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文江
(同濟大學 人文學院,上海200092)
《論語》記述孔子的言論,主要是對各類人的問答。其中有一些沒有以問答形式出現(xiàn),而是孔子直接評論古今人物。本文試輯出相關段落,以觀察其內(nèi)含線索。至于問答中出現(xiàn)的述說,擬斟情補入,以協(xié)助理解。
初步輯出51章。其中評論古人20章,評論今人(也就是孔子同代人)15章,此外評論弟子16章。古人和今人的劃分,大致以《春秋》所見世(公元前541年—公元前481年)為界,所見世以前為古,所見世為今。弟子雖然也是同代人,因為涉及師生傳道,擬另外分析。這些弟子親炙孔子本人,感受言傳身教,他們傳播的孔子思想,與后世的儒學有所不同①研究先秦儒學,不可不注意孟荀的分合以及影響漢宋的經(jīng)學,而在今天,也應該注意不被理論的形態(tài)鎖死。尤其應注意到在七十子直接化入時代,經(jīng)學與社會全方位地相應,并發(fā)揮了其隱顯不同的作用。。
按照孔子對時代的認知,把評論古人分為三段:(1)唐虞(堯舜禹6章);(2)三代(殷周之際6章);(3)東周(所傳聞世、所聞世8章)。而于唐虞6章中,單獨列出總綱 “ 堯曰 ” 。此章位居《論語》末篇之首,提出為政的理想,建立后世政治的標準,通常認為是《論語》的序言。此即《尚書》所傳 “ 二帝三王之道 ” (偽孔《序》),也是孔子所立之教。
《漢書·藝文志》記載《論語》的流傳,分《古論》《齊論》和《魯論》。于《古論》中有兩《子張》:其一在今本第十九篇;其二即今本《堯曰》第二章,此章和 “ 不知命 ” 章另外分篇②如淳《漢書音義》: “ 分《堯曰》篇后子張問‘何如可以從政’已下為篇,名曰《從政》。 ” 何晏等序: “ 《古論》分《堯曰》下章《子張問》以為一篇,有兩《子張》。 ” 劉寶楠《論語正義》: “ 蓋《論語》自《微子篇》說夫子之言已迄,故《子張篇》皆記弟子之言,至此更搜集夫子遺語,綴于篇末。而有兩篇者,以《論語》非一人所撰,兩篇皆更待裒錄而未有所得,故《堯曰》止一章,《子張》止二章也。此真孔壁之書,其合并為一篇,則齊魯學者為之矣。 ”?!洱R論》多《問王》(一作《問玉》)《知道》(知,?;韬詈啞⒓缢痍P簡作 “ 智 ” )二篇。在《魯論》中,沒有 “ 不知命 ” 這一章③《釋文》: “ 不知命無以為君子也?!遏斦摗窡o此章,今從古。 ”。在《齊》《魯》《古》三論的分合之間,尚有編纂未定的痕跡。
各本《論語》有一處相同,末篇皆以 “ 堯曰 ” 為主?!豆耪摗分兄挥幸徽?“ 堯曰 ” ,《齊論》同今本為三章,而《魯論》有二章。今本《論語》先后由張禹(西漢)、鄭玄(東漢)綜合《齊》《魯》《古》三論而編定。最后一篇共三章,當來自《齊論》。
綜上所述,《論語·堯曰》篇的情況,可總結(jié)如下:
《古論》一章, “ 堯曰 ” 。有兩《子張》( “ 子張 ” 和 “ 不知命 ” ,另外成一篇,名《從政》)。
《齊論》三章, “ 堯曰 ” “ 子張 ” “ 不知命 ” (此外多《問王》《知道》二篇)。
《魯論》二章, “ 堯曰 ” “ 子張 ” ,無 “ 不知命 ” 。
“ 堯曰 ” 代表了孔子所認識的古史,其頂端是天人關系,其次是人人關系,包括君、臣、民的關系。華夏文明的形成和演變,來自深究天人關系,理順人人關系,安頓權(quán)力結(jié)構(gòu)以實施政治運作,引領人民過上良好有序的生活。
以 “ 堯曰 ” 為特殊標志,對應全書的 “ 子曰 ” ,同時也是 “ 學而 ” 的終極目標。子張在戰(zhàn)國時影響很大,《論語》第十九篇言弟子,以子張為起點?!俄n非子·顯學》稱儒分為八,也以子張居首。 “ 子張 ” 的編纂未定,醞釀著解讀《論語》的其他可能。 “ 不知命,無以為君子 ” 對應首章 “ 學而時習之 ” ,以君子修身為主。以禮樂融貫生命,圣人和君子遙相呼應。而以 “ 堯曰 ” 對應 “ 不知命 ” ,前者是共同體治理(外王)的目標,后者是個人修身(內(nèi)圣)的目標。前者的實現(xiàn)需要一定的條件(圣人所為之事),后者人人可以致力(君子所為之事)。
“ 堯曰 ” 以下分三部分:
第一,唐虞5章,計堯1章,舜1章,舜和禹1章,舜及武王臣1章,禹1章。此5章基本討論君,也就是權(quán)力中心。由君而臣,形成核心治理團隊。禹以下不再評論,由禪讓轉(zhuǎn)為家天下,對此或有所難言。對于真實的夏代形態(tài),史料有缺,考古學界至今沒有確定的結(jié)論。而于商、周,則商略而周詳。然而要理解歷史,尤其孔子心目中的歷史,依然不可缺少文獻的指引,需要從三代入手?!缎⒔?jīng)》開篇 “ 先王有至德妙道 ” 云云,《經(jīng)典釋文》引鄭氏說: “ 禹,三王最先者。 ” 于虞夏之際,將禹不歸于二帝而歸于三王,其義至邃①章太炎:《 “ 孝經(jīng) ” 本夏法說》,見章太炎:《章太炎全集》(四),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第二,三代6章,皆在殷周之際,關注治與亂,大致相當史學學,史學學相通于《易》。始于大崩潰時代的應對,終于安定基業(yè)的囑托。
第三,春秋(所傳聞世、所聞世)8章。不再討論天子,而是討論大臣(正反面,3章)、霸主與臣(齊景公2章)、臣(3章,正反面,修身,政治行動的準則)的作為。
《堯曰》(序):
堯曰:咨!爾舜!天之歷數(shù)在爾躬,允執(zhí)其中。四海困窮,天祿永終。舜亦以命禹。曰:予小子履,敢用玄牡,敢昭告于皇皇后帝:有罪不敢赦。帝臣不蔽,簡在帝心。朕躬有罪,無以萬方;萬方有罪,罪在朕躬。周有大賚,善人是富。雖有周親,不如仁人。百姓有過,在予一人。謹權(quán)量,審法度,修廢官,四方之政行焉。興滅國,繼絕世,舉逸民,天下之民歸心焉。所重民:食、喪、祭。寬則得眾,信則民任焉,敏則有功,功則說。
這是堯舜至三代之傳道,同時也是傳位,傳遞政治合法性。由概括《尚書》而來,整部《論語》以此奠基,可看成全書的后序。本文將總綱抽出前置,作為《論語》評論時代和人的標準。
此章題 “ 堯曰 ” 為鮮明標志,與全書題 “ 子曰 ” “ 孔子曰 ” (以十六章《季氏》為主)形成對照。全文大致采納《尚書》,應當是弟子連綴老師的講授。全章似斷似連,意義堅定而富含解釋空間,與《孟子》末章由堯舜述至湯呈現(xiàn)的連貫性有所不同?!墩撜Z》首章 “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 ,以修內(nèi)圣為始,而此章以通外王為終。
此章意義重大,試分段解釋:
堯傳舜帝位之訓辭,大義同《尚書·堯典》。咨,嗟嘆聲。爾舜,上呼下。天之歷數(shù)在爾躬,乃當時最高學問,可以有二解:其一,天之歷數(shù)猶歲時氣節(jié)之先后,明帝王相繼之次第(朱熹《集注》)。以爾躬承擔之,承擔者即執(zhí)政的天子;其二,天之歷數(shù)在爾躬,萬物皆備于我,道不遠人,天人合一。允執(zhí)其中,公允地、誠篤地掌握中的標準,根據(jù)時勢變化,調(diào)整相應的布局。四海困窮,天祿永終,如果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得不到改善和發(fā)展,統(tǒng)治合法性也會自然喪失。
舜傳禹之訓辭相同,此上對下的囑托,乃傳位之大禮,猶后世以憲法宣誓。此節(jié)來自《尚書·大禹謨》。由虞而夏,轉(zhuǎn)折發(fā)生于禹。禹不再以此言命其繼位者,二帝由此過渡為三代。禹的歷史地位,也因此有屬上、屬下二說。
禹以后跳過夏直至湯,于 “ 曰 ” 上未標 “ 湯 ” 字,或出于尊崇堯舜,或顯示時代的裂痕。《集注》: “ 此引《商書·湯誥》之辭。蓋湯既放桀而告諸侯也。 ” 予小子,帝王自稱。履,湯名。前文上對下,顯示天人之道未絕。此下對上,已無 “ 唯天為大,唯堯則之 ” (《泰伯》)之人,故以祭祀感應為主。以下告上的形式承接天之命,《易》所謂 “ 湯武革命,順乎天而應乎人 ” ,《尚書·多士》所謂 “ 殷革夏命 ” 。 “ 二帝 ” 和 “ 三王 ” 時代不同,而敬天事人一也。
敢用玄牡,以黑色的牲口(牛)祭祀,夏尚黑。敢謂不敢,敬畏也。又儒家用 “ 玄牡 ” ,或相對道家用 “ 玄牝 ” (《老子》第六章)。敢昭告于皇皇后帝,皇皇后帝是抽象之天帝,《尚書》常以天和帝對言,當無形和有形兩面?;驶剩笠?;后,司也,《說文》曰 “ 繼體君 ” ;帝猶根柢。
“ 有罪不敢赦 ” ,如果有罪,請懲罰我。 “ 帝臣不蔽 ” ,對越上帝,任何言行乃至心理活動,其功過都無從掩蓋?!洞髮W》: “ 十目所視,十手所指,其嚴乎。 ” “ 簡在帝心 ” ,最后由你選擇,而 “ 天視自我民視,天聽自我民聽 ” (《泰誓》中)。簡,閱也,擇也。 “ 朕躬有罪,無以萬方 ” ;當純潔身心,有一丁點渣滓都要化除。 “ 萬方有罪,罪在朕躬 ” ;最高領導者,必須承擔天下的責任①“ 朕躬 ” 二句,楊樹達《疏證》引《國語·周語上》,謂出《湯誓》,《墨子·兼愛下》《呂氏春秋·順民篇》皆引之。。由殷商延伸周。 “ 周有大賚,善人是富。 ” 《集注》: “ 武王克商,大賚于四海。見《周書·武成篇》。 ” 賚,賜予。此言其所富者,皆善人也。善人是有德之人,包括經(jīng)濟和文化,為周初封建的基礎。在《論語》中與今義不同,善人是國之棟梁,當兼外王的成就,其地位高于君子。比較《老子》七十九章 “ 天道無親,常與善人 ”②參見《述而》: “ 子曰:圣人,吾不得而見之矣,得見君子者斯可矣。子曰:善人吾不得而見之矣,得見有恒者斯可矣。亡無為有,虛而為盈,約而為泰,難乎有恒矣。 ” 《先進》: “ 子張問善人之道。子曰:不踐跡,亦不入于室。 ” 《子路》: “ 子曰:善人為邦百年,亦可以勝殘去殺矣。誠哉是言也。 ” 又,同上: “ 子曰:善人教民七年,亦可以即戎矣。 ”。
“ 雖有周親,不如仁人。 ” 又引《周書·太誓》。眾多的至親,不如眾多的仁人,選親不如選賢。 “ 百姓有過,在予一人 ” ,承接前文 “ 萬方有罪,罪在朕躬 ” , “ 萬方 ” 對應 “ 百姓 ” , “ 罪 ” 對應 “ 過 ” 。言過不言功,為后世 “ 罪己詔 ” 的依據(jù)。好的政治絕非代百姓干完一切,而是由百姓自己努力過上好的生活。
“ 謹權(quán)量 ” ,校正律歷度量衡,慎重地決定判斷標準?!都ⅰ罚?“ 權(quán),稱錘也。量,斗斛也。 ” “ 審法度 ” ,審視法律與制度是否需要調(diào)整。 “ 修廢官 ” ,整頓吏治,看看有否缺失,或當裁減無用的職級。 “ 四方之政行焉 ” ,政者正也,政行而行政,打通阻塞,暢行無阻。
“ 興滅國,繼絕世,舉逸民。 ” 《集注》: “ 興滅繼絕,謂封黃帝、堯、舜、夏、商之后。舉逸民,謂釋箕子之囚,復商容之位。 ” 在共同體內(nèi)部實現(xiàn)政治和解,保護種類的豐富性和多樣性。由春秋而戰(zhàn)國,以戰(zhàn)亂整合,從周初八百諸侯,到春秋幾十國,到戰(zhàn)國七雄,數(shù)量不斷減少。
“ 所重民:食、喪、祭。 ” 引《武成》: “ 重民五教,惟食喪祭。 ” 所重民:食(生)、喪(死)、祭(死生聯(lián)結(jié))。由物質(zhì)到精神,民,基礎,國之本。食,民以食為天,生,維持空;喪,死,由空入時;祭,生死之感通,由時入空。
“ 寬則得眾,信則民任焉,敏則有功,功則說。 ” 數(shù)語未見《尚書》,或為孔子總結(jié),當由重民而來。 “ 寬則得眾 ” ,民眾享有充分的自由; “ 信則民任焉 ” ,保持禮法的穩(wěn)定,兌現(xiàn)作出的承諾。在上者有律于己,在下者才能以合理的預期安排未來。 “ 敏則有功 ” ,勤勉于工作,響應民眾的需求。 “ 公則說 ” ,上下高興,發(fā)出內(nèi)心的歡笑。這里的 “ 公 ” 照應章首的堯舜禹禪讓。而 “ 說 ” 聯(lián)系《論語》開篇的 “ 不亦說乎 ” ,讀來意味深長。
1.子曰:大哉,堯之為君也!巍巍乎,唯天為大,唯堯則之。蕩蕩乎,民無能名焉。巍巍乎其有成功也,煥乎其有文章。(《泰伯》)
“ 大哉 ” 為乾象, “ 堯之為君 ” 當政治之標準,亦即天地人之人。 “ 唯天為大,唯堯則之 ” ,敬天法祖為華夏文明的信仰,奠定統(tǒng)治的合法性。 “ 蕩蕩乎,民無能名焉 ” ,相通《泰伯》 “ 民無得而稱焉 ” ,以此通往神圣。 “ 巍巍乎其有成功也,煥乎其有文章 ” ,兩言 “ 巍巍 ” ,天人相應。不可得聞之性與天道,化為可得而聞之文章,亦即禮樂法度。
2.子曰:無為而治者,其舜也與?夫何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衛(wèi)靈公》)
以舜繼堯,禮樂法度既定,無為而治。參見《易·系辭下》: “ 黃帝堯舜垂衣裳而天下治。 ” 《集注》: “ 無為而治者,圣人德盛而民化,不待其有所作為也。 ” 儒與道皆主無為而治,當比較其不同進路。 “ 夫何為哉? ” 百官各司其職,天下各得其所,又有什么可做呢? “ 恭己 ” ,道德積盛,言忠信行篤敬; “ ; “ 正南面而已 ” ,校正標準尺度,正己而正天下。
3.子曰: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也,而不與焉。(《泰伯》)
由堯而舜,由舜而禹,其 “ 巍巍 ” 相承,萬眾仰望?!都ⅰ罚?“ 不與,猶言不相關,言其不以位為樂也。 ” 《史記·五帝本紀》: “ 堯招舜曰:‘汝登帝位?!醋層诘虏粦?。 ” 又《太史公自序》: “ 唐堯遜位,虞舜不臺(怡)。 ” 舜與禹關聯(lián)治水事跡,相應世界各地的洪水傳說。夏根據(jù)史實由殷商上推,堯舜根據(jù)史實由禹上推。
4.舜有臣五人而天下治。武王曰:予有亂臣十人。子曰:才難,不其然乎?唐、虞之際,于斯為盛。有婦人也,九人而已。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周之德,其可謂至德也矣。(《泰伯》)
《堯曰》以湯對應堯,而《泰伯》以武對應舜。圣君賢臣,共治天下,落實于實際操作,亦即 “ 無為 ” 之條件?!都ⅰ罚?“ 五人,禹、稷、契、皋陶、伯益。 ” 又: “ 《書·泰誓》之辭。 ” 又: “ 十人,謂周公旦、召公奭、太公望、畢公、榮公、太顛、閎夭、散宜生、南宮適,其一人謂文母。劉侍讀以為子無臣母之義,蓋邑姜也。九人治外,邑姜治內(nèi)。 ” 五人、十人,皆大賢也。
“ 才難,不其然乎? ” 治國精英難得,團隊形成亦難得。參見《史記·孔子世家》記孔子答哀公問政曰: “ 政在選臣。 ” 又,亂者,治也。為何用反訓而不用正訓?居亂世,妄作兇,或?qū)е赂蟮膩y。由亂入手,猶如治絲,不知不覺亂的程度減化了,逐步達成治。
唐、虞之際,亦即堯舜之際,人才最盛;跳轉(zhuǎn)至周初,有對應之象,亦即時代的聯(lián)系。九人而已,猶婦女人才比例,亦見男權(quán)社會痕跡。以數(shù)而言,由十而九,亦屬變化之象。五、十之數(shù)可思,亦見社會之由簡而繁;十、九之數(shù)亦可思,或?qū)訄D洛書之變。
由武王而上推文王,由應而比。 “ 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 ” ,為有天下者之發(fā)展過程。三、二之比,亦為《易》之象數(shù)。至德者,謙之又謙,永遠從事積累,由底層建設而上達。
5.子曰:禹,吾無間然矣。菲飲食,而致孝乎鬼神;惡衣服,而致美乎黼冕;卑宮室,而盡力乎溝洫。禹,吾無間然矣。(《泰伯》)
堯、舜、禹之連續(xù),于堯而舜,見其無為之一面;由舜而禹,見其有為之一面。 “ 吾無間然矣 ” ,完全滿意,全盤接受。間謂非議,無間猶感通,贊之又贊,有聲氣信息之交換?!睹献印るx婁下》: “ 禹、稷、顏回同道……禹、稷、顏回,易地則皆然。 ”
禹對于衣、食、住皆卑之,而致力于意識形態(tài)(鬼神)、上層建筑(黼冕)、經(jīng)濟基礎(溝洫),乃古代為政之要。疏通郁塞,灌溉農(nóng)田,尚可見治水之象。而溝洫通行,以連接九州,利涉大川也(《史記》有《河渠書》,《漢書》有《溝洫志》)。
6.微子去之,箕子為之奴,比干諫而死??鬃釉唬阂笥腥恃?。(《微子》)
由唐虞之際理想國下降,至于殷周之際的現(xiàn)實社會,禪讓謙德變?yōu)楸┝Ω锩?/p>
微子猶時;紂不仁,然而祖宗和后代沒有不仁,故出走以存宗祀,保留先人血脈。箕子猶時空之理論,亦即道;殷可亡,治國之法不可亡?!兑住罚?“ 箕子之明夷,明不可息也。 ” 箕子佯狂,忍辱并忍死,有傳道之象。比干猶空;明知不可救,仍然要盡力,以對得起列祖列宗以及當時百姓。
三人行事不同,而有相通之理,故孔子曰: “ 殷有三仁焉。 ” 仁者人也,《學而》 “ 其為仁之本與 ” ?!都尅芬暋墩撜Z俟質(zhì)》: “ 仁當讀為人,古字仁、人通。 ” 又: “ 而親仁。 ” 《集注》: “ 仁,謂仁者。 ” 《論語》中 “ 人 ” “ 仁 ” 常通用,可當形與神。為人者,乃為仁也。
7.子曰:泰伯,其可謂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讓,民無得而稱焉。(《泰伯》)
以諸侯對應唐虞,保存唐虞時代的理想,上通堯舜,旁通伯夷叔齊?!妒酚洝芬浴秴谴蟛兰摇肪邮兰抑?,以《伯夷列傳》居列傳之首,不無微意。
泰伯,周大王長子。至德以天下讓,乃有文王、武王之興。而歷代統(tǒng)治者為爭奪最高權(quán)力,上演了多少家庭悲劇。儒家主禪讓,泰伯為理想人物,三以天下讓,無至德不能。民無得而稱焉,老百姓找不到話來稱贊他。
8.子曰:伯夷、叔齊,不念舊惡,怨是用希。(《公冶長》)
呼應泰伯,繼承唐虞之際的理想。伯夷、叔齊乃孤竹君之二子,從諸侯下降至處士,保存人格之底線。此不再言其讓賢而言其德?!吨杏埂罚?“ 寬柔以教,不報無道,南方之強與? ” 又,此言舊惡,于新惡或未必然。《憲問》 “ 或曰:以德報怨,何如?子曰: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 ”
參見《述而》: “ (子貢)入曰:伯夷、叔齊何人也?曰:古之賢人也。曰:怨乎?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出曰:夫子不為也。 ” 前言對人無怨,此言對己無怨。自我抉擇,勇敢承擔,對時空負責,對自己和他人負責。
9.逸民:伯夷、叔齊、虞仲、夷逸、朱張、柳下惠、少連。子曰:不降其志,不辱其身,伯夷、叔齊與?謂柳下惠、少連,降志辱身矣,言中倫,行中慮,其斯而已矣。謂虞仲、夷逸,隱居放言,身中清,廢中權(quán)。我則異于是,無可無不可。(《微子》)
由君、士大夫以至民,各有其人格而彼此關聯(lián)。以伯夷、叔齊為首,呈現(xiàn)各種變體??鬃幼詈蠓瓷須w于己,相應而集大成。
逸民,無位而品格高尚之人。不降其志,不辱其身,沒有放低標準,也沒有受辱,伯夷、叔齊做到了。柳下惠、少連,雖然降志辱身,但是言語合乎道德,行為經(jīng)過深思,堅守底線不失。虞仲、夷逸,退隱不處于利害之地,以超然立場批判得失是非,保持清潔的節(jié)操,能進能退。虞仲即仲雍,為泰伯兄弟,與其同竄荊蠻者。孔子所懸標準更高,根據(jù)局勢而行動,并不事先固定出處。無可無不可,無為無不為。
10.齊景公有馬千駟,死之日,民無德而稱焉。伯夷叔齊,餓于首陽之下,民到于今稱之,其斯之謂與?(《季氏》)
齊景公(?—公元前490年),晏子之君,為孔子同時代人,當春秋所見世(公元前541年—公元前481年),可刪歸《孔子評論同代人》。有馬千駟,蓋驕奢淫逸。景公好馬,嘗于淄博齊文化博物館參觀其葬馬坑,長達210米。
再言伯夷叔齊,亦即上文 “ 不降其志,不辱其身 ” 。對比齊景公和伯夷叔齊,以 “ 民無德而稱焉 ” 對比 “ 民到于今稱之 ” 。又《泰伯》之 “ 民無得而稱焉 ” ,得一本作 “ 德 ” ?;蜃种`,或避開景公評語。
本章所記語沒頭沒尾,似可當拾遺。本節(jié)無 “ 子曰 ” ,仍可認為是孔子評論。所記雖不全,弟子珍惜之,故搜拾于此。
11.周有八士,伯達、伯適、仲突、仲忽、叔夜、叔夏、季隨、季騧。(《微子》)
稱頌賢人,猶釋氏之隨喜功德。以 “ 周有八士 ” 當 “ 吾從周 ” ,有 “ 反風 ” 之象。八人事跡皆無考,或曰 “ 成王時人 ” ,或曰 “ 宣王時人 ” (《集注》)。從姓名推斷為四對兄弟。借孔子之口而存,亦見孔子之博采眾長,不遺一善。
12.周公謂魯公曰:君子不施其親,不使大臣怨乎不以,故舊無大故,則不棄也。無求備于一人。(《微子》)
這是周公旦傳授魯公伯禽的治國之道,對應《堯曰》之傳道。
“ 君子不施其親 ” ,猶《易》之 “ 渙其群 ” ,用人五湖四海,不結(jié)黨營私。 “ 不使大臣怨乎不以 ” ,讓大臣充分發(fā)揮,各盡所能,不察察為明,干擾其工作。 “ 故舊無大故,則不棄也 ” ,同伴一路行來,發(fā)展速度必有所不同,分化不可免。無大故則不棄, “ 親親 ” 包容之象。 “ 無求備于一人 ” ,野無遺賢,各取所長。如果求全責備,天下無一可用之人。
13.柳下惠為士師,三黜。人曰:子未可以去乎?曰:直道而事人,焉往而不三黜?枉道而事人,何必去父母之邦?(《微子》)
士師,獄官。黜,退也。時代非治世,柳下惠知道直道行不通,枉道可保全,仍然堅持文明的理想,確乎其不可拔。父母之邦,人與出生地之聯(lián)系,今所謂祖國。
14.曰:臧文仲,其竊位者與?知柳下惠之賢,而不與立者也。(《衛(wèi)靈公》)
臧文仲知賢不舉,未成《易》謙四 “ 撝謙 ” 之德。乃知引賢者與己并立,乃在位者之責也?!兑住吩?“ 云從龍,風從虎 ” ,《泰伯》 “ 有臣五人 ” , “ 有亂臣十人 ” ,當由此而來。
15.子曰:臧文仲居蔡,山節(jié)藻棁,何如其知也?(《公冶長》)
陽一陰二。周室有其大寶龜(參見《書·大誥》,又《史記·龜策列傳》),然僅為整體理論的一部分,脫離整體絕無作用。臧文仲不知卜筮之理,迷信且依賴術(shù)數(shù),為藏龜之室務其豪華,故為不知。《雍也》記樊遲問知。子曰: “ 務民之義,敬鬼神而遠之。 ”
16.子曰:晉文公譎而不正,齊桓公正而不譎。(《憲問》)
春秋五霸,以齊桓、晉文為首,每況愈下。
17.子曰: “ 管仲之器小哉! ” 或曰: “ 管仲儉乎? ” 曰: “ 管氏有三歸,官事不攝,焉得儉? ” “ 然則管仲知禮乎? ” 曰: “ 邦君樹塞門,管氏亦樹塞門;邦君為兩君之好,有反坫,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禮,孰不知禮? ” (《八佾》)
管仲協(xié)助齊桓公完成霸業(yè),乃攘夷狄以尊周室者?!都ⅰ仿栽疲?“ 器小,言其不知圣賢大學之道,不能正身修德以致主于王道。 ” 于外王有功績,但缺欠內(nèi)圣,且不知禮,當化小為大,并透徹之。孔子對管仲評論甚多,均見《憲問》,總體以褒揚為主,亦見齊魯之異同:
“ 問管仲。曰:人也,奪伯氏駢邑三百,飯疏食,沒齒無怨言。 ” 管仲對國家的貢獻當?shù)蒙纤南硎?,即使受到損害的人也心服口服。人也,他是個人物,能做到這樣不容易。
又: “ 子曰:桓公九合諸侯,不以兵車,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 ” 大節(jié)勝于小節(jié),功大于過。九合諸侯,不以兵車,以實力作底,而不使用武力,像這樣算是仁了。
又: “ 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賜。微管仲,吾其被發(fā)左衽矣。豈若匹夫匹婦之為諒也,自經(jīng)于溝瀆而莫之知也? ” 前章答子路問,后章答子貢問,大同小異。管仲的功績在于重新整合東周的天下秩序,維護華夏共同體,老百姓至今享受他的功德。如果被異族入侵,禮樂文明將發(fā)生倒退。
18.子曰:寧武子,邦有道則知,邦無道則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陽貨》)
可以有兩種解釋:第一,道家,對比《述而》: “ 子謂顏淵曰:用之則行,舍之則藏,唯我與爾有是夫。 ” 《衛(wèi)靈公》: “ 邦有道則仕,邦無道則卷而懷之。 ” “ 愚 ” 即 “ 藏 ” 與 “ 卷 ” “ 懷 ” ,亦即《莊子·繕性》所謂 “ 深根寧極而待 ” 。第二,儒家,知為平安治理,井井有條,愚為犧牲自我,奮不顧身,此即國之棟梁。兩解于 “ 愚不可及 ” 皆褒揚,也就是 “ 用拙 ” 之道。
先秦道和儒有相通處,圣人胸懷不可及。參見《衛(wèi)靈公》: “ 子曰:直哉史魚!邦有道,如矢;邦無道,如矢。君子哉蘧伯玉!邦有道,則仕;邦無道,則可卷而懷之。 ”
19.子曰:臧武仲為防求為后于魯,雖曰不要君,吾不信也。(《憲問》)
此即臧武仲之知,利用一切手段,求家族利益最大化,為貪腐的根源。
20.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聞之曰:再,斯可矣。(《公冶長》)
用剃刀芟去一思。知行合一或太高,而三思或疑慮過多而不行。直覺并校驗直覺,以行動決斷,故 “ 再,斯可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