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文婷
摘 要:當代教育理念不再拘泥于文化課程教育,而是開始注重學生不同方面的綜合能力、興趣以及思想情緒。美術這門課程,不僅要教給學生課本上的內容與知識,還需要提升學生各方面的素養(yǎng),時刻關注學生的心理思想,適當?shù)貙W生進行關于心理生長的教育滲透。為了培育創(chuàng)新人才,不僅需要開展學術教育,更需要德育。美術這門課程不同于其他課程,進行德育滲透時,要與美術進行有機結合,以此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由此可見,德育在當今社會是必不可少的。
關鍵詞:小學美術;德育;教學策略
一、小組合作的學習模式——培養(yǎng)學生的自信心
小學的美術課有著許多豐富多彩的課程,在教學中,為了實現(xiàn)以美育人的理念,通過學生合作的方式可以有效提高學習效率。采用小組合作這種學習模式可以讓學生在這個小團體中能夠更加舒適,而且學習比以往更加深刻。在合作學習中,教師給予引導和幫助,指出錯誤,補充不足。例如,在講解“表情豐富的臉”時,通過讓學生自主探究,使用自己手中的筆來記錄每種有趣的表情,畫不出來的,可以寫在紙上來表達,在團隊中有什么不懂的可以進行提問,大家進行討論,提出不同的觀點。不僅僅是記錄同學的表情,也可以畫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所遇見的事和喜歡的事,鼓勵學生發(fā)揮想象力。隨后學生紛紛拿起筆,開始描畫自己腦海中的畫面。畫完后,學生依次上臺展示并講解自己所畫的畫。其中有買到自己喜歡的物品,無比喜悅的表情;也有自己物品丟失時,難過的表情。其中最豐富的一幅畫,畫的是自己摔倒了,被同學扶起,隨后和同學一起回家。畫面中的表情分別是難過、擔憂和喜悅。每當展示一幅畫時,臺下都會迎來熱烈的掌聲,在掌聲中學生不僅受到了鼓勵,還樹立了自信心。
二、開放式課堂教學——傳承本土傳統(tǒng)文化
美術,不僅可以記錄許多美好的景色,也可以記錄我們本地的文化。藝術來源于生活,可以通過美術來探究生活的美好。小學美術課堂上,學生對未知的事物都充滿好奇,所以可以帶領學生去室外,見識與課本上不同的事物。在室外,讓學生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這樣可以提高學生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走進生活,帶領學生了解當今社會的繁榮昌盛。熱愛身邊的這片土地,首先要了解家鄉(xiāng)的文化,要讓學生對文化精神樹立一種敬畏的情感。所以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去領略這片土地的美,去本地著名的景點,為學生講解它的由來。通過家鄉(xiāng)文化的熏陶,學生能夠更好地傳承家鄉(xiāng)的優(yōu)美文化,更加熱愛生活的同時,也更加熱愛家鄉(xiāng)。
三、版畫特色教學——豐富育人途徑
版畫是一種獨特的教學方式,這種新型的課程會勾起學生的好奇心。版畫,不僅需要畫,還需要做手工,所以在進行版畫時,需要使用不同的工具和耐心。學生在進行版畫時,要大膽地發(fā)揮想象力去創(chuàng)作。在選擇版畫的題材時,進行文人的熏陶,再挑選比較接近生活的題材,這樣才能夠更好地弘揚傳統(tǒng)藝術。創(chuàng)作版畫時,還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良好行為,制作版畫,急躁是不能做好的,所以需要有耐心,要細心地做好每一步。每當學生通過自己的努力,成功地把它創(chuàng)作出來,就會樹立一種自信心。在創(chuàng)作的過程中也可以發(fā)揮出自己的想象力,創(chuàng)作出不一樣的版畫。在創(chuàng)作的過程中,學生可以團結協(xié)作,共同完成作品。其實,不管是在學校,還是在生活中,團結協(xié)作能力都是非常重要的。只要團結一心就能攻破很多難題。所以,美術是教育中必不可少的一門課程,它能夠讓學生更加了解傳統(tǒng)文化,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最主要的是能夠樹立自信,使學生學習不再枯燥,不僅能夠給學生帶來歡樂,還能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
小學階段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時期,教師的一言一行都會對學生產生巨大的影響。因此,教師應該給予學生正確的思維引導,讓學生具有正確的價值觀。在美術教學中,教師帶領著學生,對美術進行挖掘與探索,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所以德育滲透對小學美術教育而言,是至關重要的,它能夠培育學生各方面的不足,能開闊學生的視野,也能培育學生的情感。教師通過正確的思維引導,管理好學生的思想情緒,讓學生更加熱愛美術的同時,也更加熱愛生活。
參考文獻:
[1]張國偉.在小學美術教學中滲透德育的有效方法[J].新課程(小學),2012(11).
[2]王雪峰.小學美術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管窺[J].新課程導學(七年級上旬),20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