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建玲
摘 要:檢察機關通過抗訴和再審檢察建議,實現對民事生效裁判結果的監(jiān)督。通過抗訴案件的審理情況可以反觀檢察監(jiān)督的效果與水平。檢察機關充分發(fā)揮調查核實權、精準把握抗訴標準,切實維護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案件,獲得法院再審支持率高。但是,對案件審查不全面、對抗訴標準把握不到位、以及司法理念分歧、監(jiān)督程序性設置等原因,導致法院不予支持抗訴意見的案件也占一定比例。檢察機關應進一步更新司法理念、明確抗訴標準、充分發(fā)揮調查核實權及公開聽證的作用、加強與法院的溝通交流,從而進一步增強民事訴訟監(jiān)督的精準性。
關鍵詞:民事訴訟 抗訴 精準監(jiān)督
根據民事訴訟法的規(guī)定,檢察機關主要通過辦理民事訴訟監(jiān)督案件實現對民事訴訟的監(jiān)督。據不完全統(tǒng)計,全國檢察機關每年大概有近10%的民事訴訟監(jiān)督案件以抗訴、再審檢察建議的方式向法院提出監(jiān)督意見,而法院采納檢察機關意見的案件平均為70%左右。檢察機關民事訴訟監(jiān)督工作仍存在短板,距離實現“雙贏多贏共贏”的目標還有一定差距。
一、法院審理民事抗訴案件概況
從2013年以來的《最高人民檢察院工作報告》來看,2013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0日,全國檢察機關共向法院提出抗訴2萬余件,提出再審檢察建議2.4萬件,抗訴案件再審改變率平均為75%。2018年至2019年,檢察機關受理民事申訴持續(xù)高位運行,抗訴案件同比大幅上升,抗訴案件再審改變率有所下降。2018年全國檢察機關提出抗訴3933件,同比上升25.1%,法院審結1982件,其中改判、發(fā)回重審、調解、和解撤訴1499件,提出再審檢察建議4087件,同比上升32.1%,法院啟動再審2132件。2019年,全國檢察機關共受理142203件,同比上升23.9%;提出民事抗訴5103件,同比上升29.8%;法院已改判、發(fā)回重審、調解、和解撤訴3172件,改變率62.2%;提出再審檢察建議7972件,同比上升95.1%;法院已裁定再審4583件,采納率57.5%。2020年,全國檢察機關共受理民事監(jiān)督案件191579件,同比上升31.6%;共辦結民事生效裁判監(jiān)督案件74884件,同比上升8.5%;提出民事抗訴4994件,同比下降2.1%;法院同期審結3627件,再審改變2926件,占審結數的80.7%;提出再審檢察建議9900件,同比上升24.2%;法院同期采納6802件,占同期提出數的68.7%。司法實踐中,通過實體性事由抗訴的主要集中在“新證據”“基本事實缺乏證據證明”“主要證據系偽造”“適用法律確有錯誤”等事由。程序性事由相對集中在公告送達、法院未調查收集證據、原裁判存在漏判或超出訴訟請求范圍以及審判人員違法犯罪等事由。
從地方法院的統(tǒng)計數據看,情況也大致如此。比如,根據《2017年度浙江省高級人民法院民商再審案件大數據分析》,2017年浙江省高級人民法院審理的152件民商再審案件中,23件由檢察院抗訴進入再審程序,其中13件改判,改判率56.5%。根據《關于黑龍江省民事抗訴案件審理情況的調研報告》,2013年至2017年9月,省法院共受理民事抗訴案件569件,其中,指令再審124件,提審443件,終結2件,抗訴提審占省法院全部民事再審收案的40.2%,民事抗訴案件經提審進入再審程序后共審結402件;按抗訴再審案件結案方式統(tǒng)計,維持165件,維持率41%,改判(含撤銷變更原裁定及駁回起訴的)142件、發(fā)回重審66件,發(fā)改率51.7%,調解10件,因申訴人撤回再審請求或按撤回再審請求處理等原因裁定終結16件,其他方式結案3件。從法院的統(tǒng)計數據看,法院與檢察院對抗訴案件改變率的統(tǒng)計上稍有差異,但在考察指標上基本一致。
二、檢察機關抗訴獲得法院支持的案件特點
第一,涉虛假訴訟案件發(fā)回重審、改判率高。近年來,檢察機關在民事訴訟監(jiān)督和民事執(zhí)行監(jiān)督領域,審查和發(fā)現了一大批虛假訴訟案件。對于涉民間借貸糾紛、離婚糾紛、分家析產(分戶)糾紛、拆遷補償糾紛、以物抵債協議糾紛等來實現規(guī)避執(zhí)行、逃避債務、違規(guī)落戶、違規(guī)過戶房產、汽車、牟取非法拆遷補償利益等虛假訴訟案件提出的抗訴,均得到法院支持。據最高人民檢察院統(tǒng)計,2015年對1401件虛假訴訟案件向法院提出抗訴或再審檢察建議;2018年監(jiān)督糾正1484件“假官司”;2020年共監(jiān)督虛假訴訟案件10090件,同比上升27.9%,其中抗訴案件中涉及虛假訴訟1785件。
第二,維護非公有制企業(yè)、農民工、老人、婦女兒童、殘疾人等特殊群體合法權益的案件獲得支持率高。近年來,民事訴訟監(jiān)督案件主要集中在房屋買賣、房屋租賃、農村征地補償、勞動爭議、民間借貸、離婚后財產糾紛等關乎民生及老百姓切實利益的領域。當此類案件出現裁判利益失衡時,自然成為檢察機關監(jiān)督的對象。而維護社會公平正義,也是審判機關所追求的目標。因此,該類案件抗訴后,一般能夠得到法院支持。此類案件直接涉及民生,應當從維護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出發(fā),以法院生效裁判的合法性、公正性作為抗訴標準予以監(jiān)督,而不宜以涉案標的額大小作為抗訴的考量標準。
第三,充分行使調查核實權查明案件事實的案件,獲得支持率較高。檢察機關在辦理案件過程中,基于監(jiān)督的需要,對案件相關事實和證據進行調查核實,有助于對案件進行全面準確的分析,是提高監(jiān)督質效的有效手段。2019年12月修訂的《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guī)定》的出臺,也進一步明確了追求實質正義的導向。據統(tǒng)計,在提出抗訴的案件中,絕大多數都開展了調查核實工作。
第四,對相關法律法規(guī)政策把握精準的案件,獲得支持率較高。適用法律確有錯誤,是抗訴的主要事由之一。只有準確理解和把握相關法律、法規(guī)和政策規(guī)定,才能提出精準的監(jiān)督意見。
第五,類案監(jiān)督特別是“同案不同判”案件抗訴后,獲得支持率高。司法實踐中,對同類型案件、重大爭議案件,法院“同案不同判”的現象比較突出。檢察機關通過綜合分析、研究論證后,向法院提出抗訴的案件,得到支持率較高。如胡某某與某典當公司典當糾紛抗訴案,雙方當事人的爭議焦點主要是絕當后當戶是否應當支付綜合費用。由于我國尚未制定典當法或相關行政法規(guī),現行的《典當管理辦法》僅是部門規(guī)章,效力等級較低,且未對絕當后是否應當支付綜合費用作出明確規(guī)定,屬于“法律空白”。由于缺乏法律依據,司法實踐中“同案不同判”現象十分普遍。檢察機關抗訴認為,法律設置絕當制度的目的就是對當戶和典當行的利益進行再平衡。典當行在絕當后繼續(xù)扣除綜合費用的做法違背了誠實信用原則,造成了典當行和當戶之間利益的顯著失衡。該案再審后予以改判,維護了當戶的合法權益。也為司法機關處理絕當后當戶是否應當支付綜合費用這一典當行業(yè)普遍關注的法律難題提供了重要參考,具有類案典型性。
三、抗訴未獲法院支持的原因
(一)法定抗訴事由與訴訟監(jiān)督程序性設置的原因
從制度設計看,檢察監(jiān)督是一種糾錯的程序機制,制度的核心價值在于為司法審判活動中可能存在的違法提供一種外部視角,提請其再進行一次審慎的審查。[1]從民事訴訟法第200條第7項至第13項的規(guī)定看,大多是審判程序違法或審判人員違法犯罪,可能會導致案件錯判的情形。程序公正是實體公正的保障,對于因程序違法導致當事人無法行使訴訟權利的,一般應當抗訴。對于程序違法是否導致案件錯判,需要通過法院再審進一步查明。相較而言,法院再審改判的標準要遠遠高于啟動再審的標準,考慮因素也相對多元復雜,需對事實認定、證據采信、適用法律和程序問題等方面進行綜合考量。因此,抗訴案件存在一定數量的維持原判,是符合訴訟規(guī)律的,應當避免單純以抗訴案件審理結果來考量檢察監(jiān)督效果。
(二)司法理念原因
1.法院裁判是追求個案矯正正義還是類案分配正義。古希臘哲學家亞里士多德提出,正義分為分配正義和矯正正義。分配正義是為了達到形式平等,矯正正義是在分配正義的規(guī)范被違反時發(fā)生作用的,適度向弱勢方傾斜,盡力使不平等的境況向實質平等靠近從而追求實質正義。[2]在民事訴訟中,針對某些特定的糾紛,由于追求個案矯正正義還是類案分配正義的司法理念不同,導致案件的審理結果也不同。
2.如何兼顧實質正義與形式正義的統(tǒng)一。在現有法律規(guī)定及裁判規(guī)則的框架下,司法者在進行法律適用時,應當兼顧實質正義與程序正義的統(tǒng)一。例如,對“新證據”的理解與適用一直是司法審判的難點。司法實踐中,法院一審、二審和再審程序中,不同的法官對“新證據”的內涵與外延有不同的理解。因法院對當事人在訴訟中提交的證據不予組織質證或不予認定為“新證據”,導致當事人長期纏訪纏訴的現象比較突出。另外,司法實踐中,法官對當事人申請法院調取證據是否準許的審查決定自由裁量度比較高,存在一定的隨意性。檢察機關在法院未能查明事實真相的情況下,追求客觀真實,有時是基于實質性解決糾紛的考慮。
(三)事實認定原因
1.抗訴標準存在蓋然性標準還是足以推翻標準的差異。如前所述,基于對當事人訴訟權利的保障,檢察機關依照民事訴訟法第200條規(guī)定的程序性事由提出抗訴的標準是蓋然性標準,即生效裁判存在違反法定程序,“可能”導致裁判錯誤而非“確有”錯誤的情形,檢察機關便可以提出抗訴。而依照民事訴訟法第200條規(guī)定的實體理由提出抗訴時,應當堅持足以推翻原判決的抗訴標準。
2.對法官認定事實(包括鑒定結論)的尊重與審查。法官在案件審理過程中,通過法庭調查和法庭辯論等庭審活動,對案件形成一個綜合性的判斷,有些情況很難在案卷中充分體現。一般情況下,檢察機關應充分尊重法官對案件事實的認定。對于鑒定結論等證據更應慎重對待,不宜以日常觀念否定鑒定意見等專業(yè)判斷。比如,在某合資合作開發(fā)房地產合同糾紛案中,檢察機關的抗訴意見之一為:合同因違約而解除時,返還責任不包括合同預期收益,故鑒定結論不應以收益還原法計算返還房屋的現值。法院再審并未采納該抗訴意見。
(四)法律適用原因
1.存在確有錯誤還是認識分歧的爭論。根據民事訴訟法第200條第6項的規(guī)定,以“原判決、裁定適用法律確有錯誤”為抗訴標準?!蹲罡呷嗣穹ㄔ宏P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和《人民檢察院民事訴訟監(jiān)督規(guī)則(試行)》,對“適用法律確有錯誤”的情形,作出了規(guī)定。但在司法實踐中,仍然存在適用法律錯誤還是認識分歧的爭論。如在王某某、鹿某某股權轉讓糾紛抗訴案中,檢察機關認為原判決處理股東優(yōu)先購買權的裁判理念和處置方式與公司法的規(guī)定不符,系適用法律確有錯誤。此案抗訴后,法院再審予以改判。而在黃某某借名買房合同糾紛抗訴案中,檢察機關認為原判決對于借名買房合同性質的認定錯誤,但法院再審未予采納,維持了原判。
2.對法官自由裁量權的尊重與必要規(guī)制。司法實踐中,總會涉及到一些法無明文規(guī)定的問題和糾紛,此類案件往往在理論上、實踐中存在認識分歧,解決此類案件一般需要依靠法官的智慧和自由裁量權去解決。司法實踐中,檢察機關在審查此類案件時應對法官自由裁量權予以充分尊重。在法律沒有明確規(guī)定以及審判機關沒有或尚未形成統(tǒng)一裁判標準的案件,檢察機關一般不予抗訴,抗訴后一般也很難得到法院支持。
當然,法官的自由裁量權應有一定邊界,否則很可能被濫用,對社會公平正義帶來嚴重危害。因此,對法官自由裁量權進行必要的規(guī)范和控制,[3]也是檢察監(jiān)督的應有之義。對于濫用法官自由裁量權導致司法明顯不公甚至危害司法權威的案件,應當提出抗訴。如北京某公司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提請抗訴案,案涉建設工程施工合同因雙方有串通招投標行為而無效,一審中依當事人申請以三種結算模式對工程造價進行了鑒定,但二審判決以當事人約定了不同的結算模式為由,對三種鑒定意見均未采納,將串通招投標的《中標價格明細表》中的預算價認定為工程造價。該案的工程造價鑒定周期長、鑒定費用高,但法院在組織當事人圍繞鑒定進行了大量訴訟活動的情況下,并未以鑒定意見作為裁判依據,最終酌定的數額未準確反映工程造價,客觀上增加了當事人的訴訟負擔。
(五)現實原因
1.檢察機關抗訴雖有道理,但對抗訴的必要性考量不足。司法實踐中,一般表現為三種情形:一是檢察機關抗訴理由成立,原審裁判在事實認定或法律適用方面確實存在某些錯誤,但原審裁判結果并沒有因此受到實質性影響;二是抗訴理由有一定依據及合理性,但還沒有達到足以再審發(fā)回重審或改判的程度,或者再審發(fā)回重審或改判并無必要;三是檢察機關的抗訴意見有一定道理,但予以改判可能會引發(fā)新的矛盾或激化矛盾。存在上述情形,法院再審一般不予改判。
2.檢察機關審查案件不全面,導致抗訴理由不被采納。檢察機關在審查案件時,應當聽取雙方當事人意見,并全面審查卷宗材料,否則就會失于偏頗。
四、加強精準監(jiān)督,提高監(jiān)督質效的對策
(一)提高政治站位,樹立精準監(jiān)督的司法理念,正確認識抗訴工作
檢察機關通過民事訴訟監(jiān)督維護公平正義,維護社會和諧穩(wěn)定,保障民生和社會經濟健康持續(xù)發(fā)展。因此,要從講政治的高度,充分認識民事檢察工作的重要性,做好抗訴工作。同時,要堅持監(jiān)督與支持并重的原則,依法維護司法裁判的權威,提高監(jiān)督的精準性,減少和避免抗訴的隨意性。只有精準監(jiān)督,才能贏得被監(jiān)督者、當事人及社會的正確評價。
(二)進一步規(guī)范和明確抗訴標準
1.要堅持抗訴的法定性標準。民事訴訟法第200條、第208條、第209條是民事案件抗訴事由規(guī)定,也是檢察機關抗訴的主要依據?!蹲罡呷嗣穹ㄔ宏P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以及《人民檢察院民事訴訟監(jiān)督規(guī)則(試行)》對第200條規(guī)定的再審(或抗訴)事由,作出了解釋規(guī)定,進一步說明了司法實踐中要正確理解和把握法律規(guī)定的實質內容與涵義。
此外,要注意學習和及時掌握最高人民法院有關再審案件的裁判規(guī)則和相關規(guī)定,提高監(jiān)督案件質量。比如,根據2001年11月1日,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印發(fā)〈全國審判監(jiān)督工作座談會關于當前審判監(jiān)督工作若干問題的紀要〉的通知》第7條的規(guī)定:“符合下列情形的,一般不予改判:(1)原判文書在事實認定、理由闡述、適用法律方面存在錯誤、疏漏,但原判文書主文正確或者基本正確的;(2)原判結果的誤差在法官自由裁量幅度范圍內的;(3)原判定性有部分錯誤,但即使定性問題糾正后,原判結果仍在可以維持范圍內的;(4)原判有漏證或者錯引、漏引法條情況,但原判結果仍在可以維持范圍內的;(5)原判應一并審理,但未審理部分可以另案解決的;(6)原判有錯誤,但可以用其他方法補救,而不必進行再審改判的?!睓z察機關在司法實踐中,主動結合法院的裁判標準審查案件,有利于進一步提高抗訴的精準度。
2.要綜合考慮抗訴的適當性。抗訴的著眼點不應僅限于個案公正,而應立足于整體法律價值的實現,杜絕就案辦案,做到法律效果、政治效果和社會效果的有機統(tǒng)一。對于因抗訴而易引起新的社會矛盾的案件,即使案件存在法定抗訴事由,也要盡量做好息訴和解工作,絕不能片面強調抗訴這一監(jiān)督方式。
3.要嚴格把握抗訴的必要性。在辦理抗訴案件中,充分考慮生效裁判監(jiān)督的必要性,是保證監(jiān)督效果的重要方面。從法官裁判的角度考量案件抗訴后,能不能改變原有的裁判結果,如果只是程序空轉,裁判結果不變,則不宜提出抗訴。
(三)充分發(fā)揮調查核實權的作用,合理界定調查核實權的適用范圍
民事訴訟法第210條從立法上確立了檢察機關的調查核實權。檢察機關行使調查核實權,既非替代當事人承擔舉證責任,亦非代替審判機關查明案件事實,而是行使監(jiān)督權的客觀需要,是符合檢察機關的性質和職能定位的。檢察機關在審查案件中堅持客觀公正、依法調查的原則,充分發(fā)揮調查核實權的功能作用,是提高監(jiān)督質效的有效途徑。
根據檢察監(jiān)督謙抑性原則,對檢察機關行使調查核實權的范圍與程序予以規(guī)制也是必要的。檢察機關行使調查核實權的范圍可參照當事人申請人民法院調取證據及人民法院依職權調取證據的范圍確定,包括以下情形:一是案件涉及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的;二是民事訴訟的當事人因客觀原因不能收集證據,書面申請人民法院調查收集的,人民法院應當調查收集而未調查收集以及有新的證據,可能推翻原判決、裁定,需要核實該證據真實性的;三是原審存在違反法定程序,可能影響案件公正判決、裁定的;四是審判人員在審理該案時有貪污受賄、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為的;五是案件涉嫌虛假訴訟,或據以認定案件事實的主要證據可能是偽造的;六是人民檢察院可以依職權進行調查核實的其他情形。
(四)完善檢察官聯席會制度以及專家咨詢與聽證制度
“兼聽則明,偏聽則暗?!痹诎讣彶檫^程中,充分聽取雙方當事人意見,并充分借助“外腦”,邀請專家學者、律師、退休法官、有法律背景的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人民監(jiān)督員參與案件審查,對抗訴案件和抗訴事由進行充分論證,有助于檢察機關提升民事檢察專業(yè)能力。司法實踐表明,邀請相關專家對擬抗訴或跟進監(jiān)督的疑難、復雜案件進行分析論證和把關,對提高監(jiān)督質效能夠起到積極作用。為了確??乖V案件質量,在強調檢察官辦案責任制的同時,應當堅持檢察官聯席會制度,充分發(fā)揮群策群力,為檢察官正確決策提供有益參考,同時有利于防范檢察監(jiān)督權被濫用。
(五)加強與法院溝通,形成共同研判復雜疑難典型案件及預防信訪風險的長效機制
只有建立檢法溝通長效機制,才能更好地發(fā)揮民事訴訟監(jiān)督作用,實現雙贏多贏共贏。首先,建立案件會商機制,加強個案溝通。在案件審查階段,對案件背景情況、雙方當事人有無和解意愿、原審法官裁判案件時的考量因素、案件是否適宜啟動再審程序等問題充分交換意見。在案件再審審理過程中加強溝通也非常必要,有利于檢察監(jiān)督意見獲得法院的最終支持。其次,建立檢法兩院民事訴訟監(jiān)督通報長效機制。檢察機關與法院針對一定時期內民事裁判與民事訴訟監(jiān)督的基本情況與重點難點熱點問題,進行充分溝通交流,共同研究典型個案與類案,明確裁判標準,統(tǒng)一司法尺度,有利于整體司法水平的提高。最后,建立釋法說理、服判息訴聯合工作機制。受修改后的民事訴訟法的影響,近年來檢察機關受理的民事訴訟監(jiān)督案件量不斷攀升,社會矛盾化解和息訴壓力不斷增大。對于近90%的不符合抗訴和再審檢察建議條件的案件,檢察機關做了大量釋法說理和息訴工作。就此,檢法兩家應相互借勢,共同發(fā)力,共同解決好社會矛盾化解和息訴工作,共同樹立司法裁判的權威。
(六)加強民事檢察隊伍建設,提高監(jiān)督水平
“打鐵還需自身硬”,提升整個民事檢察隊伍的業(yè)務能力與水平,是實現精準監(jiān)督的必備條件。要實現精準監(jiān)督,充分回應人民群眾關切,就必須不斷提升業(yè)務素質和辦案能力。司法實踐中,可以通過辦案、培訓、調研、業(yè)務競賽、加強與法院的業(yè)務溝通及人員交流等多種形式,鍛煉民事檢察隊伍。根據“四大檢察”職能,合理配置檢力資源,也是提升民事檢察隊伍能力和素質的重要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