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心強
有學者指出,高校凡是帶“古”字的課都難講[1],古代文學也不例外。究其原因,無論是語言文字還是作品內容,都和今天有時空之隔。古代文學被冷落,與其教學模式機械僵化、教學方法陳舊單一不無關系。30余年來,學界就這門課程的教學進行過諸多探討。[2]有學者總結說:
二十余年的經驗告訴我:帶“古”字的課能否激發(fā)出學生的學習興趣,能否在授業(yè)、解惑之時亦臻傳道之境,取決于教師是否能既“資于故實”又“酌于新聲”,是否能“望今制奇,參古定法”,是否能“文律運周,日新其業(yè)”。一言以蔽之:是否具有當代視野。[1]
對于古代文學課程,無論是教學還是研究,今人必然也會打上此刻、當下的烙印。筆者認為古代文學教學要想真正走近當代大學生,為其喜愛并產生濃厚興趣,就必須自覺、主動地和現(xiàn)實發(fā)生關聯(lián),體現(xiàn)致用精神。唯有如此,才能消除學生的陌生感、距離感。
古代文學課程學習的是經過大浪淘沙、披沙揀金后遺留于世的經典作品,透過一篇篇文章,華夏子孫能鮮活地感受到中國古人的生存方式、抱負追求、審美趣味與人生境界。通過古代的詩詞曲賦,后人能洞察作者當年的身世遭遇、個性特征與精神風貌??梢姡糯膶W是傳承優(yōu)秀文化、宣揚人文精神的經典課程,是大學期間對學生進行專業(yè)訓練和人文熏陶的重要課程。但當前高校學子的人文素養(yǎng),的確令人擔憂:
目前在大學教育的指導思想上,存在著較為嚴重的“工具性”和狹隘的功利教育觀念,在教育內容上表現(xiàn)為重理工輕人文,重專業(yè)輕教養(yǎng),重知識輕能力的單純職業(yè)化傾向;在教育效果上,容易造成受教育者人文知識的欠缺和知識結構的失衡,天文地理文史哲等大學生應該具有的人文素養(yǎng)有些學生差得讓人難以置信。一些學生民族意識淡漠,對中國文明史缺乏了解,對傳統(tǒng)文化沒興趣,很多學生不了解“清明”“端午”的來歷,對西方圣誕節(jié)、情人節(jié)、愚人節(jié)等卻十分崇尚。[3]
因此,當學生不斷穿越歷史接觸到古代作品時,學習的絕不應只是識字、斷句,理解其大概意思,而是作品所傳達出來的豐富思想意蘊,尤其是作家作品所彰顯出來的人文精神。這是弘揚民族精粹的重要途徑。近年來,部分學者認識到了這一點:
如果我們在教學中,能夠找到古代文學與現(xiàn)實人生的契合點,突出其人文學科性質, 培養(yǎng)學生的人文精神,實現(xiàn)其化育功能,從而使古代文學與現(xiàn)實人生在精神上緊密契合……[4]
中國古代文學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載體和重要組成部分,浩若煙海的文化典籍和文學作品是華夏民族幾千年思想智慧的結晶,其中包含著豐富的人文主義思想和人文精神。比如強烈的憂患意識、批判意識,大膽的叛逆精神,追求人格獨立與思想自由,強調“天人合一”……都是中國人文主義傳統(tǒng)的表現(xiàn)。[4]
大學生正處在人格形成的關鍵期,具有較強的可塑性。古代文學中的優(yōu)秀作品是中華民族寶貴的精神產品,古代優(yōu)秀作家身上的人格魅力在作品中閃耀著光彩,古人的人生態(tài)度、理想抱負、情感選擇、生活智慧等等,都融化在文學作品之中。[5]
筆者之所以不厭其煩地引用多家觀點,是因為這已成為學界共識,且前輩的認識精湛而深刻。因此,在講授作家時不妨借鑒“知人論世”法,帶領學生學習作家的人文精神,領略作品的人文氣息。其路數(shù)有二。
其一,引領學生提煉、概括作家最突出的人格魅力,或者將之融化到作品中去,在品鑒分析中逐步呈現(xiàn)出其個性氣質、思想特征、情感基調等屬于人文意蘊的因子。如講到先秦詩歌、散文發(fā)展時,可以分析孔子一生周游列國、癡心不悔的弘道精神,孟子貧賤不能移的大丈夫氣概,墨子為民非樂的蒼生情懷,老子“上善若水”的淡然處世,莊子與世無爭、逍遙遨游的超脫態(tài)度,屈原忠貞不移、上下求索、絕不妥協(xié)的愛國情懷。及至兩漢以下,可以分析司馬遷秉筆直書的實錄精神和發(fā)憤著書的抗爭品格,曹操志向遠大、老驥伏櫪的奮斗精神,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追求自然灑脫的人生風貌,李白仰天大笑出門去、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自信精神與狂狷品格,杜甫兼濟蒼生、憂國憂民的擔當氣概……這些被魯迅譽為“民族脊梁”的代表作家,因其獨特的文學成就和個性風貌而彪炳史冊。教師不能滿足于講解作品的思想內容和藝術特色,還需有意識、有側重地提煉、概括作者通過其作品傳達出的“精神”“情懷”“抱負”“追求”乃至“文化品格”,并感受其或豐富或激蕩的心靈世界。這些似乎看不見的“軟件”恰恰是文章作者最閃耀的人性光輝,大浪淘沙傳承至今,值得今人和后人繼續(xù)發(fā)揚。如學人喻芳所言:
我們應該用這種多向的多維聯(lián)系的思維方式對古代作家、作品進行全新的審視和詮釋……拉近古代作品與現(xiàn)實人生的距離,使學生們能夠感受到古代文學對于人的心靈啟迪,從而構建自己的精神家園。[4]
此外,我們還應該極力開拓古代文學作品的審美價值,發(fā)現(xiàn)其人情美、人性美、道德美、結構美、韻律美、語言美、風格美。……回歸自然,找回自我,做一個行為高尚、充滿智慧、富有愛心、同情心和寬容心的人。[4]
作家的人生追求和作品內涵體現(xiàn)出的人文精神,必將成為中華民族最寶貴的精神財富,對于個人,可以受到熏陶、增強素質、提升素養(yǎng);對于社會,它將成為不竭的文化資源。
其二,針對當代大學生的身心特點和所處階段,挖掘、總結作家在面對人生具體處境時的人生態(tài)度與積極做法,為年輕人導航。從廣義講這也是對文章作者人文精神的一種傳承,只不過更具實際指導性和現(xiàn)實應用性。當代大學生正處在社會急劇發(fā)展和轉型的重要階段,他們在享受物質財富帶來的感官愉悅的同時,在學業(yè)、生存各方面面臨著更大的壓力。他們在面對求學、就業(yè)、婚姻、工作等各種現(xiàn)實問題時,常產生各種心理問題,常因缺乏正確的引導而走彎路,或在黑暗中摸索,或走上人生的極端。因此,古代文學教學中可以古代文學作家的人生態(tài)度和實踐行動,為學生提供生活啟迪。
比如講到孔子,在總結早期語錄體散文的發(fā)展及特征后,可以就孔子一生顛沛流離、四處碰壁、晚年回到魯國聚徒講學,一生不放棄宣揚儒家學說的人生經歷進行總結,為學生在遭遇挫折和不順時如何正確面對和調適提供范例;又如在講到蘇軾在朝廷受到打擊和排擠、不斷被貶、四處輾轉的坎坷經歷后,引導學生用對生活、對自然的愛化解人生的不幸,可為學生如何形成一種積極人生態(tài)度進行熏陶與教育。如學人所言:
不為五斗米折腰的陶淵明,“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諸葛亮,“窮年憂黎元,嘆息腸內熱”的杜甫,“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范仲淹……他們的思想情操和人格力量,無疑會給學生以心靈的陶冶,乃至震撼。因此,在教學中要注意將這些高尚的思想情操和人格魅力,逐漸滲透到學生的內心世界里,激勵他們營造健康美好的精神家園。[6]
中小學新課標早就提出學習遠不應止于知識層面,還應上升到價值和情感維度。其實,大學教學又何嘗不是如此呢?然而當前很多大學教師忽略了這一點。這一點恰恰能充分發(fā)揮古代文學的“無用”之“大用”。這種講法也恰恰是對學生最有益處、最有啟迪的??傊爸販?、反思和繼承中國人文精神傳統(tǒng),對于喚起良知,喚起理性,喚起尊嚴,抵制物質異化、精神空虛、道德淪喪具有普遍意義”[4]。
因教學理念的不同,加之課時少、內容太多,許多從事古代文學教學的教師無暇顧及教學方法的琢磨和運用,只顧知識點的講授而忽視課程在當今時代的價值與意義的思索,未將古代文學與當下生活相結合,未能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有學者曾指出:
高校的中國古代文學教學中普遍地存在著一種弊病,注重基本知識的掌握,強調知識的框架結構,忽略對作品的直接感知,特別忽視其實用價值的開拓,從而使得中國古代文學這門課程不能適應現(xiàn)代社會的要求,與現(xiàn)實生活脫節(jié)……我們應該積極地尋找古代文學與現(xiàn)實人生的物質契合點,即挖掘古代文學的實用價值,提高學生的應用技能,促使這門歷史悠久的課程煥發(fā)出生機與活力。[4]
筆者在多年的研究中,也一直堅持挖掘傳統(tǒng)、激活資源、觀照當下、古為今用的治學原則,先后做過一些嘗試和探索,略有幾篇“豆腐塊”問世。[7]在古代文學教學中,筆者一如既往地堅持這一理念:使授課對象——最親切的學生們真正獲益。問題在于:由于時空之隔、載體不同,古代文學如何和當下現(xiàn)實發(fā)生關聯(lián)呢?其現(xiàn)實價值和致用精神又體現(xiàn)在哪些方面呢?這些都需要充分挖掘。除以上宣揚人文精神為當世生存提供智力資源、引導學生進行改編等“二度創(chuàng)作”外,尚有如下數(shù)端可以操作。
其一,尋求古代作家人生境遇、生存環(huán)境與當前人們生活、工作的相似、相通之處,既幫助學生切實理解、體察古人的創(chuàng)作動力與作品內涵,也使其從中獲得啟迪與借鑒。如講解莊子采用寓言、卮言、重言來言說其“逍遙游”思想時,就莊子所處的戰(zhàn)國動蕩不安時代與當下人們在物質文明高度發(fā)達后人心浮躁、陷入心理危機進行比照,在“異化”上尋找到共同點。由于學生生活在當下,對全球性的精神動蕩感同身受,這將促使學生對莊子所處時代以及他在亂世中追求精神的自由、人格的獨立有更深切的理解,也使學生對當前生存狀況展開思索。又如講到屈原《離騷》《天問》《涉江》《哀郢》等篇章時,可以用當前很多大學生長期執(zhí)著、癡迷熱戀后,突然某一天被以“莫須有”的“罪名”提出分手(即失戀),被對方無情拋棄甚至受到周圍人奚落、嘲笑,來觀照屈原在楚國宮廷中的不幸遭遇與凄涼處境。這種“將心比心”的教學通過設置類型情境讓學生對創(chuàng)作背景和作者的體驗去感同身受,使學生們在切入作品時不再感到隔膜與生疏(畢竟長期在校的青年學子經歷和閱歷都受限)。在講到南北朝宮體文學(或五代十國花間派)時,可以用當前“美女寫作”“下半身寫作”等不正?,F(xiàn)象來觀照文學創(chuàng)作的成敗得失,使學生對宮體文學的產生原因、時代背景和作品風貌有較深入的理解和掌握。
以當下近似語境來比附和觀照古代作家作品,能使教學具有親近感,獲得一種當代視野。當年在央視上一講走紅的名嘴易中天和于丹,莫不如此,他們采用的也是以當下場景和語境來疏通古代的人情事理。以易中天為例:
1.項羽真是太有人情味了,太招女孩子愛了,恐怕那時的女孩子嫁人要嫁項羽這樣的了。(形容項羽是婦人之仁,對虞姬和自己的戰(zhàn)馬非常有情意)
2.劉邦在多年征戰(zhàn)中風餐露宿得個風濕性關節(jié)炎啦,那倒也是可能的!
3.韓信大笑:“想不到我今天與樊噲這種人為伍啦!”——樊噲怎么了嗎?
4.韓信是待業(yè)青年。[注]筆者摘錄自易中天先生在《百家講壇》的視頻。
他以活潑、俏皮的語言傳達古代文化,講解當代味兒十足,通俗易懂,老少皆宜。其講解策略和言說方式值得借鑒。
其二,以當前多種學科觀照古代作品,采用不同角度進行解讀,通過激活資源來闡發(fā)作品豐富而多元的內涵。古代文學在五四新文化運動之前是國學中兼采經、史、子、集的綜合部分,后來隨著引進西方學科分類后,逐漸獨立出來成為一門專門學科。自五四新文化運動至今,學科劃分越來越細。因此,當前學習、講解古代文學時不能畫地為牢將之局限于狹義的純文學,而宜采用跨學科視野來解讀作品。研讀作品采用的學科和角度不同,得出的結論和認識也往往迥異。比如:
我們講《聊齋志異》,可以從女性主義的角度去分析作家的創(chuàng)作心態(tài),可以用原型分析方法去解讀其中的文學形象,可以用生態(tài)美學的研究方法理解作者對人和自然的異化描寫……[4]
所謂“道德美”“結構美”分別是從倫理學、語言學角度去觀照的。又如從現(xiàn)代管理學角度品讀《三國演義》,從謀略學角度品讀《水滸傳》,從人際關系學角度品讀《西游記》,從社會學角度品讀《金瓶梅》等,不一而足。這種教學法如能嫻熟自然地運用,使作品在解讀中獲得新意,就可以自然而然地建立起傳統(tǒng)與當下之間的關聯(lián)。這尤其需要任課教師有寬廣的學術胸襟、開闊的教學視野以及跨學科的知識結構。
古代文學擔負有傳承優(yōu)秀文化、訓練學生思維、培養(yǎng)審美能力、宣揚人文精神等多種功能,對學生的熏陶與鍛煉是多方面的。學界同仁做過部分探討,這里筆者僅從“語言能力”維度稍作分析。所謂語言能力,包括口頭表達與溝通能力,以及筆頭寫作能力。學好古代文學,從大的方面來說有助于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從小的方面來講對其語言能力也是一種積淀和磨礪。
古代作品中很多經典語句成為后世的格言、警句,如“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師”(《戰(zhàn)國策·趙策一》),“人能弘道,非道弘人”(《論語·衛(wèi)靈公》),“人無遠慮,必有近憂”(《論語·衛(wèi)靈公》)等。此外,學習中還會涉及許多古代的歇后語、成語、典故甚至短小有趣的故事。如果任課教師布置給學生任務,要求其在一個階段(比如學期)結束后及時總結,勤于積累,運用到交際語言中去,必將有效提高其處世溝通能力。
文學是語言的藝術,進入教材的作品均是經過讀者篩選和時間陶冶的經典篇章,在詞匯、韻律、音節(jié)等方面獨樹一幟,成為后世借鑒和臨摹的范本。這里從純文學和實用文兩方面論述。
一是長期浸泡在文采斐然的優(yōu)美篇章中,能增強自己的語感。積累優(yōu)秀篇章中詞匯和語句,揣摩和把握作家寫作技巧,能提升自己的寫作能力。如當年獲得滿分的高考作文《赤兔之死》,用半文半白寫成,一氣呵成,風行水上,放入《三國演義》原書中也很難分辨得清。據(jù)記者采訪,小作者長期浸泡在古典文學作品中,從構思、立意、結構、詞匯諸多方面獲得體驗和靈感,在長期學習、借鑒中得到提高。這一案例具有很強的代表性和說服力。比如,教學莊子后總結其寓言言說的特點與魅力;學習史傳散文后,總結古人對辭格的靈活調度和嫻熟運用;學習兩漢賦作后,可采用鋪陳手法即興練習;學習南北朝的駢文后,借鑒其對偶句和華麗辭藻的文采之美;學習唐詩宋詞后,學習古人“捻斷數(shù)莖須”的一字千金精神。無論是特定文體,還是具體作家,教學中都可突顯語言之美予以重點講解和提醒,并及時布置相關作業(yè),讓學生練筆。
二是在教學中以許多實用性公文為契機,結合當下辦公中常用到的應用文體式要求和現(xiàn)狀,有的放矢地對學生進行指導。古代文學教學會涉及大量兼具文學色彩的實用公文,如書信體有司馬遷的《報任安書》、諸葛亮的《出師表》,奏疏類有李密的《陳情表》、魏征的《諫太宗十思疏》,序跋類有李清照的《金石錄后序》、文天祥的《指南錄后序》,其余的如陶淵明的《自祭文》、韓愈的《祭十二郎文》《柳子厚墓志銘》、柳宗元的《段太尉逸事狀》、劉禹錫的《陋室銘》……在古代,這些文章最初的功用在于解決某個具體問題,具有很強的應用性,因情志雙美,藝術色彩濃厚,成為傳世經典而進入古代文學作品選。會寫實用文也是畢業(yè)生走入職場的重要能力之一,因此,教師可從規(guī)范格式、語體運用等方面,針對當前公文千文一面、冷靜枯燥、空話連篇之不足,進行詳細講解,使學生認真體會古代文學的實用價值。
教學是一門藝術,古代文學在當代大學的傳播要深入人心,必須從改變教學方法入手,以當代視野觀照古代文學,使其煥發(fā)新的生機。彰顯古代文學的致用精神,是實現(xiàn)傳統(tǒng)學科古為今用的基本出路。筆者所論雖不盡成熟,姑且拋磚引玉,以引發(fā)更多同仁獻出更加成熟和寶貴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