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教育的最終目的都是為了能夠向社會輸送人才,只有源源不斷地供應高質(zhì)量的人才,社會才能不斷地向前發(fā)展。然而,在實行了很長時間的傳統(tǒng)教育模式以后,高中英語的教學顯現(xiàn)出力不從心的狀況,不僅沒能緊跟時代的發(fā)展腳步,而且也不能夠很好地完成既定的人才培養(yǎng)目標。因此,在高中英語教學中開展反思性教學就顯得尤為必要。
關(guān)鍵詞:反思性教學;高中英語;應用研究
一、 引言
長期以來,我國的基礎(chǔ)教育事業(yè)在發(fā)展中逐漸偏離了教育的初心,不再關(guān)注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而是陷入“唯成績論”的怪圈,久而久之,不僅沒能發(fā)揮教育的目的,甚至影響了不少學生的成長與發(fā)展。因此,想要在高中英語教學中幫助學生提升綜合素養(yǎng)和思維能力,就必須對以往的教育問題進行反思,根據(jù)反思的結(jié)果進行定點的改進。
二、 高中英語反思性教學的概念及其必要性
反思性教學是一個比較新的概念,其提出也不過是近三十年的時間,其內(nèi)容主要是倡導教師不僅僅要向?qū)W生傳授知識,而且也要不斷地對自己的教學設計和教學成果進行反思,在反思中尋找可能存在的問題并加以改正??梢哉f,沒有反思性教學的存在,那么即便是在教學過程中出現(xiàn)了較為明顯的問題也不會有程序來幫助進行剎車,只能是沿著道路走下去。近年來,我國逐漸也開始有教育機構(gòu)把反思性教學和日常教育活動結(jié)合在一起,并且已經(jīng)顯現(xiàn)出不錯的效果。反思性教學在我國最大的應用價值在于能夠幫助破除長久以來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不良影響,為教育的改革提供發(fā)展空間。就教師而言,高中英語教育最怕缺乏有效的師生互動,課堂氣氛往往死氣沉沉,學生感到枯燥無味,教師也找不到教學的樂趣所在,這個時候便是反思性教學發(fā)揮作用的機會。
反思性教學的存在能夠為教師提供實時的教學反饋,也就是說,教學中哪個部分出現(xiàn)了問題,教師都能夠及時感知。更重要的是,反思性教學為教師提供了一個周期性思考的空間,思考過去一段時間里教學活動和教學設計繼續(xù)改進的空間,進而不斷地調(diào)整教學方案,針對學生的學習狀況對癥下藥。
(一)新課標改革之后的教學任務目標要求
反思性教學在最新的課程標準改革方案中已經(jīng)有所提及,方案指出,在高中教育尤其是英語教育當中引入反思性教學是非常有必要的,因此,在高中英語教學當中引入反思性教學,是新課標改革的教學任務目標要求。
(二)教師不斷成長的機會
在長期的實際調(diào)查過后得出結(jié)論,許多教師缺乏對教學問題的感知和糾正意識,往往是已經(jīng)顯現(xiàn)出較為明顯的問題以后才會后知后覺地進行補救,但往往收效甚微。因此,在這樣的情況之下,引入反思性教學也是給廣大教師一個不斷成長完善自我的機會,通過反思可以及時了解到自己過去一段時間里的不足與缺憾,進而在下一階段的教學中進行及時的改正,對學生負責,也是對自己負責。
(三)學生發(fā)展的要求
許多人狹隘地認為反思性教學的對象只有教師,因此,對教師的教學活動吹毛求疵,對學生的學習活動卻不加要求,這實際上是大錯特錯的。盡管反思性教學對于教師而言非常重要,但并不意味著學生就要置身事外,正相反,學生才是反思性教學的主角。高中階段的教育不同于初中、小學,教師不會深層次地干涉學生的學習活動,而是把更多的時間交給學生進行自主性學習。由于是自主性學習,因此,學生常常會在一段時間的學習以后就迷失方向,不知道下一階段的發(fā)力點在哪里,這種情況就凸顯出反思性教學的必要性。學生不可能一輩子都在學校當中,終究是要進入社會獨立生活,在社會當中再也沒有人簇擁在身邊提供無償?shù)闹笇?,只有學生提早學會及時反思,才會避免在社會發(fā)展的大海中誤入歧途,影響自己的人生發(fā)展。
三、 高中英語反思性教學發(fā)展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在過去的幾十年里,無論是基礎(chǔ)教育還是更高層次的教育,都是沿用著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而這種模式正在逐步淪為得分機器的培養(yǎng)皿,在以考試為導向的教育體系下,教師只能是圍繞教材開展教學工作,不僅沒有創(chuàng)新的機會,而且在緊湊的教學節(jié)奏裹挾下,教師只得不停地向前開展新的教學內(nèi)容。在這種情況下所培養(yǎng)出的學生普遍只會做題而沒有靈活運用知識的能力,很快在社會競爭中被淘汰。
(一)教師缺乏教學反思意識
傳統(tǒng)教育模式最大的特點便是按部就班,按照既定的教學程序走,即便是沒有突出的成就,也不會出現(xiàn)較大的問題,正因為如此,這種教學模式為廣大教師所推崇。而且緊湊急促的教學節(jié)奏以及巨大的學業(yè)壓力,使得教師馬不停蹄地開展教學活動而鮮有時間來思考反思性教學的問題,甚至不少教師在長期沿用傳統(tǒng)教學模式之后,對新的教學思想嗤之以鼻,認為是精力的巨大浪費。正因為這樣的思想存在,使得一線教師普遍缺乏反思的意識和開展反思活動的動力,那么教學活動中缺乏有效的教學反饋,教師對學生學習情況不了解的狀況也就得到了解釋。
(二)反思性教學缺乏實踐
盡管反思性教學的提出已經(jīng)有一段時間,我國也在較早時候引進了反思性教學的概念,但遺憾的是,很少有學校愿意把反思性教學應用在日常的教學活動中,過于貧乏的實踐案例和經(jīng)驗使得原本感興趣的教育機構(gòu)對此望而卻步,畢竟對于學校而言,求穩(wěn)的考慮比重遠遠大于創(chuàng)新的需求,與其說看重反思性教學的優(yōu)越性,不如說是忌憚其無法預料的副作用。尤其是對于至關(guān)重要的高中教育而言,每一個創(chuàng)新的舉動都伴隨著巨大的風險,相信沒有一位決策者愿意頂著如此大的壓力來貿(mào)然引進反思性教學。反思性教學的引進并不只是說一說那么簡單,在引進之后,其要求教師要對教材和學生的學習情況做到非常熟悉的程度,學生也要相應地提高自主學習能力,師生之間要努力形成積極有效的教學互動??偠灾?,反思性教學的引入伴隨著巨大的改動成本,在沒有更多實踐經(jīng)驗的情況下,相信不會有更多的教育機構(gòu)愿意冒險。
(三)反思性教學體系有待進一步完善
正如上文所提到的,反思性教學理念的施行需要一系列配套的行為,不僅涉及教師、學生、學校,甚至在教學的程序上都要進行改動。而我國目前在這一方面還處于起步狀態(tài),存在的問題還不少,尤其是反思性教學與傳統(tǒng)教學方式存在的諸多不同,就意味著需要對目前現(xiàn)有的教育體制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其艱難程度是常人難以想象的。因此,在關(guān)于全面推行反思性教學的問題上,各方普遍持保守的意見,其完整教學體系的形成可能還要等待很長的時間。高中教育是不可能等待的,因此,只能寄希望于未來教育改革的推進。
四、 反思性教學的過程設計
反思性教學的中心在于反思活動,反思活動不是說教師在課后簡單思考一下就可以的。如果這樣就能起到既定的效果,那么也就不必花費如此巨大的力氣進行體系的建設了。反思性教學的開展有既定的流程,以下是詳細的介紹。
(一)確認問題
任何形式的反思活動的出發(fā)點都是確認問題,只有知曉了問題的所在,才能夠談得上解決問題。確認問題的過程非常復雜,需要教師對自己的教學活動進行全方位的審查,包括課堂教學、課前教學設計以及課下的總結(jié)。在每一個教學階段都要思考是否有利于學生的學習掌握,是否有利于教學計劃的推進,是否有利于教育目標的實現(xiàn)。如果沒有那么這一部分便是存在的問題,需要在接下來的反思中加以解決。
(二)計劃對策
單單進行問題的發(fā)掘是遠遠不夠的,只發(fā)掘問題卻不思考解決方法,那么前期的思考都只是空中樓閣罷了,因此,針對前期反思中所發(fā)掘的問題,教師要對癥下藥,計劃專門的對策。如果是課堂教學過于沉悶的問題,那么教師就要思考活躍課堂氣氛的方法;如果是教學節(jié)奏拖沓的問題,那么教師就要思考做好課前設計的準備等??傊?,在問題暴露以后,尋找合適的解決對策是下一步至關(guān)重要的步驟。
(三)實施行動與總結(jié)評估
所謂實施行動就是說要把浮在紙面上的應對策略化為實際的行動,在暴露問題、找到對策以后就要著手進行現(xiàn)狀的改造,依照教學中各個環(huán)節(jié)的順序,逐步落實。
除了實施行動以外,不能理解為反思活動的結(jié)束,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只有當改造的行動確確實實取得了顯著的效果,才能夠證明改造活動的有效。因此,需要在改造以后開展階段性的總結(jié),總結(jié)過去一段時間里所暴露的問題以及已經(jīng)得到解決的部分,剩下的則歸入下一階段的反思活動。
五、 高中英語教學中反思性教學的有效途徑
在上文中詳細地介紹了反思性教學的概念、實踐中暴露的問題以及具體的教學設計,在目前教育的推進陷入停滯的情況下,迫切地需要新的教育思想的加入,相信每一位一線的教育工作者都期望能夠借助各種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實現(xiàn)教學效率的提升和教學效果的改善。而這些教育目標的實現(xiàn)都依賴于教師對于學生的充分掌握以及師生之間的頻繁互動。以下是在高中英語教學中開展反思性教學的有效途徑。
(一)建立良好的師生關(guān)系
在傳統(tǒng)教育模式當中,過于單一的教學方式以及枯燥無味的教學內(nèi)容使得學生很難對教師的授課提起精神來,教師也常因為教學目標難以實現(xiàn)而感到煩躁不安,久而久之,很容易使師生之間的矛盾變得尖銳,這樣就很難期待教育會取得什么樣的成果了。反思性教學的前提是教師要對自己的教學過程做到了然于胸,對學生的學習狀況非常熟悉,而學生自己也要對自己階段性的學習狀況有較為全面的認知,這些都仰賴于良好的師生關(guān)系。因此,教師要在日常的教育活動中注意多與學生進行對話,了解學生的心理活動和學習需求,遇到學生出現(xiàn)的問題要及時溝通解決。在課上努力營造輕松活躍的學習氛圍,拉近師生的關(guān)系。
(二)引導學生學會團隊合作
單憑學生自己很難獲得對學習活動的全面認識,自然不可能取得良好的反思效果。正所謂“當局者迷,旁觀者清”,教師可以把學生按照學習水平的差異進行層次性的劃分,讓學生在與其他人的交流中意識到自己存在的問題與不足,然后做到有的放矢。
六、 總結(jié)
反思性教學的引入為我國教育的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借鑒和思路,在傳統(tǒng)教育模式越來越脫節(jié)于社會發(fā)展的情況下,迫切需要新的教育思路的出現(xiàn)。而反思性教學可以幫助教師和學生拉近彼此的距離,改善師生關(guān)系的同時明晰存在的問題并加以解決,未嘗不是一次有益的嘗試。
參考文獻:
[1]邢文駿.高中英語語言知識教學困境的原因和對策[J].教學與管理:中學版,2017(7):68-71.
[2]欒愛春.“讓問教學”模式:學理分析、價值透視與實踐反思:以高中英語原著閱讀教學為例[J].現(xiàn)代中小學教育,2019,35(9):20-24.
[3]馬玲紅.改進高中生英語反思性學習的策略探究[J].英語教師,2020,20(14):77-79.
作者簡介:孫昌標,浙江省寧波市,寧波濱海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