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芳
一、激發(fā)習作興趣——我手我心,真情真我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下文簡稱《課標》)指出:“懂得寫作是為了自我表達和與人交流?!蔽夜膭顚W生大膽表達,說真話、吐真情,因此“循環(huán)日記”的內(nèi)容不受限制。這樣學生沒有羈絆,不受束縛,日記內(nèi)容豐富而有個性——有的傾訴肥胖的苦惱,有的宣泄學習的壓力,有的數(shù)落父母的不是,有的講述同學的矛盾……學生的寫作空間得以擴展,主體精神得以煥發(fā),充分享受表達的自由,抒寫真情真我,寫作興趣得到了充分的激發(fā)。
二、指導留心觀察——多彩視角,彼此啟發(fā)
“無事可寫”是學生習作的一大苦惱?!皩懽髟从谏睢保鋵嵕退闶切W生,他們也不缺少生活,只是缺少發(fā)現(xiàn),缺少人指導他們?nèi)グl(fā)現(xiàn)。我們常常聽家長說,一到孩子寫作文時,就要把孩子帶到公園景點轉轉,或者安排點特別的事情做做,“造事”讓孩子寫作文,這是我們作文教學的可悲之處。而在“循環(huán)日記”的實踐過程中,每個學生所寫的內(nèi)容千差萬別,學生在“共讀共寫”的過程中,互相啟發(fā),觀察視角與寫作思路都得到了拓展。
在“循環(huán)日記”的使用過程中,教師的反饋與指導也是非常重要的。我每天利用“課前三分鐘”進行“循環(huán)日記”的分享:由學生朗讀自己所修改的前一位同學的日記,然后教師指導學生進行點評。點評時,除了指導學生的習作方法技巧之外,我也非常關注學生的習作選材,對能有心觀察、記錄生活中的小事情的日記給予充分的肯定,讓學生知道,寫作的素材就藏在這些生活小事中。在這樣的過程中,每一個學生都會受到啟發(fā),留心自己以前不在意的生活點滴,逐漸養(yǎng)成留心觀察生活的習慣。久而久之,我欣喜地發(fā)現(xiàn),學生習作的素材越來越豐富,也越來越貼近生活——去理發(fā)店剪頭發(fā),觀察一個阿姨燙頭發(fā)的全過程;爸爸媽媽為一道菜的做法意見不一而爭吵;穿了件“時髦”的衣服而渾身不自在的一天;中午吃飯觀察同學拿勺子不同的姿勢……在這個過程中,學生逐漸明白,只要敏于感知、勤于思考,生活中每天都有故事,都有寫作的素材。
三、積累教學例文——典型習作,豐富資源
在習作教學中,我們常常需要例文來展開教學,教師大多會從教輔資料中尋找例文。但如果這個例文來源于班級同學,那么教學的效果將會更好。因為當學習與學生的現(xiàn)實生活密切聯(lián)系時,學習對學生來說才是鮮活的、富有生命力的。
在“循環(huán)日記”的批改中,我留心搜集并整理了不少典型例文,有“優(yōu)秀習作”,也有“問題習作”。我將這些例文進行分類:第一種,寫人、寫景、記事、狀物;第二種,動作描寫、心理描寫、外貌描寫、環(huán)境描寫;第三種,巧的開頭、妙的結尾、倒敘、插敘。這些例文形成了一個“資源庫”,成了自己及同事作文教學的第一手資料。在教學中,我也欣喜地發(fā)現(xiàn),利用學生的習作作為教學的例文,學生更感興趣,不僅課堂學習熱情高,且印象更深刻。
四、培養(yǎng)合作能力——互評互改,共寫共享
《課標》指出習作教學要“重視引導學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過程中提高寫作能力”。“循環(huán)日記”是以小組為單位輪流寫的,因此我要求學生寫“循環(huán)日記”前,首先要閱讀前面同學的日記,為他寫下評語,并在第二天與該同學交流。作者針對同學的意見修改自己的習作。教師在學生的“互改自改”之后再進行批改指導,在此過程中指導學生掌握修改習作的方法,培養(yǎng)學生修改習作的習慣,這樣就較充分地落實了《課標》中對習作修改的目標要求。
另外,我發(fā)現(xiàn)固定的小組輪流寫“循環(huán)日記”,時間久了,學生的興趣在慢慢降低。于是我在班級進行“小組組合”—— 如“詩歌創(chuàng)作組”“小說連載組”“發(fā)現(xiàn)生活組”“真情對對碰”(抒寫想說又不敢說的話)。以上小組,學生根據(jù)自己的喜好,自由報名組合。每隔一段時間,我會用“抓鬮”的形式再編排小組。這樣不斷更換小組組合方式,不斷制造新的興奮點,也讓學生在寫作的過程中,有更多機會和更多同伴相互學習。此舉充分照顧了學生的個性表達,大大激發(fā)了學生的寫作熱情。
五、架起溝通橋梁——文字互動,心靈橋梁
“循環(huán)日記”使用一段時間之后,我慢慢了解和發(fā)現(xiàn)學生校園生活和家庭生活中的很多問題——有學生在日記中寫到爸爸沉迷麻將,媽媽每天和爸爸吵架;有學生寫到A同學最近身上有很多錢,總是在校門口的小店買很多玩具,送給班級的其他同學;有女學生寫到自己皮膚黑,被同學取外號“女包公”,覺得很自卑……若有學生希望自己傾訴的小秘密不要被同學知道,我就會將這篇日記撕下來,單獨保存,同時也一定會和學生進行交流,有時也會和家長溝通,從而幫助學生解決苦惱和困惑。
為了讓學生敞開心扉,增強學生的表達欲望,我在和學生溝通過程中,更多地選擇了文字的方式—— 單獨給學生寫信。幾乎每一次,收到信的學生都會給我回信,這樣師生之間有好幾個回合的書信往來。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充分感受到,寫作是一種表達自我的需要,是一種相互交流的需要,是一種精神享受的需要。
其實每一位語文老師,除了教材中規(guī)定的8篇“大作文”以外,都會讓學生進行“小作文”的練習,如周記、日記等。但是,“循環(huán)日記”的優(yōu)勢在于,它給學生提供了一個共同學習的平臺,學生在此共寫、共讀、共批、共享,學生能從同伴那里獲得指導,因此興趣濃、參與熱情高。
“循環(huán)日記”是一種很好的習作練筆形式,在使用過程中,教師一定要重視及時點評與反饋,并積極地與學生進行文字互動。另外,教師還要不時變換小組成員,讓學生有更多機會和更多同伴相互學習,才會讓學生對“循環(huán)日記”保持新鮮感,保證“循環(huán)日記”的練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