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茜茜
摘 要:在新的教育時代下,教材的變動往往是和新課程標準等相關的,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關注課后習題的變化,確保教學可以迎合社會對人才的需求。
關鍵詞:核心素養(yǎng);部編版;課后習題
一、課后習題設計的特點
對比之前的蘇教版教材,可以發(fā)現(xiàn),同一篇課文的課后習題種類變多,而且學生的自主性學習變得比較高。
例如,在《我是什么》的課后習題中,除了“朗讀課文”,還要讓學生說一說“我”是什么?“我”會變成什么樣子?和之前的習題有了不同,學生可以充分發(fā)揮想象力,體現(xiàn)自主性。而對比其他內(nèi)容,我們也可以看出,部編版教材中對學生即“我”的凸顯比較明顯。旨在不斷的實踐中豐富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增強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二、課后習題具備的特點
分析課后習題的特點,教師才可以更好地利用課后習題去幫助學生理解課文,所以,在分析課后習題變化的基礎上,還要分析課后習題具備的特點,這樣才可以真正促進學生對知識的理解。
1.題目的數(shù)量變多
在部編版二年級上冊教材中,題目數(shù)量明顯增加。每節(jié)課的課后練習平均在3個左右,2001年版教材的課后練習平均在2個左右,而且從篇幅和表達方式上看,新教材課后練習的表達方式更加具體,方向性更強,對學生的要求更明確。
例如,《坐井觀天》這篇課文的課后習題,第2題中,讓學生分析小鳥和青蛙在爭論什么?它們的說法為什么不一樣?需要結合知識、生活經(jīng)驗展開想象,才可以真正了解知識,且與之前的教材版本相比,其只是單純地讓學生“讀讀抄抄”。這樣對比,學生就需要完成完全不同的作業(yè)形式,為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再如,《紙船和風箏》這篇課文的課后習題從原來的2道題目增到4道題目,其對于課文的細節(jié)更加關注。由此可見,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從課后習題來關注本節(jié)課的重點并據(jù)此設計教學,展開豐富的教學活動,促進學生對新知識的理解與認知,從而真正讓學生獲得知識的成長與體驗,構建起知識體系。
2.凸顯學生的識字能力
識字教學是低年級語文教學的重點。學生通過學習,認識課文中的陌生字詞,了解其讀音以及用法。
例如,《風娃娃》的課后習題中,讓學生“不認識的字先猜一猜,再和同學交流”。在猜字的過程中,學生可能需要從這些字的偏旁部首、結合生活經(jīng)驗、看圖猜字等方法進行探究。學生的閱讀興趣就被充分調(diào)動起來,當學生讀出字的正確讀音的時候,教師讓學生說出他們猜字的依據(jù),這就要求學生進行正確的表達,并且讓學生對認識字的正確方法有了一定的理解。
識字是教學過程中學生需要掌握的重要能力之一,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關注學生識字能力是否得到提升,若是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仍舊過分依賴字典,那么他們的識字能力就很難得到有效的提升。
3.圖文結合
新教材本身有了較大的變動,主要是圖片內(nèi)容變得更加生動,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可以結合圖片來理解,很好地幫助學生掌握知識。例如,《小蝌蚪找媽媽》的課后習題里,要求學生根據(jù)圖片講述小蝌蚪找媽媽的過程。學生可以根據(jù)插圖來說故事,提升學生語言構建能力。
例如,《風娃娃》這篇課文的課后習題中,有一個是“依據(jù)下面的提示講講這個故事”。在教學過程中,學生通過觀察圖片,獲得直觀的感受和理解,更好地理解課文。
由此可見,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更好地通過圖片來幫助學生了解題意,學生在學習中就會更快速地理解題目的內(nèi)涵,從而認識到習題要他們掌握的內(nèi)容。
三、語用訓練與生活聯(lián)系的特點
在蘇教版教材中,題目總是貼近文本本身。教材是學習的材料,教材內(nèi)容來源于生活,學習也要最終回歸生活。部編版教材在練習設計方面,切入當代小學生的日常,與學生的生活和學習緊密關聯(lián),讓語言文字運用訓練與學生自身聯(lián)系起來。
例如,“讀一讀,選幾個詞語夸夸某處景物”這個題目,教師可以讓學生結合生活實際進行探究知識,學生也可以將語文知識和自己的現(xiàn)實生活結合起來,教師再讓學生繼續(xù)探究新知識,學生的知識運用能力會有更大的提升。
實際上,部編版教材中有許多與知識運用能力相關的題目,所以教師要充分利用這些題目,以不斷提升學生的知識運用能力。所以,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將知識點和課后習題有機結合起來,學生的思考與學習能力會有很大的提升。
參考文獻:
[1]徐美勤.從課后習題中把握統(tǒng)編語文教材新方向[J].教學與管理,2018(32).
[2]肖龍芳.講之功有限 習之功無已:以平實的心態(tài)聚焦課后練習[J].讀與寫,20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