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紅
摘要:本文對政府工作報告的文本類型及語言特點進行解釋,梳理了翻譯目的論三原則即目的原則、連貫原則以及忠誠原則,以2018年政府工作報告為例,分析了四種翻譯策略:直譯、意譯、增譯和減譯,指出在不同語句內(nèi)容、結(jié)構(gòu)下所使用的翻譯策略應是不同的。這樣才能確保文獻英譯質(zhì)量,讓外國讀者更好地讀懂報告、了解中國。
關(guān)鍵詞:目的論 政府工作報告 英譯策略
一、引言
隨著全球化進程加快,我國的綜合國力、文化軟實力不斷提升。國際社會對中國的關(guān)注日益增加。政府工作報作為重要的政治文獻,反映了中國的政治、經(jīng)濟、文化、科技、軍事、教育等發(fā)展情況和未來的發(fā)展方向,被各國媒體熱切關(guān)注。政府工作報告的英譯也因此變得極為重要。目前學者對政治文獻英譯的研究是不全面的,結(jié)合翻譯目的論對其進行系統(tǒng)分析研究的較少。程鎮(zhèn)球指出,翻譯政治文章應突出政治;黃友義提出翻譯外宣文本要“貼近中國發(fā)展的實際、貼近國外受眾對中國信息的需求、貼近國外受眾的思維習慣”;董孝華指出應端正文風、慎用術(shù)語、講求邏輯、凸顯政治、轉(zhuǎn)譯文化。王平興強調(diào),翻譯政治文獻時,“政治考量要高于語言考慮”;王剛毅提出要“使譯文更貼近英文的表達方式,保證文字流暢和觀點準確”;武光軍從句子和語篇層面分析了2010年報告英譯本中的冗余現(xiàn)象。另外,武光軍、趙文婧對2011年報告英譯本的讀者接受度進行了探究。
二、翻譯目的論
(一)翻譯目的論四階段
二十世紀七八十年代,翻譯目的論出現(xiàn)。它是由德國功能主義學派提出的最重要的理論,其起源與發(fā)展大致經(jīng)過以下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凱瑟琳娜·賴斯提出了文本類型理論和翻譯批評理論。1971年,德國翻譯學家賴斯發(fā)表了《翻譯批評的可能性與限制》,首次提出了文本功能的概念。為給譯者提供一套系統(tǒng)化的翻譯指南,賴斯進一步提出呼吁操作型、信息型、表達型三種類型的文本模式,并指出文本類型不同會導致翻譯方法不同。一般來說,確定原文類型是翻譯前的首要任務。雖然賴斯意識到翻譯是無法達到絕對對等的,發(fā)生不對等時要優(yōu)先考慮譯文的功能特征,但是她的翻譯批評理論仍未真正脫離對等理論的束縛。
第二階段,漢斯·弗米爾提出了翻譯目的理論。弗米爾師從賴斯,他在賴斯思想的基礎上,提出了翻譯目的論。1978年弗米爾出版了《普通翻譯理論的框架》一書,第一次提出翻譯目的論,并在1984年與賴斯合著的《通用翻譯理論基礎》中具體闡述了翻譯目的論。目的論的核心是譯文的預期目的或者功能決定翻譯方法和翻譯策略的選擇,即翻譯的目的決定最終的譯文。翻譯行為說到底還是人的行為,不論是否有意,都會帶有一定目的性,譯文翻譯方法的選擇必須要符合預期的功能或預定的目的,同時還要遵循翻譯目的論的三原則。
第三階段,賈斯塔·霍茲·曼塔利(Justa Holz Manttari)提出了譯者行動理論。她以目的論為基礎,提出翻譯行為理論,強調(diào)了翻譯在目的語文化中的交際功能,關(guān)注翻譯過程的行為、語境和相關(guān)參與者。翻譯被視為以目的為導向、圍繞結(jié)果展開的一種交流行為,翻譯過程中存在的相關(guān)聯(lián)系人有發(fā)起者、原文作者、中介、譯者、譯文使用者和接收者等等。
第四階段,克里斯蒂安·諾德提出了文本分析及功能加忠誠理論。諾德在《翻譯中的語篇分析》一書中首次提出“功能加忠誠”的概念,其中,“功能”即譯文要以原文預期對讀者起的作用為前提,同時適合于譯文讀者所處的環(huán)境;“忠誠”把社會層面上人與人之間的關(guān)系囊括其中,要求翻譯工作者在進行翻譯工作時中協(xié)調(diào)好各部分相關(guān)人士之間的關(guān)系。他的思想是目的論及翻譯行為理論的進一步升華,充分完善了功能主義翻譯目的論,將功能翻譯理論推向成熟。
(二)翻譯目的論三原則
1.目的原則
翻譯目的決定翻譯行為,引導全部翻譯活動?!澳康摹笔侵缸g文要達到的對外交流的目的。翻譯行為及結(jié)果一定要以目的為向?qū)?,翻譯方法的選擇必須是以完成翻譯目的為前提。目的原則是翻譯策略的指導性原則,有利于確保翻譯方向及翻譯水準。
例 原文:出手不凡,鉆石手表。
譯文:Ask for a Diamond brand, if every second counts for you.
例子原文是一則手表廣告。若譯為“Our Diamond brand means excellent wrist watch out of your hand”,則生硬含糊,起不到廣告的作用。譯文中“if every second counts for you”意思是“時間就是金錢,每一秒都很寶貴”。不但宣傳了鉆石表的精確度,還說出了時間的重要性,一語雙關(guān)。
2.連貫原則
連貫原則是指譯文傳遞的信息要符合讀者的話語習慣,在句子通順,邏輯清晰的前提下,讓譯文具有可讀性和可接受性,保證譯文的通達流暢,清晰易懂。
3.忠誠原則
忠誠原則就是常說的譯文要忠實于原文。忠誠原則是指譯文和原文的連貫性,也就是說要實現(xiàn)語際連貫。當翻譯目的改變時,從屬于它的連貫原則以及忠誠原則也可能會隨之發(fā)生改變。在對文章進行英譯時,要忠實于原文,向讀者譯出原文所要表達的意思。
三、政府工作報告的文本類型及語言特點
萊斯共總結(jié)出了四種文本類型:即“信息型文本”、“表情型文本”、“操作型文本”以及“視聽類語篇”。政府工作報告涉及到經(jīng)濟、政治、文化等多方面的內(nèi)容,是我國重要的對外宣傳資料,具有明顯的信息類文本特征,其主要目的是進行信息的傳遞。
(一)重復詞匯多。在2018年政府工作報告中,“發(fā)展”一詞出現(xiàn)的最為頻繁,共出現(xiàn)了142次;“改革”一詞出現(xiàn)了97次;“創(chuàng)新”一詞出現(xiàn)了55次。這類詞語的重復使用體現(xiàn)了兩方面的特點:政治文獻的獨有特點和中國人的語言特點。中國人喜好重復使用一個詞語,以達到加強語氣和強調(diào)的作用。
(二)句型結(jié)構(gòu)單一,并列短句較多。在句法上,英語句子是“樹型結(jié)構(gòu)”,漢語句子是“竹式結(jié)構(gòu)”。報告中多使用并列短句,語言形式的邏輯關(guān)系不是很強。并列短句可以簡潔、清晰的表達句子的含義,且句型結(jié)構(gòu)單一,可以使讀者快速理解。
(三)無主句多。為使語言運用凝練精簡,報告中會省略某些主語,例如:“不忘初心,方得始終”、“堅定不移貫徹新發(fā)展理念”、“蹄疾步穩(wěn)推進全面深化改革”等等。這類句子的主語大多數(shù)是“我們”或“中國”,漢語表達中一般會省略掉主語,但讀者對句子的理解并不會因此而受到影響。
(四)中國特色詞匯豐富。由于中國有不同于其他國家的歷史背景和文化,在歷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一些富有中國特色的詞匯,比如:“三去一降一補”、“三農(nóng)”、“一國兩制”等。
四、翻譯目的論指導下政府工作報告的英譯策略
由于社會條件、文化背景、思維方式,英語讀者完全理解因此,在對政府工作報告進行英譯時,應在翻譯目的論指導下,用直譯、意譯、增譯、減譯的翻譯策略翻譯政府工作報告。
(一)直譯
直譯法是指要保持原文的語言形式和表達方式,在用詞、句子結(jié)構(gòu)特點和修辭手法等方面完全忠實于原文,力求將原文原汁原味地呈現(xiàn)給讀者。
(二)意譯
意譯是指忠實于原文內(nèi)容,不拘泥于原文結(jié)構(gòu)形式與修辭手法的翻譯方法。這種翻譯策略常用于原文與譯文文化差異較大的情況。
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原文是極具代表性的中國文化特色語句,英譯時稍有不慎就會令讀者難以理解,這類句子適合用意譯法翻譯。將“金山銀山”意譯成“invaluable assets”而不是“mountains of gold and silver”,句子意思通達順暢,準確表達原文意思,便于外國讀者理解。
(三)增譯
增譯是在翻譯時增添一些詞、短句、句子,以便更準確的表達出原文所包含的意思。因此,應在翻譯政府工作報告時使用增譯的翻譯策略補充句子主語、連接并列短句,使句子結(jié)構(gòu)完整,語意通順。
例:推進農(nóng)村承包地“三權(quán)”分置改革、確權(quán)面積超過80%,改革重要農(nóng)產(chǎn)品收儲制度。上例中原文沒有主語,但在英譯時要在句首添加“we”做主語以補充句子,使其完整?!叭龣?quán)”是指土地所有權(quán)、承包權(quán)、使用權(quán),若直接翻譯為“three rights”,讀者會認為是三項權(quán)利,不能正確理解原文所表達的含義,應譯為“rural land ownership rights,contract rights,and use rights”。
(四)省譯
政府工作報告中經(jīng)常會使用一些意思相近,構(gòu)詞相似的詞語來表示強調(diào),但在英語中是不符合讀者閱讀習慣的,應盡量避免重復。
例:這是五年來一系列重大政策效應累積,各方面不懈努力、久久為功的結(jié)果?!安恍概Α?、“久久為功”都表達了是經(jīng)過長時間辛苦努力得來的意思,英譯時應省去一些詞語,譯為“consistent efforts in all areas of endeavor”讓句子簡潔且符合邏輯。
五、結(jié)論
政府工作報告反映了中國各方面的發(fā)展情況和未來的發(fā)展方向,被各國媒體熱切關(guān)注。報告重復詞匯多、句型結(jié)構(gòu)單一,并列短句較多、無主句多、中國特色詞匯豐富。其正確英譯尤為重要。在翻譯目的論指導下,句子簡潔、結(jié)構(gòu)清晰時,使用直接翻譯使讀者掌握文本所要傳達的信息;句子無主語時,使用增譯補充主語使句子完整;句子冗余拖沓時,使用減譯刪減內(nèi)容使句子簡潔;原文與譯文文化差異較大時,使用意譯使譯文貼近讀者的文化環(huán)境。
基金項目:三亞學院科學研究項目“基于權(quán)力話語理論的中國政治文獻英譯研究--以2013年-2018年中國政府工作報告英譯本為例”成果之一,編號:USY18YSK031
參考文獻:
[1].Nord,Text.Analysis.in.Translation..Netherlands:.Rodopi,.2006.
[2]鄧文婷,張凌.《政府工作報告》英譯研究綜述[J].湖北第二師范學院學報,2015,32(07):11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