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珂珂
哼小車是一種集歌、舞、樂三者一體的綜合藝術形態(tài),是介于民間舞蹈和成熟戲曲之間的一種特殊藝術形式。哼小車主要流行于河南省焦作市武陟縣及新鄉(xiāng)市獲嘉縣部分地區(qū),其中以武陟縣東部的喬廟鎮(zhèn)為主要流行地區(qū),傳承哼小車比較有代表性的村莊有喬廟鎮(zhèn)的馮丈村、付村、前趙村、關王廟、宋莊、宋陵等。①
哼小車唱腔獨特,演唱以哼唱為主,哼唱時一般是一人領唱眾人幫腔,表演道具是一木質車架,上覆黃布,兩邊各繪有一車輪的小車,表演時用布繩掛在坐車人身上,后有一推車人,前有一領車人,因此得名哼小車。哼小車的表演形式也有其獨到之處,表演時在鑼、鼓、镲等樂器的伴奏下有一男扮女裝(以前哼小車角色都由男性扮演,現(xiàn)在全由女性扮演)的坐車人,有一推車人,另還有領車人、相公、小姐、丫鬟等圍成一圈或走或跑、或扭或退,做各種簡單的舞蹈動作,圈中老婆手持拐杖做滑稽表演,同時擔任整個指揮,眾人看其拐杖而變換各種動作。伴奏樂器原本有文場和武場之分,文場樂器有板胡、二胡、笛子、笙等,武場樂器有大鑼、小鑼、大镲、小镲、鼓、板、梆等?,F(xiàn)在的哼小車樂隊伴奏只有武場樂器。哼小車的劇目內容大多以家庭倫理、生活中的瑣碎小事為主。哼小車繁盛時期,劇目有上百出,現(xiàn)僅有十幾出尚在演出,如《王青山探母》、《王媽媽探病》、《俊英下樓》、《斗嘴》、《母女斗嘴》、《小禿鬧房》等。
解放前,哼小車深受當?shù)厝罕娤矏?,廣泛流傳。因歷史、“文革”或多種文化的沖擊等各種因素,現(xiàn)僅有馮丈村還保留著哼小車樂隊,除春節(jié)期間參加行水演出外,平常也會受邀參加學?;蚩h里的活動演出。
哼小車曲牌大多來自民間小調或明清時調,鼎盛時期達二十幾種,有【釘缸調】、【魏調】、【陽調】、【上河調】、【下河調】、【壽州調】、【垛子調】、【南跌落】、【節(jié)節(jié)歡】、【大羊排】、【太平年】、【畫扇面】、【湖北調】、【湖南調】、【滿江紅】、【混江龍】等,現(xiàn)在經常用到的只有【陽調】、【壽州調】、【垛子調】、【南跌落】、【節(jié)節(jié)歡】、【太平年】等。下面是哼小車劇目所用曲調的統(tǒng)計概覽,參見表1。的看出,【陽調】是哼小車所用曲調最多的,高達137次,其中《母女斗嘴》全劇只用【陽調】這一個曲調,由此也可以判斷【陽調】是哼小車的主要曲調唱腔。哼小車的第二大唱腔是【壽州調】,所用次數(shù)達32次,接下來依次是【垛子調】、【節(jié)節(jié)歡】、【南跌落】、【太平年】等。
表1:各劇目所用曲調
俊英下樓 王青山探母 母女斗嘴 王媽媽探病 小禿鬧房 斗嘴 翻貨籃 打杠 算卦 共計太平年 1 2 3大羊排調 1 2 3上河調 1 1下河調 1 1湖南調 1 1湖北調 1 1 22 15 38 37 12 3 18 43 29
老藝人薛垂銀說:“像【上河調】、【下河調】現(xiàn)在就只有我會唱了,因為年輕一輩覺得太難,都不愿意學?!毕裱Υ广y老師所說類似的曲調還有很多,因此現(xiàn)僅有幾個曲調還在唱,如果唱到不會唱的,大都用陽調代替。如《小禿鬧房》、《母女斗嘴》現(xiàn)全部改用【陽調】演唱。對于民間藝術來說,在漫長的歷史發(fā)展過程中,一些曲調受當時環(huán)境或人為因素的影響,在演唱過程中逐步被替代,簡化學習、演唱的過程,得以有不同的發(fā)展,屬民間藝術發(fā)展的正?,F(xiàn)象。
【陽調】是哼小車中應用最廣的唱腔,且名稱多樣,在哼小車中大多稱【鳳陽歌調】,哼小車藝人又將其省略為【陽調】。這一曲調何時運用于哼小車中,成為哼小車的主要唱腔,無任何歷史文獻記載,與戲曲、曲藝、民歌當中的【鳳陽歌】又有什么關系,我們也不得而知。因此,本文在記錄哼小車【陽調】曲譜的前提下,以【陽調】唱腔為例,對比分析【陽調】與【鳳陽歌】的關系,探究哼小車【陽調】的本質特點。
【陽調】在哼小車的唱腔音樂中占有很大比例,經過錄音整理分析可知,它共包含三種形式,但這三種形式同屬一個旋律曲體,其旋律框架、結構基本一致。整個劇目演唱是這三種形式交替出現(xiàn)。囿于篇幅有限以及旋律本身無太大變化,下面只展示兩個譜例。第一種形式如譜例1。
譜例1:
上例【陽調】屬五聲徴調式,是一個由四個樂句組成的單樂段結構,第一句起落音為“sol、re”,第二句起落音“sol、sol(低音)”,第三句起落音為“re、do”,最后一句落音為“re、sol(低音)”。句式為前四后三的七字句。旋律以級進為主,中間的四度五度跳進為整個曲子增加了跳動感,每句結尾有一小節(jié)幫腔,最后一句有一個三小節(jié)的幫腔。
第二種如譜例2。
譜例2:
由譜例2可以清楚地看出,這段【陽調】唱腔與譜例1基本沒有變化,只是在標紅處有略微發(fā)展變化,詞格對位也有略微變化,但只是在整個大的旋律走向內稍微變動,屬于一個旋律曲體,旋律穩(wěn)定性較強,其音樂結構、樂句落音、句式、調式等方面都完全相同。同屬哼小車的母體原型。
綜上可知,哼小車中的【陽調】屬五聲徴調式,節(jié)奏較為簡單,旋律以五聲音階進行,唱詞為七字句,基本一字一音,結構簡單規(guī)整,四句落音分別為re、sol、do、sol,結尾有三小節(jié)的幫腔。速度較為緩慢,音域跨度不寬,因此適合表達各種情緒,也成為哼小車中最為常用的唱腔曲調。詞的字數(shù),除去襯字,共有正字28個,如上例一眼看上去字數(shù)多少不等,但哪個是襯字,哪個是正字,很容易分辨出來?!靶∨畠褐v話那個真真孩氣”其中“女兒講話真孩氣”便是正字,其余便是襯字。因第三句“巧嘴八哥會應當”只有正字,是七字句,便決定整個曲調是七字句的句式,那么第四句“說的哩那個為娘我笑盈盈”,其中“哩、那個、我”屬于襯字,其余便是正字,這樣整首曲調便只有四個七字句,即有28字。譜例1亦是如此。
【陽調】這一曲調流行于我國各地,在許多劇種和曲種中被采用,如山東琴書、大調曲子、河南曲劇等?!娟栒{】被廣泛應用到地方戲曲、曲藝當中,在和當?shù)孛耖g音樂、方言等相結合后,它的句式結構、旋律、節(jié)奏等方面常發(fā)生變化。在這些曲調的旋律中,依稀可以看到哼小車【陽調】的影子。
下面是河南大調曲子中【陽調】的早期唱法,也被稱為【老陽調】。
譜例3②:
上例是【陽調】早期形式,也屬五聲徴調式,旋律和節(jié)奏較為簡單,基本是一字一音,由四個樂句組成,以上與譜例1基本一致。上例曲調的四句落音分別為re、sol、la、sol,而譜例1的落音為re、sol、do、sol,每句尾由一小節(jié)的過門,結尾是一句七小節(jié)的幫腔。整段旋律音域不寬,節(jié)奏簡單規(guī)整。譜例3與譜例1哼小車【陽調】譜例做一對比,不難發(fā)現(xiàn),兩者存在大量的相似之處,同屬五聲徴調式,上例第一、第二小節(jié)即出現(xiàn)“2—5—1(高音)”三音之間的跳進,而譜例1也有類似三音跳進的旋律音型,即“2—5—1”。旋律方面也有相同之處,第一、二小節(jié)強拍與弱拍位置的第一個音都是相同的音,第三小節(jié)旋律完全一樣,第五、七、八、九、十一以及第十三小節(jié)的強拍與弱拍位置的音也都是相同的。詞的句式方面,上例是“三、三、四”的十字句,而哼小車【陽調】是“二、二、三”的七字句。由此可以清楚的知道,哼小車【陽調】與大調曲子的早期【陽調】是有緊密聯(lián)系的。
“鳳陽歌”隨著“身穿花鼓走四方”人而傳到了祖國的四面八方,廣泛被運用于地方戲曲、曲藝、民歌中,從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鳳陽歌”。那么“鳳陽歌”是否與哼小車【陽調】屬于同一原型,下面來看一首鳳陽當?shù)刈钤绲摹傍P陽歌”——【秧歌調】。
譜例4:
【秧歌調】源于鳳陽當?shù)匮砀璧难砀枵{,是最早的“鳳陽歌”。下面把哼小車中的【陽調】與安徽鳳陽的本土“陽調”做一對比分析:
上述【秧歌調】與譜例1(包含譜例2)的【陽調】存在明顯不同,上述譜例屬五聲宮調式,其結構也是四句式,四句落音分別為sol、do、re、do,而譜例1是徴調式,四句落音為re、sol、do、sol,有明顯差異。唱詞都是七字句,上例旋律以級進方式進行,波動性小,旋律較平穩(wěn),節(jié)奏型基本相似。
下面是一首河南焦作地區(qū)的民歌《鳳陽歌》:
譜例5③:
上例是《中國民間歌曲集成·河南卷》中記錄的流行在河南焦作地區(qū)的一首民歌《鳳陽歌》,與譜例1同屬五聲徴調式,是由四個樂句組成,四句落音分別為re、sol、la、sol,而譜例1的四句落音為re、sol、do、sol,可知,除第三句落音不同之外,其他三句落音完全相同。調式和旋律走向與譜例1的【陽調】也基本一致。唱詞方面,上例是三二三的八字句,而譜例1是前四后三的七字句。
由以上分析可知,譜例1與鳳陽當?shù)氐镍P陽歌因為時間地域的關系可能存在較大差異,但在旋律、落音、句式等方面的相似之處,就不能斷定哼小車【陽調】在發(fā)展之初就未必受過鳳陽當?shù)氐那{的影響。因為“傳統(tǒng)是一條河流”,只要是在這條河流中生存發(fā)展的,勢必會受到周圍環(huán)境的影響。同樣的,譜例5這首河南焦作的民歌《鳳陽歌》與哼小車更是生存在同一個地域環(huán)境中,同樣在河南焦作地區(qū),而兩首曲例在落音、結構、句式、旋律方面都十分相似,體現(xiàn)了一個地域環(huán)境中的藝術特征。而譜例3的【陽調】是河南大調曲子登臺初期(1926-1930)使用過的一種唱腔,之后很少再使用。其與譜例1無論在音樂旋律、調式還是在唱詞方面都存在著一種多樣的統(tǒng)一。哼小車在1926年左右也正處于發(fā)展的繁盛階段,與剛剛登臺的大調曲子處在同一時期,哼小車與大調曲子的前后發(fā)展關系無從得知,但可以確定的是,哼小車唱腔發(fā)展成熟之前曾受過河南大調曲子的影響。
由以上可知,哼小車唱腔【陽調】與大調曲子關系緊密,發(fā)展過程中曾受當?shù)孛窀琛蚯约扒嚨挠绊?,經哼小車藝人的不斷發(fā)展完善,形成了如今具有自身魅力的民間歌舞小戲——哼小車。
在長期的表演實踐中,【陽調】逐步發(fā)展成哼小車的主要唱腔,也形成了自己的特點。以下就【陽調】的基本特點作簡要論述。
【陽調】調式為徴調式,通常由四個樂句組成,第一句落音在商音上,第二句落音在徴音上,第三句落在宮音上,第四句落音徴音,典型的五聲徴調式曲調類型。【陽調】旋律的特點是高起低落,即開始第一小節(jié)的起音通常是高音,到第一句結尾的落音通常是低音。如譜例1、譜例2,第一樂句起音sol,落在re上,第二樂句起音也是sol,然后落音在sol(低音),充分體現(xiàn)了【陽調】高起低落的特點。其下落的旋律走向,也進一步證明了哼小車與大調曲子的淵源關系,兩者相互借鑒,彼此成就。音程多以五聲音階間的級進為主,也有四度、五度跳進及其他音程。五度音程如“do(高音)—mi”、“do—sol”的跳進,四度音程多以“sol—re”、“re—sol”為主,四度與五度的音程跳進在【陽調】中頻繁出現(xiàn),為原本平緩、沉悶的旋律增加了一絲活潑、跳躍,也成為哼小車的典型特點。
【陽調】的句式為七字句,“常見的七字句有‘順七字’和‘倒七字’之分,所謂順七字即前三后四,所謂‘倒七字’即前四后三。”④而【陽調】句式屬于“倒七句”的七字句,如譜例2中的唱詞“小女講話真孩氣,你與為娘玩耍哩,巧嘴八哥會應當,說的為娘笑盈盈?!?/p>
綜上,【陽調】作為哼小車的主要唱腔,其音樂結構、句式、旋律、節(jié)奏節(jié)拍等方面都形成了自身的一種穩(wěn)定性。然而這種穩(wěn)定性并不是一成不變的,【陽調】在長期的發(fā)展中,為了適應不同的劇目內容,不同的情緒、人物角色等,也會出現(xiàn)不同的變體,實際應用中也可能會出現(xiàn)不同于以上特征的現(xiàn)象,不能一概而論。
通過對比研究哼小車【陽調】唱腔與河南大調曲子中早期的【陽調】唱腔、民歌《鳳陽歌》以及鳳陽當?shù)氐摹傍P陽歌”之間的關系,分析研究它們旋律、音樂結構以及唱詞、唱腔的特征,發(fā)現(xiàn)哼小車【陽調】既和地域性的音樂特征有聯(lián)系,主要體現(xiàn)在河南民歌和大調曲子上,同時又和安徽的“鳳陽歌”存在一定程度的聯(lián)系。在漫長的發(fā)展過程中,哼小車【陽調】也形成了自己穩(wěn)定性的特點,在實際使用過程中還具有一定的靈活可變的空間?!?/p>
注釋:
① 丁永祥.儀式中的舞與歌——河南西北部地區(qū)民間歌舞小戲“哼小車”調查與研究[J].戲曲藝術,2008,(01):31.
② 吉莉.河南曲劇唱腔研究[M].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16:109.
③ 《中國民間歌曲集成》河南卷編輯委員會.中國民間歌曲集成·河南卷(上)[M].北京:中國ISBN中心,1997,12.
④ 董維松.詞七、曲三、辨程式——種關于曲牌音樂分析方法的研究[J].中國音樂,2009,(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