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璇
【摘? ?要】活動園是道德與法治課程中活動性內容的重要載體。要突破道德與法治課中活動園教學的重難點,讓學生在“玩中學”,教師可以從以下方面入手:校本化,利用區(qū)域環(huán)境,構造活動學習的背景;自主化:鼓勵主動探究,提高活動學習效率;一體化:實施課程統(tǒng)整,全面推進教學,用豐富的教學活動促進學生的整體、全面發(fā)展,切實發(fā)揮活動園的教學價值。
【關鍵詞】道德與法治;活動園;校本;情境
對于小學《道德與法治》教材中的“活動園”欄目,五年級上冊《教師教學用書》將其解釋為:活動園在活動范圍上,既包括班級內的現(xiàn)場活動,也包括家庭或課外社會實踐活動;在活動主體上,既包括小組或全班活動,也包括個體活動;在活動形式上,既包括動手參與性活動,也包括反思交流活動;在活動內容上,既包括經(jīng)驗和思想的分享活動,也包括觀點的質疑與辯論活動??梢姡顒訄@內容豐富,有效運用將對課堂起到較好的促進作用。
然而,活動園欄目編排分散,分布在每一課的不同板塊中。同時,其內在邏輯較為隱蔽,因教材編排存在分散性,每課活動園之間的邏輯關系較難被發(fā)現(xiàn)。此外,活動園的時間分散,有些活動需要在課后完成,學生難以百分百達成。
這就需要教師對活動園欄目進行整體設計,將其有效融入教學環(huán)節(jié)。以五年級上冊《美麗文字 民族瑰寶》為例,教師立足于校本化、自主化、一體化的思想,利用區(qū)域環(huán)境構造活動的認知背景,利用主動探究活動促使學習內化,通過課程統(tǒng)整鏈接日常生活資源三個角度探索小學高段《道德與法治》教材中活動園的有效教學策略。
一、校本化:利用區(qū)域環(huán)境,構造活動學習的背景
《道德與法治》貼近生活,但教材在全國通用,學生的文化環(huán)境與生活方式卻各有特點。因此,教材的應用不可避免地存在一定的地域差異。對此,教師立足于校本資源,讓活動園更接近學生的學習生活,更接地氣。
(一)匹配資源,依托校本課程確定活動內容
教材中活動園的設計,由淺入深,呈螺旋上升的態(tài)勢,其中隱含著道德與法治課程的主旨。例如《美麗文字 民族瑰寶》一課的活動園就是從漢字本身出發(fā),逐漸延伸到中國傳統(tǒng)文化及道德觀念,旨在培養(yǎng)學生對于中華民族的自豪感。備課時,教師從內容、范圍、主體、形式幾個方面,對整課的“活動園”進行梳理和比較分析,依托本校的校本課程“走讀南宋”,以及學校周邊的人文、自然景觀,構建了活動園的區(qū)域課程資源,具體如表1。
表1? ?《美麗文字 民族瑰寶》區(qū)域課程資源活動表
[活動 主要內容和學習目標 區(qū)域課程資源 活動1 漢字古今對照,發(fā)現(xiàn)漢字的形象生動 上網(wǎng)搜索、參觀西泠印社 活動2 名勝古跡或文物上的古漢字 走讀吳山,尋找吳山上的石刻,了解石刻背后的故事;走讀歷史博物館,探究文物上的古漢字 活動3 書法作品欣賞 走讀場館,如欣賞蘇東坡紀念館里的書法作品和杭州孔廟碑林等;學生書法作品展 活動4 “趣味漢字”競賽活動,了解漢字的音形義,以及漢字中蘊藏的傳統(tǒng)美德 走讀“三潭印月”,了解“蟲二”碑的由來 活動5 探究“德、友”這兩個漢字傳遞的道德觀念 走讀“花港觀魚”,了解“魚”字下邊為什么只有三點 活動6 寫一則漢字的故事梗概 “我是文字考古家”:上網(wǎng)搜索,請教家長或老師;家長進課堂 ]
(二)重構序列,走讀景觀喚醒活動認知
在確定活動園的教學目標后,教師應根據(jù)學生的具體學情,重新架構該課的知識序列。所謂的重構知識序列就是指把教材內容轉換為教學內容。本課教材包含了“豐富多彩的文字”“古老而優(yōu)美的文字”“意蘊雋永的漢字”和“影響深遠的漢字”4個活動主題,6個活動園的學習,先向學生展示漢字從甲骨文到楷書的發(fā)展歷程,領略不同時期的漢字風采,再讓學生討論“友”字反映出來中華民族的道德觀念,最后提升到讓學生在信息化、全球化的時代,感悟古老的漢字正煥發(fā)出新的活力。6個活動園的學習都可以以“課外開展活動,課內匯報交流”的形式進行。教師先利用活動園設計預習作業(yè):組織學生根據(jù)自己的喜好選擇組建小組,在行走中開展活動:A.參觀西泠印社,了解古今漢字。B.走讀吳山,尋找吳山上的石刻,了解石刻背后的故事。C.走讀歷史博物館,探究文物上的古漢字。然后利用活動園開展拓展延伸活動,如走讀蘇東坡紀念館,欣賞蘇東坡的書法作品,參觀杭州孔廟,欣賞碑林等。通過行走的活動,教師對活動園進行了調整、拓展和擴充,讓學生在情境中感受漢字的古老、優(yōu)美與神奇,由此提升教學的針對性、活動性與生活性。
(三)鏈接研學,融通活動增強文化自信
兒童生活的建構不能局限于課堂。學生的生活是寶貴的課程資源。教師將活動園與學校的日常德育研學活動相結合,以實現(xiàn)二者的良性互動。如教師將活動六“漢字的故事梗概”與“故事節(jié)”相結合,在春、秋季研學時,引導學生關注景點牌匾上的題字,以此讓漢字文化深入學生生活的點滴,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增強文化自信,傳承與發(fā)揚漢字文化。
二、自主化:鼓勵主動探究,提高活動學習效率
《義務教育品德與社會課程標準(2011年版)》指出:教師要通過創(chuàng)設任務情境或問題情境,激發(fā)學生主動學習和探究的興趣,鼓勵他們大膽嘗試解決問題的方法。在活動園的教學中,教師可以以問題為驅動,開展項目學習,豐富活動園實施的載體,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
(一)情境學習:在參觀了解中探究
學習動機源于現(xiàn)實環(huán)境,學習體驗源于真實情境。為此,教師帶領學生走進情境,體驗漢字的奧妙。學生在蘇東坡紀念館,欣賞幅幅書法作品;走進孔廟,徜徉于碑林中……他們用自己的眼睛與心靈感受漢字的古老與神奇,在真實的環(huán)境中自然而然地產(chǎn)生學習的動力。
(二)體驗參與:在動手實踐中探究
道德與法治是一門實踐性課程,道德認識是前提,道德行為的形成則是教學的歸宿?;顒訄@的實施旨在讓學生在實踐中探究感悟明理。教學本課時,教師在教室布置了書法展,現(xiàn)場請學生動手寫甲骨文的“德”“友”等字,掀起了學習的高潮。學生在感受漢字的美的同時,探究筆畫背后的故事與深意,感嘆中國文化的深遠與有趣。學生的探究積極性得到了充分激發(fā)。
(三)對話交流:在碰撞交流中探究
拓展活動園開展項目學習后,最關鍵的一個環(huán)節(jié)是項目成果展示。期間,小組與小組之間,組員之間、師生之間的對話,是學生又一次習得與內化的過程。教學活動園6時,教師在課前引導學生通過資料收集、請教他人等方式,收集了關于漢字的故事。小組成員合理分工,課堂上通過故事會的形式開展學習,評出“漢字故事王”。學生在說故事、聽故事、評故事的過程中產(chǎn)生思維的火花,品味漢字文化中蘊藏的品德。
蘇霍姆林斯基說:“道德準則,只有當它們被學生自己追求、獲得和親身體驗過的時候,只有當它們變成學生獨立的個人信念的時候,才能真正成為學生的精神財富?!被顒芋w驗式學習能夠有效彌補常態(tài)課堂教學的不足,引領學生在貼近生活的活動中獲得知識、發(fā)展能力,并形成正確的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
三、一體化:實施課程統(tǒng)整,全面推進教學
活動園的設計應具有綜合性,能體現(xiàn)學生與自然、社會、自我的內在整合,真正做到教學、生活、發(fā)展三者的有機統(tǒng)一。該內容可以與其他課程進行聯(lián)結,讓學生的學習空間得到適當?shù)难由臁?/p>
(一)抓住重點,系統(tǒng)預習
學生材料的準備是否充分,直接影響到活動園的學習效果。教師需要將學生的預習和課前準備納入整體的教學設計中。由于學生的課余時間較少,而活動園欄目又相對分散,如果布置學生準備每個活動園的材料,勢必加重學生的學業(yè)負擔。因此,教師可以通過對活動園欄目的內容進行分析,找到重點,讓學生有意識地開展預習,為后面的學習做好準備。例如《美麗文字 民族瑰寶》中活動園6的“漢字故事會”活動就符合上述特點。該活動要求學生先找到一個“有故事”的古漢字,進行形態(tài)部件的解析,解析是一種高階思維活動,這個要求和活動園1~5的內容對應。而故事梗概的撰寫包含“字義解析”和“相關道義”兩個部分,學生要查看資料,并進行提煉概括,其中隱含著評價和價值體認??梢哉f,這也是一種較為綜合的高階思維活動,包含著活動園4、5的內容。因此,教師選擇以活動園6為線索,貫穿整課的預習。教師可以為學生設計一份預習單,將學習目標、資源、預習內容和評價結合,讓學生把握本課活動園要學什么、怎么學。
(二)整體設計,有效活動
到了課堂教學的實施階段,教師可以考慮結合相應的課時安排完成活動園的教學。例如本課活動園1~3被安排在第一課時,活動園4~6被安排在第二課時,教師應根據(jù)學情進行設計,對教材進行整合?;顒訄@4、5可以整合在一個環(huán)節(jié),因為其知識難度和情感價值都在同一個層面——通過對漢字進行由形到義的解析,讓學生感受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和道德觀念。
(三)設置量規(guī),推進評價
活動園評價的主要目的是激勵學生獲得進一步發(fā)展,促進學生品德的發(fā)展與生活能力的提高。為了讓活動園的學習更有效,評價和學習活動應該如影隨形。教師在進行整體設計時,必須要考慮評價的跟進。常用的方法就是使用結果性評價的隨堂檢測和設計過程性評價的評價量規(guī)。
預習時,將評價與目標結合,可以讓評價的可操作性更強。具體可以以可視化的標準,如打星、評級、賦分等方式,將評價嵌入學習過程。簡單明了的評價量規(guī)適合學生在自主學習時使用,但其區(qū)分度相對模糊。因此,教師應設置一份較為詳細、區(qū)分度較高的分析性評價量規(guī),從而對不同能力的學生的學習行為或結果進行描述,同時進行相應的等級賦分或系數(shù)設定,如表2。
表2? ?《美麗文字? 民族瑰寶》活動園分析性評價量規(guī)表
[活動園
名稱 主要內容和
學習目標 學習行為或結果描述 賦分 權重 活動園
1~2 從名勝古跡或文物上,找到古漢字,并知道該字的古今發(fā)展歷程,發(fā)現(xiàn)漢字的形象生動 能用自己的話描述古漢字形象生動的一個方面 3 1 能通過自主學習知道所找古漢字的古今對照情況 2 1 能自主找到一個古漢字或者能從名勝古跡、文物上找到一個古漢字 1 1 活動園3 書法作品欣賞 自主學習或小組合作,能用自己的話簡單介紹幾位書法家的作品的異同 3 3 自主學習或小組合作,能用自己的話簡單介紹一位書法家和他的代表作 2 2 自主學習或小組合作,能用自己的話介紹一種字體的特點 1 1 活動園
4~6 “漢字故事會”主題活動 自主學習或小組合作,完成一則“漢字故事”,并制作成個人或小組的作品,進行展示 3 3 了解自己感興趣的漢字所反映出的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與道德觀念 2 2 知道自己感興趣的古今漢字的音、形、義的發(fā)展變化 1 1 ]
需要注意的是,活動園教學要以學生為中心。教師可以與學生一起討論活動計劃,讓學生來選擇活動開展的方式、內容以及小組同伴。同時,活動的過程推進要體現(xiàn)全域育人?;顒舆^程是學生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學習能力、團隊協(xié)作水平等因素全方面展現(xiàn)的過程。關注學生在活動過程中的表現(xiàn)不僅可以給教師了解學生提供翔實的方向,還為教育學生,使學生在原有的基礎上有所提升提供了充分的機會?;顒又?,要讓個體差異融入整體優(yōu)化過程。教師應從學生的日常生活中捕捉有教育價值的內容,兼顧群體需要和個體差異,根據(jù)學生的實際表現(xiàn)提出積極的、有針對性的建議,調動他們的學習主動性,讓學生獲得成就感,增強自信心。
參考文獻:
[1]楊梅.小學道德與法治可以這樣教[M].長春: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2019.
[2]達蒙.兒童道德心理學[M].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20.
[3]杜時忠.德育研究[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9.
(浙江省杭州市勇進實驗學校? ?310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