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 華
(華東政法大學 政治學與公共管理學院,上海 201600)
民主政治、 公民政治參與已成為世界政治文明推進的必然要求,制約和監(jiān)督公共權力是世界性的發(fā)展趨勢。[1]孟德斯鳩曾經說過:“一切有權力的人都容易濫用權力,這是萬古不易的一條經驗?!盵2]54公權力脫韁不受制約,可能演變成侵害公共利益的“利維坦”。因此,約束公權力,實現公權力法治化,必須為其套上“問責”的枷鎖。網絡問責則是防范公權力任性的利器,不僅拓寬公民社會參與行政問責的渠道,并掀起一波又一波具有威懾力和影響力的問責風暴。網絡建構的體制外問責對政府官員造成巨大的社會壓力。但是網絡空間的流言、 傳言、 謠言凸顯網絡問責的權利濫用、 主體責任缺失等諸多問題,導致迫害性問責、 無序問責、 偏激問責。與權利的濫用帶來的后果相比,公權力濫用后果更加嚴重。那些獲得權力的人幾乎總是設法鞏固和擴大自己的權力,并采取各種手段維護自己的地位,使自己擺脫大眾的控制。[3]98權力的濫用將大大損害政府的公信力。早在古希臘,亞里士多德就意識到了公共權力執(zhí)掌者自利性的存在。他認為:“人們關懷著自己的所有,而忽視公共的事物; 對于公共的一切,他至多只留心到其中對于他個人多少有些相關的事物。”[4]275人性缺陷和權力的強制性,凸顯體制外網絡問責的價值。
中國現代意義上的網絡問責,可以溯源于2003年的“非典”時期?!坝袡啾赜胸?、 用權受監(jiān)督、 侵權要賠償、 違法要追究”的理念已經成為政府治理的共識。在網絡助推下,公共領域掀起一波又一波問責風暴,網民對政府及公職人員行為有效性、 合法性及合理性均進行了有效的網絡問責。實踐中,網絡問責意涵日益豐富,主要是政府體制以外的社會行動者憑借互聯網開放性、 互動性、 即時性等優(yōu)勢整合公共輿論。通過網絡空間的集體行動,對政府或公職人員行為失范、 職責不彰進行輿論監(jiān)督、 質詢和責任追究,并要求其對行政后果承擔責任的行為和過程。在互聯網加持的快速信息化時代,網絡問責帶來了問責方式的變遷、 問責路徑的更新、 問責效應的增強。[5]從網絡空間一波又一波輿論風暴和情緒抗議來看,網絡問責呈現主體草根化、 壓力傳導效應增強、 新舊媒體融合及問責場域轉換等新范式。
在互聯網社會,草根化意涵豐富,包含了與精英階層、 主流媒體相對的弱勢群體,以及與政府、 公共決策相對的非官方力量、 民間組織或非政府組織。網絡虛擬場域下,擺脫權威束縛、 思想自由、 體系龐大的原子化個體,權利意識日益覺醒。網絡公眾依據共同的價值偏好形成組織結構松散的體制外問責群體,彼此交換信息、 宣泄情緒。根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發(fā)布報告,截至2020年6月,我國網民規(guī)模達9.4億,通過手機聯入互聯網的比例高達99.2%。在發(fā)達的自媒體社會,人人都是潛在的網絡問責行動者。如果說傳統(tǒng)媒體時代公權力部門和人員還可以對某些失范行為遮遮掩掩、 避重就輕的話,那么,網絡時代的公權力部門和公職人員基本上不具備這種能力。任何失當行為都很可能被網絡曝光,也可能會遭到網民的追查、 揭露、 批判。尼葛洛龐帝指出,在信息網絡時代,每個人都是沒有執(zhí)照的電視臺。[6]107原子化的聲音、 短時間內匯聚的點擊量和回帖呈指數級增長,最終交匯成具有傾向性、 影響力的公共輿論。網絡空間具有樸素正義感、 社會責任感的草根網民對公共事務的參與熱情與關注度也日益增加。
民意匯聚是問責壓力的來源。網絡集群是基于公共興趣,而不是資本投資,在網上很難用金錢購買注意力,更難以壓制不同意見。[7]12- 13網絡問責是公眾以網絡媒介為平臺,通過曝光、 發(fā)帖、 轉載、 評論等網絡行為對問責對象監(jiān)督、 質詢、 揭發(fā)、 檢舉,要求其承擔責任的監(jiān)督行為。然而,網絡問責并不直接推動司法審判,需要經過行政力量的介入。網絡問責主體的積極參與互動,再加上社會情緒的渲染和媒體的聚焦,造成巨大的道德、 政治和輿論壓力,驅動官方高層介入。當網絡上的質疑聲形成洶涌的民意,在壓力傳導之下,網絡問責遵循“網絡曝光—傳統(tǒng)媒體報道—公共輿論—行政力量介入—啟動司法程序—事件調查—產生結果—反饋公示”的程序,進而推動實體行政問責的啟動(如圖1 所示)。從網絡問責壓力傳導的時效來看,網絡問責發(fā)起、 處理效率較高,能促進政府有效回應,有效補充實體行政問責在問責范圍、 問責對象等實踐方面的短板。但是,網絡問責只能在問責的發(fā)起階段而不是全過程起到關鍵作用,其效用的發(fā)揮很大程度上依賴于網絡問責轉化為實體行政問責的政府回應力度。
從網絡媒介與傳統(tǒng)媒體互動生態(tài)鏈來看,兩者依存度越來越高。互聯網動員的成功是建立在網民對“社會不公正”的強烈情感基礎上的,經由媒體對特定網絡行為的“包裝和展示”引發(fā)升級的大眾輿論。[8]傳統(tǒng)媒體對網絡媒介的原生態(tài)內容依存度越來越高,而網絡媒介問責效果的實現依賴于傳統(tǒng)媒體的權威報道。政治場域對新聞場域的控制與監(jiān)管嚴重掣肘了新聞媒體對公權力的監(jiān)督問責。在特定時候,政治權力不得不控制新聞媒體或過濾裁剪公眾言論以達到政治目的,公共輿論淪為政府尋求政治合法性的工具。而網絡問責則打破了傳統(tǒng)新聞媒體不敢問責的困境。在虛擬的網絡世界里,公眾的言論、 思想和意見不需要傳統(tǒng)新聞媒介把關人的中介作用,只要內容合法,可即時發(fā)表在公共論壇、 虛擬社區(qū)或公眾號上。兩者在推動問責時輿論呈現出高度一致性。新聞報道中經常采用帶有感情色彩的標簽化用語,亦凸顯了專業(yè)新聞媒體對網絡媒體的暗合。當前,網絡媒介問責的發(fā)起主要有網絡論壇、 微博、 博客、 微信、 QQ等多元形式。網絡媒介拓寬了民意表達渠道,不僅打破了傳統(tǒng)專業(yè)媒體的話語霸權,更擁有了與其對等的話語權,彼此相互依賴。
在科層等級結構中,政府信息自上而下被嚴格管控。在公共管理過程中,相關政府沒有完善的信息發(fā)布機制。信息的輸入與輸出不僅被縱向限制,而且被橫向分割,普通公眾難以獲得信息全景,也難以將獲得的碎片化信息有效整合??傊竦谋O(jiān)督權、 文化權、 符號權和信息權在政治場域下被壓制。隨著網絡空間賦權的推進,信息被公眾以各種渠道挖掘、 呈現、 傳播,打破政府對信息的壟斷,因此,公眾也具備了與政府博弈的資本(如表1 所示)。網絡公眾消解了政治場域下的符號權威,培養(yǎng)了自己的符號載體,自己生產、 加工、 傳播信息,具備了對公權力實質上的監(jiān)督權、 話語權。在現實場域下,公共輿論難以實現對政府問責,互聯網、 自媒體的發(fā)展催生了問責空間。因此,網絡虛擬空間成為催生公共輿論的重要場域,其虛擬性為公眾監(jiān)督公權力、 問責政府提供了合適的場域。每個人都可以在虛擬場域聚集,發(fā)表言論,指出公共管理的漏洞與疏忽。
公共部門在的網絡輿情壓力下難免捉襟見肘。為緩解輿論壓力,相關部門會采用新聞發(fā)布會直播、 媒體一線督查、 行政負責人道歉、 官員問責查辦等疏導之策。然而,對于陷入塔西佗陷阱的政府部門而言,這些措施的緩解降壓效果并不明顯。網絡問責依舊按照網絡曝光、 網絡扒糞、 網絡審判的實踐樣態(tài)和行動邏輯運轉。而網絡問責的發(fā)起具有一定的從眾效應,當公共輿論對事件的熱度沒有消減時,網民往往會借助事件的熱度,選擇曝光與該事件相關聯的事件,通過網絡扒糞提供與事件相關聯的證據和線索,最后,以民意的力量對問責客體進行審判,以引發(fā)輿論的深度關注,從而達到問責的最終目的。
曝光是網絡問責的第一環(huán)。網絡曝光將公權力失范、 無效、 腐敗等負面信息公布在網絡平臺,引發(fā)社會輿論關注,并通過眾多網民和大眾媒體的接力,形成巨大的輿論和社會壓力,引起上級政府甚至中央層面重視并介入查處。一旦事件曝光有了適合的土壤和氣候,曝光過程便呈現出其運行機理。首先,網絡曝光的渠道是全媒介的,傳統(tǒng)媒體融合自媒體衍生出全媒介曝光渠道。隨著網絡技術的更新迭代,網民曝光渠道多元化,從論壇、 博客到微信、 QQ,再到現在的各大公眾號,鋪天蓋地。全媒介曝光渠道為網絡問責創(chuàng)造了更多機遇和空間。其次,網絡曝光的主體多元,從傳統(tǒng)的專業(yè)媒體機構到自媒體渠道,發(fā)展到現代的普通民眾,每個人都可能是網絡曝光的主體或接力棒。尤其在自媒體盛行與公民權利意識高漲的背景下,具有正義感、 社會責任的民眾,一旦發(fā)現公權力失責失范,會第一時間在網絡上曝光。最后,網絡曝光的動機是復雜的,既有出于公共利益和社會責任感的考量,也不排除出于個人私利而惡意造謠?;ヂ摼W的發(fā)展雖然縮短了謠言的生命周期,但是,如果不在謠言達到搜索峰值前辟謠,事件處理會陷入被動局面。網絡曝光的過程是負面信息揭露的過程,也是倒逼政府相關部門盡快介入的過程。一旦網絡曝光被壓制或封殺,聲張正義、 反腐倡廉的樸素愿景就可能演變成消極情緒的宣泄。
扒糞運動溯源于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美國。當時,一批作家和記者揭露社會丑陋、 骯臟、 腐敗等問題,為社會激濁揚清、 樹立了正氣,也推動了美國社會生態(tài)健康發(fā)展。當下中國,社會流弊、 特權意識、 隨意逾矩等諸多社會問題被網民曝光,即所謂“網絡扒糞”運動。從此,網絡扒糞成為監(jiān)督之利器,社會怨恨與憤懣之發(fā)泄孔,成為促進民意表達、 鞭撻公權力腐敗、 揭露社會黑暗丑陋的有力工具 。凱斯·桑斯坦(Cass Sunstein)認為:“團體成員一開始即有某些傾向,在商議后,人們朝偏向的方向繼續(xù)移動,最后形成極端的觀點?!盵9]47如果說網絡曝光是網絡大眾問責的開端,那么,網絡扒糞則是網民集體進一步認證并清除權力任性的正義之舉。首先,網絡扒糞專業(yè)性更強。網絡扒糞不同于網絡曝光、 網絡圍觀或聲討,需要行動者提供證據與線索為支撐,普通網民因網絡技能或資源的匱乏無法勝任。這時候,專業(yè)媒體機構、 網絡大V、 意見領袖或知情網民在網絡扒糞中發(fā)揮關鍵作用。其次,網絡扒糞需要線索認證。網絡扒糞關鍵是“扒”出與問責對象相關的線索,即通過人肉搜索,挖掘問責對象的一切瑣碎的線索,通過追蹤小線索,導出大線索,揭示真相。但探索真相的過程,可能越過道德的底線或逾越法律紅線。最后,網絡扒糞與線下扒糞運動有效銜接。線上的人肉搜索信息可能是碎片化的,還需要線下深入問責對象的工作或私生活去挖掘線索,很可能侵犯問責對象的隱私權。
網絡曝光與網絡扒糞是網絡問責的起點與發(fā)展,而網絡審判則是網絡問責的高潮,最終推動行政力量介入和司法審判。人們將因新聞報道形成的輿論壓力、 影響和妨礙司法公正的行為稱為媒介審判。網絡審判是媒介審判在互聯網社會的升級。以網絡為中介的新媒體與傳統(tǒng)媒體合作,同頻共振,輿論呈現高度一致。隨著新媒體多樣化,網絡審判的力量逐漸壯大。然而,網絡審判對司法審判獨立性、 公正性的影響是間接的。行政力量的介入是網絡審判奏效的關鍵性力量。公權力失范或公共管理失效,在“網絡曝光—傳統(tǒng)媒體報道—公共輿論—行政力量介入—啟動司法程序—事件調查—產生結果—反饋公示”壓力機制下,被行政問責。審視網絡審判的效度,如果是一場符合公共之善的民意審判,在司法透明度不高、 信息公開不及時的情形下,網絡審判對監(jiān)督權力運行、 推動司法公正而言是合理性存在。如果網絡審判是一場無事實、 無依據的民意狂歡,或者網絡輿論本身不斷在被惡意制造而失去可信度,網絡審判不僅損害問責對象的利益,而且還破壞司法獨立與公正。
網絡問責是公民權利對抗公權力濫用的正義之舉。然而,網絡虛擬性、 離散性等缺陷滋生了公民權利濫用的土壤。網絡問責過程中顛倒黑白的謠言、 捕風捉影的流言、 肆意編造的謊言、 聳人聽聞的傳言借助網絡傳播擴散,導致偏激問責、 無序問責、 迫害性問責等問責異化現象。網絡問責的表演更多是媒體邏輯和抗爭邏輯的結合,它與法律邏輯存在很大的張力。表演邏輯側重于新奇性、 娛樂化和情感化,法律邏輯更注重客觀性、 程序性和法理性。[10]在網絡虛擬的公共場域下,較之網民權利失范,忽視法律規(guī)則或濫用法律武器將面臨更嚴重的后果。
國家安全表征著國家主權、 政權的完整及憲政法律制度的正常穩(wěn)定。當網絡問責缺乏有效監(jiān)督和足夠的秩序時,在意見領袖的煽動下,網絡民意極易被操縱和控制。隨著網絡曝光、 網絡扒糞與現實社會互動融合,網絡問責可能演變成危害國家信息安全的破壞性問責。首先,公職人員或政府部門與國家機密可能有一定程度的關聯性,因此,對涉事人員或政府部門的網絡曝光可能牽扯到國家秘密。一旦被曝光的信息在國家密級范圍,網絡問責主體因為法律意識淡薄,無意識地落入泄露國家秘密的陷阱。第二,由于政府信息不透明、 公開遲滯,涉事人員或政府機構失職失范行為的線索、 證據與信息非常隱蔽,問責主體往往會通過人肉搜索等極端的渠道。問責主體線下的跟蹤、 監(jiān)控、 錄音或拍攝等行為,極易犯下非法持有、 使用間諜器材的罪行。第三,網絡問責是對公權力或公職人員的聲討、 揭發(fā)、 檢舉、 質詢,這種否定性的評價和情緒極易被其他政治勢力利用,一旦情緒被點燃,可能演變成對國家政權、 政府合法性的聲討和攻擊。隨著國家安全法律體系的完善,依法打擊危害國家安全罪的力度加大,網絡問責主體極易陷入危害國家安全的破壞性問責。
網絡空間的謾罵、 聲討和情緒宣泄,不乏一些烏合之眾?!坝幸庾R人格的消失,無意識人格的得勢,思想和感情因暗示和相互傳染作用而轉向一個共同的方向,以及立刻把暗示的觀念轉化為行為的傾向?!盵11]20一旦這些人的行為傾向轉化為集體抗議,極易導致社會無序。然而,對于社會公共生活而言,秩序相對于其他社會價值的更具有優(yōu)先性。亨廷頓的秩序觀認為社會“首要的問題不是自由,而是建立一個合法的公共秩序”[12]7。隨著網絡問責的深入,網絡曝光的負面信息被廣泛傳播,在現實與虛擬世界形成強烈的輿論浪潮和信任滑坡,給涉事人員或相關政府部門造成巨大的政治和輿論壓力,甚至影響政府的形象和常態(tài)運轉。為控制事態(tài)進一步擴大、 擺脫被動局面,部分涉事人員或政府機構可能會利用權力不對等優(yōu)勢和體制性資源,以擾亂社會公共秩序為由追究網絡問責主體責任。尤其是當體制外網絡問責主體在線上串聯、 線下集體行動的時候,很有可能會干預國家機關正常運作、 擾亂社會公共秩序。
網絡空間的開放性與交互性為公眾聚集、 情緒宣泄提供了平臺。然而,網絡群體構成的復雜性與非專業(yè)性,使得網絡問責存在較大的不確定性和風險性。網絡草根擴張的背后隱藏著一股潛在的沖動與情緒宣泄。依據勒龐的“心智歸一法則”,作為個體的人是理性的、 有教養(yǎng)的、 有文化和負責任的,但是,隨著聚眾密度增大,他們之間就會相互影響、 啟發(fā)和感染,最后,導致原本不相同的個體性思維和行為漸趨一致,變得越來越野蠻、 沖動、 非理性。[13]62數以億計的網民在網絡空間聚集,盡情發(fā)泄自己的消極情緒。聚眾中的個體比較容易相信謠言、 產生擴張感和非理性行為。網絡問責本是權利主體對抗公權力濫用的正義之舉,但最終可能演變成對問責客體污蔑誹謗的偏激問責。在虛擬場域下,網絡公眾沒有獲得事實真相和事件全景的有效資源、 專業(yè)能力和合法途徑,在問責過程中摻雜主觀臆斷、 偏差或誤解,網絡問責可能演變成一場無意識狂歡或情緒發(fā)泄。
如何規(guī)范網絡問責,消解網絡問責的異化風險,使之走向法治化和制度化軌道?如何在公民權利意識不斷高漲、 自媒體社會逐步成熟的背景下,提升網絡問責的應對能力?政府應該以網絡問責制度化構建為終極目標,以法律規(guī)定網絡問責主體責任的基礎上,發(fā)揮網絡問責監(jiān)督公權力的實質性功效。以自律機制、 責任意識和倫理規(guī)約為內核重塑網絡問責的公共屬性,建構網絡問責的法治化文化與秩序化策略,有效彌補體制內問責的短板。
網絡問責制度化構建,即政府以程序、 政策及立法等制度化手段賦予網絡公眾知情權、 參與權、 表達權、 監(jiān)督權等各種權利,并為他們提供權利保護和救濟措施。
首先,網絡問責的程序化。網絡問責是公眾、 政府與媒體基于自身資源和權力的策略互動過程。網絡公眾雖然具有發(fā)起問責的權利,但是,從權力運行邏輯看,網絡問責的效度和力度直接依附于政治權力場域下權力機關的決策,網絡公眾并不具有啟動和執(zhí)行問責的權力。在我國的制度設計中,對政府及公職人員的問責最終需要權力機關決定是否啟動問責程序。因此,網絡問責也需要遵照實體行政問責發(fā)起、 啟動、 采證、 執(zhí)行、 處理、 救濟等基本程序。正如羅爾斯在《正義論》中所言:“在純粹程序正義中,不存在對正當結果的獨立標準,而是存在一種正確的或公平的程序,這種程序若被人們恰當地遵守,其結果也是正確的或公平的,無論它們可能會是一些什么樣的結果?!盵14]86因此,要提升網絡問責的效度和力度,真正實現網絡問責對公權力的制約,網絡公眾不僅要在公共輿論場積聚能量,更要遵守權力場域內行政問責的基本程序。
其次,網絡問責的界限明晰化。“人生而自由,但卻無處不在枷鎖之中?!盵15]8網絡雖然賦予公眾監(jiān)督問責的權利和自由,但超越法律范圍的權利和自由是不存在的,自由沒有法律的保障也就無所謂自由。在網絡問責的實踐中,出現公民濫用權利的問題,亟需政府對網絡表達自由做出明確的規(guī)定,即界定政府給公民多少表達空間。當下,表達自由已形成涵蓋言論自由、 出版自由、 結社自由等一系列的政治權利。公權力應該以不侵犯公民的政治權利為邊界。首先,當公民正當的表達自由受到侵犯時,應該得到相應的司法救濟,從而阻止公權力對言論自由的不當干預。其次,公民、 社會群體之間發(fā)生利益沖突,公民的表達自由不受他人阻止或侵害。再次,明確表達自由與隱私保護的界限,言論表達自由不意味著可以破壞他人的隱私權。最后,督促網絡媒體承擔社會責任,不惡意煽動網絡公眾的負面情緒,維護社會公平正義。
最后,加強網絡問責立法。網絡問責從積極意義視角來看:一方面,強化了對公權力的監(jiān)督,推動了實體問責的改進與完善; 另一方面,實現了公民民主參與政治生活,提升了政治參與熱情。從消極作用來說,網絡自身虛擬性、 去情境化、 分散性等內生缺陷具有侵蝕行政問責正當性的風險,有時甚至會異化為偏激問責、 無序問責、 迫害性問責,危害國家安全、 擾亂公共秩序。因此,亟需政府加強網絡問責立法,對知情權與隱私權、 言論自由與人身攻擊、 社會問責與造謠誹謗等概念作出明確的規(guī)定與區(qū)分,為網絡問責、 網絡監(jiān)督行為提供必要的法律依據,有效平衡網絡空間自由與秩序的張力。如美國《吹哨人保護法案》(WhistleblowerProtectionAct),法律鼓勵公民(包括公職人員)通過參與到旨在維護社會公正的行動中,特別是公職人員在其履職過程中,發(fā)現存在貪腐、 影響公共利益、 國家安全的行為,有權以告密(包括向媒體報料)的方式進行檢舉。吹哨人不僅不會受到泄密的指控,相反,法案規(guī)定司法機構應該為他們及他們的家人提供各種保護。網絡問責立法,不僅要明確問責的啟動程序,而且要提供明確的救濟途徑。
網絡問責賦能,以政府供給、 社會協作的方式提升網絡公眾問責的能力,如語言表達能力、 信息捕捉和甄別能力、 問題分析能力等,尤其關注網絡公眾的話語表達與溝通能力。
首先,疏通網絡問責渠道。網絡問責是公民參與政治生活、 公共事務管理的有效途徑。如通過網絡問責鼓勵公民積極參與政府決策,從而降低事后監(jiān)督問責的成本。國家法律法規(guī)的準備、 起草、 制定及實施環(huán)節(jié),鼓勵公民以人民監(jiān)督員的形式參與司法活動。政府公共決策、 公共服務提供等行政事務向社會開放。如武漢重大疫情之下,政府決策建立火神山、 雷神山醫(yī)院收治點。為了讓更多網友第一時間見證火神山醫(yī)院與雷神山醫(yī)院建設全況,包括央視、 人民網等均借助5G信號搭建了實時的直播畫面,提供全景和近景畫面,千萬“云監(jiān)工”高度關注醫(yī)院建設進展。多渠道參與網絡問責,于公民而言,能夠實現對權力行使過程的監(jiān)督,表達自身的利益主張,形成網絡問責的事前監(jiān)督機制。于政府而言,公民多渠道參與公共管理,能夠在政府決策時說服公眾,增強決策的合法性和透明性,從而緩和政府與公眾的對抗關系,在決策效果上實現滿意的決策效果和執(zhí)行效果。同時,黨政部門建立各種監(jiān)督渠道,國家紀檢監(jiān)察機關建立專門的網絡舉報欄目,在新聞網站開通網絡舉報專區(qū),各級政府門戶網站設立公眾舉報監(jiān)督渠道等。完善舉報受理機制,實現網絡舉報與網絡問責的有效銜接。
其次,多元合作協同,參與網絡問責。第一,公眾要有意識地摒棄身份認同的固定思維模式,不應該把階層、 學歷、 收入作為評判事件是非曲直的依據,以事實為依據。第二,新聞媒體秉持新聞專業(yè)主義精神,報道真相,傳遞真相。網絡論壇、 平臺等社會化媒體傳播多元新聞和事件,鼓勵多元觀點和建議,鍛煉培養(yǎng)網絡公眾多元化思維能力,增強信息辨別能力,提升網絡問責的針對性。第三,政府在既定的法律范圍內,適當允許多元化意見的存在,這不僅是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也是化解政府與公眾對抗、 樹立政府形象的主要方式和手段。政府要改變傳統(tǒng)對負面信息打壓、 封鎖、 屏蔽等手段,否則可能失信陷入“塔西坨陷阱”。第四,充分發(fā)揮網絡意見領袖的引導作用和權威人物的專業(yè)優(yōu)勢。當公眾面對繁雜的信息不能判斷或甄別的時候,邀請理性客觀、 專業(yè)科學權威人士幫助網絡公眾辨別網絡信息的真假。如面對新型冠狀病毒傳播伊始,政府邀請鐘南山院士科普,權威新聞媒體報道,新媒體在權威媒體的引領下發(fā)散傳播。
最后,網絡公眾自我賦能。以公共輿論和話語策略為依托的網絡問責,其效果取決于網絡公眾的話語表達水平和能力。因此,網絡公眾溝通能力和話語表達能力的鍛煉、 培養(yǎng)和提升是實現網絡問責主體知情權、 表達權和監(jiān)督權的先決條件。發(fā)起網絡問責的群體,很多是缺乏基本網絡知識和技能的社會弱勢群體或底層群眾。他們雖然跟帖、 轉載,但是對事件本身不得要領,主要以情緒宣泄為主。網絡問責的表達與溝通,要想推動政府回應并啟動問責程序,需要提升網絡公眾話語表達能力。第一,公眾要自我賦能,有意識提升自己的話語表達水平。尤其是網絡意見領袖,在網絡問責的過程中,不僅要有能力拋出相關事件的議題,而且要有能力組織和控制相關議題不要有偏差,能將建設性的意見匯聚,靶向政府回應和責任追究。第二,網絡公眾增強問責能力。一方面,提升對虛假信息和片面信息的甄別能力,理性分析政府、 網絡和媒體發(fā)布的信息,做出客觀理性的評價和判斷。第三,政府作為網絡問責的潛在對象,加強對弱勢群體和底層公眾的網絡培訓和教育,各地因地制宜建立不同層次的網絡知識和技能培訓體系,尤其重視網絡虛擬空間話語規(guī)則意識和法治規(guī)范意識培育。
網絡問責的公共性偏離,主要是因為網絡問責的動機是社會行動者維護自身利益,而非表達公共訴求或維護公共利益。尤其在公共管理過程中,如何平衡個體的理性化與共同體的秩序化矛盾,還需要網絡問責公共性重塑。通過軟性的自律與剛性的他律機制,規(guī)范社會行動者的行為和動機,回歸網絡問責服務公共利益的宗旨。
首先,公民理性表達的責任強化。扭轉網絡問責的公共性偏離,關鍵還是網絡公眾建立自律機制。自律機制是公眾在虛擬空間應具備的基本道德、 倫理規(guī)范。第一,建立一套與現實世界銜接的網絡倫理規(guī)范,至少包含網絡公民身份、 網絡隱私、 網絡心理、 網絡安全及網絡用語等。第二,網絡問責基于網絡空間隱匿性、 開放性、 離散性特征,絕大部分問責是匿名揭發(fā)檢舉失職瀆職或違法犯罪行為,但是,公民揭發(fā)檢舉應遵循基本的倫理道德。從網絡問責道德意義考量,問責行為本身是對抗公權力濫用的正義之舉,因此,問責主體首先是一個理性的人。公民網絡問責、 揭發(fā)檢舉的過程必須遵循法律規(guī)定與道德倫理。換言之,網絡問責不僅要結果符合正義原則,程序也要符合正義原則。第三,作為具有一定影響力的網絡意見領袖、 網絡主播,也要堅守基本的網絡倫理規(guī)范。意見領袖、 網絡主播,擁有更多的信息資源和文化資本,在與公權力對抗中占據更有利的位置,充分發(fā)揮意見領袖輿論引導作用,而不是情緒化地煽動輿論。
其次,專業(yè)媒體議程設置的責任擔當。以網絡運用為媒介的社會化媒體,較之傳統(tǒng)專業(yè)媒體,更具有即時性、 交互性。而專業(yè)化媒體較之社會化媒體,在匯聚民聲、 引導公共輿論方面具有天然優(yōu)勢。網絡媒體聲音“嘈雜”,信息碎片,個體的聲音往往會被湮沒在嘈雜聲中。而傳統(tǒng)的專業(yè)化媒體具有更強大的信息甄別、 綜合能力,能夠凝聚公眾的意見,整合公共輿論。因此,專業(yè)媒體更應該承擔網絡問責的公共性重塑責任,充分發(fā)揮其信息資本核心競爭力,以發(fā)布真實可信的信息為己任,以引導社會公共輿論為導向。當所有的專業(yè)媒體以追求、 報道真相為己任時,社會化媒體才不會被情緒化輿論誤導。同時,專業(yè)的新聞媒體具有官方認可的天然優(yōu)勢,因此,在事件傳播報道、 輿論走向過程中起到關鍵的議程設置作用。所以,專業(yè)媒體要在事件真相基礎上,充分發(fā)揮其專業(yè)優(yōu)勢,客觀冷靜地報道,將網絡傳播議程轉化為對事件本身的理性思考和批判。專業(yè)新聞媒體在堅持實事求是的前提下,還要以客觀理性的視角設置事件傳播議程,消解網絡輿情的非理性化、 情緒化傾向,這也是專業(yè)新聞媒體的責任擔當。
最后,規(guī)范政府處置公共輿論的行為準則。網絡問責公共性偏離還源于政府公權力與公民權利的對抗。面對網絡問責,不少地方政府選擇的是屏蔽、 刪帖甚至打壓以平息輿論,最終導致事態(tài)擴大。規(guī)范政府處置網絡輿論的行為準則,需要內部控制與外部控制相結合,方能治標治本。第一,培育公職人員的倫理道德,充分發(fā)揮道德觀、 價值觀的內在約束控制作用。面對角色沖突,尤其當個人利益、 組織利益和公共利益發(fā)生沖突的時候,應該以維護公共利益為準則。公職人員應該具備超越權威命令和等級觀念的倫理道德,平等地對待公眾的合理訴求,以專業(yè)、 敬業(yè)態(tài)度提供公共服務。第二,充分發(fā)揮道德立法與組織規(guī)章的外部約束作用。一方面,完善行政職業(yè)道德規(guī)范、 倫理立法,推動公務員做出符合公共利益的選擇。另一方面,將權責統(tǒng)一、 責任意識等基本價值觀念與組織文化有機結合,讓公職人員規(guī)范處置公共輿論的行為準則。第三,培育積極的組織文化。當一個人行動的基礎是情感而不是理性時,做出該行動的人往往會依據自己最為熟悉的方式來行事,而一個人最為熟悉的方式往往是一個組織中的文化沉淀。[13]72
網絡問責,不僅是公民權利與政府權力在互聯網公共場域下的策略性互動,更是公眾對公共事務與社會發(fā)展的關切。社會權利的正向參與和公權力的積極回應,決定了網絡問責的最終效果。但是,在網絡問責的實踐中,也存在公民權利濫用與公權力濫用的風險。一切合法正當權利應得到積極回應與保護,權利濫用和權力脫韁必須得到法律嚴懲。正如盧梭所言:“既然法律結合了意志的普遍性與對象的普遍性,所以一個人,不論是誰,擅自發(fā)號施令就絕不能成為法律?!盵15]47-48對網絡問責的苛責、 限制和打擊都會壓制社會行動者對公共事務的參與熱情,而陷入不敢問責的寒蟬效應與不敢問政的政治冷漠。我們一方面要鼓勵體制外網絡問責,另一方面也要規(guī)范網絡問責,促進網絡問責健康可持續(xù)發(fā)展,彌補體制內問責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