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嘯吟
廣州醫(y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泌尿外科 510000
護理學是一門非常實用的應用學科,臨床護理教育是護理專業(yè)的學生通過系統(tǒng)的理論學習后,按照指導進行臨床實踐活動,確認、鞏固和深化所學的理論知識。臨床護理帶教是護理教育的最后階段,是理論知識與實踐相結(jié)合的唯一途徑,培訓護士提高他們的實踐能力,是工作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1-2]。有關(guān)學者認為,問題導向教學模式(problem-based learning,PBL)的宗旨是依靠問題進行學習,是以學生為學習主體教學的一種模式[3-4]。該模式是一種新的教學模式,也是護理教育中強調(diào)學生主動學習的一種新教學模式,也在臨床護理帶教中廣泛應用[5]。為提高護理實習生的臨床護理學習效果,為此選取護理實習生50名作為研究對象,分析采用不同護理帶教方式的臨床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廣州醫(y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50名護理實習生進行本次調(diào)查研究,參選實習生全部來自2020年5月至2021年5月期間接收的實習生,以隨機數(shù)字表法的方式進行分組,每組25名。對照組男3名,女22名,年齡范圍為19~23歲,年齡(20.21±0.34)歲,??茖W歷9名,本科學歷16名;試驗組男2名,女23名,年齡范圍為20~23歲,年齡(20.64±0.11)歲,大專以上18名,本科以上7名。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
1.2 方法
1.2.1 對照組護理實習接受傳統(tǒng)教學法 帶教老師在學習過程中為護理實習生講解課程內(nèi)容。
1.2.2 試驗組護理實習生接受PBL教學法(1)進行PBL教學模式的關(guān)鍵就是問題的設(shè)計,在設(shè)計教學問題時需注意:①所涉及的問題核心必須是護理工作;②問題必須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以及增加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不同的教學目標,應該采用不同的方式);③問題出現(xiàn)并解決,在此發(fā)展過程中,對學生的學習成果以及所學知識的運用、學習方式的有效性都要進行監(jiān)督,并且及時反饋,讓學員對所學知識進行感受和評價,提高其預測和判斷能力。(2)遵循PBL教學模式核心,通過發(fā)現(xiàn)問題、制定方案和計劃、探究實踐、交流分享、反饋評價的原則進行教學。①將5名護理實習生分為一組,在接受教學模式的第1天由帶教老師將典型病歷資料發(fā)放給組長,并提出相應問題,讓護理實習生自行制定解決方案。②組員在組長的帶領(lǐng)下翻閱資料和查看患者病歷,制定相關(guān)的護理方案,并在組間探討護理內(nèi)容是否可行。③定期舉辦組間討論會,帶教老師回收提出的問題,讓學生進行解答,并將實際操作與理論沖突時的應對方案與老師進行探討,擇優(yōu)選擇具體的護理內(nèi)容。④帶教老師在組間討論結(jié)束后,對每個護理實習生進行點評,分析護理實習生的個人優(yōu)點和不足,幫助其不斷完善護理實踐內(nèi)容,并在次日的臨床巡訪中讓護理實習生進行護理實操[3]。學習時間為14 d。
1.3 考核方式(1)比較兩組護理實習生在不同模式帶教下的實踐及理論考核成績,每項成績滿分為100分,得分越高,成績越好[6]。(2)觀察兩組護理實習生的護理帶教滿意率,帶教滿意度以評分方式進行,此次調(diào)查評分表格為自行設(shè)計的問卷表格,總分值為100分,得分越高證明帶教滿意度越佳??倽M意率為(滿意例數(shù)+一般例數(shù))/總例數(shù)×100%。(3)對比兩組護理實習生的思維能力評分,思維能力包括尋求真相的能力、分析能力、求知欲能力、系統(tǒng)化能力和認知成熟度,分數(shù)越高成績越好。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本研究數(shù)據(jù)采用SPSS 19.0統(tǒng)計學軟件處理,符合正態(tài)分布的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例(%)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考核成績比較 試驗組護理實習生的實踐考核成績、理論考核成績均高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00 1),詳見表1。
表1 兩組護理實習生考試成績比較(分,±s)
表1 兩組護理實習生考試成績比較(分,±s)
注:試驗組接受問題導向教學模式教學法,對照組接受常規(guī)教學法
組別試驗組對照組t值P值人數(shù)25 25實踐考核成績94.45±3.09 82.78±2.22 15.335 9<0.000 1理論考核成績95.29±2.18 89.15±2.39 9.490 3<0.000 1
2.2 教學滿意情況比較 試驗組護理實習生的教學總滿意率高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5.357 1,P=0.020 6),具體見表2。
表2 兩組護理實習生教學滿意情況比較[名(%)]
2.3 思維能力評分比較 試驗組護理實習生的尋求真相能力、分析能力、求知欲能力、系統(tǒng)化能力和認知成熟度評分均高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00 1),具體見表3。
表3 兩組護理實習生思維能力評分比較(分,±s)
表3 兩組護理實習生思維能力評分比較(分,±s)
注:試驗組接受問題導向教學模式教學法,對照組接受常規(guī)教學法
組別試驗組對照組t值P值人數(shù)25 25尋求真相能力48.64±0.24 41.01±0.14 137.304 9<0.000 1分析能力47.33±0.28 39.13±1.17 34.080 4<0.000 1求知欲能力46.80±1.19 41.07±0.57 21.713 3<0.000 1系統(tǒng)化能力47.01±1.81 38.10±0.24 24.399 7<0.000 1認知成熟度47.91±0.24 10.87±0.34 445.007 2<0.000 1
隨著臨床對護理人員的要求越來越高,帶教模式也越來越完善,同時護理帶教教學方式也面臨著巨大的挑戰(zhàn)[7-8]。常規(guī)的帶教模式主要是以帶教老師為中心進行新入職人員的帶教與培訓,在此過程中往往會忽略新入職的護理人員本身的特點,從而無法充分調(diào)動其參與工作中的積極性,并且臨床操作技能提升緩慢。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單一,從學員進入科室開始,就要在不同的科室進行輪轉(zhuǎn),科室不同教師的帶教方式不同[9]。不僅如此,以往的實習學生反饋,學生對于工作的定位不準確;傳統(tǒng)的護理帶教方式大多遵循教學大綱對學生進行教學,教學方法比較陳舊枯燥,很難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厭學甚至出現(xiàn)抵觸情緒。相關(guān)專家認為,PBL是一種新的教學模式,也是護理教育中強調(diào)學生主動學習的一種新教學模式。它正變得越來越流行,在世界各地,如加拿大、澳大利亞、美國,甚至南非,PBL被廣泛應用于碩士、本科、大學和中專開設(shè)特定課程的教學活動中。PBL教育模式的實施,促進了綜合知識分析和自學能力的培養(yǎng),培養(yǎng)了學習興趣,PBL還將引導學生正確的職業(yè)思維和職業(yè)承諾,不僅提高學生的溝通和人際交往能力,更重要的是培養(yǎng)他們獨立學習的能力。這種教學方法可以鼓勵護理實習生思考和探索信息,批判性地評估數(shù)據(jù),并利用他們新獲得的知識來分析和解決問題[10]。教師的作用是引導和鼓勵學生促進他們能力的發(fā)展。通過與老師和同學討論,使護理實習生在實習過程中能夠融縱向和橫向的理論知識于實踐,進而加深對知識的深層次理解,有助于培養(yǎng)臨床思維。為了驗證其臨床價值,本次研究將PBL教學法應用到護理教學中,試驗組各項成績均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再一次驗證了此教學方法的有效性。
綜上所述,在護理帶教中使用PBL教學法是一種高效、靈活的教學模式,值得在護理帶教中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