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翻譯作為連接不同文化促進溝通的橋梁,會使語言、文化等深層次領域也產(chǎn)生碰撞;而翻譯的歸化與異化策略,也會促進語言文化多元化翻譯局面的形成,這對于翻譯效果的提升具有重要意義,對于使用者也更加具有鑒賞性和實用性。本文主要從中西文化差異、歸化和異化的歷史研究和跨文化交際情景下英語翻譯方針,這三方面探討跨文化交際視角下英漢翻譯歸化與異化策略選擇。
關鍵詞:跨文化交際;英漢翻譯;歸化;異化
中圖分類號:H315.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9052(2021)09-00-02
翻譯是融合了跨語言和跨文化的交際過程。而由于東西方文化的差異、語言習慣以及思維方式等不同,翻譯時就需要因地制宜地解決好中西方文化不同這一重要問題。因此,合理處理好中西文化的差異是極其重要的。在翻譯時,不能只停留在比較淺顯的字面理解層面,要結合語言背后的文化環(huán)境,否則就會產(chǎn)生交際障礙。本文將從跨文化的角度對翻譯過程進行深入研究。
一、中西文化差異
第一,歷史文化的不同。不同民族經(jīng)歷了不同的發(fā)展歷程,也逐漸形成了各自具有自身特色的歷史文化。中國的歷史文化以春秋諸子百家爭鳴思想為哲學基礎,形成了以孔孟思想為主要代表的儒家文化。古代文明比較強調(diào)天人合一思想,認為“人發(fā)地,地發(fā)天,天發(fā)道,道發(fā)自然”,主張人和自然的和諧統(tǒng)一。而西方文化則強調(diào)個體的意識,同時強調(diào)個體的自我展現(xiàn)及個性的突顯。所以在個性主義詞的理解及翻譯中就存在很大差別,中國會翻譯成相對帶有貶低色彩的利己主義或自私自利等,而在西方則是自由個性化主義的體現(xiàn)。
第二,思維方式的不同。思想的表達需要依托于語言這個載體,而中西方文化以及語言的差異又受制于思維方式的不同,由此產(chǎn)生了差異。中國文化比較重視寫意,從古代山水畫就可以看出。而西方文化比較注重寫實,更加注重邏輯結構的架構與實證研究。思維方式的差異也使得在語言表達時,有特有的語法結構以及語言組織技巧。
第三,宗教信仰的不同。在我國古代,儒家文化、道家文化相對來說影響力比較突出,因而社會上涌現(xiàn)出了很多關于儒道的詞匯。如“仁義”“八卦”等,在日常生活中的運用也很明顯?!叭?、義、禮、智、信”“重義輕利”等詞語。隨著佛教文化的不斷涌入,帶有佛教文化色彩的詞語又逐漸出現(xiàn),如“道由心悟”“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等。而西方國家跟中國的宗教文化有所不同,英語語言的形成受基督教的影響最為深刻,所以很多詞匯都和基督教有密切的關系,有一些也進入了英語的詞匯表,例如“holiday(假日),breakfast(早餐),Goodbye(再會)”等。所以宗教對西方人的生活有著極其深遠的影響,相比而言,中國文化中宗教對人的影響沒有那么深刻。
二、歸化和異化的歷史研究
(一)歸化法的特點
歸化是要把翻譯的源語進行本地化翻譯,它主要站在翻譯成果和翻譯后易于讀者閱讀的角度。所以歸化翻譯要求翻譯者進行翻譯的時候以讀者為中心,翻譯者需要以較為本地化、通俗化的語言進行翻譯,使得讀者容易理解,同時增加譯文的美感與閱讀感。歸化法有以下特征:一是以合適的方法進行翻譯;二是翻譯保持著作的流暢;三是可以插入部分注釋促進理解;四是對原文進行合適的理解,使譯文保持類似的特征,不改變原文的文義,做到兩者兼顧。
(二)異化法的特點
異化法剛剛和歸化法相反,它主要站在原文的角度,強調(diào)在翻譯的過程中不喪失原文的語義及文化,使讀者能夠理解原作作者所要展現(xiàn)的主題思想和文化。所以在語言文字和文化層面,歸化和異化有很大差別。異化策略下的翻譯,可以不受語法的影響較好地保留原著的特色與異國情調(diào)。
翻譯采用異化法進行翻譯也是對社會文化的一種干預策略。翻譯的異化策略具有這些特點:一是不完全和原有著作的語言規(guī)范一致;二是在翻譯的時候可以增加一些不通俗易懂的文體;三是不喪失著作原有的一些語言材料并作出保留;四是在翻譯的過程中尊重文化差異,不丟失源語所要展現(xiàn)的地方特色與民族文化,使讀者可以看到并理解原作者想要展現(xiàn)的畫面。
(三)歸化為中心,異化為補充
全球化進程的不斷推進使各國之間的交流日益加深,文化間的碰撞和融合也越來越多。翻譯能夠讓讀者快速地了解其他國家和地區(qū)的文化,這樣既滿足了讀者的需求,又實現(xiàn)了國與國文化間的交流。所以在很多情況下,翻譯都會保留本地的一些語法規(guī)則,盡量用本地化的語言文字表達異國的文化特色與內(nèi)涵,這個時候就實現(xiàn)了翻譯內(nèi)容的異化和語言表現(xiàn)的歸化。這既是對原文中的文化內(nèi)容進行保留,也促使翻譯有了動態(tài)的語言形式。所以從本質(zhì)上看,翻譯的方法基本是以歸化為中心,異化為補充。
綜上來看,翻譯其實就是為了促進文化間的溝通和理解,讓讀者以通俗易懂的方式更加明了原文所要展現(xiàn)的內(nèi)容。換句話說,如果一個人對一種語言較難理解的話,那么通過借助手勢手語這種形式進行傳達,就可以很快明白。由此可見翻譯本身就是語言的歸化。但是異化和歸化兩者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只有相輔相成對譯文才會產(chǎn)生更好的理解和表達作用。但是歸化和譯文需要因時制宜,才能增加新型的表達。這從古今很多的翻譯中也可以看出,也證明了以歸化為主,以異化為輔的策略。
三、跨文化交際情景下英語翻譯方針
第一,意譯法。它是指在翻譯時不拘泥于原文的語法形式,只重點保留原文的含義。即翻譯結果與翻譯內(nèi)容之間存在差異性,但所表達的意思卻是相同的,且最終的翻譯結果更加利于人們理解。所以雖然源語和目的語在形式上有所不同,但是表達的意義卻基本一致。不過在翻譯的時候也不能忽略語句的通順度,部分翻譯者在翻譯時過度追求翻譯結果的簡化,而忽略了語句自身的通順度,這不僅無法達到預期的“易于理解”效果,反而會造成理解障礙問題的出現(xiàn)。
有些時候,在跨文化的翻譯中,采用譯意法會更加準確地表達出原文的含義。如:When can he arrive in China? Whenever this plane landed.譯文1:他什么時候可以到達中國?當這班飛機降落的時候。譯文2:他什么時候可以到達中國?當飛機著陸的時候。在譯文2中,原文中的landed(降落)和arrived(著陸)意義很接近,在進行意譯的轉(zhuǎn)換后,翻譯后的文句和原文的意義更加接近,讀者也能夠更明確原文的意思。
在翻譯的時候為了使得翻譯后的意思更加接近原文,可以采取同音字進行翻譯。同時在跨越文化地域的翻譯中,想要表達出特定的文化內(nèi)涵,也需要選用靈活的字詞。例如,在中國文化中紅色是很吉祥的意義,其被廣泛應用于中國人的日常生活當中,是吉祥、如意的象征和代名詞。但由于文化的差異,在西方國家的文化中,紅色是恐怖邪惡的代名詞,西方人一般將“紅色”視為魔鬼的象征,西方文學、影視資料中常將“紅色”視為“魔鬼”的專用顏色。所以在翻譯的時候就需要憑借語境含義進行恰當?shù)姆g,不能直截了當?shù)姆g。例如:“Your face looks red.”在英文中是代表著羞愧或者尷尬,在翻譯成中文的時候不能翻譯為“面色紅潤”。
第二,精簡法。精簡法是將帶有一定文化內(nèi)涵的詞語進行化繁為簡的精煉,但要保留核心意思并簡潔敘述。精簡化是用于翻譯中西方文化中特有的名詞時具有良好的應用價值。中國很多四字成語注重對仗工整,所以會出現(xiàn)同義詞的堆砌,若直接對中國四字成語進行翻譯,最終會獲取大量的英文內(nèi)容,且不利于人們的理解。在對這種四字成語進行翻譯時,只需要對核心詞進行翻譯,這樣可使詞意簡潔,意義突出。
例如:“這里的景色美不勝收,令人眼花繚亂?!?/p>
譯文? 1:The scenery here is beautiful and dazzling.
譯文2:The scenery here makes people's eyes blind, and their eyes are dazzling.很明顯譯文2更好地保留了譯文的修辭,既精簡又明了。
第三,替換法。在歸化翻譯中,通過將英語直接對應的詞匯對原文進行翻譯,這樣能夠更生動地表達原文所要傳遞的意義。而替換法就是常用的一種歸化翻譯手段,它是通過直接使用具有類似或同樣效果的替換性詞匯進行表達。一般情況下,替換法常被應用于解決英文中沒有的詞匯。由于中西方文化、物質(zhì)生活的差異性,部分名詞、物品在英文中并沒有直接對應的詞匯,這種情況下就需要通過替換的方式進行翻譯。例如:“功夫熊貓”可翻譯為“Kung Fu Panda”,“春節(jié)”可翻譯為“Spring Festival”等。又如“中國要求豆腐必須使用國內(nèi)種植的非轉(zhuǎn)基因大豆制作。”譯文:Tofu be produced from the non-GMO soya that is grown at home.譯文中豆腐在英文中沒有對應的詞匯,所以直接用“tofu”來代替豆腐。
四、結語
經(jīng)濟全球化使得各國的文化交流日益加深,可供掌握的知識也逐漸增多,人們對不同的文化好奇心理也逐漸加重。所以在跨越了不同文化的溝通交流中,英語翻譯要因地制宜地融合當?shù)氐奈幕驼Z言表達,不能單純地執(zhí)拗于某一種歸化或異化策略,只有這樣才能增進文化間的碰撞和融合,保證文化交流翻譯具有更高的準確性和有效性。
參考文獻:
[1]王紅衛(wèi).跨文化交際翻譯方法:歸化和異化策略[J].西南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9):253.
[2]汪紅.跨文化交際背景下“異化”和“歸化”翻譯策略在中醫(yī)術語英譯中的應用研究[J].海外英語,2015(24):147.
(責任編輯:張詠梅)
收稿日期:2021-04-22 修改日期:2021-07-05
基金項目:2019職業(yè)院校外語教育教學研究課題“社會建構主義理論下高職高專翻譯教學模式研究”(FLEC059)
作者簡介:郝丹丹(1983—),女,山西長治,講師,碩士,主要從事英語語言文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