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世峰 姜佩賀 高穎
摘 要 課程思政是高校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實現(xiàn)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創(chuàng)新之舉。針對信息類碩士研究生專業(yè)學位課程的特點,圍繞“事、時、勢”等思想政治教育的三個著力點,挖掘蘊藏于課程中的思政教育元素,并給出課程思政教學效果的評價原則和標準。以使專業(yè)學位課切實成為引領研究生課程思政教育的主渠道,提升課程育人成效。
關鍵詞 研究生 課程思政 專業(yè)學位課 教學評價
中圖分類號:G643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DOI:10.16400/j.cnki.kjdkx.2021.03.018
Exploration and Teaching Evalu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Elements of Professional Degree Courses for Information Postgraduates
OU Shifeng, JIANG Peihe, GAO Ying
(College of Optoelectronic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Yantai University, Yantai, Shandong 264005)
Abstract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s an innovative move for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o implement the fundamental task of moral education and realize the whole process and all-round education.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rofessional degree courses for the postgraduates in information field, we explore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elements contained in the curriculum based on the three key point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such as "affairs, times and situation". And the evaluation criteria and method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 effect are also given. The purpose is to make professional degree courses become the main channel to lead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postgraduate courses, and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curriculum education.
Keywords postgraduate student;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professional degree courses; teaching evaluation
0 引言
習近平總書記在2016年12月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實現(xiàn)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2020年5月,教育部發(fā)布《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明確提出課程思政建設是新時代全面提高人才培養(yǎng)質量的重要任務,要求各高校結合專業(yè)特點分類推進課程思政建設、科學設計課程思政教學體系,真正將課程思政融入課堂教學、人才培養(yǎng)全過程。研究生教育肩負著為國家培養(yǎng)高層次人才和創(chuàng)新創(chuàng)造創(chuàng)業(yè)的重要使命,是我們國家發(fā)展和社會進步的基石。2020年7月,我國第一次研究生教育大會召開,對新時代我們國家的研究生教育改革創(chuàng)新作出了重要部署。2020年9月,教育部聯(lián)合國家發(fā)展改革委、財政部發(fā)布《關于加快新時代研究生教育改革發(fā)展的意見》,提出要進一步完善思想政治教育體系,推進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全面提升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水平。[1]
目前,信息類碩士研究生的學位課程包括學位公共課和專業(yè)學位課,專業(yè)學位課所占學分一般為學位課總學分的2/3左右,比重較大。而且專業(yè)學位課是研究生畢業(yè)后所能夠從事專業(yè)工作的最核心、最基本的內容。因此,專業(yè)學位課是碩士研究生課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只有在專業(yè)學位課中盡量多的融入思政教育元素,才能夠實現(xiàn)全面思政育人的局面。另外,信息類研究生專業(yè)學位課中包含豐富的可以進行思政教育的元素與資源,在實際教育教學過程中有著較高的可行性。本文將基于信息類碩士研究生專業(yè)學位課程的特點,圍繞“事、時、勢”三個著力點,[2]深挖蘊藏在其中的思政教育元素,使專業(yè)學位課切實成為引領研究生課程思政教育的主渠道,逐步培養(yǎng)研究生的愛國情懷和社會責任感。
1 思政教育元素挖掘
課程思政教學的重點在于挖掘蘊含于課程內容中的顯性、隱性思政教育元素,并將其與學科知識進行有機結合。應該說,任何一門課程都蘊含著豐富的思政教育元素,而如何合理、有效地將這些元素進行挖掘則是實施思政教學的重要問題。這要求專業(yè)學位課程任課老師在充分掌握學科知識內容和體系的基礎上,要善于發(fā)現(xiàn)和確定其所蘊藏的思政資源,并將其與課堂教學、實驗實踐等教學環(huán)節(jié)進行融合和銜接,從而實現(xiàn)知識傳授與全方位育人目標的有效統(tǒng)一。信息類研究生專業(yè)學位課程自身特點比較明顯,時代特征較為突出,在進行課程思政教育元素挖掘時可圍繞“事、時、勢”三個著力點進行展開。
所謂“事”主要強調的是客觀存在的事物,即研究生專業(yè)學位課程中客觀存在的思政教育元素,研究生專業(yè)課程思政必須要把蘊含于課程內容中的哲學思想和思政教育元素挖掘出來。[3]如數(shù)字通信中最基本的二進制與我國古代陰陽八卦、易經的哲學關系,“星光中國芯工程”總指揮鄧中翰院士、集成電路專家吳德馨院士的動人故事,[4]20世紀最偉大的科學家之一——香農“一個人建立了一個學科”的事跡。課程思政教學的“因事而化”就是要將故事中隱含的哲學思想和思政元素以潤物細無聲的方式植入到學生的腦海中,通過客觀存在的、具體的事例去感染和塑造學生?!笆隆敝械狞c要承載教學目的的面,要與專業(yè)課程的內容和知識點相互鏈接,做到說理和陳述之間的水乳交融。
所謂“時”則是時間的推進、時代的發(fā)展,研究生專業(yè)學位課程思政聚焦時代變遷,就必須緊跟社會進步發(fā)展、把握現(xiàn)實生活實際,把課程體系中學生最感興趣的前沿、熱點問題歸納出來,講透信息技術的進步、學科專業(yè)的發(fā)展對于國家和社會的重大意義。如通信技術的發(fā)展歷史就是一部我國信息工業(yè)的發(fā)展史和進步史,彰顯了新中國成立、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取得的偉大成就。通過結合課程內容給研究生講好祖國信息工業(yè)發(fā)展故事,讓其實際體驗改革開放的歷史成就,堅定四個自信,增強青年學生的民族自豪感,以進一步激發(fā)研究生的愛國主義熱情和奮發(fā)學習的進取精神。
所謂“勢”指的是國際形勢和趨勢,就是要從國際角度中比較、分析當前學科專業(yè)發(fā)展的重要問題,讓研究生能夠充分了解當前的國際大環(huán)境,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偉大意義,引導研究生正確地看待我國目前所面臨的重大機遇和挑戰(zhàn),能夠自覺地把個人的前途和使命與實現(xiàn)偉大中國夢的大局緊密結合在一起,堅定道路自信和制度自信。當下,我國業(yè)已成為高新信息技術產品的生產、消費和出口大國,智能手機、5G等相關產品占到全球的1/4份額以上。因此,可以依據(jù)動態(tài)歷史過程的延續(xù)性,中外對比、今昔對比,從信息發(fā)展的角度來闡釋國際大勢,理清前因后果,引導研究生正確認識世界各國間的較量和博弈,知悉各方力量的此消彼長決定著的國際關系未來走向。
此外,在信息類研究生專業(yè)學位課“事、時、勢”三方面發(fā)掘思政教育元素,還必須堅持以學生為中心,要將課程思政元素與身邊的鮮活案例相結合,接地氣,緊扣社會現(xiàn)實,讓學生喜歡聽、愿意做、積極做,進而以潛移默化的方式引導研究生進行思辨。同時,課程思政不能脫離專業(yè)內容,必須要結合實際,挖掘科學合理的、客觀存在的思政元素。一是從不同課程中借鑒思政元素,增強課程之間的聯(lián)系和融合,加強思政教育元素的多樣性和豐富性。二是結合高校特色和地域特點,把校史校訓校貌、地域文化和紅色基因等融入課程思政中,從而增強教學內容的感染力和吸引力。
2 思政教學評價
課程思政是目前我國高校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實現(xiàn)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創(chuàng)新之舉,也是我國高等教育改革的重點方向。但是課程思政與傳統(tǒng)意義上的課程教學又有很大的不同,其最終取得的教學效果往往不是由單一方面來決定的,可能取決于任課教師、輔導員和研究生導師等工作的配合和協(xié)同,很難判斷研究生產生變化的根源。而且如何合理有效地評價課程思政的效果目前也還沒有較為系統(tǒng)、統(tǒng)一的指標。專業(yè)課程思政普遍被認為是課程思政中最為關鍵、也是最難解決的一部分內容,而對于專業(yè)課程思政的合理有效評價是其最為核心的問題之一。[5]研究信息類研究生專業(yè)學位課程思政教學效果的評價原則、標準和應用,可以正向激發(fā)任課教師課程思政教學改革的積極性,幫助教師反思思政教學效果,進一步優(yōu)化課程思政教學內容和方式,有效促進思政教學的可持續(xù)發(fā)展。
2.1 評價原則
在專業(yè)學位課程的教學中,課程思政作為一種隱性教學以多種形態(tài)蘊含于專業(yè)課程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且由于教學風格、人生經歷、生活感悟等各不相同,不同的任課教師對于同一專業(yè)知識點的講解方式和思政設計也大相徑庭。所以,對于課程思政教學效果的評價,絕不能搞一刀切、生硬地對教學方式和內容進行限定,而應當鼓勵教師多采用靈活、巧妙的教學方式,以實現(xiàn)潤物細無聲的教學效果。其次,課程思政的目的是引發(fā)學生的情感觸動和思想共鳴,實現(xiàn)思政教育元素的入腦、入心。因此,課程思政教學評價要著重在感悟上,要以感悟的質量與程度作為評價的重要內容。最后,課程思政教學評價需要重點考察研究生對學習、從事科研工作的態(tài)度和成績改變情況,考察研究生對于任課教師人格和教學的認可度,考察課內外研究生對于國家發(fā)展、民族復興的關注度和認同感。[6]
2.2 評價標準
客觀標準方面,雖然思政教學與傳統(tǒng)的課程教學在教學形式和內容上均存在一定差異,但是其包含的基本要素與傳統(tǒng)課程教學較類似,可以將其概括為:明確清晰的教學目標、準確合理的教學內容、靈活多變的教學方法、情真意切的教學情境。這些基本要素是否充分,是否齊全,是否執(zhí)行得當,便可以作為考察課程思政教學的客觀評價標準。而在主觀方面,則可以重點考察課程思政是否具有豐富的層次感和維度,主要包括思政元素的時代性、師生間的親和性、教學方式的多樣性以及教師素質的專業(yè)性等等,這些都可成為思政教學效果的評價標準。
2.3 評價應用
教學評價應該是一個反饋—檢驗—反饋的迭代過程,在實際中應用中需要不斷的進行積累和自我完善。作為對課程評價結果的最直接應用,則是通過課程思政教學的實踐和評價,推出一大批的優(yōu)秀示范課程、建立有效的教學反饋渠道、推動教學過程閉環(huán)化、提升思政教學的質量與成效。此外,還應當將思政教學評價作為教師職稱評聘、業(yè)績考核、評優(yōu)評先的重要依據(jù),從而充分調動教師從事課程思政的積極性、主動性。同時,通過教學評價,可以發(fā)現(xiàn)課程思政教學的實施情況對于學生成長的正面影響,在教學實踐中不斷地進行改進和完善。
3 總結
專業(yè)學位課是碩士研究生課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只有在專業(yè)學位課中盡量多的融入思政教育元素,才能夠較為全面地實現(xiàn)思政育人的局面。本文以信息類碩士研究生專業(yè)學位課程為例,基于“事、時、勢”三因規(guī)律,討論了課程思政教育元素的挖掘途徑,同時考慮思政課程的特點,給出了其相應的教學評價原則和標準。
基金項目:山東省研究生教育質量提升計劃項目(SDYKC19064);教育部產學合作協(xié)同育人項目(201901035076)
參考文獻
[1] 姜佩賀,歐世峰,王晨旭,等.產教融合背景下工科研究生立德樹人教育工作機制探索[J].工業(yè)和信息化教育,2020(09):27-30.
[2] 李麗娜.把握事、時、勢精準提升思想政治理論課親和力——以北京中醫(yī)藥大學為例[J].山西高等學校社會科學學報,2018,30(01):47-51.
[3] 謝海燕.論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的“事、時、勢”[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9,39(09):27-29.
[4] 張麗,王立國,劉景艷,王允建.數(shù)字電子技術課程思政元素挖掘及教學大綱設計[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20(13):78-79+84.
[5] 陸道坤.課程思政推行中若干核心問題及解決思路——基于專業(yè)課程思政的探討[J].思想理論教育,2018(03):64-69.
[6] 杜震宇,張美玲,喬芳.理工科課程思政的教學評價原則、標準與操作策略[J].思想理論教育,2020(07):7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