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基于中國古典詩詞“言有盡而意無窮”的獨特語言魅力,以高中語文教材中的古詩詞為例,在課堂上通過預設問題、角色扮演和班級辯論等方式來創(chuàng)設情境,使學生在特定的詩詞情境中去感受語言,去體會古詩詞煉字的妙處,從而培養(yǎng)其豐富深刻的感受能力。
關鍵詞:創(chuàng)設情境、煉字、教學相長
一、中國古典詩詞“言有盡而意無窮”的獨特語言魅力
林庚先生在《說“木葉”》一文中,就“木葉”中的“木”做了細致的體味與闡釋,“木葉”相較于“樹葉”的繁密濕潤給人以干燥、微黃的聯(lián)想,讓人想到木板、木料的質(zhì)感。一個“木”字,整個秋天疏朗、蕭瑟的氣息便迎面而來。這充分體現(xiàn)了詩歌語言的暗示性,也要求我們在鑒賞詩詞時,要從字詞入手,重視品味領悟其蘊含的意境?!按酥杏姓嬉猓嬉淹浴?,即充分體現(xiàn)了古詩詞語言具有留白的藝術特征。
正因如此,我們在鑒賞詩詞時,除去查閱背景資料外,應該更加注重古詩詞言簡義豐的特點,細讀詩句,甚至對每個字詞進行反復玩味,用心去體味熔鑄在每一個字詞里的情感、意蘊。我們在高中語文教學的設計上,“創(chuàng)設情境”可以很好地引導學生品味煉字之妙?!扒榫场崩碚撌俏鞣秸Z言學家提出的,是指在具體的教學活動中,教師不是一股腦地將所有知識拋給學生,而是應該“不憤不啟,不悱不發(fā)”,讓學生通過自己的思考去收獲知識,通過各種手段,創(chuàng)設出豐富、生動的具體場景,激發(fā)學生的情感體驗,讓學生自己去積極主動地探索與體悟,從而引導學生主動思考、提升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下面,筆者即以人教版高中語文教材中的三首古詩詞為例,通過圖片展示、音樂渲染、預設問題、角色代入以及班級辯論等具體形式來創(chuàng)設生動形象的特定情境,引導學生分析體悟這三首詩詞的煉字之妙。
二、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品味周邦彥《蘇幕遮》詞的煉字之妙
周邦彥精通音律,在詞曲方面,造詣極高,他的主要成就是創(chuàng)作婉約派的詞,他的《蘇幕遮》詞在語言的錘煉上,堪稱典范。在這節(jié)課的教學中,我通過設置環(huán)環(huán)相扣的問題,播放音樂,PPT投影圖片的方式,帶領學生一起品味“大晟詞人”的語言之妙。
(一)“燎沉香,消溽暑”。
首先我讓學生從具體的詞句中找出詞人寫作本詞的時令。學生通過具體詞句以及課下注釋,發(fā)現(xiàn)這是夏季,而且有著南方夏季的點,因為詞人必須點燃“沉香”來消除濕氣,南方的夏季相較于北方的夏季,在炎熱的同時,由于氣候潮濕,給人一種潮濕悶熱的感受。接著,我讓學生找出能體現(xiàn)時令特點的字來進行賞析、品讀,學生找到了“溽、暑”二字。接下來我創(chuàng)設了分角色朗讀的情境,對其進行朗讀指導,在朗讀中,更進一步體會“溽、暑”二字的煉字之妙。再這樣濕熱的天氣中,詞人的心緒顯然是煩悶的,那么朗讀時就應該讀的慢些,音調(diào)拉長,語調(diào)也應低沉一些,我請班里所有的男同學進行了朗讀。
(二)“鳥雀呼晴,侵曉窺檐語”。
“鳥雀呼晴”,一個“呼”字頓時消解了詞人的郁結愁悶,擬人的表達使得整幅畫面生動起來。那同學們想想,又是誰在“窺”檐語呢?學生的思維被激活了,有的說既然呼喚晴天的是鳥雀,那么“窺”檐語的當然應該是鳥雀了,那探頭探腦的樣子多么可愛靈動。但亦有同學反對,他們認為“窺”的主語還可能是詞人,因為詞人此時在濕熱的屋子里正煩悶難捱,又恰巧聽到了屋外的鳥鳴,于是他走出屋門,一抬頭正巧看到了那一展歌喉的小精靈。第二種理解關照到了景物背后的人,我正要為此擊節(jié)嘆賞時,又有學生給出了另一種答案,他認為是“陽光”照到了屋檐上,若有若無,極具畫面感。正所謂“詩無達詁”,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學生展開想象,一起探究“窺”字的精妙之處,感受到了周邦彥煉字的高妙,激發(fā)了學生的情感體驗。這時,詞人的心情也變得明媚晴朗起來,“因聲求氣,吟詠詩韻”,我讓女同學嘗試朗讀,讀出此刻詞人的心情變化。
(三)“水面清圓,一一風荷舉”。
這句把荷花的神韻描摹得淋漓盡致,幾乎每個字都體現(xiàn)著煉字的精妙。我首先用ppt投影校園荷花池的照片,讓學生置身特定的情境,去揣摩其意象所蘊含的意境。然后提問,這句詞蘊含了多幅畫面,如果你是攝影師,請寫下你的拍攝方案(提示:鏡頭、角度、位置)?有學生緊扣“清圓”,荷葉、池塘、水面、露珠都是其拍攝對象,鏡頭的角度選擇有特寫,也有遠景。有學生說要拍下“水面清圓”的畫面須得是遠景,并且要俯拍,站在遠處、向下俯拍,才能拍出池塘的水面上鋪滿圓盤般的荷葉的場景。也有同學認為應該用特寫鏡頭捕捉那雨后荷葉上面的露珠清澈而圓潤的動人形態(tài)以及露珠滴入水中所激起的圈圈漣漪?!耙灰伙L荷舉”的畫面感更是被學生敏銳地捕捉著。“一一的荷”拍攝出來應該是什么樣子呢?有學生說“一一”可與“風”聯(lián)系起來品讀,正如同朱自清先生所描繪的荷葉,不是貼著水面,而是挺拔修長,隨著微風舞動,婀娜多姿,嫵媚可愛,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在風中搖曳,此起彼伏,舞出生命的律動。還有學生說鏡頭應該逐漸由遠景拉到近景繼而特寫,“一一”,一片片,明明觸目是大片的荷,可它們相互獨立,于是才有下文的風荷“舉”,而不是堆疊在一起。談到“舉”的時候,其主語和賓語究竟是何,學生的回來讓我得到了諸多啟發(fā),欣喜地發(fā)現(xiàn),原來不只有一種理解?!芭e”的主語是荷葉、是風、是粗壯的莖部、是水面,而被舉的對象則有荷葉、荷花、露珠……美麗是層層托舉產(chǎn)生的,就這樣,形成層層疊疊的荷塘之美。詞人用擬人手法,描繪出一種包容萬物的溫柔的力與美,給人“亭亭凈植”的感覺。最后我給出了朗讀提示,讓全班同學用舒緩平和的語調(diào)來朗讀,要注意重音和停頓。
三、角色扮演,品味柳永《雨霖鈴》的煉字之妙
柳永是北宋詞壇婉約派不可或缺的重量級人物,含蓄而深情的表達是他的特色?!队炅剽彙肪渚浜?,讀來令人神傷。我在課堂上主要通過引導學生進行角色扮演來創(chuàng)設情境,體會本詞的煉字之妙。
鑒賞詩詞最直接的切入點便是找到“詩眼”或“詞眼”,我先讓學生放聲自由朗讀,找到詞眼。“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jié)”,學生很快就找到了這句最能體現(xiàn)詞人心緒情感的句子,句中“傷離別”是詞眼。那么,詞人到底傷心到什么程度?哪句話具體描摹了他傷心時的情態(tài)呢?學生又找到了“執(zhí)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一句,此刻明明有千言萬語,卻都定格在了這無聲的一幕中。接下來,我給定了明確的任務,我要求學生抓住本句中“執(zhí)手”這一典型的動作來引導學生深入賞析。以學習小組為單位,引導學生做一做這個“執(zhí)手”的動作,思考這里的“執(zhí)手”能否換成“牽手”、“握手”或是“拉手”呢?從而更深切地體會通過煉字所達到的“此時無聲勝有聲”的藝術效果。
學生的熱情很高,紛紛開始了“執(zhí)手”這一動作的嘗試。起初,只是同性別的學生做“執(zhí)手”的動作,后來在我的引導和鼓勵下,同學們也打消了性別的顧慮,很熱烈地討論著“執(zhí)手”的精妙之處。到了展示環(huán)節(jié),先上來了幾組女同學,她們的“執(zhí)手”是溫柔而又含情脈脈的,她們認為此處唯有用“執(zhí)手”二字,才能描摹出一對戀人在“蘭舟催發(fā)”時的四目相對、依依不舍的情態(tài),明明有千言萬語,而此刻竟“無語凝噎”了,深刻傳達出“傷離別”的主題。后來上臺展示的是一組男同學,他們的“執(zhí)手”帶著男子的“陽剛之氣”,讓人感覺是道別時“兄弟”間的牽掛與不舍。其中一個男孩子說,“執(zhí)手”本來就源自戰(zhàn)場上戰(zhàn)友兄弟間的動作。“執(zhí)子之手,與子偕老。于嗟闊兮,不我活兮。于嗟洵兮,不我信兮”,《詩經(jīng)》里的句子是在描繪戰(zhàn)場上的生死離別,“執(zhí)手”是戰(zhàn)場上戰(zhàn)友之間的生死約定,后來經(jīng)過發(fā)展演變,才形容愛情的真摯與永恒。全班對這位男同學的發(fā)言報以熱烈的掌聲,確實,正因為“執(zhí)手”二字的動作感、畫面感太強,才演變?yōu)閻廴酥g親密的動作。
四、班級辯論,品味《涉江采芙蓉》的煉字之妙
《涉江采芙蓉》是東漢末年文人五言詩的代表篇目,它真摯的情感和余韻悠長的意境打動著每一位讀詩的人,它的語言更是典型地體現(xiàn)了“一字千金”的煉字之妙。
在上課前3分鐘,我播放了一曲符合本詩意境的古箏曲,營造氛圍,請學生談談自己聽后的感受,從各類藝術相通的角度,引出本詩,導入新課。在分析到“環(huán)顧望舊鄉(xiāng),長路漫浩浩”一句時,我緊扣“環(huán)顧”這一動詞,引導學生體會蘊含其中的畫面,這一回頭,給我們描繪出了一位凄楚、蒼涼、悲苦的主人公形象。此句表達出了抒情主人公那種滿懷希望地回頭看自己心愛的人,繼而又歸于無限失望的感情。那么,這個“環(huán)顧”的動作是誰發(fā)出的呢,它的主語是誰?對此,同學們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認為男子是“環(huán)顧”的主語,也有人反對,認為采擷荷花的是女子,故而“環(huán)顧”者也應該為女子。
此時,我設置了班級辯論的環(huán)節(jié),認為“環(huán)顧”的主語是女子的為正方,認為其主語是男子的則為“反方”,班級進行了一場辯論。正方認為采擷“芙蓉”的應為女子,因為“采蓮”是江南女子的舊習,一般采蓮的都是女子,女子哼著曲子,泛舟采蓮,借“采蓮”傳達出少女含蓄內(nèi)斂的情愫,故而這首詩的抒情主人公應為女子,那“環(huán)顧”的主語當然也為女子,回頭看故鄉(xiāng)的心上人,因為距離遙遠,所采擷的花兒也無法送出,更顯悲涼與落寞。而反方則認為古代社會,一般是男子出門遠行,或是求取仕途,或是為生計奔波,這里“環(huán)顧”的主語應該是男子,此時的情景應該是女子采擷了荷花想要送給心上人,然而所思的人卻在“遠道”,為了寄托相思,女子便想象自己所思慕的男子此刻亦在回頭望向故鄉(xiāng),也在思念著自己。這種手法被稱之為“對寫法”,這是古詩中表達思親思鄉(xiāng)情感一類詩的常用技法。在抒發(fā)自己的思鄉(xiāng)懷人之情時,為了寄寓深情,抒情主人公不直接從自身的感受心情出發(fā),而是筆鋒一轉,從他所思念的對象出發(fā),通過想象對方思念自己的情狀,從而間接、含蓄地表達出自己的深情。“想得家中夜深坐,還應說著遠行人”,白居易的這句詩即采用了“對寫”的手法,想象家人此刻正圍坐在一起,念叨著遠行的游子,來抒發(fā)自己的思親之情。
五、教學相長
煉字,既是語言的精心錘煉,更是情感的熔鑄。當我聽到多樣化的解讀與理解時,我對詩歌的體悟得到了豐富與完善,學生精彩的分析更是激活了我的思維,師生的交流碰撞出了多樣的智慧的火花,讓我們激蕩于胸中的情感得到了多層面、多角度、酣暢淋漓的表達。我想這便是《禮記》中所提到的“教學相長”,教師在傳授知識的過程中,更應重視向?qū)W生學習與借鑒,博觀約取,提升自我。
參考文獻
[1]王浩琳.高中語文宋詞情境教學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20.
[2]賀萍.高中語文課堂中情境教學模式的運用[J].語文天地,2020(10):16-17.
[3]趙福樓.基于語文學習任務群的語境教學探究[J].天津師范大學學報(基礎教育版),2020,21(01):21-25.
[4]林志文.鑒賞字詞,領會古詩詞煉字藝術[J].教育,2020(14):53.
[5]陳志芳.高中古詩詞煉字藝術教學探析[J].考試周刊,2019(39):36.
作者簡介:曹小麗,女,生于1989年6月2日,漢族,甘肅省慶陽市人,碩士研究生學歷,中學二級教師,語文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