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桂斌
[摘? ? ? ? ? ?要]? 對微課在土木工程力學基礎課程教學中的應用進行研究和闡述,對微課在教學過程中的應用對教師和學生帶來的優(yōu)勢進行探討,以及在未來教學中有哪些內容需要進一步優(yōu)化,從而深入認識教學過程中微課的作用。
[關? ? 鍵? ?詞]? 微課;教學;應用;課堂;土木工程力學
[中圖分類號]? G712? ? ? ? ? ? ? ? ?[文獻標志碼]? A? ? ? ? ? ? ? [文章編號]? 2096-0603(2021)16-0160-02
隨著近年來我國多媒體技術的快速發(fā)展以及教學模式的不斷改革,將多媒體引入課堂與傳統(tǒng)板書結合成為目前最為流行的教學模式之一,不僅能夠通過多媒體進行教學知識點的傳輸,同時還能減少教師在板書書寫上所耗費的時間以及減少課堂的枯燥乏味。為了進一步提升教學質量,在不斷的發(fā)現(xiàn)和研究中找到微課教學這一模式。微課主要以視頻形式存在,可以將課堂中的重難點內容通過錄屏或者視頻教學的形式來講解,從而在微課中突出重點,并且在課前或者課后都可進行反復觀看,從而突破難點。本文是對微課在土木工程力學中的應用進行探討和研究。眾所周知,土木工程力學基礎是建筑專業(yè)各學科中的專業(yè)基礎學科之一,傳統(tǒng)的教學課堂枯燥乏味,學生理解難度大,而微課在該學科中的應用可以有效改善這一問題,并且為該專業(yè)的學生提供更好的教育模式。
一、土木工程力學教學現(xiàn)狀
土木工程力學作為建筑類專業(yè)基礎學科之一,主要是對建筑桿件或結構的受力、強度、剛度以及穩(wěn)定性等問題進行研究,能夠對學生發(fā)現(xiàn)工程問題以及解決工程問題提供專業(yè)幫助。但是與其他學科相比較,該課程不僅涉及物理相關知識,而且還有大量的計算,對于中專學生而言是一門難度大且難掌握的課程。目前中專學校的教學模式主要是以多媒體與傳統(tǒng)課堂融合的方式作為主要教學模式,雖然和傳統(tǒng)的板書模式相比內容提高了課堂的活躍性,但是很多學生普遍存在學科理論知識欠缺的問題,存在“一聽就會,一做就錯”的現(xiàn)象。對于教師的課堂講解覺得能夠立馬理解,但是在課后由于復習不到位或者知識點理解不夠透徹,導致做習題時問題百出。同時由于該門學科前后貫穿性強,如果前期內容學習不扎實,在學習后續(xù)新知識點時,又會對新知識點的內容無法理解,從而產生了一系列、連鎖的反應。雖然教師的疑難解答能夠解決學生的一部分問題,但是由于不同學生的理解能力不同,因此無法滿足各個學生對疑惑問題的解答。微課的出現(xiàn)能夠讓這些問題得到有效的解決,在課時內進行知識傳授時,不僅需要讓學生知道本節(jié)課的重點知識,還需要其對難點知識消化理解,但是每門學科安排的課時是有限的,為了進一步提高學生對知識的掌握能力,可以將重難點知識通過視頻錄制,在5~10分鐘的時間內專門進行講解,不僅能夠在課堂上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同時還便于其后續(xù)復習[1]。
二、微課教學模式與課堂教學模式相融合
(一)微課教學與常規(guī)課堂教學異同
隨著我國教學模式的不斷改善和發(fā)展,現(xiàn)有的教學模式已經將傳統(tǒng)的板書和多媒體技術相融合,通過PPT與板書的模式展開教學。不僅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教師書寫板書消耗的時間,另一方面還能夠通過圖片等其他信息豐富課堂知識,活躍課堂氛圍,提高學生的積極性。但是土木工程力學部分知識理解難度大且關聯(lián)性強,該種模式下無法滿足學生課后鞏固的需求。微課應用在土木工程力學中,能夠將教學重難點知識有所突出。
(二)微課教學與常規(guī)課堂教學融合
傳統(tǒng)課時教學過程中需要在指定時間內完成相應內容的講解,課時規(guī)劃安排和課程難易程度的關聯(lián)性不大。但是土木工程力學涉及內容多,前后關聯(lián)性強,教師在規(guī)定時間內完成講解后,學生無法在短時間內做到充分吸收且課后遺忘程度高,都不利于后續(xù)知識掌握。但是微課的引用能通過視頻的反復播放來解決這一問題,教師在授課前將本節(jié)課中的難重點知識錄制為短時間的視頻通過舉例的方式講解,不僅能夠提高課堂活躍性,吸引學生的眼球,同時還能作為現(xiàn)場教學的輔助手段,提高課堂效率。
三、與微課融合的土木工程力學課程教學
隨著科技的快速進步,學生對手機沉迷程度不斷上升。要想讓學生能夠集中精力于課堂,對教師教學質量以及教學風格有著極高的要求。而土木工程力學作為一門專業(yè)基礎學科,微課的引入能夠對學生的積極性和興趣都有所提高,同時教師也能對學生的掌握程度有進一步了解。而微課的展開對教師有著極高的要求,不僅需要其對任教課程的相關知識點充分掌握,其次也要求教師有一定的設計能力以及視頻錄制能力。在基于微課展開土木工程力學教學時,在課程設計、實施以及實施后分析都有相關標準。
(一)素材和知識點的選擇
土木工程力學微課設計中,選擇知識點以及重難點知識是構成微課的重要內容。受力分析、力矩、力偶、剪力彎矩計算等都是重難點,微課的目的就是在幾分鐘時間內對知識重難點進行講解,便于集中學生注意力,提高課堂效率。因此,需要選擇典型的知識點,避免效果一般。
(二)微課的實施
微課主要是通過視頻錄制來呈現(xiàn)的,這就對錄制時教師周邊環(huán)境、微課設計以及教師自身對微課中知識點的掌握程度有著較高的要求。錄制過程中,由于土木工程力學需要根據(jù)具體實例來講解,教師需要提前準備好案例,錄制過程中盡可能利用PPT將受力分析及計算公式進行一步步陳列,避免一筆帶過。此外,教師在講授時必須吐字清晰、言簡意賅,減少不必要的時間浪費,確保畫面清晰。
(三)對實施效果的分析總結
運用微課展開教學后,通過采集學生對微課的評價,了解微課是否真正幫助到學生;其次,可以在課前課后,集合土木工程力學其他教師分享微課,由其他教師提出改進內容,從而提高整體教學質量。
四、微課在土木工程力學中的作用
(一)預習中的應用
采用微課模式,課前學生能夠通過微課對知識點有所了解,發(fā)現(xiàn)自己理解困難且疑惑較多的問題,可先對該知識點預習或了解,并在課堂上針對性地向老師請教。比如在預習“梁的彎曲正應力公式中截面二次矩Iz”時,學生先通過微課對截面二次矩Iz的定義進行預習,認識什么是截面二次矩Iz,對照常見的幾種不同截面的Iz,并對截面二次矩Iz所反映的梁截面抵抗彎曲的能力有初步的認知,使學生能夠在課堂上課時有目的地聽講。
(二)教學實施過程中的應用
通過結合知識點以及素材設計微課后,不僅能進一步活躍課堂氣氛,有利于學生學習和掌握知識,并且能夠突出每節(jié)課的重難點,提高課堂效率。在“梁的彎曲正應力公式中截面二次矩Iz”授課時,利用微課中通過實際案例的引入,例如竹子、蘆葦?shù)榷紝儆谥锌战Y構,但是這種結構完全不影響其長高、長粗,這種現(xiàn)象的存在符合力學中的哪些理論?通過這個案例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思考。然后對截面二次矩的理論知識進行講解,指出空心桿的抗彎能力和抗扭能力比同樣截面面積的實心桿大這一知識點,最后通過具體實例對等面積的不同截面的截面二次矩的計算對比,從而引入要提高桿件的抗彎和抗扭能力就要想辦法增大截面二次矩Iz,從理論上解釋上課時引入的自然現(xiàn)象。
(三)課后復習中的應用
課堂知識的深入理解和鞏固,能夠避免知識消化不充分,復習是提高知識理解的重要方式之一。但是對于學科中的難重點,很多學生存在課上聽懂、課后遺忘的現(xiàn)象。學生可以通過微課視頻對不熟悉的知識點反復學習,從而加深記憶。學生在運用截面二次矩Iz來完成作業(yè)時,有三分之二的學生存在對截面二次矩的知識一知半解,問題稍微改一點,他們就無從著手分析。課后他們再通過對截面二次矩Iz例題分析微課視頻反復觀看,最后班上的學生基本會用截面二次矩的知識來分析解決實例問題。
(四)微課應用效果對比
為了了解微課的應用效果,特地在一個班級中采用傳統(tǒng)教學方法,另一個班級采用微課與傳統(tǒng)相結合的教學方法。通過一個學期的實施發(fā)現(xiàn)兩個班級出現(xiàn)不同的結果,采用微課的班級期中考和期末考平均分均比另一個班高出10分之多,答題的規(guī)范上也有明顯的區(qū)別。通過對學生進行民意調查,92.6%的學生喜歡微課與傳統(tǒng)相結合的教學方法,7.4%的學生表示采用哪種教學方法都行。
五、結語
教育一直是我國重點關注的方向之一,教育者所要做到的不僅是將知識傳授給學生,更重要的是要讓學生能對知識理解、消化,將其轉換為自己的能力。以往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已經無法適應當前的教學需求,在教育事業(yè)的不斷改革和發(fā)展中,微課作為當前最為適合的教學模式,在和傳統(tǒng)教學的融合下,提高教學質量。土木工程力學一直是土木工程專業(yè)的難點學科之一,其中最大的問題就是有限的教學課時以及無法實現(xiàn)的實驗環(huán)節(jié),無法滿足教學需要,并且對學生有著極大的挑戰(zhàn)。而微課的應用正好能解決這一難點,通過視頻教學的方式,對不同的知識點重點講解,提高課堂的活躍氣氛以及便于學生后續(xù)的反復觀看和學習,從而整體提高教學質量。為此,還需要對微課進行深入研究、靈活應用,加快教育行業(yè)的發(fā)展以及提高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李晨,孫偉,浦奎英,等.基礎力學課程微課體系的構建[J].力學與實踐,2018,40(3):332-337.
[2]楚焱芳.基于微課理念的《工程力學》課程教學模式的設計與應用研究[J].科技展望,2016,26(4):224-226.
[3]劉玉欣.在工程力學課程中進行微課教學的應用研究[J].科技視界,2015(3):209.
[4]陸仁強.基于微課的《工程力學》課程教學模式改革[J].教育教學論壇,2015(35):123-124.
[5]趙樂,馬玉慧.微課研究綜述:基于CNKI(2011-2015)的文獻分析[J].中小學電教(上),2015(10):3-6.
編輯 司 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