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茜 楊文杰
教師上課前會精心設(shè)計教學環(huán)節(jié)和探究活動,力爭在課堂內(nèi)圓滿完成教學任務,但在實際的課堂中往往事與愿違。因為孩子在好奇心的驅(qū)使下會提出形形色色,甚至很奇怪或者罕見的問題,“意外之聲”的出現(xiàn),讓課堂變得難以控制,但這樣的“意外之聲”也成了現(xiàn)在新課改下課堂上的重要標志,也是培養(yǎng)學生科學素養(yǎng)的重要體現(xiàn)。當面對“意外之聲”時,教師應如何應對呢?怎樣應變才能把“意外之聲”轉(zhuǎn)化成課堂中的“精彩時刻”呢?這也是我們教師需要一直思考并努力化解的問題。下面我結(jié)合自己的實際教學淺談自己的一些見解。
一、敢于打破教學預設(shè),重視“意外之聲”
(一)接納“意外之聲”,保護學生的求知欲
在科學教學中強調(diào)情景創(chuàng)設(shè),但其實課堂中的“意外之聲”就是一種自然的“無污染”的“綠色”情景,這對提升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是十分難得的一步臺階。還記得在《分離食鹽和水》這個實驗時,孩子們各顯神通,歸納反饋出很多種讓食鹽和水分離的方法,如用加熱的方式,包括用火烤,用太陽曬,甚至還用放大鏡聚焦太陽光……孩子們真的是奇思妙想。再統(tǒng)一了實驗方法后孩子們就熱火朝天的干起來了!大概一堂課過半后,突然一個學生站起來大聲說:“老師,我們小組的食鹽是不能從水中分離出來!”我愕然了,這么簡單的實驗怎么還會出現(xiàn)這樣的問題呢?我正想問大家“其他小組也都是這樣的嗎?”這時好幾個同學站起來反對說“我們組的就分離出來了,食鹽都析出來了,是白色的粉末!”“可是我們組的怎么用酒精燈燒都不行呢?都燒了好久了,只看到了水不停的沸騰,沒有看到其他的呀,它們就是不能被分離出來的?!睂W生著急地舉起已冷卻的蒸發(fā)皿,這個“意外”之聲無比堅信自己所看到的。一石激起千層浪,頓時同學們七嘴八舌,教室里像炸開了鍋。這么簡單的問題,到底讓學生探討下去還是直接告訴他呢,不然這節(jié)課的教學任務完成不了了呢,可就此下結(jié)論一定就抹殺了孩子們的興趣,而且科學課堂就應注重對學生探究方法的引導,培養(yǎng)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讓學生敢于質(zhì)疑,敢于打破權(quán)威,讓課堂響著不同的聲音,這是尊重生命,發(fā)展個性的價值取向,所以接納這個“意外之聲”,把課堂交給孩子是最好的選擇。
(二)拋出“意外之聲”,激發(fā)學生主動探究
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教師要給予他們充分的實踐權(quán)、思考權(quán)、發(fā)言權(quán),往往教學行為的許多成果都是在與學生交互作用的進程中產(chǎn)生的。此時學生們的狀態(tài)就如同孔子所描述的“憤”“悱”的狀態(tài),是處于最佳的認知和最強的求知欲時刻,所以我們可以將這個“意外之聲”拋給學生,激發(fā)學生主動探究“為什么食鹽不能析出?”同學們都躍躍欲試,迫不及待的想表達自己的看法,有的同學說:“他們的食鹽放的太少了,水太多了?!薄八麄兗訜釙r間太短了,水還沒燒干?!边€有的同學說“他們的食鹽濃度太低了,沒有達到飽和狀態(tài)?!蓖瑢W們分析的有理有據(jù),這個“意外之聲”也明白了為什么他的實驗沒有成功。這讓我十分感動,每個孩子都想盡方法證明自己的想法。問題其實很簡單,把較少的食鹽放入較多的水中,雖然食鹽溶解了,但要把食鹽從水中分離出來就需要很多時間了?!耙馔庵暋睆乃膶嶒灛F(xiàn)象中得到結(jié)論---食鹽不能析出,是研究方法出現(xiàn)了問題嗎?并不是,而是學生的知識有限,不能想到更深層次的問題,其實即使得出食鹽會析出的小組也不一定意識到這個問題或進行了深入的思考。
一個“意外之聲”,讓所有的孩子都正視這個問題,不僅深化了教學內(nèi)容,而且引發(fā)學生更加深入的思考和探究,真正做課堂的小主人,能質(zhì)疑敢解惑,在此過程中學生的學習能力、思維能力和創(chuàng)新意識就會不斷得到發(fā)展,“意外之聲”也變成了“精彩時刻”。
(三)正向引導“意外之聲”,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思維
讓課堂響著不同的聲音,是對學生的尊重,但教師不能一味的讓孩子漫無邊際,牽著教師的鼻子走,看似尊重學生,其實偏離了主題,隨意性過大,課堂變得“形散神也散”,所以教師要作為積極的引導者和適時的促進者。當天馬行空或超出學生認知范圍的“意外之聲”出現(xiàn)后,教師應先尊重個性見解,再引導學生帶著理論展開想象的翅膀,反思后再思考;或者作為課后拓展,讓學生查閱、搜集資料自主學習,實現(xiàn)學習的進一步延伸、知識的再次升華。
二、不斷發(fā)展教師能力,成就“意外之聲”
想要讓這一次次的“意外”生成一次次的“精彩”,教師就要把學生的學習引向深入、引向有效,而這需要教師具備較強的教學應變能力和課堂控制能力,這也是新課程下對老師提出的新要求。
(一)提升專業(yè)素養(yǎng),促成“精彩時刻”
“根深才能葉茂,水厚方能負大舟?!蔽覀兘處煵粩嗉訌娮陨淼膶W習,提升知識與人文的素養(yǎng),做一個學習型、研究型的老師。首先我們要熟諳專業(yè)知識,基于課程標準理解和把握教材,并結(jié)合學生實際情況精心設(shè)計教學活動,創(chuàng)設(shè)趣味的課堂,營造輕松活躍的氛圍,幫助學生打開“自我系統(tǒng)”這一學習的大門,給“意外之聲”的出現(xiàn)提供機會,促進意義學習的發(fā)生,因為只有學生真正的“學”,教師的“教”才有意義。其次教師要多領(lǐng)域涉獵,拓寬知識儲備的深度和廣度,培養(yǎng)多層次、多角度的發(fā)散性思維,這樣才能應對學生的奇思妙想。另外我們還要通過不斷的觀摩、實踐、反思提高對課堂教學的駕馭、整合能力,力求將學習過程中發(fā)生的各種有意識或無意識組合起來,真正的使精心預設(shè)和即時的生成形成和諧統(tǒng)一。
(二)突出學生主體作用,生成“精彩課堂”
教育永遠是“教”與“學”的統(tǒng)一體。學生最大限度參與,師生有效協(xié)進,是學生學習有效性的前提和基礎(chǔ)。教師要把學生看作一個完整的個體,學會蹲下來欣賞學生,學會換位思考,善于傾聽“意外之聲”有勇氣承認自己有不懂的地方,愿意與學生共同探討。鼓勵學生運用自己的方式方法來獲取知識、解決問題,向?qū)W生學習先進的方法,把好的方法加以推廣,做到教學相長,這樣才能把“意外”變成“精彩”。
面對課堂上“意外之聲”這樣的非預設(shè)教學內(nèi)容出現(xiàn),我們教師要根據(jù)實際情況,認真分析,善于捕捉這些場景,巧妙地滲入于教學活動中,這樣能給學生帶來快樂,激發(fā)學習的興趣,使我們的課堂不再是波瀾不驚;利用學生提出的問題,加以引導,讓所有的學生都參與到其中,思考討論,發(fā)表自己的意見或見解,所有孩子和老師一起解決掉這個難題;同時引導學生多問幾個“是什么、為什么、怎么做”,讓孩子們變得更愛思考,更能發(fā)出“意外之聲”,讓他們有更多的想象空間,讓學生在課堂上能收獲意外之喜,課堂就真正變成了學生的舞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