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忝甫 范懿慶 張立勛 范為正
(江南大學 藥學院,江蘇 無錫214122)
KRASG12C抑制劑ARS-1620,化學名為1 -[4 -[(7S)-6 -氯-8 -氟-7 -(2 -氟-6 -羥基苯基)-4 -喹唑啉基] -1 -哌嗪基] -2 -丙烯酮,是由美國亞歷克西斯制藥公司與強生集團旗下的楊森公司共同研發(fā)的KRASG12C別構共價抑制劑[1],該抑制劑可與KRASG12C上的別構區(qū)域(S-IIP)附近內的半胱氨酸位點發(fā)生共價結合[2],保持KRAS-GDP 結合狀態(tài),使其不能轉化為KRAS-GTP 結合的活性狀態(tài),使得異常激活的KRASG12C得以失活,從而抑制下游通路,最終控制腫瘤細胞的惡性增殖與分化[3]。KRAS 突變是RAS 突變中的一類,在胰腺導管腺癌(pancreatic ductal adenocarcinoma,PDAC)中達97%,其次為結直腸癌、多發(fā)性骨髓瘤和肺癌,分別為52%、42% 和32%[4],大約30%的惡性腫瘤與RAS 基因突變有關,KRAS 突變約占其中的85%,而其中大約44% 的KRAS 突變?yōu)榈谑坏母拾彼幔℅)被半胱氨酸(C)所取代,產(chǎn)生KRASG12C突變[5]。目前臨床上還未有直接針對KRASG12C突變的小分子抑制劑,無法給KRASG12C患者帶來積極的臨床獲益。而其他間接抑制KRASG12C的抑制劑,比如:KRAS 翻譯后修飾的相關酶的抑制劑(法尼基酶抑制劑等)在臨床中也未展現(xiàn)良好的效果[6],而抗PD-1/PD-L1 療法對他們的療效也非常有限[7],所以KRASG12C突變引發(fā)的癌癥一直缺乏有效的靶向化療方案。目前有幾種KRASG12C共價別構抑制劑已經(jīng)進入臨床階段比如:Adagrasib、Sotorasib 等[8-9],而ARS -1620 作為研究KRASG12C共價別構抑制劑的工具化合物,科研人員可通過該化合物去影響KRASG12C突變蛋白,進而觀察分子水平、細胞水平以及動物模型水平的生命過程中的生理病理過程,對于理解KRASG12C介導的癌癥發(fā)生的機制,揭示KRASG12C介導的癌癥發(fā)生發(fā)展過程,具有重要作用。另外在藥物研發(fā)過程中,該化合物也可作為陽性對照品使用,本文作者對ARS -1620 的合成方法進行了研究,以期為該工具化合物的合成以及結構類似物的研究提供理論參考。
目前,只有原研公司的文獻報道了ARS -1620的合成路線[10](圖1):以2 -氨基-4 -溴-5 -氟苯甲酸4 為起始原料,在70 ℃條件下以N,N -二甲基甲酰胺為溶劑,與N -氯代琥珀酰亞胺發(fā)生SNAr 取代反應,之后將反應液加入攪拌的冰水中,得到氯代產(chǎn)物5;隨后以甲醇為溶劑,在回流溫度下,氯代產(chǎn)物5 與醋酸甲脒環(huán)合得到環(huán)合產(chǎn)物6,完成喹唑啉母核結構的合成。隨后,以二氯亞砜為溶劑,回流溫度下,中間體6 通過氯代得到氯代產(chǎn)物7;隨后以1,4 -二氧六環(huán)為溶劑,在N,N -二異丙基乙胺催化下,氯代產(chǎn)物7 與N-叔丁氧羰基哌嗪發(fā)生SNAr 取代反應得到中間體8;之后中間體8 與中間體9 經(jīng)過鈴木偶聯(lián)得到偶聯(lián)產(chǎn)物10,偶聯(lián)產(chǎn)物經(jīng)過三氟醋酸脫掉Boc保護基,隨后與丙烯酰氯縮合后,再經(jīng)堿水解得到外消旋體11,外消旋體11 經(jīng)過手性柱色譜分離得到終產(chǎn)物12 即ARS-1620。
圖1 ARS-1620 的合成路線1[10]Fig.1 Synthetic route 1 of ARS-1620[10]
原研專利的合成路線步驟為六步反應,但其合成起始原料相對較為昂貴且不易得到,這增加了工藝成本。本工藝路線采用更加廉價的3 -溴-2 -氟苯胺為起始原料經(jīng)過三步反應得到原研路線中的起始原料4,避免了柱層析純化。另外中間體6合成后的純化采用石油醚∶乙酸乙酯=10 ∶1 為溶劑,在室溫下打漿2 ~3 小時,抽濾后干燥得到化合物6,節(jié)約了時間成本與溶劑。原研路線在制備化合物7 時,選擇飽和碳酸氫鈉打漿、抽濾的方式除去殘留的二氯亞砜。在制備化合物11 時,本文路線采用鹽酸-甲醇溶液體系進行脫Boc 保護基,在保證收率的同時使得操作更加簡便,改進后的工藝路線總收率由原來19.65%的提升至33%。改進后的工藝路線如圖2 所示。
圖2 ARS-1620 的合成路線2Fig.2 Synthetic route 2 of ARS-1620
LCMS-80 質譜儀(日本島津公司);LC1260 色譜儀(安捷倫科技有限公司);Bruker AVIII-400MHz核磁共振儀(TMS 為內標);低溫恒溫攪拌反應浴(鄭州科泰實驗設備有限公司);集熱式恒溫加熱磁力攪拌器(鄭州科泰實驗設備有限公司);紫外線分析儀(鄭州科泰實驗設備有限公司)。
實驗所用試劑均為市售分析純或化學純,未進一步純化。
1.2.1 化合物3 的合成
將水合氯醛(31.31 g, 189.36 mmol)與無水硫酸鈉(202.39 g,1424.9 mmol)攪拌下溶于60℃水(720 mL)中,加入3-溴-2-氟苯胺(30 g,157.8 mmol)攪拌30 min 后,依次加入濃鹽酸(60 mL)與鹽酸羥胺(43.97 g,632.77 mmol)置于90 ℃下反應6 h。將反應體系冷至室溫,過濾、濾餅用少量水洗兩次,乙酸乙酯打漿3 h,將收集到的濾液旋干得到黃色固體31.02 g,產(chǎn)率為75.2%。MS-ESI, m/z:260.2[M+H]+。1H-NMR (400 MHz, DMSO-d6)δ 12.37 (s,1H),10.00 (s, 1H), 7.86 ~7.80 (m, 1H), 7.75(s,1H),7.55 ~7.50 (m,1H),7.18 (td, J=8.1,1.2 Hz,1H)。
1.2.2 化合物4 的合成
將中間體3(31.02 g,118.82 mmol)溶于濃硫酸(338.06 mL)中,加熱至85 ℃下攪拌4 h,TLC 監(jiān)測反應結束,反應液冷卻至室溫,將反應液緩緩倒入攪拌的冰水(2 L)中,倒畢后靜置20 min,抽濾,濾餅水洗兩次隨后置于真空干燥箱中過夜,得紅棕色固體26.86 g,產(chǎn)率為92.7%。MS -ESI, m/z: 241.4[M-H]-。1H-NMR (400 MHz, DMSO -d6)δ:11.75(s,1H),7.39 (s,1H),7.33 (s,1H)。
1.2.3 化合物5 的合成
將中間體4(26.86 g, 110.07 mmol)溶于2 N NaOH(380 mL)中攪拌30 min,之后降溫至0 ℃,并向反應體系中滴加30%的過氧化氫水溶液65 mL,將其置于室溫下反應過夜,將反應液加入到攪拌的冰水中,濃鹽酸調節(jié)pH=8 ~9,過濾,濾餅水洗兩次,置于真空干燥箱干燥過夜,得淡黃色固體24.46 g,收率95%。MS - ESI, m/z: 234.3[M - H]-。1H - NMR(400 MHz, DMSO-d6)δ:7.49 (dd, J=8.7,1.3 Hz,1H),6.79 (dd, J=8.7,6.4 Hz,1H)。
1.2.4 化合物6 的合成
將中間體5(24.46 g, 104.5 mmol)溶于DMF(331 mL)中,加入NCS(13.95 g,104.5 mmol),加熱至70 ℃,反應3 h,TLC 檢測反應完全,反應液冷卻至室溫,將反應液滴加至攪拌的冰水中,析出淡黃色固體,抽濾得到白色固體22.3 g,產(chǎn)率為96.1%。MSESI, m/z: 265.6[M - H]-。1H - NMR (400 MHz,DMSO-d6)δ 13.36 (s,1H),7.72 (d, J=1.8 Hz,1H),6.95 (s,1H)。
1.2.5 化合物7 的合成
將中間體6(22.3 g, 83.06 mmol)溶于EtOH(313 mL)中,之后加入醋酸甲脒(34.73 g, 333.90 mmol),70 ℃回流反應29 h,旋蒸濃縮除去大部分EtOH 后析出大量固體,抽濾,濾餅少量水洗三次,真空干燥過夜,得到白色固體22.11 g,產(chǎn)率96%,無需純化可直接用于下一步反應。MS-ESI, m/z:276.2[M-H]-。1H-NMR(400 MHz,DMSO -d6)δ 12.72(s,1H),8.22 (s,1H),8.08 (s,1H)。
1.2.6 化合物8 的合成
將中間體7(22.11 g, 79.68 mmol)溶于二氯亞砜(800 mL)中,加入催化量的DMF(1 mL),回流反應24 h,反應液濃縮至干,之后將剩余物置于冰浴下,滴加飽和碳酸氫鈉溶液調節(jié)pH 8 ~9,將粗產(chǎn)物在室溫下攪拌2 h,抽濾,濾餅使用少量水洗兩次;濾餅真空干燥過夜,得到淡黃色固體22.36 g,產(chǎn)率為94.9%。MS-ESI, m/z:294.8[M+H]+。1H-NMR(DMSO-d6, 400 MHz)δ: 9.22 (s, 1H), 7.27 ~7.12 (m,1H)。
1.2.7 化合物9 的合成
將化合物8(22.36 g,75.56 mmol)溶于1,4 -二氧六環(huán)溶液中,順序加入N,N′ - 二異丙基乙胺(21.48 g,166.23 mmol)、叔丁氧羰基哌嗪(16.88 g,90.67 mmol),置于50 ℃下攪拌,6 h 后TLC 監(jiān)測反應完全,將反應體系冷卻至室溫,濃縮溶劑至干,乙酸乙酯溶解后,用10%的檸檬酸溶液洗滌有機相2 次,之后用飽和氯化鈉溶液洗滌1 次,有機相無水硫酸鈉干燥,抽濾,濾液濃縮至干,經(jīng)過快速柱層析得到黃色固體31.14 g,產(chǎn)率為92.5%。MS-ESI, m/z:446.1[M + H]+。1H - NMR (DMSO - d6, 400 MHz)δ:8.67 (s,1H), 8.05 (s, 1H), 3.83 (dd, J =6.6,3.9 Hz,4H),3.54 (s,4H),1.43 (s,9H)。
1.2.8 化合物10 的合成
將中間體9(31.14 g, 69.86 mmol)與中間體13(54.46 g,349.3 mmol)溶于1,4 -二氧六環(huán)/水的混合溶劑中(600 mL/150 mL),之后加入氟化銫(31.83 g,209.58 mmol)與四三苯基膦鈀(8.08 g,6.986 mmol),氮氣氛圍下90 ℃攪拌回流反應過夜,旋干反應溶劑后加入少許水稀釋,乙酸乙酯萃取水相三次,合并有機相,飽和食鹽水洗滌一次,無水硫酸鈉干燥,抽濾,濾液濃縮,經(jīng)硅膠柱色譜分離純化,得到淡黃色固體26.64 g,產(chǎn)率為80%。MS -ESI, m/z:499.10 [M + Na]+。1H - NMR (DMSO - d6, 400 MHz)δ:8.73 (s,1H),7.40 (q, J=8.2 Hz,1H),3.61 (s,6H),3.37 (s,4H),1.48 (s,9H)。
1.2.9 化合物11 的合成
將中間體10(26.64 g,55.85 mmol)溶于鹽酸-甲醇溶液中(240 mL)中,室溫條件下攪拌5 h,TLC檢測反應完全。反應完畢后,旋干反應液,得到鹽酸鹽固體(20.7 5g, 50.23 mmol),之后加入飽和碳酸氫鈉水溶液調節(jié)pH =8 ~9,之后加入EA 萃取水相兩次,合并有機相,干燥、抽濾、濃縮得到淡黃色油狀液體,不做進一步純化直接投入下一步反應。將黃色油狀液 體(18.18 g, 48.26 mmol)溶 于 二氯 甲 烷(140 mL),加入三乙胺(24.41 g,241.3 mmol),降溫至-50 ℃,之后滴加丙烯酰氯(13.10 g ,144.78 mmol),升溫至-40 ℃反應,TLC 監(jiān)測,30 min 后,反應進行完畢,加入飽和碳酸氫鈉水溶液淬滅反應液,加入二氯甲烷萃取水相,之后二氯甲烷水洗。干燥,抽濾濃縮得到粗產(chǎn)物, 通過柱層析純化得到中間體(19.65 g,40.52 mmol)。在室溫下將得到的中間體溶于四氫呋喃與水(體積比為5∶1)的混合溶劑中,加入一水合氫氧化鋰,室溫條件下攪拌2 h,加入1 N HCl 水溶液調節(jié)pH=6 ~7,再加入EA 萃取水相,分液,有機相飽和鹽水洗滌1 次,干燥、抽濾、濃縮,得到的粗產(chǎn)物經(jīng)過柱層析純化得到16.40 g 白色固體粉末,產(chǎn)率為94%。MS -ESI, m/z:431.1 [M +H]+。1HNMR (DMSO-d6,400 MHz)δ: 10.30 (s, 1H),8.70 (s, 1H), 8.04 (s, 1H), 7.34 ~7.40 (m,1H),6.80 ~6.87 (m,3H),6.16 ~6.20 (m,1H),5.73 ~5.76 (m,1H),3.77 ~3.93 (m,8H)。
1.2.10 化合物1 的合成
在制備型超臨界液相色譜SFC - 200(Thar,Waters),將化合物11(4.25 g)通過CHIRALPAK AD-H 色譜柱(50 × 250 mm, 5 μm)分離得到ARS -1620,流動相為二氧化碳/甲醇(50∶50),流速控制在130 g/min,得到白色固體粉末1.78 g,收率42%。ESI - MS, m/z: 431.1 [M + H]+。1H - NMR(400 MHz, DMSO - d6): δ 10.28 (brs, 1H), 8.69 (s,1H),8.04 (s, 1H), 7.39 ~7.33 (m, 1H), 6.86 ~6.78 (m,3H),6.18 (dd, J=2.6,16.7 Hz,1H),5.75(dd,J=1.8,10.1 Hz,1H),3.92 ~3.76 (m,8H)。
1.2.11 化合物13 的合成
將中間體12(74.18 g, 436.52 mmol)溶于二氯甲烷中降溫至0 ℃,隨后向反應體系滴加三溴化硼(328.09 g, 1.30 mol),之后緩慢升溫至室溫反應3 h,TLC 監(jiān)測原料反應完畢,向反應體系中加入水淬滅反應,之后二氯甲烷萃取水相三次,飽和食鹽水洗滌有機相一次,無水硫酸鈉干燥、抽濾、減壓濃縮得到白色固體54.46 g,產(chǎn)率86%。MS - ESI, m/z 155.0[M-H]-。1H-NMR (400 MHz, DMSO-d6)δ:3.41(s, 2H).7.35 (td, J =7.4, 5.9 Hz, 1H), 6.70 ~6.61 (m,1H),6.58 ~6.53 (m,1H),5.74 (s,1H)。
以價廉易得的3 - 溴-2 - 氟- 苯胺為起始原料,相比較為昂貴的原研路線起始原料2 -氨基-4-溴-5 -氟苯甲酸(5)極大地降低了合成成本,另外中間體13(2 -氟-6 -羥基)苯硼酸的價格也較為昂貴,改用(2 -氟-6 -羥基)苯甲酸在三溴化硼作用下室溫環(huán)境脫甲基,就能以較高的純度與收率得到中間體13,也大大降低了成本。
在對中間體的后處理過程中,發(fā)現(xiàn)中間體7 由于在PE:EA 的溶液體系中溶解性并不佳,通過尋找最佳的二元溶劑配比來對純度與收率達到平衡,從而避免繁瑣的柱層析操作,如表1 所示。
表1 不同比例的二元溶劑打漿對中間體7 純度與收率的影響Tab.1 Effect of different ratio of binary solvent beating on the purity and yield of intermediate 7
由表1 可以看出當打漿溶劑比例控制在PE∶EA=10 ∶1 時,中間體7,HPLC 檢測純度達到88.4%,并且打漿之后的收率也相對其他比例的溶劑更高,因此可選擇PE∶EA=10∶1 作為化合物7 的打漿溶劑。
產(chǎn)物8 殘留的二氯亞砜對下一步反應影響極大,通過探索發(fā)現(xiàn)若對濃縮得到的產(chǎn)物8 不經(jīng)任何處理,直接投入下一步反應,會使得合成中間體9 的過程發(fā)生叔丁氧羰基哌嗪脫除Boc 的副反應,所以通過將中間體8 置于石油醚中打漿2 ~3 h,以去除產(chǎn)物中殘留的二氯亞砜。
在制備化合物11 時替換專利中的碳酸鈉,嘗試使用不同的堿來提高反應收率,最后發(fā)現(xiàn)使用氟化銫可以顯著提高產(chǎn)率。
表2 不同的堿對中間體7 收率的影響Tab.2 The influence of different bases on the yield of intermediate 7
對于中間體10 脫除Boc 保護基,用鹽酸-甲醇替換原研路線中的三氟乙酸,后處理直接旋干,避免了繁瑣的后處理操作。
鈴木偶聯(lián)反應完成以后,存在三苯基氧磷副產(chǎn)物,由于極性相近,中間體10 與副產(chǎn)物無法通過快速柱色譜分離,于是本文作者通過將中間體10 通過脫除Boc 成鹽的方式,將副產(chǎn)物三苯基氧磷留于有機相,而產(chǎn)物通過成鹽進入水相,由此將副產(chǎn)物分離。
本文改進了ARS-1620 的合成方法,用3 -溴-2 -氟苯胺代替2 -氨基-4 -溴-3 -氟苯甲酸作為起始原料,經(jīng)桑德邁爾靛紅合成法、堿性水解開環(huán)、氯代、環(huán)合、氯代,叔丁氧羰基哌嗪取代得到重要中間體4 -(7 -溴-6 -氯-8 -氟喹唑啉-4 -基)哌嗪-1-羧酸叔丁酯(9);以2 -氟-6 -甲氧基苯硼酸(I)為原料經(jīng)脫甲基化反應合成中間體2 -氟-6 -羥基苯硼酸(13);中間體7 與13 經(jīng)Suzuki 偶聯(lián)反應、脫Boc 保護基、酯水解、手性柱色譜分離得到目標化合物ARS-1620,在保證收率的同時使得操作更加簡便,改進后的工藝路線總收率由原來19.65%的提升至33%。該方法具有合成路線新穎、原材料簡單易得、操作簡便,反應產(chǎn)物均采用打漿純化,避免柱層析分離,便于放大生產(chǎn),能較高收率得到目標產(chǎn)物,具有較高的實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