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篇 奮斗者、攀登者
2021年6月17日9時22分,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在長征2F運載火箭的托舉下,順利將聶海勝、劉伯明、湯洪波3名航天員送入太空,前往空間站天和核心艙,開啟為期3個月的“宇宙出差”任務。6月23日,習近平專程來到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同航天員通話。習近平說:“建造空間站,是中國航天事業(yè)的重要里程碑,將為人類和平利用太空作出開拓性貢獻。你們是新時代中國航天事業(yè)無數奮斗者、攀登者的代表?!?/p>
回眸從“兩彈一星”到載人航天所走過的不平凡歷程,一次次托舉起我們這個民族尊嚴與自豪的是這樣一種精神:愛國、奉獻,自強、創(chuàng)新,團結、協同。
中國人能在短短十多年時間內成功研制出“兩彈一星”,一直令外國人很困惑。20世紀80年代,來華訪問的美國航天界專家,向時任航天部副部長的孫家棟提出了這個問題:“中國當時經濟那么落后,條件那么艱苦,到底是什么讓你們創(chuàng)造了這個奇跡?”孫家棟脫口而出:“社會主義制度的優(yōu)越性,中國人能集中力量辦大事?!钡]有透露具體細節(jié)。因此,一直到20世紀90年代末,對世人來說,“兩彈一星”是怎樣成功的,仍是一團迷霧。
迷霧背后,有這樣一群人:
他們是歷史選擇的一代人。20世紀50年代中期,以毛澤東為核心的黨的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根據當時的國際形勢,為了保衛(wèi)國家安全、維護世界和平,果斷地作出了研制“兩彈一星”的戰(zhàn)略決策。大批優(yōu)秀的科技工作者,包括許多在國外已經有杰出成就的科學家,懷著對新中國的滿腔熱愛,義無反顧地投身到這一神圣而偉大的事業(yè)中來。
他們是創(chuàng)造歷史的一代人。1964年10月16日,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1967年6月17日,中國第一顆氫彈空爆試驗成功;1970年4月24日,中國第一顆人造衛(wèi)星發(fā)射成功。“兩彈一星”的宏偉事業(yè),是新中國建設成就的重要象征。鄧小平說:“如果60年代以來中國沒有原子彈、氫彈,沒有發(fā)射衛(wèi)星,中國就不能叫有重要影響的大國,就沒有現在這樣的國際地位。這些東西反映一個民族的能力,也是一個民族、一個國家興旺發(fā)達的標志?!?/p>
他們才華卓越。他們中有讓老師贊嘆“沒見過物理像于敏這么好的”的物理奇才,有在11個國家和地區(qū)擔任科學院院士的國際物理學家,還有“無論在哪里都可抵五個師兵力”的空氣動力學家。
他們無私崇高。他們從新中國百廢待興、一窮二白的基礎上起步,自力更生,以超常的毅力和投入向世界宣告:“別人已經做到的事,我們要做到;別人沒有做到的事,我們也一定要做到?!睘榱搜兄啤皟蓮椧恍恰?,許多人扎根大漠,隱姓埋名,默默奉獻,連家人都不了解他們具體從事的工作,有的甚至獻出了寶貴的生命。
他們是新中國第一代“航天事業(yè)無數奮斗者、攀登者的代表”:
就在蘇聯撤走專家的第二年,正在蘇聯杜布納聯合原子核研究所開展基本粒子研究的中國科學家王淦昌悄悄回國,成為中國核武器研制隊伍中年齡最大的科學家。就在世界科學界尋找這位著名科學家的時候,他已化名“王京”,隨著解放軍的軍車,一路顛簸向著西北大漠深處挺進。此后17年,王淦昌在中國科學界徹底消失了。多年后,王淦昌的女兒回憶道:“我們也不知道他去干什么了。有些鄰居問我父親到哪兒去了,我母親說父親在信箱里?!?/p>
鄧稼先在美國獲得博士學位9天后,便毅然決定回國。接受原子彈研制任務時,妻子許鹿希問他去哪兒、做什么、去多久。他連續(xù)回答了三個“不能說”。此后,鄧稼先隱姓埋名,在試驗場度過了8年時間。1964年10月中國第一顆原子彈成功爆炸時,他率領研究人員迅速進入爆炸現場采樣,因核放射性影響身患癌癥,臨終時留下一句“死而無憾”。
1965年9月,中國第一顆人造衛(wèi)星研制工作再次啟動,著名力學家郭永懷受命參與衛(wèi)星相關研究的組織領導工作。1968年12月初,他在青?;匕l(fā)現重要數據,急于趕回北京研究,便搭乘夜班飛機。12月5日凌晨,飛機失事。人們從機身殘骸中尋找到郭永懷時,發(fā)現他的遺體同警衛(wèi)員的遺體緊緊抱在一起。被分開后,中間掉出一個裝著絕密資料的公文包,竟完好無損。
……
歷史不會忘記他們。
1999年9月18日,黨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決定,對當年為研制“兩彈一星”作出突出貢獻的23位科技專家予以表彰,并授予于敏、王大珩、王希季、朱光亞、孫家棟、任新民、吳自良、陳芳允、陳能寬、楊嘉墀、周光召、錢學森、屠守鍔、黃緯祿、程開甲、彭桓武“兩彈一星功勛獎章”,追授王淦昌、鄧稼先、趙九章、姚桐斌、錢驥、錢三強、郭永懷“兩彈一星功勛獎章”。這些遠離妻子、藏身大山、隱姓埋名的英雄們,終于從幕后走到臺前。
2019年9月25日,為隆重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中共中央宣傳部等關于表彰“最美奮斗者”的決定》授予“兩彈一星”先進群體“最美奮斗者集體”榮譽稱號。
2020年9月1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科學家座談會上明確要求廣大科技工作者要“弘揚‘兩彈一星精神,主動肩負起歷史重任,把自己的科學追求融入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偉大事業(yè)中去”。
2021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以“兩彈一星”為代表的科技事業(yè),是建黨百年歷史畫卷上濃墨重彩的篇章?!盁釔圩鎳?、無私奉獻、自力更生、艱苦奮斗、大力協同、勇攀高峰”的“兩彈一星”精神,跨越時空、歷久彌新,已經成為中華民族的寶貴精神財富,激勵著一代代科技工作者攻堅克難,勇攀高峰。本刊選取23位“兩彈一星”功勛科學家,記錄他們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甘做隱姓埋名人、苦干驚天動地事的奮斗歷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