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利軍
關鍵詞:西周;五服制;國家形態(tài);國家治理
先秦時期國家的君主將一切臣屬地區(qū)和大小族群,按照向國家盡“服”的不同標準,加以分類管理,從而使這些臣屬地區(qū)和族群成為國家的組成部分。亦可以說先秦時期國家主要是通過建立和貫徹落實服制的方式,建構(gòu)起國家結(jié)構(gòu)形態(tài),實現(xiàn)國家治理社會的功能。先秦時期服制形態(tài)大體有內(nèi)外服和五服,服的內(nèi)涵包括職、事與貢賦。西周五服制繼承和發(fā)展了虞夏商的服制,且其服制形態(tài)最具典型性,傳世文獻與出土材料相對豐富,可以作為重要案例對先秦時期國家制度建設與國家治理等問題進行剖析。
關于西周的服制形態(tài)問題,古代文獻記述有五服說、六服說和九服說。如《國語·周語上》載周代五服為邦內(nèi)“甸服”,邦外“侯服”、“賓服”、“要服”、“荒服”?!兑葜軙ね鯐份d會盟之諸侯、方國,“應侯、曹叔、伯舅、中舅,比服次之,要服次之,荒服次之。”1應侯、曹叔、伯舅、中舅,為同姓與異姓姻親諸侯,相當于《周語上》的侯服諸侯,與比(賓)服、1要服、荒服并列,加之甸服,亦為五服?!吨芏Y》則將王畿與服分開,如《周禮·夏官·職方氏》則載王畿之外有九服:侯服、甸服、男服、采服、衛(wèi)服、蠻服、夷服、鎮(zhèn)服、蕃服。《周禮·夏官·大司馬》與此近同,僅將服換成畿,即以邦畿之外又有九畿的區(qū)劃?!吨芏Y·秋官·大行人》則載邦畿之外有六服及蕃國:侯服、甸服、男服、采服、衛(wèi)服、要服、蕃國。以上文獻所載,《國語·周語上》、《逸周書·王會》較為可信,而《周禮》所載很可能是將殷周諸侯侯、田、男、衛(wèi)等稱謂與服名糅合在一起,構(gòu)建出來的服制系統(tǒng)。外服或諸侯的稱謂與服名是兩個方面的問題,必須區(qū)分開來,這應是我們探討相關問題的前提。
古代經(jīng)學家或囿于經(jīng)典的權(quán)威,對文獻所記周代服制的可靠性少有質(zhì)疑。直至1932年郭沫若的《金文叢考》出版,其中的《金文所無考》方指出畿服之分是春秋時人的紙上規(guī)劃,古代并沒有這種制度。畿服的名號本于《尚書》諸篇及金文中對殷商諸侯的異稱,并非地域之區(qū)劃。21934年王樹民發(fā)表《畿服說成變考》一文,指出畿服說出于戰(zhàn)國時人的政治設想。3這兩位先生區(qū)分了諸侯名號與服名,但也基本否定了服制存在。20世紀40年代,束世澂作《畿服辨》,以甲骨文、金文考察記載畿服說的傳世文獻,認為殷周時期確有畿服制度,但只有侯服、甸服,侯服在外,甸服在內(nèi)。4是后,顧頡剛的《浪口村隨筆·畿服》認為畿服制中的甸服、侯服、要服為古代所實有,賓服、荒服乃文家從侯服、要服中析出。5這兩說肯定服制存在,但對其存在形態(tài)有不同認識,前者以為殷周一體,且將諸侯稱謂與服名混同了。后者否定《國語·周語上》所載“賓服”、“荒服”的存在性。改革開放以來,學術界大體肯定周代確曾存在服制,對周代服制形態(tài)主要有內(nèi)外服制6和甸服、侯服、賓服、要服、荒服的五服制7兩說。實際上這兩說并不互相排斥,8西周初年可能經(jīng)歷了由繼承商代內(nèi)外服制方式到重新建構(gòu)五服制的轉(zhuǎn)變,9這或許較為符合周初歷史發(fā)展實際。周初周武王時期曾繼承商代內(nèi)外服制度形式,至周成王、周公時期經(jīng)東征、北伐、南征開疆拓土,內(nèi)外服體制已不能容納新開拓的疆土和征服的方國族群,周公、周成王對內(nèi)外服制度加以改革,重構(gòu)國家結(jié)構(gòu)形態(tài)為五服制。西周五服制在實質(zhì)上反映了國家形態(tài),學界已有不少成果探討周代國家形態(tài)問題,1但尚未有對西周五服制的建構(gòu)問題做出正面論證。筆者不揣谫陋,嘗試將傳世文獻與出土材料相結(jié)合,對西周五服制國家形態(tài)的建構(gòu)及其反映的國家治理問題做出初步探討。
《國語·周語上》載祭公謀父諫周穆王征犬戎時談到先王制度“邦內(nèi)甸服”,應是指周邦內(nèi)設有甸服,而不能認為周邦等同于甸服。2周邦即京師王畿,在西周金文中稱“內(nèi)國”(《殷周金文集成》3 5419)。關于周代甸服如何建立,目前學界尚未有明確的論述。裘錫圭在探討殷墟卜辭中的“奠”問題時,指出《國語》所載周代甸服“屬于王的被奠者,當然都是奠于王所控制的地區(qū),也就是約略相當于后世所謂王畿的地區(qū)之內(nèi)的。所以‘甸服、‘畿甸的‘甸這個詞,其語源很可能就是上文所討論的、見于卜辭和金文的‘奠?!?裘先生的研究對于認識周代甸服的構(gòu)建具有重要的學術意義。也可以說周人繼承和發(fā)展了商代奠置被征服異族于商王直接控制地區(qū)的做法,奠置一部分臣服的異姓族氏于周邦之內(nèi),成為甸服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就政治構(gòu)成方面言,《尚書·康誥》載參與成周會盟的政治勢力有“侯、甸(田)、男、邦、采、衛(wèi)”,5據(jù)令方彝銘文“諸侯:侯、田、男”(《集成》9901)知侯、田、男稱謂屬于諸侯系統(tǒng),邦、采、衛(wèi)或為甸服內(nèi)的政治勢力。甸服內(nèi)的政治勢力包括周王朝冊命邦內(nèi)朝臣和奠置姬姓族邦以及被征服的異姓族邦。甸服的建立還與古代邑制結(jié)構(gòu)有關,《國語·周語上》云:“邦內(nèi)甸服”,韋昭注:“邦內(nèi),謂天子畿內(nèi)千里之地。京邑在其中央?!?就都邑制度而言,西周甸服的結(jié)構(gòu),應是以宗周王都與成周為兩個政治中心,王邑之外圍一定范圍內(nèi)為甸服區(qū)域。甸服內(nèi)應設有行政機構(gòu)和長官,協(xié)調(diào)大小宗族和邦君關系及管理王畿地區(qū)事務,但目前所見材料尚未發(fā)現(xiàn)王畿內(nèi)的最高行政長官。7
周成王在周公、召公、師尚父等輔佐下,平定武庚叛亂,征服淮夷,天下既定,班師回到豐京之后,對功臣、將領加以賞賜,冊命官職,是建構(gòu)甸服的重要舉措之一?!渡袝ち⒄分^“立政:立事、準人、牧夫8作三事;虎賁、綴衣、趣馬、小尹,左右攜仆、百司庶府;大都小伯、藝人、表臣百司,太史、尹伯、庶常吉士;司徒、司馬、司空、亞旅;夷微盧烝,三亳阪尹。”1主要是周王的樞密官、近臣、執(zhí)行政務官、處理諸侯國事務官、處理邊疆事務官五類。2周公總結(jié)的“繼自今立政,其勿以憸人,其惟吉士”3 以及遵循文王以來任用“有德”的立官長原則,任用職官的范圍不限于周多士,還有殷多士、多方之士。周成王遵循此原則,在文王、武王時期五類官長設置基礎上進行補充完善,建立起以王朝卿士總領卿事寮的中央官署,又逐漸形成了卿士寮和太史寮為首的兩大中央官署。4卿士寮、太史寮的最高長官一般由貴族某公擔任,被稱為王官伯。5周成王冊命王朝各級行政長官時,繼承周武王賞賜有功大臣以一定數(shù)量的里及里中居民作為采邑的措施,6將王畿內(nèi)的土地及族眾授予被任命者,作為他們?yōu)橹芡醭盏慕?jīng)濟基礎,以及他們所在宗族的生產(chǎn)、生活資料。宗族長在王朝世襲任職,并世襲領有此采邑,以官庇其族。7以《大盂鼎》所載周康王對貴族盂的冊命為例,可得較好的證明:
王若曰:“今我唯即井(型)?(稟)于文王正德,若文王令二三正。今余唯令汝盂召(紹)榮,敬雍德巠(經(jīng)),敏朝夕入讕(諫),享奔走,畏天畏(威)?!蓖踉唬骸岸钊暧劬ㄐ停┠怂米婺瞎??!蓖踉唬骸坝?,廼召夾死司戎,敏誎罰訟,夙夕召我一人烝四方,雩我其遹省先王受民受疆土,易(賜)汝鬯一卣、冂(裳)、衣、巿、舄、車、馬,易(賜)乃祖南公旂,用狩,易(賜)汝邦司四伯,人鬲自馭至于庶人六百又五十又九夫,易(賜)尸(夷)司王臣十又三伯,人鬲千又五十夫,亟域遷自厥土?!蓖踉唬骸坝?,若敬乃正(政),勿灋(廢)朕令。”(《集成》2837)
周康王秉承文王之德,效法文王冊命朝臣,冊命盂佐助榮管理諸戎之事。小盂鼎銘文述盂告伐鬼方之事,是其司戎的明證。周康王告誡盂要敬和德經(jīng),朝夕進諫服王事,乃命令盂效法其祖南公。周康王所稱的“先王”當指周成王,周康王仿效周成王時期冊命朝臣授民授疆土的做法,而對貴族盂冊命時,賞賜鬯酒、服飾、車馬儀仗等物,以及其先祖南公之旗,用狩,并賜予盂邦長官四伯,人鬲自馭至于庶人六百五十九夫;臣服周王朝的夷人長官十三伯,夷人族眾人鬲一千零五十夫,所賜族眾即刻遷往盂土。此冊命未標明盂之土,因銘文已言“汝妹晨有大服”,盂早有大的職事,即盂早被任命王朝職事,當已有邦土(采邑)。大盂鼎于清道光年間出土于郿縣禮邨溝岸中,8或大體可判斷盂邦在今陜西郿縣禮村,應屬于畿內(nèi)貴族采邑性質(zhì)。
西周早期銅器遣卣、遣尊銘文載周王賜遣為采地(《集成》5402、5992),中方鼎銘文記錄周王貺畀中?土作為采地(《集成》2785)。靜方鼎銘文載周王命靜“俾汝司在曾、鄂師?!辈①n靜“鬯、旂、巿、采?”(《銘圖》902461),召圜器銘文載召初入仕途,服事周王, 而被周王賞賜畢地五十里(《集成》10360)。西周中期永盂銘文載周王賞賜給師永洛河流域的田地及原屬于師俗父的田地(《永盂》,《集成》10322);卯簋銘文載卯受賜四處不同地點的土地(《卯簋》,《集成》4327);大克鼎銘文載周王賞賜給克分布在七處地方的田地,其中有些原屬于強宗大族井氏(《大克鼎》,《集成》2836)。在西周晚期金文中賞賜官員土地的情況銳減且土地面積很小,如敔簋銘文載敔抵御南淮夷有功,得到周王賞賜兩個不同地點的土地共一百田(《敔簋》,《集成》4323)。不簋銘文載不擊敗獫狁后,周王賞賜他十田(《不簋》,《集成》4328)。大簋蓋銘文載周王將一位官員領有的土地改賜給官員大(《大簋蓋》,《集成》4298)。以上數(shù)例反映,自周成王以后周王朝冊命王朝官員并授予采地、人眾情況普遍存在,冊命朝臣而賜采地、賜民可能已經(jīng)成為周代甸服的基本制度。
甸服內(nèi)還冊封邦君,即學者所說的內(nèi)諸侯或畿內(nèi)諸侯。如西周中期五祀衛(wèi)鼎銘文中的“邦君厲”(《集成》2832),豆閉簋銘文中豆閉受周王命接替其祖考事之一“司艅邦君司馬”(《集成》4276),豆閉被周王任命掌管艅邦君司馬之職。義盉蓋銘文載“王在魯,會即邦君、諸侯正、有司大射”(《集成》9453)將邦君、諸侯之官長與周王的官長(有司)并列,說明周王于邦君、諸侯都設有官長,邦君、諸侯、王朝有司是三種不同的政治力量。以上所舉提及邦君的器物,五祀衛(wèi)鼎出土于岐山縣董家村西周窖藏,豆閉簋傳出西安,義盉蓋出于長安縣灃西大源村M304,俱在王畿范圍之內(nèi),這幾位邦君應居于甸服之內(nèi)。清華簡《系年》第二章載“幽王起師,回(圍)平王于西申,申人弗畀,曾人乃降西戎,以攻幽王,幽王及伯盤乃滅,周乃亡。邦君、諸正乃立幽王之弟余臣于虢,是攜惠王。立廿又一年,晉文侯仇乃殺惠王于虢。周亡王九年,邦君、諸侯焉始不朝于周,晉文侯乃逆平王于少鄂,立之于京師。三年,乃東徙,止于成周?!?“邦君、諸正”及“邦君、諸侯”對稱,亦表明邦君、諸正、諸侯是不同的政治勢力,并且居于王都地區(qū)的是邦君與諸正,故有立王之事。諸正是對居于邦內(nèi)王朝各級職官的稱謂,邦君則應指畿內(nèi)臣服的族邦首領。除上舉的邦君厲、艅邦君,西周金文所見可能是甸服內(nèi)異族邦君的,如“鄭姜伯”(《鄭姜伯鼎》,《集成》2467),?伯(《公貿(mào)鼎》,《集成》2719),伯(《集成》507、895),《集成》908“伯作井姬用甗”,表明伯與姬姓的井氏有婚媾關系,寶雞伯墓地的發(fā)現(xiàn)證實王畿內(nèi)臣服于周的異姓邦君的存在。此外還存在姬姓的邦君,如夨邦,西周金文中有夨王、夨伯、夨仲、夨叔,夨王為西周早期夨邦國君之稱,1974年出土于陜西寶雞賈村公社上官村的夨王簋蓋銘文“夨王作鄭姜尊簋”(《集成》3871),鄭姜應為其夫人。鄭姜可能出自鄭姜族氏,其首領稱“鄭姜伯”,畿內(nèi)鄭地的姜伯族邦與夨王邦聯(lián)姻。夨伯(《集成》871、西周早期夨伯鬲《集成》514-515),夨伯鬲于1981年出土陜西省寶雞市紙坊頭西周墓M1。夨仲見于陜西隴縣曹家灣南坡6號西周墓夨仲戈(《集成》10889),夨叔見于1984年陜西岐山縣青化鄉(xiāng)丁童村出土的夨叔簋(《銘圖》04231),近年湖北棗陽郭家廟墓地出土的西周晚期夨叔銅匜(M43:2)載:“夨叔父媵孟姬元女匜盤”。2夨叔為其元女孟姬作媵器,表明夨為姬姓。3伯、仲、叔為排行,夨伯、夨仲、夨叔各有居地,應是夨邦三個宗族分支,夨伯作為大宗,為畿內(nèi)夨邦君。
諸上所舉事例表明,周成王一方面采取冊命王朝各級行政長官并賜采邑、人眾,另一方面遷徙被征服異姓族邦奠置于周邦內(nèi),冊命其首領為邦君,冊封部分可能先周時期已經(jīng)存在的姬姓族氏首領為邦君,如夨王等。在邦內(nèi)周王通過冊命朝臣賜采與奠置舊有姬姓族氏和征服的異族等方式逐漸構(gòu)建起甸服。
關于甸服職責,《國語·周語上》載“邦內(nèi)甸服,甸服者祭”,韋昭注:“供日祭也。此采地之君,其見無數(shù)?!?采地之君包括周王朝冊命的朝臣和邦君,有供獻其采邑所產(chǎn),助祭于周王朝祭禮的職責,還要服王朝政事,如西周金文所見職與事,西周早期《班簋》:“唯八月初吉,在宗周,甲戌,王令毛伯更虢城公服,屏王位,作四方極,秉繁、蜀、巢令”(《集成》4341)。西周中期《呂服余盤》:“王曰:服余,令汝更乃祖考事,胥備仲司六師服”(《集成》10169)。西周晚期《番生簋》:“丕顯皇祖考,穆穆克哲厥德,嚴在上,廣啟厥孫子于下,于大服,番生(甥)不敢弗帥型皇祖考丕丕元德,用申(固)2大令,屏王位,虔夙夜尃求不潛德,用諫四方,柔遠能邇,王令纘司公族、卿事、太史寮”(《集成》4326)。新見清華簡《攝命》是周王冊命伯攝的冊命文書,記述王冊命伯攝的職事,第3簡:“攝,今余既明命女(汝)曰:肇出內(nèi)(納)朕命”,第8簡:“乃事亡他,汝唯言之司。唯言乃事,我非易?!?周王冊命伯攝的職事“司言”,可能與《尚書·舜典》載舜命龍“命汝作納言,夙夜出納朕命”接近,偽孔傳:“納言,喉舌之官,聽下言納于上,受上言宣于下,必以信?!?另外,西周冊命賞賜金文習見“用事”一詞,多用于冊命賞賜之后,即因王之冊命賞賜而用事于王朝,也即服王事、踐行王事之意。
邦君可能以朝覲周王,參與周王朝舉行的禮儀,在禮儀中服務,表達對周王朝的臣服?!读x盉蓋》載:“唯十又一月,既生霸甲申,王在魯,會即邦君、諸侯正、有司大射,義蔑歷眔于王,逨義易(賜)貝十朋,對揚王休,用作寶尊盉,子子孫孫其永寶?!保ā都伞?453)周王在魯?shù)貢习罹?、諸侯、王朝職官舉行大射禮,按照《禮記·射義》及《說文》釋“侯”,王舉行的大射禮政治意義在于鎮(zhèn)撫天下四方,是檢核臣子盡服和臣服的重要王朝典禮。《靜簋》載周王于六月命靜司射學宮,教授貴族子弟射箭,八月王與吳來、呂犅會豳師、邦君射于大池(《集成》4273)。邦君參與周王舉行的競射禮儀,表達對周王朝的臣事。
近幾十年在陜西周原、豐鎬都城、河南洛陽等地及其周邊的王畿范圍發(fā)現(xiàn)大量分屬不同宗族的周代聚落遺址、墓葬群、宮殿遺址、窖藏青銅器、手工業(yè)作坊遺址等,說明在這3個地區(qū)有著豐富的西周采邑類聚落。證實西周王朝是通過冊命各級行政長官、建立邦君,并賞賜采邑的方式建立甸服。周王通過檢核甸服內(nèi)的臣子履職、踐行王事等方式,實現(xiàn)對王畿地區(qū)社會的治理。
關于西周分封諸侯問題,學界相關研究成果頗多,以葛志毅《周代分封制度研究》、任偉《西周封國考疑》為代表性成果。近年隨著周代諸侯國遺址的持續(xù)發(fā)現(xiàn),西周封國問題成為研究的熱點。5周成王時期通過平定武庚叛亂,東征淮夷,南征、北伐解決了周王室內(nèi)部的王位紛爭,粉碎殷遺叛周復國的圖謀,首創(chuàng)宗法制與分封制來重構(gòu)國家形態(tài),使社會秩序重歸穩(wěn)定。周王朝根據(jù)戰(zhàn)略需要,通過宗法分封形式建立地方諸侯國。可能是由于諸侯來源與擔負的職責不同,周王朝將他們區(qū)分為侯服與賓服諸侯。
關于侯服諸侯的封建,近年新出材料提供了不少新認識。如清華簡《系年》第四章第17-18簡云:“周成王、周公既遷殷民于洛邑,乃追念夏商之亡由,方(旁)埶(設)出宗子,以作周厚屏,乃先建衛(wèi)叔封于庚(康)丘,以侯殷之余民?!?周公追念夏商亡國的原因,見于《尚書·召誥》載周公言“惟不敬厥德,乃早墜厥命”,“肆惟王其疾敬德,王其德之用,祈天永命”,2周公、周成王用德祈天長命的具體措施之一,是從兄弟子侄之中“選建明德”者冊命為侯服諸侯,拱衛(wèi)周邦。如《左傳》僖公二十四年載富辰諫周襄王以狄?guī)煼ム?,言“周之有懿德也,猶曰‘莫如兄弟,故封建之。其懷柔天下也,猶懼有外侮;捍御侮者,莫如親親,故以親屏周?!?周代冊命諸侯是通過“制禮作樂”的形式,對夏商以來外服制度進行改革。周公制禮借鑒殷商外服制形式,而對其內(nèi)涵進行了變革。周王通過冊命禮儀廣置姬姓支子為小宗,授予小宗宗子土地、職官、百工、族眾等,建構(gòu)起眾多諸侯小宗,這些諸侯小宗多以“侯”為稱號,遂形成侯服諸侯體系。
按照“選建明德”、“廣置宗子”的原則,整個周代所分封侯服諸侯以姬姓居多。4據(jù)《左傳》僖公二十四年載富辰言“昔周公弔二叔之不咸,故封建親戚以藩屏周。管、蔡、郕、霍、魯、衛(wèi)、毛、聃、郜、雍、曹、滕、畢、原、酆、郇,文之昭也。邘、晉、應、韓,武之穆也。凡、蔣、邢、茅、胙、祭,周公之胤也?!?這些姬姓諸侯分別為周文王的子輩、周武王的子輩、周公的子輩,“姬姓所封諸國,多在古黃土層,或沖積地帶,就當時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而論,是最好或較好之土地。”6周初所封侯服諸侯除姬姓外,還有與姬姓聯(lián)姻的異姓,如開國功臣師尚父封于齊。侯服封國地望多在今關中地區(qū)和黃河中下游一帶,占據(jù)了當時經(jīng)濟最發(fā)達的地區(qū),形成了周王朝統(tǒng)治的政治經(jīng)濟核心區(qū)域。
周代諸侯的分封并非同時,而是延續(xù)了較長的歷史時期,如鄭國始封晚至周宣王時期。侯服諸侯君長稱謂主要是侯,稱伯者如鄭伯或因始封時處于邦內(nèi)之故,他們的共有職責是藩屏周邦。如燕侯鎮(zhèn)守東北部邊疆,統(tǒng)轄六大異族。山西的晉侯與遷封于河北邢臺的邢侯,鎮(zhèn)守中北部疆土,防范荒服戎狄。山東的齊國、魯國與從虞遷封于東土的宜地的宜侯,鞏固周初開拓的東土。7近年發(fā)現(xiàn)的湖北葉家山曾侯據(jù)守南土,是周王朝經(jīng)營淮夷荊蠻要服的重要據(jù)點。此外,據(jù)《國語·周語上》“邦外侯服”,“侯服者祀”,韋昭注:“邦外,邦畿之外也。方五百里之地謂之侯服。侯服,侯圻也。言諸侯之近者,歲一來見也?!薄柏曉蚂胍?。堯舜及周,侯服皆歲見也。”8據(jù)此侯服諸侯還有每年朝覲周王之職責,并且獻納祭祀之物。
《國語·周語上》祭公謀父所述先王之制“五服”時,說“侯、衛(wèi)賓服”,韋昭注:“謂之賓服,常以服貢賓見于王也?!?賓是相對姬周族而言的臣服異族,如《左傳》僖公二十四年載皇武子曰:“宋,先代之后也,于周為客?!?0此侯、衛(wèi)很可能是《尚書·酒誥》所述商代外服侯、田、男、衛(wèi)、邦伯之省稱。周王朝可能是對夏商后裔以及夏商以來一直延續(xù)的異姓族邦進行冊封,建立了賓服。如《史記·周本紀》載周武王克商之后,“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農(nóng)之后于焦,黃帝之后于祝,帝堯之后于薊,帝舜之后于陳,大禹之后于杞?!?近年新見周代諸侯國青銅器及考古遺址,為認識西周封建的賓服諸侯提供了新素材(見后文表一)。
這些受封的異姓諸侯,其稱謂大致有侯、男、伯三種,大概是因為符合擁護周王朝“明德”標準,對于姬姓來說是客,故被納入到賓服當中進行管理。周王朝有意識地擴展姬姓與異姓諸侯之間的聯(lián)姻,諸異姓諸侯通過聯(lián)姻的方式鞏固其在周王朝的權(quán)勢地位,于是更多的異姓諸侯也納入“封建親戚”的行列,作為周王朝的“藩屏”。如春秋時人稱“昔摯、疇之國也由大任,杞、繒由大姒,齊、許、申、呂由大姜,陳由大姬,是皆能內(nèi)利親親者也。”2侯服與賓服最初可能有所差別,但隨著歷史的演進,越來越多的賓服諸侯與姬姓貴族聯(lián)姻,成為了周王朝的藩屏。賓服諸侯除藩衛(wèi)周邦職責外,《國語·周語上》載“賓服者享”,還以“服貢”賓見于王,所謂“服貢”,當是服與貢,韋昭謂:“供時享也。享,獻也。”“其見也,必以所貢助祭于廟”,3則賓服諸侯于藩衛(wèi)周邦之外,朝覲王并助祭亦是其職與事,獻助祭之物品謂之貢。
周王朝建立侯服、賓服諸侯主要圍繞成周地區(qū)為中心,宗周周邊亦應有封建諸侯藩屏,如楊侯(《四十二年逨鼎》,《銘圖》02501、02502)、涇伯(甘肅靈臺白草坡墓地M1)、伯(甘肅靈臺白草坡墓地M2),以及最近在寧夏固原發(fā)現(xiàn)諸侯級別的墓地和城邑,4證明了此點。從冊命諸侯的金文、清華簡《封許之命》以及《尚書·康誥》《酒誥》《梓材》,《左傳》定公四年等傳世文獻看,周王朝以王命方式建立諸侯,晁福林指出此“命”有兩層含義:一是它表示周王朝對諸侯的任命,并且今后諸侯依然要隨時接受周王朝的命令;一是它表示諸侯受周王朝之命以后而有了合法權(quán)力,從而也是這些受命的諸侯的特殊身份地位的標識。各國諸侯對于自己所屬的卿大夫進行再分封的時候,也依此模式而賜“命”。5至西周中期以后,在中原與周邊區(qū)域的廣袤土地上,姬姓諸侯與異姓諸侯交錯并列其中。這種情況持續(xù)到西周晚期,如周幽王時期的周太史史伯曾概述成周附近侯服、賓服諸侯與要服、荒服方國分布情況:“當成周者,南有荊、蠻、申、呂、應、鄧、陳、蔡、隨、唐;北有衛(wèi)、燕、狄、鮮虞、潞、洛、泉、徐、蒲;西有虞、虢、晉、隗、霍、楊、魏、芮;東有齊、魯、曹、宋、滕、薛、鄒、莒;是非王之支子、母弟、甥舅也,則皆蠻、荊、戎、狄之人也。”6成周東西以姬姓侯服諸侯為主,南北則異姓諸侯居多。
據(jù)《左傳》定公四年子魚語、周康王時期的《宜侯夨簋》、《清華大學藏戰(zhàn)國竹簡(伍)·封許之命》,周王朝分賜給諸侯最重要的是禮器、土地和族眾,按照血緣親疏、所賜土地、民眾的多寡形成了大小不等的諸侯。故分封不僅確立了周王與諸侯在政治上的君臣關系,也確立了經(jīng)濟關系,即諸侯封國的大小是其向周王朝納貢賦的標準之一,分封諸侯授予封土的大小和享有禮儀的多寡,又可能確定了諸侯間的等差秩序。7周初建立侯服、賓服諸侯即命以職事,規(guī)定了他們的“服”。以分封衛(wèi)為例,《尚書·康誥》載周公告誡康叔“乃服:惟弘王應保殷民,亦惟助王宅天命,作新民。”8即是說康叔的服有三事:弘王應保殷民,一事也;助王宅天命,二事也;助王作新民,三事也。9以冊命康叔之例推知,周王朝冊命其他諸侯時,亦當有此三事。
日本學者松井嘉德“論述了奠等地、內(nèi)服之地、外服之地各自以周王為中心而呈同心圓的構(gòu)造模式。王朝的領域由這三個等級構(gòu)成”,1認為周王朝是由以周王為中心,外圍分別是王都之地、內(nèi)服之地、外服之地的三級結(jié)構(gòu)構(gòu)成。最近王震中提出周代為復合制的國家結(jié)構(gòu),即“由位于被后世稱之為王畿之地的周邦(周王國)與各地的諸侯國所構(gòu)成?!?但這并非周代國家結(jié)構(gòu)的完整表達,周王朝周邊的蠻夷戎狄等多方勢力經(jīng)過周初的征伐,都已臣服于周,并且盡朝王納貢的義務,亦成為周代國家的組成部分,這是內(nèi)外服系統(tǒng)無法囊括的。故周王朝繼承和發(fā)展了夏商兩代服制內(nèi)涵中的朝貢,將朝貢融入到五服制之中,即將周初的外服諸侯與臣服周的方國編制到朝貢體系之中。葛志毅早已指出周代朝貢服制的建立,與經(jīng)營洛邑有直接關系。3周成王、周公、召公繼承周武王事業(yè)作大邑于天下之中,《尚書大傳》稱周公開始營建洛邑在其攝政的第五年,《尚書·康誥》、《召誥》、《洛誥》記載周公攝政的第七年,完成營建新邑的最后工程。
在洛邑建成時,周公邀請周成王率領朝臣來新邑,諸侯、方國陸續(xù)來到洛邑朝覲周成王,效事于周。據(jù)《尚書·召誥》所載周公始作新邑當從召公奭卜宅和定方位算起,即太保召公奭來到洛時,已有諸侯陸續(xù)到來,所以才有召公奭命庶殷侯、甸(田)、男攻位之事?!堵逭a》最后紀時語“在十有二月,惟周公誕保文武受命,惟七年”,周公大保文武受命七年,當指自周武王克商實現(xiàn)受天命,二年周武王去世,成王即位,《何尊》所述周成王五年遷居于成周即周公保文武受命的第七年。成周朝覲會同的典禮見載于《逸周書·王會》,5《周書序》云:“周室既寧,八方會同,各以其職來獻,欲垂法厥世,作《王會》?!敝煊以疲骸奥?,職貢也?!?“垂法厥世”即以此次朝會的諸侯、方國所獻職貢作為周代的制度確定下來,后世遵照執(zhí)行。此會盟確定的朝貢制具體形態(tài)可能即是《國語·周語上》祭公謀父所說先王之“五服”制。《國語·周語上》云:“夫先王之制:邦內(nèi)甸服,邦外侯服,侯、衛(wèi)賓服,蠻、夷要服,戎、狄荒服。甸服者祭,侯服者祀,賓服者享,要服者貢,荒服者王。日祭、月祀、時享、歲貢、終王,先王之訓也?!?“先王之制”當指周成王時期確定的朝貢服制。3這則材料中“服”包含職、事和貢三層含義。4“甸服”、“侯服”、“賓服”、“要服”、“荒服”是周成王時期確定的朝貢服制的服名,與商代和周初“侯、田、男、衛(wèi)、邦伯”為外服名號是不同的。要之,五類服反映了西周王朝對朝臣宗族與邦君、地方諸侯、方國的不同治理方法,即將不同地域、不同層次的臣子分門別類納入到周王朝的朝貢體系之中,使其更好地為周王朝服務。五服制具體內(nèi)容是:邦內(nèi)的宗族、邦君為甸服,向周王朝履行每日助祭祀的義務。邦外且為周王朝按照宗法關系分封的諸侯屬于侯服,起到藩屏周邦的作用,向周王朝履行每月獻納祭品助祭的義務。侯、衛(wèi)是臣服于周的夏商外服侯、田、男、衛(wèi)、邦伯的省稱,屬于賓服,向周王朝履行四時以服貢賓見的義務。關于要服與荒服的區(qū)分,蒙文通謂:“東南只有要服而無荒服,西北只有荒服而無要服。這個說法就當時四裔民族來考察,是合適的。周秦以來西北是游牧之族,是行國,故說他是恍惚不定,是荒服;而東南則是農(nóng)耕之族,可以要約羈縻,是要服?!?經(jīng)周成王周公東征與南征,使南部、東部的蠻夷方國臣服,并被納入要服,向周王朝履行每年來朝貢的義務。迫于召公奭北征的影響,西部、北部的戎狄亦臣服于周王朝,被納入荒服,向周王朝履行朝見嗣王及即位來朝貢的義務。按照五服制規(guī)定朝臣與邦君、諸侯、方國納入到五服之中,所盡職責皆與周代國家祭祀密切相關,6諸侯與方國朝王而參與國家祭祀,使得諸侯與方國成為周代國家的重要組成部分。周成王成周會盟天下四方諸侯、方國還確立了保障服制落實的措施,《國語·周語上》載:“有不祭則修意,有不祀則修言,有不享則修文,有不貢則修名,有不王則修德,序成而有不至則修刑。于是乎有刑不祭,伐不祀,征不享,讓不貢,告不王。于是乎有刑罰之辟,有攻伐之兵,有征討之備,有威讓之令,有文告之辭。”7若邦內(nèi)宗族不盡甸服,那么周王先修志意自責。邦外諸侯不盡侯服,周王朝就修改對其號令。侯、衛(wèi)諸侯不盡賓服,周王朝就修改管理他們的典法。蠻夷方國不納貢,周王朝先修對他們尊卑職貢的名號。戎、狄方國不執(zhí)行荒服,周王朝則修文德使之歸服。若周王朝如是做了之后,諸侯、邊遠方國仍不履行職責,那么周王朝將采取刑、伐、征、讓(言語譴責)、告(通告天下)等措施對不盡服的諸侯、方國加以制裁。成周會盟建構(gòu)以周王所在的王都之地為中心,其外是甸服之地,侯服、賓服之地,要服、荒服等幾個區(qū)域構(gòu)成的國家結(jié)構(gòu)形態(tài)。
王暉以金文證明西周時期確實存在要服,以及蠻夷要服向周王朝提供職貢的具體內(nèi)容,如蠶絲與絲織品,禾谷糧食以及苞茅、銅錫等特產(chǎn),還有做事和服兵役,服從物品交換的管理及納稅職責。1周宣王謂“淮夷舊我帛畮臣”(《師寰簋》,《集成》4313)、“王令甲政司成周四方責(積),至于南淮夷,淮夷舊我帛畮(賄)人,毋敢不出其帛、其責(積)、其進人,其賈毋敢不即次、即市,敢不用令,則即井(刑)撲伐?!保ā顿饧妆P》,《集成》10174)當東夷南夷與周王朝關系融洽盡服時,周王朝視其為臣服于己的族邦,其首領被周王朝稱為夷伯(《作冊瞏卣》,《銘圖》13320;《作冊瞏尊》,《銘圖》11788),受到周王朝的禮遇與安撫。當東夷南夷與周王朝關系緊張甚或發(fā)生戰(zhàn)爭時,周王朝稱南夷東夷為“服子”。如周厲王《胡鐘》載“王肈遹省文武堇(覲)疆土,南國服孳(子)敢臽(陷)處我土,王敦伐其至,撲伐厥都,服孳(子)廼遣間來逆昭王,南夷、東夷俱見二十又六邦。”(《集成》260)晉侯蘇編鐘載周厲王親遹省東國南國,王師與晉侯蘇指揮的軍隊配合擊敗夙夷和入侵的南夷族邦(《銘圖》15298-15313)。經(jīng)過周厲王的征服,東夷南夷再次臣服納貢。
荊蠻亦為要服,《史記·楚世家》稱荊楚臣事文王武王,周成王時期“封熊繹于楚蠻,封以子男之田”,2周成王為岐陽之盟,楚子前來朝覲并在會盟禮儀中盡服,《國語·晉語八》載:“昔成王盟諸侯于岐陽,楚為荊蠻,置茅蕝,設望表,與鮮卑守燎,故不與盟?!?據(jù)《左傳》僖公四年載楚國的貢物是“包茅”,或與此置茅蕝有關,應屬于祼禮的準備工作。周原甲骨有“曰今秋楚子來,告父后□”(H11:83),“楚伯乞今秋來即于王,其則”(H11:14),“其微、楚;厥燎,師氏舟燎?!保℉11:4)4這三條卜辭似與岐陽之盟有關,周王關心楚子是否來朝覲,以及其所盡守燎的王事。直至昭王時期荊楚叛周,如“過伯從王伐反(叛)荊”(《集成》3907)。周昭王兩度討伐荊楚,似有所獲,如《集成》3732“真從王戍(伐)荊,孚,用作饙簋。”《集成》3950“唯九月,叔從王、員征楚荊,在成周,作寶簋?!薄都伞?976“馭從王南征,伐楚荊,有得,用作父戊寶尊彝。吳”。西周中后期的史家對昭王伐荊楚頗為贊賞,如史墻盤載:“弘魯昭王,廣能荊楚,唯寏南行”(《集成》10175),逨盤載逨自述其“皇高祖惠仲盠父,致和于政,有成于猷,用合昭王、穆王,盜政四方,撲伐楚荊”(《銘圖》14543),至春秋中期仍視楚荊為周王朝要服諸侯,如子犯編鐘載:“諸楚荊不聽命于王所,子犯及晉公率西之六師,搏伐楚荊,孔休大功,楚荊喪厥師,滅厥太子。子犯宕(佑)晉公燮,諸侯得朝,王克奠王位?!保ā躲憟D》15200-15203)荊楚朝貢之事見于西周金文,如《九年衛(wèi)鼎》“唯九年正月既死霸庚辰,王在周駒宮,各廟。眉敖者膚卓事見于王?!保ā都伞?831)《乖伯簋》“唯王九年九月甲寅,王命益公征眉敖,益公至告。二月,眉敖至見,獻帛。己未,王命仲侄歸(饋)乖伯狐裘。王若曰:乖伯,朕丕顯祖文王武王,膺受大命,乃祖克弼先王,異(翼)自它邦,有當于大命,我亦弗深享邦,易女(汝)狐裘?!保ā都伞?331)眉敖,與《史記·楚世家》所述楚國未為王時的君長稱號相合,眉敖應為荊蠻族氏的君長。周王命朝中重臣益公于九月出使眉敖,益公完成使命,向周王匯報。次年二月眉敖至周,朝覲周王并獻上貢物。己未日,王命仲轉(zhuǎn)賜乖伯狐裘。要服內(nèi)臣服于周王朝者雖通稱蠻夷,但其具體邦國的君長皆稱“伯”,其主要職責是向周王朝每年朝貢,所獻貢物大體為各地特產(chǎn)。在朝覲期間接受周王命令,在周王朝舉行的典禮中服事,以表達對周王朝的臣服。
周初荒服的存在主要依賴于前引《國語·周語上》祭公之語,乃周成王時期確立的制度。西周早期《簋》載馭戎進犯楷,楷侯臣搏戎(《銘圖》05179),周康王時期的《臣諫簋》載山西北部的戎進犯軝侯,邢侯搏戎(《集成》4237),說明荒服是不穩(wěn)定的。周穆王討伐荒服犬戎的目的是加強對西北部的經(jīng)營,試圖以賓服來管理戎狄,并以強兵征服手段欲達到制服戎狄諸族,結(jié)果只是遷移部分戎族到大原,任命戎生的祖先憲公“用建于茲外土,遹司蠻戎,用捍不廷方”(《戎生鐘》,《銘圖》15240)。此后荒服不至,意味著周王朝對部分戎狄諸族失去了管控。當荒服方國不朝王,周王朝則派兵征討,迫使其盡服,如西周中期的霸伯盤銘文載霸伯搏戎之事,1以及《古本竹書紀年》載“(周)夷王衰弱,荒服不朝,乃命虢公率六師,伐太原之戎,至于俞泉,獲馬千匹?!?至西周晚期的厲宣時期,荒服方國不斷進犯周邦,厲王、宣王更是以征服戎狄彰顯王權(quán),見于《多友鼎》(《集成》2835)、《不簋》(《集成》4328)、《虢季子伯盤》(《集成》10173)、《四十二年逨鼎》(《銘圖》02501、02502)等器銘。甘肅慶陽市文物普查小組于2009年5月在合水縣何家畔鄉(xiāng)何家畔村東南平原地帶發(fā)現(xiàn)一處西周晚期墓葬,該墓出土的一件銅鼎內(nèi)壁鑄有銘文60字,載:“唯王三月初吉辛丑,伯碩父作尊鼎,用道用行,用孝用享于卿事辟王、庶弟元兄,我用與司赤戎、馭方。伯碩父、申姜其受萬福無疆,蔑天子光,其子子孫孫永寶用。”(《銘圖》02438)“馭方”見于《不簋》“馭方獫狁廣伐西俞”(《集成》4328),《簋》“馭戎大出于楷”(《銘圖》05179),據(jù)這兩處馭戎與獫狁并提,應是指西北獫狁之類的戎。西周晚期伯碩父參與治理戎狄事務,當出于周王之任命?!秶Z·楚語上》載春秋時期楚莊王大夫士亹言:“若民煩,可教訓。蠻、夷、戎、狄,其不賓也久矣,中國所不能用也。”3荒服不服從周王朝久矣,蓋因不能被周王朝用也。
綜上,在西周五服制的國家結(jié)構(gòu)形態(tài)中,周王直接控馭的甸服區(qū)域相對來說較為穩(wěn)定,侯服、賓服諸侯大體聽從周王號令,踐行王事。要服方國在周王朝實力強大時,來朝來獻職貢表達臣服;周王朝勢力衰落時,要服方國不朝不獻甚至侵伐內(nèi)國,成為西周時期較為強大的對手。然西周后期王朝對要服的征服與控制,使得至于春秋時期要服方國的影響力逐漸減弱。戎狄荒服在西周前期較好地臣服于周王朝,但于西周晚期王朝政治動蕩時期,成為王朝的勁敵,不斷向周邦劫掠。西周晚期,西周王朝在與要服、荒服方國的戰(zhàn)斗中逐漸衰落下去,并最終走向了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