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敬
摘要:初中美術欣賞課的設立是為了使學生發(fā)現身邊事物的美好之處,并通過對該課程的學習,使學生能夠用美術這一形式來表達自己的感情。情境教學法即教師通過提出問題、讓學生模仿畫作等形式引入與課程內容相符的具體場景,并與學生進行互動的一種教學方法,對于學生理解教材十分有效。在素質教育的大背景下,情境教學法在初中美術教學過程中擔任著越發(fā)重要的角色。將情境教學法引入初中美術欣賞課的學習中,有助于學生有效的理解所學知識,豐富學生的審美體驗。
關鍵詞:情境教學法;初中美術;欣賞
中圖分類號:A?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21)-11-403
引言
目前來說,初中階段的美術課程尤其是美術欣賞課沒有得到相關人員的重視,沒有取得預期效果。原因主要有兩方面,首先是教學方式,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通常是老師在上面講,學生在下面學,學生缺乏必要的思考,導致學生缺乏學習自主性。教師如果不與時俱進,繼續(xù)采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長期下去就會影響學生的審美能力和國家素質教育方針的貫徹實施。其次是教師對情境教學法的重點把握不好。
一、實施情境教學的必要性
1.符合學生身心發(fā)展特點
初中是學生學習發(fā)展的重要時期,在這一時期學生開始在美術上對色彩、造型方面有自己的欣賞能力,對不同風格的藝術作品有了一定的鑒賞能力,并能對不同的作品發(fā)表自己的看法。但隨著初中學習知識量的增多以及學習難度的增大,部分同學就會自暴自棄,對美術失去興趣,學習的自覺性也會隨之下降。針對這一問題,教師引入情境教學法,利用與教學內容與學生情況以及生活實際相符的情境,引導學生學習美術,可以增加學生的積極學習體驗,使美術學習變得更具趣味性。
2.提高課堂效率
傳統(tǒng)的欣賞課教學中,學生缺乏自主思考。長此以往,學生在欣賞課中就會習慣了單純接受。一方面不利于學生的未來發(fā)展。另一方面不利于我國美術鑒賞人才的培養(yǎng)。
針對以上問題,引入合適的教學情境,學生能夠在具體情境中體驗角色,真正的參與到學習的過程中,成為學習的主角。學生的積極性得到明顯提高,課堂效率自然會得到提升。
二、情境教學法的應用原則
1.難度適中且有層次
初中美術欣賞課中情境教學的設置必須要難度適宜,既不能過難也不能過易。較難的情境創(chuàng)設不利于學生發(fā)揮自身的積極性,學生無法理解課程內容,自然達不到想要的教學成果。而較為容易的情境很容易導致學生輕視知識,沒有辦法吸引住學生的注意力,從而導致學生失去對美術欣賞課的興趣。
學生在認知、理解、思維等方面存在個體差異性。因此,在創(chuàng)設情境教學時,教學的設置要富有層次性,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同時教師應針對部分學生不正確的想法予以引導,保證所有的學生都能參與其中。
2.貼近生活
教師所創(chuàng)設的情境必須要能夠在學生的日常學習或生活中找到相似之處。一方面,只有貼近學生的日常生活,才能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找到生活與美術內容的相通之處。另一方面,能夠幫助學生理解初中美術的欣賞內容,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
三、初中美術欣賞課教學中情境教學法的應用途徑
1.通過問題創(chuàng)設情境
教師通過提出問題的方式,引導學生跟隨教師的思路去想問題,利用之前學到的相關知識,通過推理的方式來獲取新知識。設置問題要考慮學生的年齡特點,做到難易適中。問題的形式可以多變但是關鍵之處在于問題的設計要合理且巧妙,只有這樣才能最大程度激發(fā)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幫助學生打開思路。
例如,在學生學習《搗練圖》這一畫作時,教師可以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首先對畫作中人物的體態(tài)、服飾等進行提問,讓學生能夠參與其中。之后再加深問題的深度,可以從作品的色彩、布局、意義等方面對作品進行詳細的點評,由淺入深,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2.結合歷史背景創(chuàng)設情境
教師可以在教學過程中利用多媒體播放相關朝代的音樂,將作品所處的時代背景展現在學生面前,帶領學生穿過時代長河的阻礙,讓學生親身體驗那個時代下作者的心境。教師可以選擇近代的美術作品,結合作品的創(chuàng)作背景,可以利用多媒體播放與之相關的背景資料,在此基礎之上引導學生欣賞美術作品,可以加深對作品的理解。
3.通過學生的表演與模仿創(chuàng)設情境
教師帶領學生欣賞美術作品時,可以首先讓學生仔細觀察畫作,然后指定部分學生上臺模仿畫中具體內容,由臺下學生根據模仿的具體神態(tài)以及細節(jié)來進行評價,在互動中加深對畫作的理解。
例如,在學生學習《搗練圖》這一畫作時,便可以通過學生的表演與模仿創(chuàng)設情境。畫面上一共刻畫了12個人物,分為搗練、織線、熨燙三組景象??梢哉?2名學生,分三組上臺,分別模仿畫作中的12名角色,讓學生對畫作中人物的體態(tài)、服飾等有更加直觀的了解。通過讓學生對作品進行模仿,扮演畫作中的某個角色,能夠讓學生更好與作品進行對話,了解作者創(chuàng)作這幅作品時的內心感情,進一步提高學生對美術作品的鑒賞水平。
結束語:情境教學法是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可以將情境與教學內容有效結合,實現教學的新發(fā)展。在新課程改革和素質教育的雙重背景下,創(chuàng)設情境的方法有很多,比如問題、模仿等,這些方法應該相互配合。只有各種方法配合使用,才能使美術欣賞課堂顯得更加真實、豐富、靈活,這將大大提高初中美術課堂的效率。教師在具體模式的設計方面,應該充分考慮各種因素,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教學內容等創(chuàng)設多元化的情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參考文獻
[1]徐競.初中美術欣賞課教學中情境教學法的運用[J].當代家庭教育,2021(09):115-116.
[2]龔飛.初中美術欣賞課教學中情境教學法的應用體會[J].美術教育研究,2020(10):175-176.
[3]王芳.情境教學法在初中美術欣賞教學中的應用[J].美術教育研究,2020(03):168-169.
[4]劉寶剛.淺談初中美術欣賞課教學中情境教學法的應用策略[J].家長,2020(01):156-157.
[5]黃春艷.談談初中美術欣賞課教學中情境教學法的應用策略[J].新課程(中),2019(11):84-85.
新疆省克拉瑪依市克拉瑪依區(qū)第六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