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強
摘 ?要:新時代的發(fā)展使得對于人才能力的要求越來越高,不僅需要基本知識與能力的掌握,更是需要人才能力的有效延伸,因而對于其創(chuàng)新實踐能力有了一定的要求。在此過程中,需要有效培養(yǎng)學生學會發(fā)現(xiàn)問題并解決問題的能力,這就要求教師提高學生研究能力的培養(yǎng)。探究學習的過程具有諸多方式方法,比如合作探究、問題分析探究、實驗探究等等。通過探究學習,從而促進學生對問題的思考與實踐,進而使得問題得以有效的解決,與此同時,還能夠有效推進學生創(chuàng)新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得社會的發(fā)展得以更加快速的進步。
關鍵詞:初中生物;生物教學;探究能力的培養(yǎng)
【中圖分類號】G633.91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005-8877(2021)28-0127-02
【Abstract】The development of the new era makes the requirements for talent ability higher and higher,which not only needs the mastery of basic knowledge and ability,but also needs the effective extension of talent ability,so it has certain requirements for its innovation and practice ability.In this process,it is necessary to effectively cultivate students' ability to find and solve problems,which requires teachers to improve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research ability.The process of inquiry learning has many ways and methods,such as cooperative inquiry,problem analysis inquiry,experimental inquiry and so on.Through inquiry learning,it can promote students' thinking and practice of problems,so as to effectively solve problems.At the same time,it can also effectively promote students' ability to innovate and solve problems,so as to make more rapid progress in social development.
【Keywords】Junior middle school biology;Biology teaching;Cultivation of inquiry ability
生物課程的學習是在初中階段開始引入的,也就是說,初中生對于生物學科的接觸亦屬于剛剛了解的階段,因而對其具備一定的好奇心理,同時,生物本身就是一門探究性較強的學科之一,所以在教學過程中能夠更好地培養(yǎng)中學生的探究能力,在此過程中,教師則需要根據(jù)學生情況以及現(xiàn)實狀況等各個方面的綜合因素,從而完善生物課程的教學,使得探究能力得到有效的提高。在當前的教學課程中,教師已逐步展開探究能力的培養(yǎng)教學,但依舊存在著部分的瑕疵,本文就針對這一現(xiàn)狀進行分析,并對此建議幾點實施策略。
1. 教學過程中所存在的問題
(1)學生未形成主動探究意識
在以往的教學過程中,知識的傳播與教授主要是依托于教師口頭的講解,對教材內容部分以口頭表述的形式以幫助學生進行理解其相關的內容,從而將知識內容傳送到學生之中。但在此過程中,僅僅依托講述的過程并不能在實際上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使得學生對于抽象的概念以及實驗等內容的認知呈現(xiàn)出一知半解的模糊狀態(tài),對于教材內容的學習并不能完全掌握。久而久之,學生習慣了這樣的教學模式,從而逐漸失去對于深層知識的渴求;另一方面,在這樣的教學過程中,也使得學生變得相對“懶惰”,不愿自主動腦,而是被動地等著教師進行講解,導致學生并沒有在學習的過程中形成主動探究的意識。
(2)教學缺乏一定的創(chuàng)新
盡管新型的教學理念不斷被推崇,但仍舊有大部分教師受傳統(tǒng)教育觀念的影響,一時之間無法快速的轉變教學模式,從而在教學方式的發(fā)展中滯后,導致教學形式相對單一,對于教學依舊僅靠教材內容機械地為學生傳授知識。這樣方式形成了較強的機械化模式,使得教師逐漸形成僅僅教授學生教材知識,使其掌握教材內容即可的狀態(tài)。并不愿意過多去挖掘教材內容,導致對于知識的傳授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使得學生對于學習逐漸地失去興趣,即便是剛剛接觸的生物課程,依舊會由于這樣單一的教學使學生的好奇心很快被磨滅。因此,在教學方式與方法上,甚至于內容及形式上,都需要教師加強對現(xiàn)代教育教學的觀念,進而豐富更多高質量的教學課堂,從而激發(fā)并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意識與能力的發(fā)展。
(3)評價機制仍需優(yōu)化
在現(xiàn)代教學評價中,大部分課程都仍舊停留在傳統(tǒng)的教學評價形式,即注重結果的評價。而在培養(yǎng)學生各項能力以促進綜合素質發(fā)展的前提下,完善且具有激勵性的評價機制顯得尤為重要,其既是提高學生學習的動力,亦是有效培養(yǎng)拓展能力的前提條件。因此,針對初中生物的教學,教學評價應當將其范圍進行延伸以及拓寬,包括且不限于教學過程、日常表現(xiàn)、品德素養(yǎng)、學科能力等等,全面評價學生。與此同時,教師還應當設立具有激勵作用的評價體系,從而更進一步的促進學生的主動探究與學習,使得這一能力的培養(yǎng)得以更加有效。
2. 具體實施策略分析
(1)創(chuàng)設情境,結合生活,創(chuàng)建探究氛圍——培養(yǎng)興趣
濃郁的學習氛圍對于學生的學習具有潛移默化的影響與作用,因而教師在培養(yǎng)學生探究能力的同時要積極為學生營造一種輕松愉快的教學課堂,提高與學生之間的交流與互動,與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在此過程中,教師則可以創(chuàng)設有趣的教學情境,進一步的提高學生的興趣,促進學生參與到探究學習的過程之中。例如,在七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第一章第一節(jié)《藻類、苔蘚和蕨類植物》的學習過程中,教師則可以利用多媒體向學生展示這些植物圖片以及視頻,讓學生直觀的感受并認識這些植物,進而進行學習。這是以多媒體的形式創(chuàng)設情境,此外,教師還可以結合生活創(chuàng)設情境,或是設置相關的問題創(chuàng)設情境,再或者通過實踐進行情境的創(chuàng)設等等,不論使用哪種方式,都能夠有效的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2)豐富探究教學模式
第一,設置問題,培養(yǎng)發(fā)現(xiàn)問題的意識。
在培養(yǎng)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根據(jù)教材內容為學生設置學習研究的主題,進而設計與之相關的問題引導學生進行探究思考,從而培養(yǎng)學生學會在學習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問題,并進行思考與探究。例如,在七年級上冊課本中,第二單元第一章第二節(jié)《植物細胞》的學習過程中,教師則可以向學生進行提問,比如,“如何利用顯微鏡觀察植物的細胞?”“從植物細胞中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植物細胞具有怎樣的特點?是什么形態(tài)的?”“你知道如何畫植物細胞結構圖嗎?”等等,從而引導學生在問題的指引下進行思考,并提示學生查閱有關植物細胞的資料內容。如此一來,不僅能夠引發(fā)學生的思考,還能夠促使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新的問題,使得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逐漸形成問題意識的習慣,從而為探究提供有效的前提條件以及探究動力。
第二,引用案例教學,培養(yǎng)探究能力。
引用典型的案例對于學生的探究提供了具體的方向,同時還能夠在促進學生進行探究學習的過程中舉一反三,使得學生不僅能夠通過案例有效的學習探究的具體方法,還能夠促進生物知識的深刻印象與學習。例如,在七年級上冊中學習第二單元第二章第四節(jié)《單細胞生物》這部分內容時,教師則可以以“草履蟲”為例,引導學生進行探究學習。在此過程中,教師可教授學生探究的具體過程,即首先需要提出相關的問題,比如,“作為單細胞生物,草履蟲是怎樣生活的?”,緊接著,再讓學生針對于這個問題提出自身的看法并進行假設,然后針對所做的假設進行實施,制定具體的研究計劃,從而驗證自己的假設是否正確,最后通過實施計劃得出具體的探究成果,進而與同學分享交流。通過這樣的方式,幫助學生學會怎樣有效的探究,從而在具體應用與實施的過程中,能夠具有明確的方案與計劃,使得探究過程更加的高效。
第三,開展課堂實驗,提高探究實踐能力。
生物本身具有一定的實驗性質,在學習中通過具體的實驗與實踐才能夠更加有效的了解書面知識,從而透徹的掌握生物相關的內容,因此,生物課堂的實驗教學必不可少,即使培養(yǎng)學生探究實踐能力的發(fā)展,同時也是提高教學效果的重要方式之一。例如,在七年級上冊課本中學習第三章《綠色植物與生物圈的水循環(huán)》這部分內容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利用顯微鏡進行“觀察葉片的結構”實驗,從而了解到葉片的具體結構以及下表皮,從而在實驗過程中提高探究的積極性,進而促使學生查閱更多與之相關的資料。使得在這一過程中,在提高學生實踐動手能力的同時,有效的促進學生探究學習的動力。
(3)豐富教學活動——合作探究
合作學習的教學方式在現(xiàn)代教育教學的過程中廣受教師的青睞,一方面,對于課堂教學的氛圍具有較高的促進作用,同時還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參與性;另一方面,合作也是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重要方式之一,并能夠在此過程中使得探究能力得以有效的訓練與發(fā)揮,因此,對于生物課程而言,教師亦可以使用這一教學方式,從而使得教學形式更具多樣化。例如,在七年級上冊中學習第三單元第二章第一節(jié)《種子的萌發(fā)》這節(jié)課時,教師則可以將其學習任務分配下去,讓學生組成小組進行合作探究學習。比如,教師可設立探究主題“種子萌發(fā)的環(huán)境條件是什么?”,進而讓學生根據(jù)這一主題展開合作學習,在作出不同的假設后,讓學生分別制定探究計劃,然后經(jīng)過小組內的溝通共同合作將各個計劃重新整合,在實驗觀察的過程中利用學生的優(yōu)勢互補,進而完成實驗。通過相互間與大家共同努力與交流,提高探究的成效,進而培養(yǎng)學生能夠獨立地在教師教學之外進行探究學習,掌握自主學習的基本技能。
(4)拓展探究內容
事實上,教材內容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探究能力的培養(yǎng)應當是全面的,綜合的;此外,現(xiàn)代教育亦是提倡對于教育教學的拓展與延伸性,因此,教師在生物教學的過程中,還應當根據(jù)教材內容進行相應的知識拓展,給予學生明確的課外探究主題,并讓學生自主對于課外延伸的知識進行探究學習。如此一來,不僅豐富了生物知識,還能夠進一步加強學生的探究能力。例如,在學習七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第一章第二節(jié)《種子植物》的過程中,通過對種子植物的學習與觀察了解,進而讓學生具有針對性地進行探究,比如,常見的裸子植物木瓜、荔枝,以及常見的被子植物桃子、毛白楊等等,從而讓學生進行觀察與分析,探究其中的區(qū)別與生長特點等等。
3. 結束語
總而言之,生物課程的學習對于提高學生探究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與幫助,因而教師可有效結合學科的特點,以及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而選取適當?shù)慕虒W方式,從而提高學生的探究能力的發(fā)展,使得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探究學習的習慣,進而提升學習效率。在此過程中,除教學模式的優(yōu)化與完善之外,教師還應當注重課程的活動性與延伸性,也就是說,不僅要豐富更加有趣的教學活動,促進學生的探究興致,還要有效的拓展探究內容,依據(jù)教材進行探究學習的延伸,不局限于教材本身??傊?,探究能力對于學生的成長與發(fā)展具有積極的作用,有效的教學方式是培養(yǎng)學生這一能力的根本途徑,需要教師加強對其的關注。
參考文獻
[1]付崗.初中生物探究性實驗教學的有效策略[J].青少年日記(教育教學研究),2017(3):115-115.
[2]吳春燕.初中生物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科學探究能力的教學策略[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19(14):220.
[3]王守衛(wèi).初中生物實驗教學中學生探究能力的培養(yǎng)[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通訊,2019(20):95-95.
[4]李娜敏.初中生物教學中對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和探究能力的培養(yǎng)研究[J].中學生作文指導,2019(9):133-133.
[5]楊少如.初中生物實驗教學培養(yǎng)學生探究能力的有效性實踐探索[J].課程教育研究:新教師教學,2016(34):76-77.
[6]錢力.上好實驗課 培養(yǎng)探究力——初中生物實驗教學中提升學生探究能力淺談[J].創(chuàng)新時代,2015(1):8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