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俊豪,王曉春
(1.北京大學 外國語學院,北京 100871;2.中國人民大學 外國語學院,北京 100872)
長詩《阿多涅斯》(“Adonais”,1821)是雪萊(Percy Bysshe Shelley,1792—1822)的經典作品。為了紀念英年早逝的濟慈,雪萊將濟慈比作希臘神話中慘遭野豬咬死的春季植物之神阿多涅斯,并作此長詩,以緬懷惺惺相惜的朋友,痛斥無情肆虐的流言,抒發(fā)悲天憫人的情懷。
全詩從“我為阿多涅斯哭泣——他已經死了!”[1]879的慘烈事實出發(fā),首先表達了對已經死去的阿多涅斯的哀悼,并控訴了沒有保護好阿多涅斯的母親烏刺尼亞;在隨后的第十四到十七詩節(jié)中,雪萊把自己的悲傷與哀痛寄情于自然景物之中,并在第十七詩節(jié)中指責了那個邪惡的批評家——那位因其對濟慈的詩歌“恩底彌翁”尖酸無情的批判而被雪萊認定是導致濟慈死亡的罪魁,還斷言他會因這“語言暴力”而被懲罰;在此之后的詩節(jié)中,雪萊開始進一步表達自己對朋友已逝這一事實的痛心,并讓烏刺尼亞接受了愛子已去的事實,將全詩的悲傷之情推至高潮;最后,雪萊把目光轉向了來哀悼阿多涅斯的人群,展開對永恒及其意義的思考。如哈羅德·布魯姆所說,“自然是青春和活力永駐的保證”,逝去的阿多涅斯和濟慈都歸于塵土,與自然融為一體,從而成為永恒;這“從悲傷的哀悼,到快樂的慶祝反映了雪萊最終看透了死亡,并把死亡視之為能與已逝的摯友重新融為一體的保證”[2]。
在悲痛的哀悼之余,雪萊用阿多涅斯的死亡表達了詩人思想群體將“再不能聚起力量,亦無法尋回家園”[1]881的絕望:殘酷的社會現實摧毀了人類曾經擁有的天堂——那是一個人與人可以和諧共生的共同體,它無所不包,給人以絕對的自由。在濟慈之死的沖擊下,雪萊透過生命看到了重建共同體的途徑以及希望。然而,圍繞雪萊及《阿多涅斯》的研究卻大都集中在雪萊的浪漫主義精神以及阿多涅斯這一形象的神話色彩上,鮮有針對雪萊“共同體”思想的研究。所以,本文將從此詩出發(fā),結合雪萊在《詩之辯護》中所表達的詩學和美學思想以及齊格蒙特·鮑曼、費迪南·滕尼斯和本尼迪克特·安德森的等人共同體思想,分析雪萊心中的共同體藍圖以及構建共同體的方法和基礎。
“另一種光輝降于他的嘴上,
那口之緣,曾慣于呼吸
以擷取氣力穿透被守衛(wèi)的智慧
同閃電與歌聲一起,
再漸入悸動之心的深處……”[1]881
雪萊將阿多涅斯的嘴比作智慧的守衛(wèi)。在生命之源的推動下,它用呼吸供給身體氧力,讓藏于身體最深處的智慧能夠突破個體與社會之間的屏障來到世間。然而,由于死亡,這扇“智慧之門”卻永遠地關上了,阿多涅斯的美麗靈魂也隨之陷入了永久性的沉默。
在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以路德維?!に固鼐S根坦、馬塞爾·杜尚等為代表的一大批作家和藝術家紛紛“放棄”了自己的藝術創(chuàng)作,從文藝轉到了醫(yī)院護理、國際象棋等領域,并從此以后有意不談甚至“貶低”自己的文藝作品及成就。蘇珊·桑塔格認為,這是當時的藝術家們?yōu)椤爸匦聠右粋€‘精神性’的計劃”而主動“選擇永恒的沉默”。她在《沉默的美學中》中寫道:“沉默是藝術家超脫世俗的最后姿態(tài),憑借沉默,他解除了自己與世界的奴役關系,這個世界對他的工作而言,是作為贊助商、客戶、消費者、反對者、仲裁者和毀滅者出現的?!盵3]阿多涅斯和濟慈就可以被視為是這場“沉默運動”的“先行者”。雖然阿多涅斯是慘死在了野豬的口下,而濟慈的死因歸咎于肺結核(或言之死于那個評論者的惡言)——這并非他們?yōu)榱恕摆は搿倍鲃舆x擇進行“沉默”,而是一種“被動的沉默”;但若將二人的生死置于人類歷史的長流之中,他們的死亡便可被視為是引導全人類進行沉默、修正與反思的契機。在這永恒的沉默之后,他們遺留于世的作品和思想便真正沖破了社會規(guī)則和肉身的束縛,以一種更加無畏而又強大的姿態(tài)帶領人類重建理想中的共同體。
死亡的代價是慘痛的。但若不是因為這代價對人的沖擊過大,它也無法產生如此效果——
“然,為何要淚流?在燃燒的眼眶中灼干
你滾燙的淚,讓你哀鳴狂囂的心臟
像他的那般平息,進入沉默無怨之眠;
因他已經逝去,往所有智慧精美之物的所在之處
墜去……”[1]879
借由阿多涅斯的母親烏刺尼亞,雪萊表達了自己對阿多涅斯和濟慈之死的強烈哀痛——悲傷的眼淚讓眼眶的灼熱與酸脹遲遲不能退去。當“滾燙的淚”干涸,雪萊看到了隱藏在他們的死亡和沉默背后的希望——在這場“沉默無怨之眠”中,阿多涅斯和濟慈的靈魂“往所有智慧精美之物的所在之處墜去”。然而,他們的死亡并不是消極的沉默,而是以死亡敲響引人深思的警鐘;這種沉默并不是對藝術和希望的否定,而是構建共同體、重建那個已逝天堂的準備階段。因為“沉默是苦思冥想的地帶,是思想成熟的萌芽階段,是最終為言說爭取到權利而經受的磨練”[3]??v然代價巨大,這思想斗爭中的犧牲卻是人類進步途中的一條“必經之路”;為了不讓他們的死亡變成無謂的犧牲,我們更應在他們永久沉默的綿長余音中深刻反思、吸取教訓,找尋解決問題的辦法和建設理想社會的途徑,并從黑暗中為己、為人抓住希望。
作為具有先鋒意識、敏銳感官、長遠眼光和淵博學識的詩人,雪萊不會一味沉浸在絕望之中。他的知識和責任意識讓他在黑暗之中不斷探索,使其找到了一條通往美好社會的道路。通過對自然及阿多涅斯的母親烏刺尼亞所處天堂的描寫,雪萊用自己的想象與對自然的感受構建起了一幅和諧的共同體的藍圖——生命無論高低貴賤,都能“在愛的愉悅中,享受他們的重獲之力所帶來的美麗與快樂”;那是一個可以連接過去與現在的樂園,人們可以“與思想之王們爭論他們世代的衰微,和一切永不消逝的過去”;在那里,“阿多涅斯的靈魂,如明星一顆,在永恒所在的家園之處如燈塔閃爍”[1]883,890,891。那是一個理想的世界,人與人相互理解,能夠創(chuàng)造并傳遞喜悅和美麗,超越時間和空間的界限,沒有生存競爭式的殺戮,所有人都能幸福地生活。在《詩之辯護》中,雪萊把營造這種共同體氛圍的因素命名為“社會同情”:
“社會同情,或者如同社會因素一樣形成社會的那些法則,自有兩個人同時存在之日起便開始發(fā)展了;未來之蘊藏于現在,有如植物之托根于種子;平等,差異,同一,對照,彼此依賴,以依次而定。并表現為行為;于是在感覺中有樂,在情操中有德,在藝術中有美,在推理中有真,在同類的交往中有愛。”[4]134
而促使這種“社會同情”產生的因素便是語言,是詩歌,是藝術。
前文中已然提到,雪萊將阿多涅斯的嘴比作“智慧的守衛(wèi)”。嘴巴是進入人內心世界的入口,因為它是語言流通和思想交流的載體和通道。在社會中生活的人類群體只有通過思想上的交流才能相互理解、達成共識,從而激發(fā)“社會同情”的產生與分享。如此看來,語言作為使人與人得以相互理解的工具,可謂是構建人與人和諧關系的出發(fā)點,更是構建人類共同體的基礎和通往共同體的起點。于是,作為最會運用語言的詩人所創(chuàng)造出來的詩歌便可謂之為構建共識的“靈丹”,詩歌的創(chuàng)作、閱讀與分享也能被視之為通往共同體的“捷徑”。
雪萊認為:“狹義的詩卻表示語言的,尤其是韻律語言的特殊排列,這些排列是無上的威力所創(chuàng)造,這威力的寶座卻深藏在不可見的人性中。而這種力量是從語言的特性本身產生的,因為語言能更直接表現我們內心生活的活動和激情……”詩人“文章中的調子,波瀾壯闊,沖出你心理的局限,帶著你的心一齊傾瀉,涌向它永遠與之共鳴的宇宙萬象”[4]140。他堅信,通過被詩人的美麗詩句激發(fā)和啟發(fā)的同感與共鳴,“社會同情”會最終在人與人之間實現。他在《詩之辯護》中提到:
“同情心能擴大想象力,所同情的痛苦和寄情是這樣強烈,以至它們一進入想象中,便擴大想象者的能力,所以憐憫、憤怒、恐怖、憂愁等都足以增強善良的感情;感情既經過千錘百煉,就會產生一種高尚的靜穆,即時在日常生活中的紛擾中也能維持這種靜穆的心情,甚至罪惡因為在劇中被表現為不可測的自然力所帶來的致命的結果,也就失去了它一半的恐怖以及它一切的壞影響……”[4]145-146
共同體的建構需要“社會同情”,而“社會同情”的產生就要依靠詩人的力量。通過把阿多涅斯,更確切地說是將濟慈定位為“統(tǒng)耀眾生的金星”,雪萊闡釋了詩人在構建共同體的統(tǒng)帥和引領地位及作用。
“正是因為你,那無王的星球長久以來
在無法升華的神性中,兀自旋轉,
在圣歌中獨自沉默。
奪回你的受傷的王位,你是統(tǒng)耀眾生的金星!”[1]889
雪萊認為,詩人是如金星一般統(tǒng)耀眾生的王,縱然孤獨,可能失意,但終究會回到自己作為統(tǒng)帥的地位上,這是一種必然。他在《詩之辯護》中寫道:“一個詩人的責任和性格,在遠見和創(chuàng)造方面,都應賦有神圣的性質?!盵4]147這與柏拉圖的“靈感神授”的觀點并無二致,但雪萊的解釋顯得更加科學和理性。他認為“審美力最充沛的人,便是最廣義的詩人,詩人在表現社會或自然對自己心靈的影響時,其表現方法所產生的快感,能感染別人,并且從別人心中引起一種復現的快感”[4]137。這種感染力、影響力會在社會中發(fā)揮一種凝聚性的力量,并從而產生一種引導力及領導力,帶領人類團結起來,沖出黑暗的束縛回歸天堂——這原本就是屬于“神”的力量。由此也可以看出,雪萊心中的詩人是引領時代與建設共同體的決定性力量。他們通過自己對世界和人生的敏銳感悟,創(chuàng)作出動人的詩句,以此來影響人類群體與整個社會。
所以,無數的詩人們便帶著神圣的使命,用自己對世界、社會及人類的感悟及共情進行創(chuàng)作,從而激發(fā)人類相互之間的同情,以此來把社會聯(lián)系一起,最終達到實現構建人與人相互理解、和諧共生的共同體的目的。
如上節(jié)所述,詩歌作為“想象的表現”[4]135,從詩人的想象中來,又無限引發(fā)出人類的想象,從而激發(fā)出“社會同情”,并為構建共同體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齊格蒙特·鮑曼在《共同體》中談到:“與無情的現實不同,想象力是自由所擁有的無拘無束的一片廣闊天地。既然我們不會有太多機會來讓我們所想象的東西接受生活的考驗,我們就能夠給想象力‘松綁’,而且我們在幻想,卻不會因此遭受任何懲罰。”[5]費迪南·滕尼斯也在其《共同體和社會》中寫道:“天真的直覺和藝術家的幻想,民間的信仰和熱情的詩歌,使現象變?yōu)樯鷻C勃勃的。”[6]鮑曼和滕尼斯都在強調想象對于人類思想、心靈意志和社會生機的保護作用。阿多涅斯和濟慈的死亡是無情的社會現實的犧牲品,而這篇基于雪萊的想象而創(chuàng)作完成的長詩《阿多涅斯》便是以想象突破社會框架的最好實踐與范例。需要進一步指出的是,這里提到的想象不單純是指“在知覺材料的基礎上,經過新的配合而創(chuàng)造出新形象的心理過程”[7],而是指包含了以人類進行的以思考為基礎的一切精神活動。
“……當崇高之思
將年輕的心托起越過俗世之穴,
當愛與生在其中,為了
世間的命中注定斗爭,逝者之魂卻居于此
如黑暗與風暴之中的光流移動,照亮塵世?!盵1]889
透過這寥寥幾句可以看出,通過想象,雪萊看到了阿多涅斯和濟慈的靈魂飛升。他們化作光芒,照亮了整個人類群體前行的道路;他們的靈魂棲居將永遠在他們所創(chuàng)造的神話與詩作中,這讓他們的追求、思考與精神能永遠留在人類世界中,通過代代相傳成為引導人類度過劫數的力量。在這個過程中,想象是基礎性的力量。這不僅是因為神話和詩歌都是基于想象產生的,更是因為它們要發(fā)揮作用都得依靠引發(fā)接受者的想象,讓接受者們通過想象與思考與彼此相連,與先人相連,并在未來與后人相連。如此一來,以想象為基礎的創(chuàng)作出來的神話和詩歌便可發(fā)揮其“增強人類的德性的技能”[4]143,可見,想象是共同體建構的基礎。不僅如此,為使人類能夠“持久和真正的共同生活”[8]iii,雪萊也用想象畫出了心中的共同體藍圖,構建起了想象中的共同體——那也是詩人們的靈魂所棲息的地方——那里會有“阿多涅斯的靈魂,如明星一顆,在永恒所在的家園之處如燈塔閃爍”[1]891,照亮世界,為人類指引方向。雪萊告訴我們,在詩人精神世界的保護下,在無數詩心與閃耀靈魂的引導中,我們終會建成共同體,一同分享詩與生活的美好。
《阿多涅斯》讓人們看到雪萊對理想社會的構想。雪萊心中的共同體是一個人人相互理解,貫通古今,充滿愛、同情、美與關懷,超越了時間與空間界限的和諧社會。詩人,或者說是“具有詩才的哲學家”[4]157,在阿多涅斯和雪萊的死亡所帶來的沉默的靜謐中展開了思考,這種沉默是對人類過去經歷的深刻反思,也是對人類命運的積極思考與展望。在沉默中,人類已逝的共同體萌芽重新孕育——這是人類發(fā)展的必然走向,因為只有共同體才能成為讓全人類和諧共生的家園。沉默之后,詩人和藝術家結合自己的人生閱歷及感悟創(chuàng)作詩歌及藝術作品,以此感化人類大眾,并激發(fā)人類的想象促使“社會同情”的產生,從而在想象中構建起已逝的共同體,并使其奠定在現實社會中重建共同體的基礎。
總之,想象是重建我們已逝的和諧共同體的基礎。正如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所說:“它(民族)[也]是想象的,因為即使是最小的民族的成員,也不可能認識他們大多數的同胞,和他們相遇,或者甚至聽說過他們,然而,他們相互聯(lián)結的意象卻活在每一位成員的心中?!盵8]6民族是共同體的初級形態(tài)。通過傳統(tǒng)和區(qū)域性共識,想象已經將部分人類聯(lián)系起來;而通過詩歌和未來更為廣泛的交流,想象會讓全人類成為一體,達到最理想的目標。雪萊不僅通過想象,或言之通過最廣義上的人類精神活動,用長詩《阿多涅斯》從內容上解釋了自己心中的共同體內涵,闡明了構建共同體的方法和途徑;不僅如此,他更是通過自己的創(chuàng)作,用詩歌和思考在實際生活中帶領人類群體走向了他心中的共同體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