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教育現(xiàn)代化的發(fā)展促進課堂教學方式的創(chuàng)新變革,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數(shù)學作為基礎學科,對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有重要的作用。益智課堂的開發(fā)與應用就是促進學生邏輯思維能力與學習能力提升的有力舉措。
關鍵詞:小學數(shù)學;益智課堂;思考力;培養(yǎng)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6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992-7711(2021)04-0111
2017年底在區(qū)教育局的扶持和區(qū)教科所的信任下,《農村小學益智課堂與數(shù)學思維素養(yǎng)培養(yǎng)的實踐研究》子課題在我校落地生根,我校從農村師生的現(xiàn)狀出發(fā),組建研究團隊,提升教師的科研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思考力。現(xiàn)在“益智樂學”成為我校師生的學習重點,益智課堂也成為教師不斷成長的舞臺,應該說伴著學生“活”起來的思維,“靚”起來的是雙龍小學全面教學質量提升的體現(xiàn)。益智課程打開我們農村孩子的視野,提高了我們農村孩子的學習能力。本學年里,在區(qū)教科所的指導下,已經進入了深度研究階段,并取得了一些成效。下面,筆者就向總課題組從以下幾方面對課題實施情況進行匯報。
一、本年度課題開展的基本情況
1.課題的研究提高了教師創(chuàng)編教材的能力,我們單單憑借器具和總課題組下發(fā)的有限教學資源,編寫了低、中、高三個年段的益智課程,為益智教學提供資源配置。
2.數(shù)學思維疑、解、拓、創(chuàng)培養(yǎng)模式基本形成。
二、學校主要成果和經驗
1.從學生來看,他們的思維習慣、思維能力、思維品質較之實驗前有較大改變。消除學生將手機視為掌中寶的現(xiàn)象。
(1)在長春市中小學生第十屆“童鑫杯”陸??漳P透傎愔校倚9?名同學參加益智疊杯、益智魔方的項目,并全部獲獎,摘取了4個一等獎和2個二等獎。我校也榮獲本次競賽的“優(yōu)秀組織單位”。
(2)今年4月末《農村小學益智課堂與數(shù)學思維素養(yǎng)培養(yǎng)的實踐研究》暨益智課題科研成果展示會在我校舉行,會上我校共展示七巧板、神龍擺尾等七種器具,特別是魔方部分的表演,我校學生先用150個魔方拼成了“雙龍歡迎你!”六個大字,之后全校師生用225個魔方拼成了我校的logo,接著我校李季老師進行了《兄弟連》的課堂教學展示。
(3)今年11月15日,在長春市益智課題研究中期推進會,我校學生參與了四個模塊9種器具的展演,李季老師在大會上進行了課堂教學展示。李明霞校長接受了城市速遞新文化報等多家媒體的采訪。
2.從教師來看,課題研究改變了以教為主,以知識傳授為主的教學方式,更注重引導學生觀察、質疑、體驗、探究,在不斷動手動腦過程中實現(xiàn)真正意義的深度思考、深度學習。教師課程開發(fā)能力不斷增強,教師能夠依據(jù)《課程標準》和學生的學情特點科學設計教材,現(xiàn)創(chuàng)編校本教材10本,班本教材6本,量身定做的個性化教材使教學更豐富更靈動。同時更豐富了學校益智研究的資源室建設。
3.從教學來看,我們達到了兩融一提效果。即益智研究和學科課堂相融合,和蓓蕾計劃活動相融合。我們以數(shù)學學科思考力培養(yǎng)為主,英語、美術、科學等學科有計劃地設計思維訓練點,使學生思考力的培養(yǎng)無邊界融合。
三、下一步研究計劃
1.繼續(xù)探討益智教學模式。立足學校實際,對前期的模式不斷研究改進,完善結構,增加亮點,形成學校獨有的益智教學技術圖。
2.打造精品課例。利用總課題組組織的東北區(qū)域益智課堂教學觀摩研討會的契機,精研精選,爭取推出一至兩節(jié)精品課例。
3.創(chuàng)建多元益智文化。進一步凸顯以益智為主題,以益智活動、益智空間、益智項目為載體的多維益智文化。
4.建立科學的益智評價體系。制定不同學段學生思維發(fā)展目標,采取定性評價和定量評價相結合方式,注重學生思維過程的發(fā)展記錄和思維經驗的積累提升。
5.益智教育資源建設。加強思維益智教室的建設,嘗試人工智能和益智研究相連接,做好益智教材、課例、論文的征集與積累。
四、反思與展望
一年多的實踐研究,雖然取得了點滴成果,但是還存在很多困惑和遺憾。
1.益智科研團隊力量薄弱。益智課題的研究是一項高水平的教學科學實踐,要求具備一定的理論素養(yǎng),較高的科研能力,因此既需要會玩會解的技術,還要有高于技術層面的思維架構、思維遷移。從目前來看,我校實驗教師研究能力不均衡,有的實驗教師明顯處于瓶頸期,一人唱獨角戲的時候居多,智慧合力的情況尚未真正形成。
2.教師益智研究的深度不夠。有的實驗教師對益智課堂的理解還停留在會玩即可,尚未形成以思考力培養(yǎng)為主旨,以思維訓練為核心本質的教學理念。
3.益智研究理念和學科融合度不高。思維訓練是無邊界的教學藝術,有的實驗教師在學科教學中思維訓練點找得不準,有的不善于在學科教學中進行思維培養(yǎng)的遷移和轉化,思維教學主線不明顯,理念落位及融合度不高。
4.益智研究推進力度不足。我校對此項課題非常重視,研究一年來,陸續(xù)投入兩萬余元的資金用于課題的推進實施。但是由于學校教師數(shù)量少,工作任務繁重,投入研究的時間與精力有限,專項的培訓機會較少,致使推進的速度和力度不理想。
參考文獻:
[1]孫振偉.小學數(shù)學益智課堂學生思考力的培養(yǎng)[J].文淵(中學版),2019,000(6):168.
[2]熊小飛.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益智課堂學生思考力的培養(yǎng)[J].東西南北:教育,2019(9):0133-0133.
(作者單位:吉林省長春市綠園區(qū)春陽小學13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