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潔梅
【摘? 要】? 新課改下,小學德育受重視程度逐步提升,無論是教育理念還是實施方法都發(fā)生了不同程度的變化,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對于小學生而言,年齡較小,社會閱歷不足,自控能力差,在小學德育中教師需要掌握批評的藝術(shù),不能盲目苛責,而是要真正讓學生認識到自身錯誤,并積極去改進和完善,這樣才是德育的本質(zhì)目的。本文從新課改角度來分析小學德育的批評藝術(shù),并選擇切實可行的方法落到實處,為學生的素質(zhì)發(fā)展奠定基礎(chǔ)。
【關(guān)鍵詞】? 批評藝術(shù);小學德育;新課改;素質(zhì)
在日常的教育教學中,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學生犯錯、違反課堂紀律的情況出現(xiàn),而教師作為課堂教學的組織者和引導者,對學生批評教育是職責,但部分教師對學生過分苛責和謾罵,即便站在正確的角度去批評,但是效果卻不盡如人意,反而滋生了學生的抵觸情緒。對于此類情況,通常是教師過分強調(diào)對和錯,而缺少耐心的引導和支持,未能真正掌握批評的藝術(shù),導致學生對立情緒嚴峻,加劇師生矛盾。加強新課改下小學德育批評藝術(shù)研究,促使廣大教育工作者提升批評藝術(shù)的認知和掌握,進而在實際教育教學中靈活運用。
一、講究批評的場合
小學生盡管年齡小,但是也有著強烈的自尊,教師在批評學生時,一定要維護學生的尊嚴,懂得尊重學生人格,盡可能避免在眾目睽睽之下批評學生。當眾批評,盡管可能起到激勵作用,但多數(shù)情況下學生會覺得丟了面子,產(chǎn)生抵觸情緒,影響到后續(xù)教學工作開展。所以,教師在批評時,應嘗試著尋找和諧、輕松的場所,如教室外、操場邊或是花壇周圍,批評教育時循循善誘,強調(diào)以理服人,而不應以勢壓人,促使學生真正信服。
二、注意說話的分寸
批評學生時,教師要注意說話的分寸,不要說過分的話語,或是因為學生有問題將問題夸大,增加對學生的批評力度。在批評時,對于學生的問題,誰的問題就批評誰,而不應一個人犯錯全班同學集體受罰。現(xiàn)在仍然有個別教師在德育中習慣用此種方法,容易加劇學生之間的矛盾沖突。批評學生不允許使用粗鄙詞語,或是帶上父母一起批評,這種言語不僅無法起到批評教育目的,反而會損傷學生自尊心,產(chǎn)生更加強烈的逆反心理,導致教育不符合預期效果。另外,對于學生的問題應該發(fā)現(xiàn)什么就講什么,而不是在講新出現(xiàn)的問題時,經(jīng)常拿學生以往的問題來一起批評,這種翻舊賬的方法,很容易滋生學生的厭煩情緒,甚至爆發(fā)師生矛盾沖突,影響到師生關(guān)系的和諧,教師要予以警惕。
三、剛?cè)岵?,促使學生有效接受
學生是教育主體,教師則是教育的引導者和支持者,在批評教育中,如果盲目地板著臉批評,是難以獲得良好的教育效果的。尤其是小學階段的學生,在德育中,教師可以放低身段,適當?shù)乩c學生之間的關(guān)系,給學生以耐心的引導。批評教育并非一定要板著臉,也可以是寓教于樂,在歡笑中批評學生。如,在講課前,教師和學生說:“看起來大家都很節(jié)儉哪!老師也要向你們學習?!睂W生聽到教師稱贊十分開心,急忙問是為什么?教師拿起手中的作業(yè):“大家看,同學們的作業(yè)本都是廢物利用的,有的是隨便撕下來的草稿紙,也有的是半張的作文紙,全是散裝的,由此可見,大家繼承了勤儉節(jié)約的優(yōu)良美德!”大家聽后哈哈大笑,但是笑完之后卻感覺到一些不好意思,紛紛表示不再敷衍了事,以后不會再這樣了。通過此種方式,在歡笑聲中學生接受了批評,并且起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四、采用談心的方式,婉轉(zhuǎn)地批評教育
在小學德育中,應明確批評的目的是為了教育學生,并非是發(fā)泄情緒,通過批評使學生嚴格要求自我,改進自身不足,規(guī)范行為舉止。所以,教師在德育中批評,強調(diào)選擇溫和的教育方式,如,課后談心,站在平等角度去說一些日常生活和工作的事情,對學生進行婉轉(zhuǎn)的批評教育。不同情況選擇不同的批評方式,有的學生如果被教師叫去辦公室,可能會產(chǎn)生抵觸和恐懼心理,所以,教師要注意批評的藝術(shù),婉轉(zhuǎn)地表達看法。通過談心方式,拉近和學生之間的距離,引導學生逐漸打開心扉。如,“最近看你狀態(tài)不太對,能和老師講講怎么了嗎?”通過這種婉轉(zhuǎn)的語氣來開頭,促使學生可以敞開心扉,在談話中讓學生主動去認識并承認自己的錯誤,教師要給學生一次機會去改正。如果學生回避,教師可以羅列學生近期的不良行為,讓學生了解到自己的一言一行都在老師的眼中,在教師的引導下逐步反思自身行為,如果仍然不反思,則需要教師嚴厲指出其錯誤,明確利弊,讓學生了解自己的不良行為對自身學習、班風的負面影響,認識到危害性后積極去改正。
綜上所述,在小學德育中,教師作為教育主導者,應注重批評藝術(shù)的掌握和運用,結(jié)合不同的情況靈活選擇不同的批評方法。注重維護學生的自尊心,避免一味的指責和批判,而是要分析具體原因,以幫助學生改進錯誤為目標,尋求多種方式來提升學生的道德素養(yǎng),實現(xiàn)德育目標。
【參考文獻】
[1]郭繼勝.淺談批評的藝術(shù)——暗示批評[J].小學德育,2004(22).
[2]徐剛.新課程理念下對學生的批評藝術(shù)[J].小學德育,2005(10).
[3]史景春.淺談如何在小學教育中批評與激勵學生[J].科技信息,2009(13):2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