)矩切割,不吃;席子不正,不坐;國君賜食,得先擺正座位?!罢弊衷谡撜Z出現(xiàn)也極其頻繁,據(jù)統(tǒng)計有“24”次[10],有作風(fēng)正派、端正、改正之意??梢娺@一個“正”字被孔子賦予了豐富的禮教內(nèi)涵,這與其所處的社會背景有著深刻的關(guān)系。孔子處于春秋末年,此時王道衰,諸侯霸,禮崩樂壞,上下失序,楚王問鼎小天下,季氏八佾舞于庭,社會處于一種無序混亂的狀態(tài)??鬃油ㄟ^言傳身教,將禮納入人們?nèi)粘P袨橐?guī)范,希望有一天恢復(fù)到周朝那種禮樂狀態(tài)。
從孔子罵原壤的話語中可以看出,他們的關(guān)系非同尋常?!坝锥粚O弟”說明他們很可能是小時候的玩伴,打小就認(rèn)識。“長而無述焉”,一個“述”字就點名了原壤是受過教育、有知識文化的人,而不是目不識丁的鄉(xiāng)村野夫??鬃釉?jīng)說“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竊比于我老彭。”[11]“述”就是敘述,指傳播文化知識。《禮記·檀弓》中,原壤登木而歌“貍首之斑然,執(zhí)女手之卷然”,這不是未經(jīng)教化之人能夠唱出來的內(nèi)容,有學(xué)者甚至懷疑這一段是《貍首》逸篇。[12]“老而不死,是為賊”說明原壤高壽。關(guān)于“賊”字,《論語·陽貨》云:“子曰:‘鄉(xiāng)原,德之賊也?!盵13]這里的“鄉(xiāng)原”恐非原壤,朱熹在《四書章句集注》解釋說:“鄉(xiāng)者,鄙俗之意。原,與愿同。鄉(xiāng)原,鄉(xiāng)人之愿者也。蓋其同流合污以媚于世,故在鄉(xiāng)人之中,獨以愿稱。夫子以其似德非德,而反亂乎德,故以為德之賊而深惡之?!盵14]他們從孔子的話中推倒,孔子與元壤很可能是有過深交的朋友,如此,“老而不死”與“以杖叩其脛”像是開無傷大雅的玩笑?!懊劇奔葱⊥龋鬃幽弥照扔|碰他的小腿。后世對這段“以杖叩其脛”的譯文都帶有“敲”或“敲打”之意。如楊伯峻《論語譯注》譯為“用拐杖敲了敲他的小腿。”[15]錢穆《論語新解》譯為“把手中所曳杖叩擊他的腳脛?!盵16]李澤厚《論語今讀》譯為“用拐杖敲他的小腿?!盵17]從揚氏、錢氏、李氏的譯文中看出,都帶有“敲打”或“訓(xùn)誡”之意。然而,把“以杖叩其脛”解釋為“用拐杖敲打他的小腿”似與孔子的重禮觀念不符??鬃臃浅W鹬乩先撕托『ⅲ谂c弟子談及個人志向時,說“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盵18]孔子曾經(jīng)說“君子不重則不威,學(xué)則不固,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盵19]我們?nèi)缃耠m不知道原壤的道德水平如何,學(xué)問做得怎樣,但能夠成為孔子的朋友,說明原壤必有過人之處。對孔子來說,元壤這位多年未見的老友雖有失禮的行為,并非是一見面就在眾多弟子面前公然訓(xùn)斥指責(zé)他。后人對儒家經(jīng)典的誤讀和儒士對禮教的維護(hù),使原壤這一失禮的行為被無限放大,成為一個失禮批判的“典型”對象。
原壤二次失禮的行為見載于《禮記·檀弓下》:
孔子之故人曰原壤,其母死,夫子助之沐槨。原壤登木曰:“久矣予之不托于音也?!备柙唬骸柏偸字呷唬瑘?zhí)女手之卷然?!狈蜃訛楦ヂ勔舱叨^之,從者曰:“子未可以已乎?”夫子曰:“丘聞之:‘親者毋失其為親也,故者毋失其為故也?!盵20]
首句“故人”應(yīng)意指老友,而“沐槨”使我們聯(lián)想到另一個例子在《論語·先進(jìn)》中記載,顏淵死,其父顏路請求孔子用其車為顏淵做他的外槨,孔子說:“鯉也死,有棺而無槨。吾不徒行以為之槨,以吾從大夫之后,不可徒行也。”[21]而元壤母死其治槨,可見他們的關(guān)系并非如“故人”那么簡單。原壤登木而歌可窺見其道家作風(fēng)。親人或朋友死而歌,首見載于《莊子·大宗師》:子桑戶、孟子反、子琴張三人是君子之交、莫逆于心的好友。有一天,子桑戶死了,孟子反、子琴張譜曲操琴,相和而歌說:“嗟來桑戶乎!嗟來桑戶乎!而已反其真,而我猶未人猗!”[22]《莊子·至樂》亦記載:“莊子妻死,惠子吊之,莊子則方箕踞鼓盆而歌?!盵23]孟子反、子琴張、莊子貴真、返真,崇尚自然。原壤叩擊槨木說:“很久了,我沒有把自己的感情寄托在音樂中了?!背~說:“槨木的紋路那么美,如貍貓的頭一樣斑斕絢麗;握著您的手,卷卷然是如此的柔弱細(xì)膩。”其唱詞雖與《莊子》不同,但是精髓卻如出一轍,放浪形骸,不拘禮法,崇尚自然??鬃邮且晃环浅V匾暼?、義、孝、悌,注重禮節(jié)的人。孟懿子曾向孔子問孝道。孔子說:“不要違背禮節(jié)?!焙沃^禮節(jié)?孔子說:“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盵23]“子食于喪者之側(cè),未嘗飽也?!盵24]“子于是日哭,則不歌?!盵25]可見,孔子對養(yǎng)生、送死的儀式非??粗?。像原壤這種越節(jié)離俗,在其母喪日,不沉哀痛悼,反而扣槨而歌,已屬大逆不道,然而孔子卻避重就輕地說“親者毋失其為親也,故者毋失其為故也。”為原壤開脫。這實質(zhì)上是儒家禮教對道家貴真的一種妥協(xié)和退讓。原因有以下兩點:
首先,從其源流探析。關(guān)于《禮記》的成書年代和作者,已有多位學(xué)者論述,均認(rèn)為《禮記》一書并非成于一時,也非出自一人之手。而成書年代,徐喜辰先生認(rèn)為“《禮記》成于漢末,而非漢初”[26]姜亦剛先生也認(rèn)為“《禮記》不可能成書于東漢,它只能是西漢的作品?!盵27]志之,《禮記》成書不會早于西漢?!肚f子》雖有學(xué)者證實亦非出自莊子一手,但《莊子》應(yīng)早于《禮記》,成書于先秦到漢初。再從《莊子》一書,引用眾多《論語》中特立獨行的人物。原壤母死,其扣槨而歌,這種違背禮制的行為似應(yīng)列入《莊子》一類,但縱觀《莊子》一書,并沒有提到原壤其人及其事跡。因此可以推斷,從《論語》原壤“夷俟”失禮,再到《禮記·檀弓下》的扣槨而歌越禮的行徑,其中有一個衍生轉(zhuǎn)變的過程,而《莊子》應(yīng)是其衍生的轉(zhuǎn)折點。
其次,從《禮記》成書的時代背景和政治考量分析。漢初的統(tǒng)治者反思秦朝的苛政弊端,信奉道家黃老之術(shù),采取無為而治匡救國弊。漢高祖劉邦在初見儒士時,秉持傲慢與輕視的態(tài)度,據(jù)《史記·高祖本紀(jì)第八》記載:“沛公方踞床,使兩女子洗足。酈生不拜,長揖,曰:‘足下必欲誅無道秦,不宜踞見長者?!谑桥婀穑瑪z衣謝之,延上坐?!盵28]《史記·酈生陸賈列傳》有劉邦侮辱儒士,在儒士禮帽里撒尿耍潑這種無異于地痞流氓行徑的描述:“沛公不好儒士,諸客冠儒冠來者,沛公輒解其冠,溲溺其中。”[29]竇太后信奉道教,好《老子》書,曾召轅固生到皇宮問《老子》書?!肮淘唬骸耸羌胰搜远??!笈唬骸驳盟究粘堑?!’乃使固入圈刺豕?!盵30]孝惠帝、呂后時,朝中大臣皆武功之臣,如漢初名相蕭何、曹參等人皆好黃老之術(shù)。孝文帝時好刑名之言。及至孝景帝,朝中無大儒,“而竇太后又好黃老之術(shù),故諸博士具官待問,未有進(jìn)者?!盵31]從上文可以看出,漢初儒學(xué)并未受到重視,倍受打壓,朝中大臣也非儒者。因此,《禮記》的編撰者在這種社會背景下,必然會受到政治壓力和社會風(fēng)氣的影響。在從孔子所說“親者毋失其為親也,故者毋失其為故也?!敝锌梢钥闯?,《禮記》編撰者對于儒、道采取折中的態(tài)度,可謂儒家禮教在政治影響下對道家理念的妥協(xié)與退讓。
原壤失禮嬗變期是在魏晉南北朝,此時玄學(xué)興盛,佛學(xué)思想滲入,儒家勢微。首先為原壤失禮翻案的是梁武帝與李業(yè)興的對話,見載于《魏書》卷八四《儒林·李業(yè)興傳》。李業(yè)興博涉百家,窮通經(jīng)史,以儒學(xué)舉孝廉。梁武帝對李業(yè)興提出了四個問題,首先是問“孔子圣人,而與原壤為友?”對于這個問題,李業(yè)興引《禮記》原話回答說:“親者毋失其為親也,故者毋失其為故也?!逼浯螁枺骸霸篮翁幦耍俊崩顦I(yè)興引鄭玄注說:“原壤,孔子幼少之舊。故是魯人?!苯又鴨枺骸翱鬃邮ト?,所存必可法。原壤不孝,有逆人倫。何以存故舊之小節(jié),廢不孝之大罪?”對于梁武帝這個問題,李業(yè)興用自己的話說:“原壤所行,事自彰著。幼小之交,非是今始,既無大故,何容棄之?孔子深敦故舊之義,于理無失?!弊詈罅何涞蹎枺骸翱鬃邮ト?,何以書原壤之事,垂法萬代?”李興業(yè)說“此是后人所錄,非孔子自制?!盵32]
從梁武帝與李業(yè)興的對話中可以看出,談及的四個問題,前兩個漢時已有人論述,梁武帝之所以如此問,主要是為了拋出后兩個問題。不過,后兩個問題不是問原壤失禮的原因,而是直接追問原壤失禮的罪過。梁武帝把這個矛頭轉(zhuǎn)向了孔子,原壤不孝,既已逆人倫,孔子為什么“存故舊之小節(jié),廢不孝之大罪?”接著又問孔子既是圣人,又何故把原壤不孝之事記錄下來,受后人詬罵?對于前一個問題,李業(yè)興避重就輕的回答,對于后一個問題則直接矢口否認(rèn)是孔子所為,而是后人所錄。在玄學(xué)興盛,佛教滲透的背景下,原壤的行為符合此時士人所追尋的不拘禮教、放浪形骸、崇尚清談的風(fēng)氣。梁武帝與李興業(yè)的對話已有為原壤失禮翻案的意味。
真正為原壤失禮翻案的人是皇侃?;寿?,吳郡(今江蘇蘇州)人,少好學(xué),曾為國子助教,官至員外散騎侍郎,著有《論語義疏》,成書于南朝梁武帝年間。《論語義疏》成書后一直流傳到南宋,南宋乾道、淳熙后亡佚,清乾隆年間由日本傳回中國?;寿┰凇墩撜Z義疏》中說道:“原壤者,方外之圣人也,不拘禮教,與孔子為朋友。夷,踞也。俟,待也。壤聞孔子來,而夷踞豎膝以待孔子之來也??鬃臃絻?nèi)圣人,恒以禮教為事。見壤之不敬,故歷數(shù)之以訓(xùn)門徒也。言壤少而不以遜悌自居,至于年長猶自放恣,無所效述也。言壤老而不死,行不敬之事,所以賊害于德也?!盵33]
從皇侃《論語義疏》看,原壤的形象主要有三個觀念性的轉(zhuǎn)變:首先,原壤的地位在無形之中被提高,皇侃稱他為“方外之圣”,而孔子則為“方內(nèi)圣人”,將他們的身份地位等量齊觀,為后釋原壤失禮的行為做鋪墊;其次,皇侃對原壤失禮的舉止做了一個自圓其說的解釋。孔子借訓(xùn)斥原壤來訓(xùn)戒門下弟子,暗示沒有原壤的修為,就不要學(xué)原壤的行為,要遵守禮節(jié);最后,是對“賊”字的解釋,他說原壤小時不行孝悌之義,長大了狂放自傲,無所效述,故其老而不死,又行不敬之事,是故“無德”,而以“賊”害德,故能高壽。從皇侃對原壤“失禮”的翻案來看,可能感受到《莊子》一書的影響?!肚f子·大宗師》中說子桑戶死,未下葬,孔子派子貢前往幫忙料理喪事。子貢卻看到孟子反、子琴張一人編歌曲,一人彈琴,子貢趕上去說:“敢問臨尸而歌,禮乎?”二人相視而笑說:“是惡乎禮意!”子貢返,告訴孔子說:“彼何人者邪?修行無有,而外其行骸,臨尸而歌,顏色不變,無以命之,彼何人者邪?”孔子針對子貢的提問,回答說“彼,游方之內(nèi)者也。外內(nèi)不相及,而丘使女往吊之,丘則陋矣?!盵34]孔子直接把不拘禮法、放蕩不羈、離世異俗的怪異舉止定性為“游方之內(nèi)者也”??鬃佑终f“無友不如己者”,孔子既已貴為“圣人”,能與孔子成為朋友,也應(yīng)為圣人一類。又“外內(nèi)不相及”,于是皇侃就給原壤戴上一個“方外之圣”的帽子。從《論語·憲問》原壤等孔子失禮的行為,再到《禮記·檀弓下》原壤母死越禮的舉止,原壤來一個華麗的轉(zhuǎn)身,變成道家頂禮膜拜的“游于方外”的圣人。從上文可以看出,皇侃對原壤失禮的翻案明顯受到道家的影響,這也受到后世很多大儒的評判指責(zé)。
后世對皇侃提出原壤為方外圣人之說進(jìn)行了批判。孔穎達(dá)說:原壤母死,登木而歌,夫子圣人,與之為友者,《論語》云“無友不如己者”,謂方始為交游,須擇賢友?!蹲髠鳌吩啤昂蒙贫荒軗袢恕闭?,謂不善之人不可委之以政。今原壤是夫子故舊,為日已久,或平生舊交,或親屬恩好,茍無大惡,不可輒離,故《論語》云“故舊無大故則不相遺棄”,彼注云“大故,謂惡逆之事。”殺父害君乃為大故,雖登木之歌,未至于此。且夫子圣人,誨人不倦,宰我請喪親一期,終助陳桓之亂;互鄉(xiāng)童子,許其求進(jìn)之情,故志在攜獎,不簡善惡。原壤為舊,何足怪也?而皇氏云原壤是上圣之人,或云方外之士,離文棄本,不拘禮節(jié),妄為流宕,非但敗于名教,亦是誤于學(xué)者,義不可用。其云原壤中庸下愚,義實得也。”[35]
孔穎達(dá)主要站在儒家的立場,認(rèn)為原壤與孔子是故交,是從小一起玩著長大的朋友。但是對于孔子所說的:“無友不如己者”,卻做出另一番解釋,并不承認(rèn)原壤與孔子的身份等同,對原壤母死扣槨而歌的越禮行為和孔子對原壤的態(tài)度,解釋為“故舊無大故則不相遺棄”。但原壤的身份始終沒有改變,只不過成為孔子豁達(dá)、教化、顯圣的襯托。南宋理學(xué)家朱熹的批判顯得更加徹底與深刻?!端臅戮浼ⅰ吩疲骸霸?,孔子之故人。母死而歌,蓋老氏之流,自放于禮法之外者?!云渥杂字灵L,無一善狀,而久生于世,徒足以敗常亂俗,則是賊而已矣。脛,足骨也。孔子既責(zé)之,而因以所曳之杖,微擊其脛,若使勿蹲踞然?!盵36]《朱子語類》中另有記載,問:“原壤登木而歌,夫子為弗聞也者,而過之,待之自好。及其夷俟,則以杖叩脛,近於太過。”曰:“這里說得卻差。如原壤之歌,乃是大惡,若要理會,不可但已,且只得休。至於夷俟之時,不可教誨,故直責(zé)之,復(fù)叩其脛,自當(dāng)如此。若如正淳之說,則是不要管他,卻非朋友之道矣?!盵37]
從朱熹的《論語集注》注解和《朱子語類》中的問答,可以看出其站在正統(tǒng)立場上對原壤失禮的行為進(jìn)行批判的態(tài)度。與孔穎達(dá)不同的是,朱熹的說法更多的是對禮教的維護(hù),如描述原壤是“自幼至長,無一善狀”“敗常亂俗”,對孔子的指正更多的是教化者的形象,這一點與孔穎達(dá)所說的“誨人不倦”,“志在攜獎,不簡善惡”大同小異。從其描述中可以看出,孔子是“禮教”的捍衛(wèi)者,為了達(dá)到目的,不惜故交之誼,“以所曳之杖,微擊其脛,若使勿蹲踞然”“直責(zé)之,復(fù)叩其脛”,其目的是把孔子樹立為禮教的維護(hù)者和捍衛(wèi)者,但在這種描述中,孔子也成為一個“失禮”的人??鬃釉f:“父為子隱,子為父隱”[38]在大庭廣眾之下,以及眾多弟子面前直接以“擊脛”的手段訓(xùn)斥老友,這與孔子所推行“重禮”的觀念不符??涤袨樵凇墩撜Z注》里亦提到:“孔子德盛禮恭,而原壤敢于夷俟,此如子桑伯子不衣冠而見孔子,蓋亦有道之士,而放于禮教者。母死而歌,其別自立教??梢娍鬃訍浩鋽〕y俗,故名之為賊而杖之,蓋雖諒其本心無他,而亦深惡其敗壞名教矣?!盵39]與朱熹不同的是,康有為認(rèn)為原壤與子桑伯子(1)桑伯子即桑戶,魯人,古代隱士,與子輿是朋友。一樣,是一位“放于禮教”的有道之士,其母死而歌,是“別立自教”??凳显谶@里認(rèn)為原壤是一位隱士,在古代稱為“士”者,都是指知識階層,而不是目不識丁的鄉(xiāng)村野夫。他指出孔子之所以“以杖叩其脛”,是因為原壤敗常亂俗,壞名教而任自然,他把孔子的此舉釋為“諒其本心無他”,有意為孔子“失禮”開脫。從皇侃站在道家立場上為原壤“失禮”翻案,提出“內(nèi)外圣”之說,到孔穎達(dá)以及朱熹、康有為等人,站在正統(tǒng)的立場上對皇侃此說予以批評和對禮教進(jìn)行維護(hù),原壤失禮嬗變的軌跡終于完成。
從原壤失禮的緣起、衍生、嬗變來看,它是一個循序漸進(jìn)的過程,這是由于后人對經(jīng)典的誤讀,以及受不同時代的政治、宗教、文化傳播和影響所造成的,使原壤這個人物從單一或簡單性格特征的扁平人物發(fā)展到具有多種復(fù)雜性格特征的立體人物形象。從《論語·憲問》原壤失禮的緣起,到《禮記·檀弓》對原壤越禮的衍生,以及皇侃《論語義疏》中原壤失禮闡釋的嬗變,我們發(fā)現(xiàn),如果“皇侃通過將原壤定義為‘方外圣人’,以使原壤超脫于禮法秩序,從而得以免于禮法秩序的貶黜的話,那么朱子則將原壤‘重置’于禮法秩序的范圍和視野之內(nèi),使之接受禮法秩序的考量?!盵40]而后世不管是站在儒家正統(tǒng)禮教的立場上對原壤“失禮”進(jìn)行批判,還是站在道家的立場上為原壤“失禮”予以開脫,都不外囿于這兩個觀點。從《論語·憲問》中坐等孔子失禮行為,到《禮記·檀弓下》其母死扣槨而歌的越禮舉止,再到皇侃《論語義疏》中的“方外圣人”,我們發(fā)現(xiàn),“正本清源”讓原壤回歸經(jīng)典,才能撥開歷史的迷霧,探尋人物流變的軌跡,還原事實的真相。原壤失禮的嬗變顯示出中國古代思想中儒道交匯嬗變的痕跡,這對我們探尋人物流變的軌跡,還原歷史事實提供了良好的分析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