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素珍
摘? ?要:在教學中糾正初中學生一些錯誤的思維定勢是教學的關鍵問題,本文探討容易形成錯誤的思維定勢的知識點、形成錯誤定勢的原因,以及糾正學生錯誤的思維定勢的一些有效作法。
關鍵詞:思維定勢;糾正;學習物理
進入八年級,學生開始學習物理,然而由于學生在學習物理之前的十多年生活中,接觸了許多與物理有關的自然現(xiàn)象,小學六年的《科學與自然》課也會對有些物理現(xiàn)象作一些膚淺的介紹,因此學生開始學習物理之前,對有一些物理現(xiàn)象的分析形成了錯誤的思維定勢,教師一是要了解學生容易形成錯誤的思維定勢的知識點,二是要了解形成錯誤的思維定勢的原因,三是要想方設法糾正學生頑固的、錯誤的思維定勢。筆者在教學中摸索出了一些有效的,糾正學生錯誤的思維定勢的方法,供同行們參考。
1? 容易形成錯誤的思維定勢的知識點
先舉兩個例子:其一,伯特·卡米洛很少失算過。有一天他在臺上做表演時,有個人上臺給他出了一道題:“一輛載著293名旅客的火車駛進火車站,這站有88人下車,66人上車;下一站又下車48人,上車118人;再下一站又下車38人,上車98人;再再下站又下車88人,上車66人;再再再下一站又下車19人,上車28人……”那個上臺提問的人剛說完,心算大師便不屑一顧地答道:“真的是小兒科!告訴你,火車上一共還有---人”,那人攔住他說,“不!我是請您算出這輛火車一共停了多少個站?!卑⒉亍た茁宕糇×?,這組簡單的加減法成了他的“滑鐵盧”。其二,有個修理工想考考智商超人的美國科普作家艾薩克.阿西莫夫(Lsaac Asimov),阿西莫夫表示同意。修理工于是出題說道:“有一位聾啞人,來到五金商店,想買幾根鐵釘子,于是就對售貨員做了這樣的手勢:左手食指和中指兩個指頭立在柜臺上,右手握拳頭做出敲擊的樣子,售貨員馬上理解了意思,先給他一把鐵錘子;聾啞人搖搖頭,表示不對,并指了指立著的那兩根指頭。于是售貨員就明白了,聾啞人想買的是鐵釘子。聾啞人買好鐵釘子,剛走出該商店,接著進來一位雙目失眠的人。這位盲人想買一把小剪刀,請問:盲人將會怎樣表達?”阿西莫夫不假思索地答道:“盲人一定會這樣表達?!?一邊說著,一邊伸出右手食指和中指,做出小剪刀的形狀,修理工一聽馬上笑了:“哈哈哈,你答錯了!盲人要買剪刀,只要開口說‘我買剪刀’就行了啊,他為什么要做手勢呢?”智商很高的阿西莫夫,這時不得不承認自己不是個“聰明人”。而那位修理工也得理不饒人,對阿西莫夫說:“在考你之時,我已經(jīng)料定你會答錯”??梢娦纬伤季S定勢的知識點一是:“想當然”的知識點。比如:“鐵塊一定比棉花重”“物體運動一定要力來維持”“溫度高的物體所含熱量較多”“光總是延直線傳播的”等等都是想當然的知識點。再舉一個例子:有一位公安局長在同一位老人談話,正談著跑過來一位小孩,匆忙地對公安局長說:“你的爸爸和我的爸爸吵架了!” 跟局長談話的老人問:“這個孩子是你的什么人?”公安局長忙說:“是我的兒子?!蹦隳苤溃哼@兩個正在吵架的人和公安局長是什么關系嗎?這一個問題有很多人回答不出來,其真正答案是:“公安局長是個女的,吵架的一個是公安局長的丈夫,就是孩子的爸爸;另一個是公安局長的爸爸,就是孩子的外公?!?可見形成思維定勢的知識點二是:思維固化。思維固化就是用固定模式看問題,因為公安局長一般由男的擔任。思維固化導致的物理問題有:“走的路程越多速度一定越快”“撥河時勝利的一方對繩子的拉力更大”“一個力可以沒有施力物體”“用的力更大做的功一定更多”“做的功更多做功的功率就更大”“溫度升高越大吸收的熱量越多”“用電器兩端電壓越高通過用電器電流一定更大”“用電器兩端電壓越高用電器電功率一定更大”, 等等。
2? 形成錯誤的思維定勢的原因
形成錯誤的思維定勢的原因很多,一是已有經(jīng)驗的影響,學生先前積累的經(jīng)驗有些會阻礙思維的發(fā)展,生產(chǎn)生活中所見所聞形成的不正確認識也會阻礙思維的發(fā)展。列如:“物體運動一定要力來維持”, 這個現(xiàn)象是人們在生產(chǎn)生活中經(jīng)??吹降?,因為靜止的物體,推了才會動,因此人們就總認為“力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二是思維成熟度的差異,不同學生對同一個問題認識不同,比如對“一個力可以沒有施力物體”,這個問題的理解,有很多學生無法理解。又如:“重力的施力物體是地球”“打別人一拳自己的拳也受到打擊”等,無法理解這些問題的學生,思維的成熟程度還處于比較低級階段,對問題的認識一般比較片面。三是學習動機的影響,有些學生學習動機不明,學習就沒有動力,也就不想動腦,稍微需要轉一點彎的問題,由于有思維惰性,就套用老經(jīng)驗解決問題,然而這種老經(jīng)驗就是一種典型的思維定勢,對解決問題起到了很大的阻礙作用。比如:“在時間一定時,運動路程越遠,速度就越快”,遷移到物體吸熱的多少時也認為“在質量一定時,物體溫度升高越大,物體吸熱就越多” 忽略了比熱容的因素。四是教師在教學中,沒有培養(yǎng)學生的多種思維方式,研究表明思維方式有“混合式思維”“層進式思維”“辯證式思維”“因果式思維”和“并列式思維”等多種形式,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沒有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學生的各種思維方式,學生亦容易產(chǎn)生思維定勢。
3? 糾正學生錯誤的思維定勢的一些有效做法
由于學生產(chǎn)生思維定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針對不同的原因要有不同的對策,進行糾正,下面就介紹幾種有效的方法。
3.1? ?實驗推理法
物理規(guī)律的尋找來自實驗,實驗結果是糾正學生思維定勢最具有說服力的依據(jù),因些針對學生已有經(jīng)驗的影響和生產(chǎn)生活中所見所聞形成的錯誤的甚至是頑固的思維定勢,就必須采用有效的實驗進行糾正。比如:學生認為“物體運動一定要力來維持” 學生這個思維錯誤是長期生產(chǎn)生活中總結出來的,很難糾正,只能用實驗結果有力回擊,才能使學生信服。教學時做好“不同材料鋪成的斜面平板實驗”,提出連續(xù)的問題:(1)小車從斜面滑到平面后,還能夠在平面上滑行一段距離,在平面上滑行時小車還受到推力嗎?(2)為什么在平面上鋪不同材料,小車在平面上滑行的距離不同?(3)如果平面和小車車輪都無限光滑,小車會滑行多遠?經(jīng)過實驗和推理學生的“物體運動一定要力來維持”的思維定勢就不攻自破。
3.2? 概念澄清法
初中學生初學物理對一些物理概念認識模糊不清,沒有形成正確的物理概念,也沒有認識正確的物理規(guī)律,因此首先要讓學生正確理解物理概念,才不會產(chǎn)生錯誤的思維定勢。比如:“一個力可以沒有施力物體”“撥河時勝利的一方對繩子的拉力更大” 這些錯誤思維的出現(xiàn),就是學生沒有正確弄清力的概念,對什么是力,力的作用是相互的,這些概念沒有理解透徹,造成的錯誤的思維定勢,要糾正它就必須澄清物理概念,讓學生真正理解物理的真諦。
3. 3? 習慣糾正法
對于一些有思維惰性的學生,由于這些學生學習目的不明,沒有學習動力,存在不良的學習習慣,由于這些學生不愿意動腦思維,因此對一些稍微需要轉彎的問題就會產(chǎn)生思維障礙。比如:前面提到的,有些學生會將“在時間一定時,運動路程越大,速度就越快”,這個正確思維遷移到物體吸熱的多少時也認為“在質量一定時,物體溫度升高越大,物體吸熱就越多” 忽略了比熱容的因素,針對這一類學生,平常學習時,要注意糾正他們的學習習慣。糾正學習習慣的方法,一是要激發(fā)他們的學習熱情,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二是要使他們明確學習目的性,提高學習的主觀能動性,三是要不斷訓練他們思維的多向性,遇到問題能多角度思考。
3.4? 復式培養(yǎng)法
前面提到思維方式有:“混合式思維”“層進式思維”“辯證式思維”“因果式思維”和“并列式思維”等多種形式,教師在平時教學過程中,要有意識培養(yǎng)學生各種思維方式,這就是復式培養(yǎng)。復式培養(yǎng)的關鍵在于讓學生習慣于對不同的問題用不同的思維方式去思考。比如:探究規(guī)律時知道用“因果式思維”去解決,理解概念時可以用“并列式思維”去遷移,知識與習慣發(fā)生沖突時能用“辯證式思維”去理解,知識進階時可以用“層進式思維” 去提升。因此培養(yǎng)學生多元的復式的思維方式,能夠很好地糾正學生錯誤的思維定勢。
學生錯誤的思維定勢,是影響學生學習的絆腳石,因此要想方設法糾正學生錯誤的思維定勢,才能真正使學生理解物理,從而學好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