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愛英
摘要:在小學英語的會話教學中,教師為了提升學生在課堂上的思維含量,可以設計批判性思維任務,以教材和學情為出發(fā)點厘清任務目標;以學生實際的發(fā)展需求確定任務類型;以教學具體要求為前提表述任務內容;以測試的實際效果為準調整優(yōu)化任務。應該在教材話題的基礎上進行科學的設計,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批判性思維。
關鍵詞:批判性思維? 小學英語? 會話教學
批判性思維會產生創(chuàng)新精神,創(chuàng)新精神有利于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小學英語會話教學不僅僅是英語語言層面的認知活動,也是主體互動交流的對話性活動,學生通過師生語言交流可以將學習過程中的疑問解答出來,探索未知的知識。在會話的過程中,學生會提出自己的觀點,然后進行反思,最終將自己的觀點修正,這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運用批判性思維的體現(xiàn)。因此,會話是一項適用于批判性思維能力培養(yǎng)的教學,只有經過批判反思,才能真正實現(xiàn)會話教學。教師在設計批判性思維任務時,要基于教材話題進行任務設計,如此才能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同時,教師要將批判性思維任務的主要目標設為通過設置真實的情境幫助學生解決具體的學習任務,引導學生利用自己已經掌握的知識對問題進行分析、思考,最終探索出正確的解決方案。學生在完成批判性思維任務的過程中,重視知識的積累,有利于對新知進行鞏固,同時可以讓其利用所學解決實際問題。
一、以教材和學情為出發(fā)點厘清任務目標
建立合理有效的批判性思維任務目標,教材的內容、學生的實際學情是基本出發(fā)點。這表示教師要認真、仔細地對教材話題進行深刻的研讀,準確把握教學內容的重難點,然后再開始設計批評性思維任務目標。教材是學生學習的主要資源,因此,教師要緊緊圍繞每一單元的重點內容設計批判性思維任務,這樣才能保證學生有效掌握教學內容的核心。以How can I get there?為例,“How can...get to...?”是本單元的重點句型,基于此,教師設計一個主題為“Travel by Plane or Train?”的批判性思維任務。設計批判性思維目標的關鍵在于有效發(fā)展學生的思維,因此,教師要對不同年齡段學生的思維發(fā)展規(guī)律認真進行分析,根據(jù)分析的結果再進行任務設計。比如形象思維是三、四年級學生主要思維形式,具有跳躍性;五、六年級的學生已經有了一定的英語基礎,正逐漸從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過渡,在此過程中,其形成了邏輯思維。因此,對于五、六年級學生,教師在進行英語會話教學時,要為其設計合理的批判性思維任務,讓其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培養(yǎng)并提高分析、評價、闡釋、反思等能力,促使其生成、發(fā)展批判性思維。在“Travel by Plane or Train?”這一批判性思維任務的探究過程中,學生會認真思考飛機和火車各自的優(yōu)勢和缺點,其在思考的過程中會形成分析、評價、闡述、反思、質疑等能力,有利于發(fā)展其批判性思維。
二、以學生實際的發(fā)展需求確定任務類型
教師在厘清批判性思維任務設計的目的后,要對學生英語能力的發(fā)展需求進行分析與思考,依據(jù)分析的結果確定任務類型。教師在小學英語會話教學中設計批判性思維任務時,可以將不同思維技能發(fā)展目標作為基礎,根據(jù)學生的實際發(fā)展需求確定不同的任務類型。仍然以How can I get there?中設計的“Travel by Plane or Train?”任務為例,大部分六年級的學生經過三年系統(tǒng)的英語學習后,具有一定的英語表達能力以及邏輯能力,因此,教師設計此任務時,要讓學生對交通工具進行選擇,并且要求其做出合理的解釋。高年級學生的英語能力較強,其經過慎重思考后,獲得的答案具有一定的深度。在“Travel by Plane or Train?”任務中,學生經過獨立思考后,可以根據(jù)實際情況對此問題進行回答,綜合自己的需求選擇最合理的交通工具,并給出理由。因此,學生在完成批判性思維任務時,可以激發(fā)其主動進行獨立思考,提升其思維能力,同時學生對自己的答案進行闡述,可以提高其英語表述能力,從而提升英語會話能力,提高英語水平。
三、以教學具體要求為前提表述任務內容
教師向學生布置、表述批判性思維任務時,要使用清晰、簡潔的語言,以便快速向學生傳遞任務的信息,保證學生可以在較短的時間內讀懂任務的具體要求。由于小學生的認知程度不高,為了便于其理解,教師可以在任務中加入圖文,以便學生可以快速明白任務的具體要求。教師對任務進行表述時,可以使用遞進的方式將任務逐步告知學生,接著向其提供一系列的具體條件,深化任務的內容。例如,教師在發(fā)布“Travel by Plane or Train?”這一任務時,學生已經清晰地知悉了任務情境,即在身上只有800元的情況下,Keisha如何帶著行李去往外婆家?是坐飛機還是火車?在表述的第二步,教師可以使用表格及關鍵詞告知學生行李的數(shù)目及重量等信息。表述的第三步,教師可以在表格的基礎上加用文字,向學生展示乘坐飛機及火車的不同規(guī)定,這樣學生可以獲取到論據(jù)并直觀地分析任務要求。表述的第四步,可以以提問的方式讓學生進行回答,Keisha應選擇火車還是飛機去往外婆家,并闡述這樣選擇的原因??傊?,教師在表述批判性思維任務時通過圖文結合的方式向學生展示問題的相關信息,可以直觀、清晰地捕捉任務信息,降低理解難度,學生不會因問題太難喪失探索的興趣及積極性,這樣可以促使學生主動參與到批判性思維任務的探索中,使其主動思考、分析,從而幫助學生形成、發(fā)展批判性思維。
四、以測試的實際效果為準調整優(yōu)化任務
教師要設計出科學、合理的批判性思維任務,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需要對任務進行反復的測試、調整、優(yōu)化,這樣才可以設計出有利于學生學習的批判性思維任務,如此才能讓學生在思考、分析、完成任務的過程中最大限度地發(fā)展批判性思維,提升英語會話水平。批判性思維任務的調整、優(yōu)化工作主要集中在以下兩方面:其一,教師初步設計完成任務后,在班級小范圍內進行抽樣前測,以便及時發(fā)現(xiàn)任務設計中的不足之處,從而立即對任務目標等進行調整與改進,使任務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教師設計完成“Travel by Plane or Train?”任務后,可以從班級中選出幾個學生,讓其以小組的形式對批判性思維任務進行探索。在學生探究任務的過程中,教師需要對每一位學生的表現(xiàn)進行觀察與分析,并在學生完成任務后,對其進行隨機訪談,教師可以通過學生的回答發(fā)現(xiàn)之前任務表述所欠缺的東西,教師有針對性地對任務進行改進。其二,教師通過前測發(fā)現(xiàn)任務中出現(xiàn)的問題后,針對不足之處對任務進行調整與優(yōu)化。在“Travel by Plane or Train?”任務中,為了提升學生的思維表達能力,教師將原本的任務改為半開放式問題,只告知學生火車、飛機的不同規(guī)定,其余內容不告知,均為空白條件,讓學生在課余時間通過上網(wǎng)搜索、小組討論、文獻查閱等方式尋找火車與飛機的優(yōu)勢、劣勢,并通過組內合作的形式探索出答案。如此,學生可以在討論的過程中充分表達自己的想法,在思維的碰撞中鮮活地表達出自己的答案,提高學生的批判性思維。
在小學英語會話教學中設計批判性思維任務,有利于鞏固學生的新知,培養(yǎng)并提升其創(chuàng)新思維,有利于幫助學生形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促使其英語水平得到提高。但在實際英語會話教學中,對于批判性思維任務的設計,仍存在許多問題亟待解決,如部分英語教師的專業(yè)素養(yǎng)不足,在設計批判性思維任務時不能將英語學科的屬性充分表現(xiàn)出來。因此,教師需要對批判性思維任務有深入了解,分析自身存在的問題,然后不斷調整、優(yōu)化任務,以便能設計出科學、合理、有效的批判性思維任務,提高批判性思維任務設計的水平,幫助學生培養(yǎng)批判性思維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