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加速”與“減速”的變奏曲

2021-08-06 09:23韓志明劉羽晞
黨政研究 2021年4期
關鍵詞:城市治理快節(jié)奏時間

韓志明 劉羽晞

〔摘要〕時間現象遍布在城市社會的各個角落,是理解城市及其治理的重要維度。當前城市治理一方面是持續(xù)“加速”,具體包括加快政務辦理的流程、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務、實現更為緊湊的治理和及時監(jiān)測城市的運行等,以提高城市活動的效率;另一方面則是不斷地進行“減速”操作,比如為城市規(guī)劃和建設“留白”,打造“慢生活”,促進協商對話以及設置“冷靜期”等,要讓社會活動慢下來。城市治理通過重新設定時間、細致切分時間、增加時間供給以及平衡歷史和未來等時間策略來把控城市的運行,根據需要而靈活地進行“加速”與“減速”。良好的城市治理應該發(fā)展和應用更為科學的時間方案,以保持城市活動的合理節(jié)奏,維持城市的良性運轉。

〔關鍵詞〕城市活動;城市治理;加速;減速;時間;快節(jié)奏;慢生活

〔中圖分類號〕D62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8048-(2021)04-0094-10

眾所周知,21世紀是一個加速的時代,各個領域都不約而同地按下了快進鍵??觳?、快遞、快語、快訊、快節(jié)奏等“快”概念撲面而來,呈現出社會全面加速的態(tài)勢。從風馳電掣的高鐵到快速驗證的人臉支付,再到大街小巷急速派送的外賣等,速度正在深刻地重塑社會生產和生活,日新月異、變幻莫測或瞬息萬變等似乎成為人們普遍的生活體驗?!?〕“快”就是速度,就是效率,就是好的,儼然成為衡量社會事務的普遍標準;“慢”則似乎被“快”擠壓到逼仄的角落,得不到人們的理解、重視和推崇,慢的東西似乎就是應該被否定、批評和拋棄的東西。兩者常見的“境遇”就是,快的是好的,慢的是不好的;能變快的是好的,慢下來是不好的;追求快是明智的,慢下來是錯誤的。速度成了評判發(fā)展和進步的核心指標,所有人都主動或被動地卷入到無休止的速度競賽中。

追求速度是現代性的基本維度。正如鮑德里亞所說,我們生活在一個加速的時代,所有“現實”的事物都急于存在和消亡,一切事物都處于不斷更新和不斷耗盡的倒計時之中?!?〕城市是各種加速現象的集中地,包含了廣泛的速度問題,帶來了全新的現代性體驗,技術的加速、社會變化的加速以及生活節(jié)奏的加速,都深刻地影響著人們的行為,也影響著城市治理的方式?!?〕與此同時,人們也不斷地反思和批判城市的“加速”,主張保護和傳承歷史傳統(tǒng),追求悠閑舒適的慢生活,呼吁留住可貴的鄉(xiāng)愁,塑造城市的慢節(jié)奏?,F代城市既要大力追求快速的發(fā)展,又要努力打造宜人的慢生活。那么,在當今數字化的時代,城市治理應該堅持和追求什么樣的節(jié)奏,如何協調好加速與減速的關系,積極消除節(jié)奏問題帶來的社會癥候,已然成為需要嚴肅面對的問題。

一、城市治理的“加速”趨勢及其內容

理解城市,首先從城市的加速現象開始。作為人類文明的重要結晶,城市是社會加速發(fā)展的產物。社會的加速推動了資源的集聚,也帶來了城市的迅猛發(fā)展。城市也是加速社會發(fā)展的重要引擎,特別是資源的聚集和技術的革新,持續(xù)加快了經濟和社會發(fā)展的頻率。速度是發(fā)展水平的重要表征,城市的發(fā)展越好,速度就越快。反過來說也是一樣,即城市運行的速度越快,發(fā)展的水平也越高。相對于悠閑而舒緩的鄉(xiāng)村,“加速”是城市最顯著的特征之一,構成了衡量城市發(fā)展水平的重要指標,比如GDP增長率和交通出行效率等。如果說傳統(tǒng)社會必須要遵循自然規(guī)律,按照季節(jié)變化來安排各項活動,那么現代社會就必須要與時間賽跑,多快好省地加快速度,以在激烈的競爭中獲得比較優(yōu)勢,不斷地改進和提升效率。

科學技術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推動了資源要素的快速流動,帶來更多領域和更多維度的加速。尤其是數字化技術的發(fā)展及其應用,將世間萬物都納入數字化平臺,人們完全通過屏幕來安排和處理各種事務,極大地提高了交流和互動的效率,實現了更為徹底的加速。人們在手機里開展社交活動,通過社交媒體輕而易舉地獲取對方的身份信息,建構便捷的人際關系網絡;人們在軟件里輕松地下單,外賣小哥在爭分奪秒地為上班族和宅族們運送著一日三餐;人們在網絡上開會和工作,從以前的朝九晚五轉變到現在的“996”工作制,超時工作和夜間加班已經成為從業(yè)者的常態(tài)。數字化技術覆蓋各行各業(yè),打破了時空形成的限制,為更好地利用時間、控制變化和支配生活提供更多的可能。

城市的速度也要求城市治理的速度,快速運轉的城市需要與之相適應的治理節(jié)奏,以保障城市的安全和秩序,提高城市運行的效率。城市治理的速度是城市速度的重要體現。伴隨著城市的持續(xù)加速,城市治理也開啟了加速模式,以適應快速運轉的城市社會。縱觀城市發(fā)展的歷史,加速都是城市治理演進的重要主線,具體包括了多個方面的內容,比如加快政務辦理的速度、縮短處置問題的時間、提升城市運行的速度等。特別是,借助于先進的科學技術,包括交通技術、通訊技術和監(jiān)測技術等,城市治理可以更快地搜集和處理信息,更加精準地調配治理資源,更加敏捷地做出應對和處置,更加合理地安排治理節(jié)奏,其中的核心都是,如何更好地節(jié)約時間、壓縮時間、分配時間、利用時間等。時間要素的變化不僅影響了城市的發(fā)展,也決定了城市治理的節(jié)奏。

(一)加快政務辦理的速度

回顧并不遙遠的過去,政務辦理往往有很多流程和環(huán)節(jié),要在主管部門、監(jiān)管部門、審批部門、評估機構以及中介組織等不同部門中兜兜轉轉,還經常會導致政府多頭審批、群眾來回跑路以及辦事效率低下等情況,比如許多城市審批房地產項目動輒要一兩百個公章,甚至會出現“證明我媽是我媽”的難題?!?〕這些問題直接決定了政務辦理的“蝸牛”速度,也給服務對象帶來了非常糟糕的體驗。為了提升政務辦理的速度,提升城市治理的效率,城市政府廣泛采用信息技術,搭建統(tǒng)一辦理管理和服務事項的平臺,推動不同政府部門的數據共享,推進業(yè)務流程和服務項目的標準化,實現不同業(yè)務系統(tǒng)實時互動交流,這就縮短了政務辦理的時間,加快了政務處理的速度,提高了公共服務的效率。

各個城市都依托信息技術推進城市治理創(chuàng)新,比如上海市的“一網通辦”和浙江省的“最多跑一次”改革等,實現了統(tǒng)一受理、并聯審批和實時流轉的辦理方式,開啟了“一窗受理、集成服務”的數字治理新模式;如在醫(yī)療、教育、文化、訴訟、金融等方面,許多城市均開設了“一站式”服務,減少了不必要的中間環(huán)節(jié),加快了政務辦理的速度,節(jié)約了大量的時間。其中,行政審批事項逐步由分散走向集中,通過“窗口受理、內部流轉、限時辦結、一體循環(huán)”的運行模式,加快了政務辦理的速度。比如天津濱海新區(qū)推進一顆印章管審批改革,實現了全鏈條、閉合式、整體性的“車間式流水線”審批,大幅度提高了審批服務的效率,平均辦結時間僅為改革前的1/4?!?〕

(二)提高公共服務的便捷性

公共服務是城市緊湊式空間的標準配備,也是高度專業(yè)化的城市生產和生活的內在要求。美好的城市生活需要高質量的公共服務,公共服務構成了城市美好生活的基本要件。如何提供高質量的公共服務,是現代城市治理的重要挑戰(zhàn)。公共服務涵蓋交通、醫(yī)療、教育以及養(yǎng)老等廣泛的領域,政府承擔著公共服務的龐雜責任,尤其是經常還要大包大攬、親力親為和上門服務,這就不可避免帶來了拖延、低效和敷衍等問題。長期以來的實際情況是,公共服務的需求巨大,公共服務的缺口或短板很多,但公共服務的供給卻嚴重不足,而且公共服務資源的錯配也非常普遍,供需之間的匹配度比較低,尤其是受到主觀和客觀條件的限制,公共服務的可達性程度很低,獲得服務的過程非常繁瑣,以至于公共服務的體驗感很差,獲得感和滿意度都很低。

高質量的公共服務不僅是指公共服務能滿足人們的現實需求,而且要求公共服務的生產和供給應該是具有回應性、敏捷性和可及性的,后者就集中體現在公共服務的速度上,具體包括快速響應、供需匹配、快速送達和方便獲得。大量的城市治理變革實踐都包含了加速公共服務供給的目標,比如拓寬民意渠道,及時獲取民情民意信息,推動公共服務供需雙方的對接;實施打通“最后一公里”或“最后一百米”等改革,拉近與服務對象之間的距離,降低不必要的中間環(huán)節(jié)及其損耗;打造“十五分鐘生活圈”或“十五分鐘服務圈”,優(yōu)化公共服務的配套設施,提供更加豐富和可得的公共服務;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搭建公共服務信息平臺,實現零距離服務,減少排隊與等候等。

(三)壓縮城市治理的過程

城市治理是非常復雜的,包含了決策、執(zhí)行和評估等諸多環(huán)節(jié),各個環(huán)節(jié)內在相通,相互銜接,又相互獨立,有所區(qū)分。通常的情況是,政策議程非常擁擠,公共決策往往遙遙無期,導致很多亟需的政策法規(guī)卻遲遲難以出臺,形成大量的真空或空白地帶;“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執(zhí)行的過程包含大量的梗阻難題,社會多元參與加劇了執(zhí)行過程的不確定性,執(zhí)行力弱和執(zhí)行偏差等問題普遍存在;評估是引導和監(jiān)控治理過程的重要技術,但很多治理項目的評估往往是跟不上項目實施的進程和節(jié)奏,評估結果空洞虛無,流于表面,無法發(fā)揮應有的作用。由此,城市治理的過程是松散的、隨意的和粗糙的,漏洞百出,不僅很難滿足城市治理的現實需要,更放任和助長了問題的蔓延。

隨著城市運轉的加速,城市治理也持續(xù)加速,最直接的表現就是縮減城市治理的環(huán)節(jié),打造更加簡潔和緊湊的治理體系,降低系統(tǒng)遲鈍和延滯。這方面的實踐主要是:(1)利用信息技術,加快信息傳遞的速度,使城市管理者能快速接收到問題信息,提高公共決策的響應性;(2)建立統(tǒng)一的信息平臺,包括城市12345熱線,打通官僚體制的層級限制,壓縮官僚體制內部流轉的成本;(3)梳理不同部門的職責權限,建立河長制或路長制等治理網絡,加快信息共享和交換的水平,提高不同部門之間的協同水平;(4)重新劃定治理過程的時間刻度,比如出臺不同領域的三年行動方案,設定執(zhí)行工作的時間節(jié)點,比如嚴格設定系統(tǒng)審批的時間點,從而形成更加密集緊湊的治理過程。

(四)全面監(jiān)測城市的運行

城市是人流、物流、資金流和信息流等匯集的地方,需要給予密切的跟蹤和監(jiān)測。交通和信息技術的進步加速了資源要素的流動,推動了經濟和社會的快速發(fā)展,但也增加了城市運行的可變性、復雜性和不確定性,更是直接形成了各種各樣的城市問題。問題發(fā)生及其演變的速度歸根結底取決于城市運行的節(jié)奏,也考驗著城市治理的效率。各種城市問題遍布在城市空間的各個角落,有的已經引起了社會各方面的注意,有的還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許多問題從發(fā)生、發(fā)現、提出到最后解決的過程,需要經過漫長而繁瑣的報告流程,從而導致了普遍的延遲和滯后。而對于某些突發(fā)的或緊急的問題,比如人口聚集、水體污染、煤氣泄漏或垃圾傾倒等,能否快速監(jiān)測和報告可能存在的問題,決定了城市治理的效率和效能。

相應地,系統(tǒng)監(jiān)控城市的運行及其變化,尤其是發(fā)現、評估或鎖定城市問題,就構成了城市治理的基礎。城市治理的加速需要全面監(jiān)測城市的運行及其管理,以能夠快速發(fā)現和鎖定問題,搶占解決問題的先機。只有快速地監(jiān)測情況,發(fā)現問題,報告問題,才可以迅速地解決問題,防止問題的蔓延和擴散。過去城市管理主要通過社會動員來監(jiān)測城市運行,比如通過組織巡邏隊或者志愿者來發(fā)現和報告問題?,F代城市治理則通過應用現代信息技術來全天候監(jiān)控城市的運行,快速捕捉和報告城市異?,F象,比如各地的城市大腦體系,通過整合不同系統(tǒng)的數據,城市治理的觸角延伸到城市的毛細血管,可以更快速地感知城市運行。以往需要很長時間才能發(fā)現的異常情況,現在很多都可以實現秒級響應或自動預警,而迅速捕捉城市細微的異常變化,從而有利于預防危機,打造更加安全的環(huán)境。

正所謂“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現代社會高度重視時間要素,已經完全習慣于依據時間來規(guī)劃和安排一切。各種各樣的加速工具加快了城市運行的速度,也使依據時間量度的控制變得更加精準細致。時間儼然是可以被設計、安排和調整的事物,成為加速城市治理的重要工具。在當今高度信息化和智能化的時代,快似乎不容置疑地成為城市生活的基本尺度,規(guī)定了城市治理的脈搏、頻率和節(jié)奏,就算是為了快而快似乎都有著廣泛的合法性。這就要求城市治理上緊發(fā)條,細分時間,壓縮環(huán)節(jié),減少摩擦和損耗,最終以適應和匹配高速運轉的城市,而任何的遲緩和拖延都有可能導致災難性的后果,結果可能就像是120救護車不能及時到達求救的人身邊一樣。

二、城市治理的“減速”現象

科學技術的發(fā)展促進了生產力的發(fā)展,加快了社會運轉的速度,提高了社會活動的頻率,推動了各個領域的持續(xù)加速。人們發(fā)明了各種各樣節(jié)省時間的工具,比如驛站、烽火、電報、汽車、飛機和互聯網等,許多社會活動的時間消耗都得到了極大的壓縮,以至于日常生活的節(jié)奏越來越快,單位時間的活動更加密集,可供使用的時間卻越來越少,生活的緊張感和壓迫感與日俱增。人們沒有時間做飯,就選擇了點外賣;沒有時間逛街,就選擇了網上購物;沒有時間陪孩子,就把孩子交給課外培訓班……人們需要在更短的時間里完成每一件事,也需要更多的時間做其他的事,因而閑暇時間并沒有因此增加?!?〕

就滿足人的需求及其體驗來說,城市治理的加速具有不可逆性。無論是精準地協調和安排各項活動,還是提高公共服務的速度,城市治理必須要通過加速來拓展城市發(fā)展的容量,解決層出不窮的社會問題,更好地滿足人們的需求。但城市治理的加速絕不是沒有成本的,也不是無止境的,而是有限度的。首先,加速需要相關技術的支撐,而技術的升級也是有限制的;其次,加速必須要應用更多的資源,從而帶來了更多的消耗和浪費;最后,加速也讓各個環(huán)節(jié)的工作都變得更加緊張,也形成了更加脆弱的結果。此外,加速給城市帶來了便利、輕快和解放,也帶來了浮躁、焦慮、迷失和不安全感等負面感受。

正是在享受到城市及其治理加速所帶來的輕快感和便捷性的同時,越來越多的人禁不住發(fā)出“時間都去哪兒了”的感慨,開始重新審定日常生活的節(jié)奏,反思和質疑加速的代價和后果,提出要回歸到悠閑自在的慢生活。在過去很長的時間里,城市的發(fā)展代表了加速的成就,城市的發(fā)展水平越高,城市的節(jié)奏也越快,甚至于是以快為榮,以慢為恥,恨不得全面徹底地“飛起來”。那么,面對當今城市治理的加速及其限制和缺陷,讓城市生活慢下來已經成為社會的共同心聲,這也對城市治理提出要減速或剎車的要求,具體包括為城市“留白”,打造慢生活,協商解決問題,平衡歷史和未來的張力,從而尋找加速與減速的均衡點。

(一)留出“留白區(qū)”

長期以來,城市規(guī)劃和建設走的都是“攤大餅”式的發(fā)展道路,城市建設項目大干快上,城市規(guī)模不斷擴張,管理上卻嚴重滯后,衍生出了各種各樣的城市病。隨著當前城市從以增量擴張為主的發(fā)展邁向以存量更新為主的發(fā)展新階段,城市規(guī)劃和建設必須要適當地慢下來,給城市發(fā)展更多審思和喘息的空間,給城市建設更多任性發(fā)展的可能性,以促進城市的可持續(xù)發(fā)展。因此,面對城市加速的無序擴張,也就有了城市規(guī)劃和建設的“留白”,給未來的城市規(guī)劃和建設預留空間和余地,自覺控制甚至放慢城市發(fā)展的速度。這些不僅是解決城市擁堵病、保護城市生態(tài)環(huán)境、實現城市可持續(xù)發(fā)展的重要舉措,也是為了讓城市更多留下綠地、樹蔭、河流以及湖泊等生態(tài)空間,增加城市的彈性和靈活性。

城市“留白”的實質就是,尊重城市進步和發(fā)展的內在規(guī)律,克制住理性規(guī)劃城市的沖動,給未來留下更多的戰(zhàn)略空間?!傲舭住辈粌H包括為城市未來的發(fā)展預留空白,為后代留出更多的空間,也包括為城市生態(tài)、農業(yè)用地和自然保護區(qū)等方面的留白。這些正在成為城市發(fā)展過程中的新動向,比如國土空間規(guī)劃就運用指標預留、空間預留和功能預留等手段做出彈性的安排,為未來發(fā)展預留戰(zhàn)略空間。比如2020年上半年,北京市朝陽區(qū)拆違實現“場清地凈”152.5萬平方米,騰退土地163.39公頃。騰退的土地大部分用于“留白增綠”,實現綠化140.4公頃?!?〕在城市加速發(fā)展的大框架下,“留白”實際上就是城市的減速,通過克制和謹慎的“不作為”,來緩解城市加速過程中的緊張。

(二)打造“慢生活”

快是城市的基本基調,城市的節(jié)奏快于農村,而且是越來越快;科學技術的發(fā)展又進一步加快了城市的節(jié)奏,比如地鐵提高了人們交通的便利性,加快了城市運行的節(jié)奏。不同的城市有不同的節(jié)奏,不同的城市人群的節(jié)奏也大不一樣。在“快”思維的支配下,城市的一切都和速度掛起鉤來,所有人似乎都加快了步伐,拼命往前沖,上學、培訓、交通、晉升、加班以及物資和金融等,城市生活就像陀螺一樣加速旋轉起來。快一點,再快一點,越快越好,構成了城市生活最重要的宣言。不斷地細分時間,用更多的活動填充有限的時間,不遺余力地追求速度,榨取時間的剩余價值,使各個領域都陷入無休止的速度競賽,也讓城市人變得更加緊張焦慮,心力交瘁,顧此失彼,引發(fā)普遍的健康問題,以至于加班已經成為職場生活的常態(tài),“亞歷山大”成為日常生活的口頭禪,“過勞死”也成為新的死亡殺手。

日益加速的城市節(jié)奏也引發(fā)了對于速度的反思和批判,尤其是激發(fā)了放慢速度的要求,“慢”正在成為新的城市精神。如何在現代城市中打造慢生活,平衡城市治理的快與慢,構成了城市治理急需解決的問題。這就相應形成了打造“減速帶”“慢生活”“慢城市”的努力。許多城市都開始重視對于“慢生活”的打造,他們多以開放式景區(qū)的形式呈現,如南京的高淳區(qū)、廈門的鼓浪嶼、成都的寬窄巷子、云南的麗江古城以及杭州的西湖等,都注重以開放式景區(qū)的形式,聚焦于圖書館、公園、電影院等休閑場所的建設,讓人們慢下來,讓城市更有溫度。更多的城市打造了城市的“綠道”和“慢道”,如截至2020年煙臺市市區(qū)綠道累計達到243公里,建設了80公里的慢行系統(tǒng),各種休閑長廊與觀景平臺讓人們可以愜意地享受“慢生活”?!?〕通過倡導慢生活理念,為慢生活提供相關的設施,城市治理正在重新調整城市的時間圖譜,尋求快與慢的平衡。

(三)推動“對話化”

長期以來,城市管理著眼于開發(fā)建設和經濟發(fā)展的目標,沿襲以政府為中心的管理模式,習慣于由政府及其相關部門甚至領導者個人說了算,公共決策及其執(zhí)行的過程看上去大刀闊斧,雷厲風行,節(jié)約時間,富有效率。許多城市管理工作或建設項目也都有這樣的特點,頻率、節(jié)奏和速度都非???,比如常見的“5+2”和“白加黑”的節(jié)奏。但面對日益分化的社會利益格局,單邊主義的治理形態(tài)不可避免地引發(fā)了廣泛的矛盾沖突,其中多元社會主體競相登上利益博弈的舞臺,衍生出大量錯綜復雜的“老大難”問題。這些情況不僅增加了問題解決的難度,也拉長了問題解決的時間,尤其在城市基層社會,各種資源要素高度密集,利益邊界交錯嵌套,社會矛盾糾紛很多,解決起來也非常棘手,比如樓上樓下的鄰里糾紛導致震樓器開了5年之久?!?〕

因此,在城市治理中,快未必能解決問題,甚至快本身就是問題,也制造了問題,所以這就要求以更加平和而柔性的方式來解決問題,這就包括廣泛建立協商對話機制,搭建多元主體協商對話的平臺,讓人們坐下來交流對話,讓不同的利益都得到表達和伸張的機會,推動利益各方達成共識。多元主體的參與增加了交流對話的環(huán)節(jié),拉長了問題解決的時間,減慢了城市治理的速度,甚至是造成了“內卷化”的后果,〔10〕看上去也許缺乏效率,但由于其能更好地促進利益平衡,提高城市治理的合法性、合理性以及可接受性,從而減少矛盾沖突的擴大化,提升城市治理的民主化水平。

(四)設置“冷靜期”

在城市化的進程中,城市的規(guī)模越來越大,動輒數百萬上千萬的人口規(guī)模,GDP總量也越來越大。在現代科學技術的加持下,城市就像是高速運轉的巨大“怪獸”,將各種東西都卷入到城市體系中來,不斷制造出光怪陸離的城市景象。個人儼然是微不足道的存在,淹沒在漫漫的人海之中,深陷于以加速為主旋律的城市節(jié)奏中,經常的情況是找不到方向,喪失了理智,迷失了自我。人們越來越習慣于加速的思維,將自己打造成了肉體的“加速器”,奔跑在滿足欲求的道路上,竭力去發(fā)掘時間的“紅利”。在高度緊張的城市生活中,理性似乎成了人生的奢侈品,深思熟慮成了難以承受的負擔,浮躁、喧囂和沖動反而成了日常生活的基調,以至于內心的躁動不安與行動的搖擺不定相互強化,頭腦發(fā)熱就倉促做出了決定,不經思考就沖動地做出了選擇,然后剛剛做出了選擇又馬上開始懊悔。由此而形成的各種問題,比如消費糾紛等,也構成了城市治理的重要內容。

因此,無論是為了解決城市社會的問題,還是著眼于調適城市生活的節(jié)奏,都應該更多地引入和激活理性資源,減緩人們日常生活的節(jié)奏,給各方面更多從容思考和行動的時間。這些改革集中體現在所謂設置“冷靜期”的制度創(chuàng)新中,比如在夫妻離婚時,設置了強制雙方暫時分開考慮清楚后再行決定是否離婚的離婚冷靜期;在購物方面,創(chuàng)設了讓消費者在合理期限內無條件退貨的消費冷靜期;在私募理財產品銷售方面,調整資金募集的環(huán)節(jié)和程序,規(guī)定不少于24小時的投資冷靜期;金融企業(yè)還推出“七天貸款冷靜期”,以遏制頭腦發(fā)熱的超前消費潮流,提前預防金融風險。俗話說,“沖動是魔鬼”。實際上任何領域都需要把步子慢下來,祛除浮躁,回歸理性,保持冷靜,實現更加美好的生活。這也是現代城市治理所不可能回避的挑戰(zhàn)。

城市是社會加速的產物,也是社會加速的中心,但持續(xù)的加速不僅給社會帶來巨大的負荷,也讓人們心力交悴,疲憊不堪,疲于應付。慢下來就成為對抗加速的重要武器,人們開始了尋求慢生活、慢城市和慢節(jié)奏的新征程。就像許多年輕人愿意選擇“躺平”,要給自己多一點休憩的空間和時間,避免現代城市體系強加給個人的成本和負擔。無論是城市中渺小的個人,還是各種龐大的社會組織,踩剎車似乎都成為合理的選擇。這種選擇絕不是茍且、敷衍和不作為,而是為了減少理性的狂妄和沖動的惡果,緩解加速社會帶來的各種不適感,努力回歸理性、自在和平靜的生活,也是讓城市變得更加具有韌性、包容性和適應性,更加從容和成熟地應對城市發(fā)展進程中的挑戰(zhàn),使城市治理可以更好地滿足人們日益差異化和多樣化的需求??煊锌斓暮?,慢有慢的好。慢下來作為城市發(fā)展進程中的重要趨勢,無疑是未來城市治理需要深入做好的大文章。

三、掌控城市治理節(jié)奏的時間策略

自從城市脫離鄉(xiāng)村而獨立地發(fā)展開始,城市的加速就是推動文明發(fā)展最重要的動力,也是衡量城市發(fā)展水平的重要標尺,引起了人們的廣泛關注,但也形成了關于城市速度的持續(xù)爭議。其中支持者認為,速度是非常重要的,加速是社會發(fā)展的體現,是科技進步的成就,人類可以更好地征服時間和空間,提高經濟和社會活動的效率,推動社會的發(fā)展和進步,創(chuàng)造更加美好的生活,因此也主張和追求更快的速度。反對者則認為,城市的加速不僅意味著巨大的投入、消耗和浪費,也給城市社會以及個人帶來了廣泛的問題,最終導致毫無意義地奔走,而忘記了發(fā)展的目的和意義,失去的東西比得到的東西要多得多,因此主張城市的減速,倡導慢生活、慢節(jié)奏和慢下來。

很顯然,作為現代性的重要標志,速度原則已經滲透到社會生活的各個環(huán)節(jié),時間逐步具有了統(tǒng)御和支配一切的力量。加速成為現代社會的行動綱領,各個領域都在尋找加速的方法和手段,從工業(yè)生產到社會生活以及公共管理,各個領域都在努力調整時間策略,更加精心地設計和運用時間工具,追求更快的速度,獲得更高的效率,得到更大的滿足。比如企業(yè)家通過加快資金周轉來獲取更高的利潤,科學家發(fā)明更快的交通工具快速到達目的地,政府不斷地提高公共服務的速度來滿足社會民眾的需求……加速成為指導城市生活的首要法則,速度的競爭包括要加快行動的節(jié)奏,壓縮單位活動的時間,爭取優(yōu)先的排序,實現更快更高的目標。

城市的持續(xù)加速推動了經濟和社會的發(fā)展,帶來了繁榮和富足的社會,但加速的結果也不都是美好的結果,這就像是地鐵加快了城市運行的節(jié)奏,使城市的運行更加精準,但人們在地鐵上消耗的時間卻越來越多;私家車可以加快運動的速度,但交通擁堵卻越來越嚴重,城市的平均速度越來越低;政府不斷提高公共服務的效率,包括打通“最后一公里”或“最后一百米”,但卻依然難以滿足社會民眾越來越高的要求;城市發(fā)展的規(guī)劃越來越多,時間節(jié)點的延伸越來越長,但各種城市病卻并沒有好轉;人們的工作和生活都上緊了發(fā)條,時間越來越碎片化,但體驗和感受卻越來越糟糕……加速的“病毒”已經全面滲入到社會的各個角落,人們對加速的迷戀和向往還遠遠沒有結束,而加速對城市的影響也沒有得到充分的認識。

約翰·列儂說過,“當我們正在為生活疲于奔命的時候,生活已經離我們而去”。在城市普遍加速的浪潮下,減速也應運而生,悄然滋長,成為城市的重要旋律;當泛濫的機器工業(yè)品給日常生活帶來便利的同時,人們開始懷念那些耗費很長時間精心制作的手工藝品;當快餐成為工薪階層工作日的標配,人們也更多地期望在家里品嘗溫暖可口的家常飯;當996的節(jié)奏已經裹挾了身體和心靈,人們也期待能夠輕松愜意地在綠道上閑庭信步;習慣于私家車出行的上班族,也越來越多地選擇騎行運動;政府部門也拋棄大干快上的傳統(tǒng),從共建共治共享的方案中尋求治理之道……慢下來,回歸理性,尋找文化,找到生活,聽從內心,成為城市治理的時代強音。

速度是時間的函數,時間是速度的標尺,集中體現于對空間的征服。城市治理的速度是指城市治理過程對于時間的支配、協調和控制所形成的城市屬性。時間是可精準控制的要素,可以細分和拆解,也可以延展和縮短等,為城市治理提供了可循環(huán)利用的工具。對于現代城市來說,快有快的理由,加速可以推動經濟和社會的發(fā)展;慢有慢的必要,減速可以增進社會的理性和從容。而且,城市的速度應該是多樣的,而不是鐵板一塊的,加速與減速都是城市治理時間策略的直接體現,是城市治理必須要應對和處理的問題。那么城市治理究竟如何通過時間工具來規(guī)劃、設計、安排和協調城市活動呢,是如何協調城市運行的節(jié)奏的呢,是如何平衡城市的加速與減速的呢?

(一)重新設定時間

人類活動都是在時空中進行的,城市治理也是特殊的時空現象。作為解決城市社會各種問題的實踐活動,城市治理廣泛地運用時間工具來規(guī)范和調節(jié)城市的活動,其中最常見的活動就是重新設計和定義時間。這具體包括三個方面:首先,以時間定義空間,如10/15分鐘生活圈(服務圈)和1小時都市圈等,重新劃定城市治理的界面及其邊界;其次,設定城市各項活動的起止時間,比如市場開放關閉的時間、地鐵運行的起止時間、公共場館開放關閉的時間、調整公共服務的便民時間等;最后,根據城市舉辦的重要活動來設定城市治理的節(jié)奏,比如根據創(chuàng)建文明城市或舉辦重大賽事等活動來按部就班地推進城市相關領域的綜合治理,根據重大活動調整城市的工作、休假以及通勤制度等。

重新設定時間實際上是城市根據經濟和社會發(fā)展需要定義時間的社會屬性,給具體的時間打上特定的標簽。重新設定時間是權威性的價值分配活動,決定了社會活動的空間及其節(jié)奏,比如城市政府專門出臺推進夜間經濟發(fā)展的意見,放寬晚間20時至24時的相關擺賣管制,從而有利于創(chuàng)造富有活力的城市經濟;個別城市星期六繼續(xù)開放行政服務窗口,以方便市民利用周六來辦理相關手續(xù),極大地方便了群眾辦事。這其中既有加速的含義,比如建立行政審批的綠色通道,加快了行政審批的節(jié)奏;也包含了減速的內容,比如建立信息化管理和服務平臺,減少了現場服務的消耗。更重要的是,重新設定時間賦予城市決策者權威性地安排和協調社會活動的權力,比如規(guī)定外地車牌的限行時間也是調整和設定城市秩序的重要方法。

(二)細致切分時間

效率的本質就是計算單位時間的產出數量,因此加速的實質就是增加活動的密度,比如加快資金的周轉速度,減少有效時間的消耗,在有限的時間里做更多的事情,形成更多的產出,這也同時意味著時間單元的進一步細化,從而可以對時間進行更為細致的切分,安排和分配明確的用途。同樣的邏輯,正是通過對時間的細分,賦予時間以特定的功用,城市治理的各項活動變得更加緊湊密集,從而推動了城市活動的加速,也帶來了高度緊張的感受。比如地鐵的運行可以精確到秒,就有更多的時間來安排車次;行政審批嚴格按照比如48小時來操作,就可以減少敷衍和拖延等;為市民熱線設置流暢而有序的閉環(huán)管理流程,就可以使問題及時地得到處置。

這里的時間切分包含了多種不同的類型,尤其是切分時間的基本單位是不相同的,具體單位可以是年、月、日等,比如有的是以“(五)年”為單元,比如十二五、十三五和十四五規(guī)劃,“三年出形象、五年出功能、十年基本建成”,以及各個領域的三年行動方案等;也可以是以工作性質及其階段為單元,比如根據月份來劃定特定工作的階段性任務,如宣傳動員階段、組織落實階段、全力攻堅階段、鞏固成果階段、迎檢評估階段、提檔升級階段等。不同的時間單元設定了特定的任務,明確了具體時間(段)的功能承載,有利于固定城市治理的相關要素,消除不必要的冗余時間,推動了時間資源的加速變現。當然,更有效率地利用時間,也等于是增加了時間供給,這也就是接下來要探討的。

(三)增加時間的供給

在現代科學技術的支持下,城市中的速度競賽如火如荼,但時間資源的沖突也愈演愈烈,其中主要后果是造成了時間資源的短缺性,普遍形成了時間不夠用的感覺。無論是對于組織還是個人,現代城市治理節(jié)奏中經常面臨的悖論是,一方面,大量的時間浪費在某些毫無意義的地方,比如許多可有可無的環(huán)節(jié)或流程,增加了有限時間的低效率損耗,甚至還帶來了內卷化的焦慮和惶惑;另一方面,工作任務與時間資源嚴重不匹配,各方面深陷于手忙腳亂的窘境,而不得不去“拆東墻補西墻”,想方設法“草船借箭”,增加時間供給。由此,諸如“5+2”“996”或“白加黑”等加班加點現象,就直接反映出個人增加時間供給的努力,人們通過壓制、擠占或犧牲其他方面的時間而增加投入工作的時間總量。

實際上,在既定的時間尺度下,各種城市治理方案都不同程度地內含了增加時間供給的問題,具體如發(fā)展公共交通系統(tǒng),減少人們的通勤時間,增加生活和工作時間供給;打造“假日經濟”或“不夜城經濟”,拉動居民消費,促進經濟發(fā)展;實施彈性作息、錯峰休假或“5+X”(預約)服務等機制,讓人們更好地安排個人活動,給了人們更多的可選擇時間。但在增加時間供給的目標下,城市治理的時間方案同時包含了加速和減速的內容,其中從加速方面來說,公共交通系統(tǒng)的加速能增加個人的時間供給,但導致了城市運行節(jié)奏的加速;從減速的方面來說,諸如嚴格實施帶薪休假制度,讓人們的身心得到適度休養(yǎng),實際上就是讓人們可以慢下來享受生活。

(四)平衡歷史和未來

城市的發(fā)展是歷史的產物,具有時代性和階段性。城市處于過去和未來之間,既傳承著悠久的歷史,也指向遙遠的未來。就歷史而言,文化是城市的靈魂,城市是民族文化和情感記憶的載體,獨特的歷史文化是城市魅力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城市持續(xù)進步和發(fā)展的重要軟資源。在快速推進城市化的過程中,城市治理必須要處理好傳統(tǒng)與現代、繼承與發(fā)展、西方與本土之間的關系,統(tǒng)籌考慮歷史文化的發(fā)展,注重延續(xù)歷史文脈,打造獨特的城市文化,塑造城市的美好形象;同樣重要的是,城市治理必須要牢固樹立可持續(xù)發(fā)展思維,大力保護和改善生態(tài)環(huán)境,降低城市的能源消耗和資源浪費,推動人與自然的和諧發(fā)展,為子孫后代的未來發(fā)展留下足夠的空間。

文化是城市的根,是在長期的演變中積累和沉淀下來的東西。沒有文化的城市,必然是淺薄的,也是沒有未來的。放寬考察城市的時間跨度可以看到,城市治理也內在地包含了特定的時間體系、時間偏好和節(jié)點安排,必須要平衡過去與未來之間的緊張關系。在城市綜合實力的競爭中,城市治理不同的主張及其實踐也從不同側面體現了特定的時間關切,比如塑造城市文化、提升城市形象、保護歷史文物以及老舊社區(qū)改造等,都必須要細致地審視城市的時間譜系,理順和優(yōu)化城市演進的時間軸,為城市發(fā)展尋找特定的時空方位,創(chuàng)造更加良好的軟環(huán)境。否則,漠視歷史文化,缺乏精神追求,不能實現可持續(xù)發(fā)展,城市治理就會荒腔走板,進退失當。這也從更深層次規(guī)定了城市治理的時間意識。

四、小結和進一步思考

作為特殊的有機生命體,城市是人與自然交相互動而形成的復雜系統(tǒng),形成了各不相同的速度、頻率和節(jié)奏。城市治理的速度是城市發(fā)展、管理和運行的時間現象,反映了城市是如何通過設定、調整和控制時間元素,來推動城市的發(fā)展,維持城市的秩序,提升城市的魅力等。純粹的時間具有可測量、可量化和標準化等特點,也是可以延展或壓縮的社會資源,在安排、設計、協調和支配社會活動方面具有獨特的技術優(yōu)勢。正是通過應用不同的時間策略和時間工具,城市治理實現了靈活的加速和減速,從而不僅能夠更好地適應城市發(fā)展的要求,也可以更好地掌控城市運行及其治理的節(jié)奏。

速度是時間的函數,是特定時空場景中的現象。時間變量很大程度上規(guī)定了城市治理的速度及其向度。城市化加速了社會的節(jié)奏,工業(yè)化尤其是信息化又加快了城市的速度。城市的良性發(fā)展需要必要的速度,但又不可以為了速度而速度。相對于過去以發(fā)展為中心的城市治理思維,現代城市治理必須要在加速與減速之間保持適度的平衡,其中加速主要體現在經濟發(fā)展和公共服務的效率上,目的是提高運行速度,降低時間消耗,增加社會產出,提高滿意度;而減速則主要體現在放慢節(jié)奏,增進理性,回應人性化需求,打造動靜相宜的慢生活。

時間規(guī)定和約束了社會活動,是理解城市治理活動的重要變量。城市治理的活動在時間的譜系中展開,也利用時間工具來規(guī)劃和支配城市活動。其中,加速與減速作為城市治理的兩種時間訴求,構成了城市治理的重要維度,具體比如歷史文化保護與經濟社會發(fā)展之間的沖突、快節(jié)奏與慢生活之間的平衡以及謹慎行動與快速回應之間的矛盾,這些需求對城市治理提出了具有張力的要求,因而也就有了對時間的規(guī)劃、設計、延展、壓縮、扭曲和修正等等,并且通過不同的資源和技術來利用時間,最終使城市治理快慢相宜,張弛有度。

〔參考文獻〕

〔1〕 楊向榮,雷云茜.速度、情感與審美——加速時代的情感焦慮及其反思〔J〕.探索與爭鳴,2020,(3).

〔2〕 鮑德里亞.最完美的罪行〔M〕.王為民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00:49.

〔3〕 羅薩.加速〔M〕.董璐譯.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5:86, 94-96 ,291.

〔4〕 陳濤,董艷哲.以平臺化思維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建設〔J〕.電子政務,2016,(8).

〔5〕 中國政府網.從集中到整合,一顆印章管審批〔EB/OL〕.http://www.gov.cn/xinwen/2018-06/12/content_5297973.htm.

〔6〕 馬俊峰,馬喬恩.“社會加速”與“美好生活”之間的張力與超越——基于馬克思主義資本批判邏輯的分析〔J〕.南京大學學報(哲學·人文科學·社會科學),2019,(6).

〔7〕李澤偉. 朝陽:增綠地百余公頃,補短板民生優(yōu)先〔EB/OL〕. http://bj.people.com.cn/n2/2020/0710/c14540-34146309.html.

〔8〕 新華網.今年市區(qū)完成改造慢行系統(tǒng)54公里 累計80公里〔EB/OL〕. http://www.sd.xinhuanet.com/sd/yt/2020-10/19/c_1126628831.htm.

〔9〕 李一能.“連開5年的震樓器”停了!鄰居:不記恨,以后還是好鄰居〔EB/OL〕. https://wap.xinmin.cn/content/31948638.html.

〔10〕 韓志明.小心翼翼的行動者:社區(qū)治理的內卷化敘事——以S市Y區(qū)“睦鄰門”案例為例〔J〕.中國行政管理,2020,(12).

【責任編輯:朱鳳霞】

猜你喜歡
城市治理快節(jié)奏時間
跟我一起……
松弛
輪式戰(zhàn)斗車輛在快節(jié)奏的動態(tài)演示現場
唐山城市治理的問題與對策
時間消滅空間?
新時期銀川市和諧民族關系的建設路徑
“時間”面前人人平等
城市政治學視角下對中國城鎮(zhèn)化的思考
湯姆?提克威影片的審美特征
中國城市發(fā)展與治理的全新思維方式
温宿县| 建昌县| 濮阳县| 绥滨县| 久治县| 定结县| 嘉善县| 武定县| 南丰县| 万盛区| 东乡族自治县| 温宿县| 锡林浩特市| 南乐县| 中方县| 舞钢市| 柘荣县| 太仆寺旗| 睢宁县| 塘沽区| 新津县| 宿松县| 平乡县| 刚察县| 庐江县| 砚山县| 都昌县| 天水市| 汝州市| 西盟| 焦作市| 甘泉县| 忻州市| 黄石市| 会东县| 酒泉市| 长治市| 朝阳区| 托里县| 湟源县| 民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