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新輝,孫秀英,葛順曉,尉世俊,于新剛
(1.山東省青島萊西市店埠鎮(zhèn)人民政府,山東萊西 266607;2.山東省青島萊西市職業(yè)中專,山東萊西 266611)
甜柿是一種獨具東方特色的水果,成熟時自然脫澀,味道獨特,具有鮮美、艷麗、甜脆、爽口等特點,被譽為“果中珍品”[1-2]。甜柿以不需要樹下脫澀,可直接摘下食用,且不需要人工授粉,無需疏花、疏果、套袋、脫袋等工序,近幾年在全國各地甜柿適宜栽植區(qū)的栽培面積日漸增大,因此,對苗木的需求越來越大[3-4]。
自2015 年起,本課題組采用砧木種子溫湯浸種處理,發(fā)芽率高;萌發(fā)后,采用控氮、摘心等措施控制旺長;翌年春季嫁接前15 d 平茬放水,采用單芽切腹接,芽眼覆蓋0.008 mm 單層薄膜技術嫁接,成活率高達95%以上,取得較高的經(jīng)濟效益。本文簡要介紹了甜柿的品種及配套技術,以期實現(xiàn)甜柿栽植的規(guī)?;a(chǎn)業(yè)化和市場化。
君遷子(軟棗)適應北方大部分地區(qū),故一般采用君遷子作為甜柿砧木。君遷子喜光、耐寒、耐旱,且喜生長于肥沃深厚的土壤,但也較耐瘠薄,有一定的耐鹽堿力;根系發(fā)達,栽植易成活,壽命長。嫁接結果后,獲得的經(jīng)濟效益高且結果時間長。
傳統(tǒng)的自采種子,是采用充分成熟的君遷子果實堆積軟化后,用水洗出種子,置于通風處,11 月下旬~12 月上旬氣溫下降后,沙藏至翌年春季,取出播種[5-6]。問題是君遷子種子只有少數(shù)地區(qū)生產(chǎn),因此需要進行溫湯浸種。按照種子的多少,采用“兩開一涼”(兩份開水一份涼水,溫度50 ℃左右)浸種,水涼后換成清水;后用清水浸種2~3 d,每天換水2~3 次。將浸種后的君遷子種子取出,與適量的濕沙攪拌,放于光照充足的地方,容器上用塑料膜封閉,種子扭嘴后播種。
選擇土壤疏松肥沃、排灌條件良好的地塊作苗圃。播種前,按照每667 m2施用腐熟發(fā)酵干雞糞1 000 kg、復合肥50 kg、中微量元素肥料10 kg,深耕施肥。播種時,按照行距30 cm、株距7~8cm 點播,每穴1~2 粒種子,按照使用說明噴施阿維菌素和毒死蜱后,然后覆土并噴二甲戊靈防草。每667 m2用種量為10 kg 左右。
幼苗出現(xiàn)2~3 片真葉時,間苗。遇到缺苗處要及時帶土移栽、澆水。幼苗生長過程中不單獨使用氮肥,一般不追肥;若生長弱,追施復合肥。當幼苗長至50~60 cm時,進行第一次摘心,并噴300 倍的果樹促控劑PBO,控制旺長。病蟲害防治等其他管理同常規(guī)管理。
2.1.1 ‘陽豐’
日本果實研究所葡萄、柿研究部于1967 年用‘富有’ב次郎’雜交育成‘陽豐’,日本農(nóng)林水產(chǎn)省果樹試驗場于1991 年1 月1 日進行品種登記。
‘陽豐’是與‘松本早生富有’基本同期成熟的早熟完全甜柿品種。樹勢中等,雌花著生較多,早期、后期落果都較少,單果質量約280 g,污損果較少,外觀良好。種子形成的同時果頂部有微小裂痕產(chǎn)生,從開裂處容易產(chǎn)生褐變[7-8]。單性結實能力較強,無核栽培時果頂部一般不產(chǎn)生褐變。果實可溶性固形物16%~20%,肉質較硬,完熟后果汁多變、風味變好。
2.1.2 ‘輝太郎’
日本鳥取縣農(nóng)業(yè)改良普及所于1994 年用‘宗田早生’ב甘秋’雜交育成‘輝太郎’,2009 年進行品種登記?;ㄆ? 月下旬(與‘富有’一致,未見雄花著生);果實9 月下旬~10 月上旬成熟,果皮朱紅,平均單果質量300 g,可溶性固形物約17%(高于同期采收的‘早秋’的14.2%);貨架期與‘早秋’基本一致,未見柿隙,但無核果果心部空洞以及空洞處黑變現(xiàn)象時有發(fā)生,有配置授粉樹的必要。幼樹期在開始二次生長的8 月份可見生理落果,對白粉病的抗性較弱。
2.1.3 ‘太秋’
日本果實研究所葡萄、柿研究部于1977 年用‘富有’בHiG-16’雜交育成‘太秋’。果樹試驗場于1995 年進行品種登記。
‘太秋’是與‘松本早生富有’同期成熟的風味極佳的大果型完全甜柿品種,具有果肉脆而不硬、果汁多的特點。單果質量400 g 左右,約為‘富有’的1.5 倍。果頂部容易產(chǎn)生條紋和同心圓狀的微小龜裂,外觀較差,而產(chǎn)生條紋的部位與其它部位相比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約2%~3%,易著生雄花,雌花著生有時偏少。為確保產(chǎn)量,需增加雌花著生數(shù)量。
2.1.4 ‘新秋’
日本果實研究所葡萄、柿研究部于1966 年用‘興津20 號’ב興津1 號’雜交育成‘新秋’。果樹試驗場于19951 年進行品種登記。
‘新秋’是10 月下旬成熟的完全甜柿品種。樹勢中等,易著生雌花,因早期和后期落果均較少,屬具豐產(chǎn)性品種。單果質量約250 g,赤道部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為17%~18%,果頂部和果底部的成熟度相差較大,完熟后果汁變多,風味極佳。秋季降雨等原因容易產(chǎn)生污損果,從污點到破損處容易軟熟,因此露地栽培困難,適于大棚或溫室等保護地栽培。
2.1.5 ‘富有’
‘富有’是日本甜柿的代表品種,春季發(fā)芽較遲;無雄花,單性結實能力較弱,需配置授粉樹。果實成熟期10 月下旬~11 月上旬,比‘次郎’遲12~15 d,屬晚熟品種。平均單果質量約230 g,大果的單果質量為350~400 g,果實扁圓形,橫斷面為圓形,果頂平而微凹,完熟時果皮色鮮艷,呈橙紅色,果粉少,有光澤,果蒂部凹陷。果肉橙黃色,均一,無褐斑,肉質松軟,口感甜爽,汁多味濃,風味佳。成熟后在樹上掛果期長,可達2 個月,產(chǎn)量高。種子數(shù)0~3 個,單果質量200~246 g,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5%~21%,可食率91%左右;成熟鮮果硬度大,耐貯運。該品種樹形矮化,收益早,管理簡便。
2.1.6 ‘次郎’
‘次郎’原產(chǎn)日本靜岡縣,為日本甜柿品種,是目前我國栽培面積最大、分布最廣泛的品種。果個大,品質優(yōu),結實性狀好,坐果率較高,豐產(chǎn)性好。大型果,平均單果質量為200 g,最大的約260 g。果實扁圓形,果頂稍凹,橫斷面呈方形,側面從蒂部到果頂有4 條明顯的溝,因果頂部也有4 條斜線溝,故共有8 條溝。果頂有時會十字裂開,果面上有細小的裂果痕。完全成熟后呈橙紅色,果粉多,果肉黃紅色,肉質致密,稍硬??扇苄怨绦挝锖吭?7%左右。甜味強,無殘留澀味,經(jīng)貯藏軟化后口感變差。無核果較多。
2.1.7 ‘新次郎’
‘新次郎’原產(chǎn)日本,是‘次郎’的早熟枝變,完全甜柿。樹勢較強,樹冠自然圓頭形,樹姿開張。嫩葉呈特殊的淡黃綠色,持續(xù)很長時間,這一特征很容易與其他品種區(qū)別。以中長果枝結果為主,單性結實力強(不需配栽授粉樹),常形成無核果。果實方圓形,微紅色。平均單果質量為180.5 g,果頂平、微凹,十字溝明顯,橫斷面方形,具4 條縱溝,溝淺,無縊痕。果梗粗而短,抗風力強。果皮光滑,有光澤,完熟之后呈橙紅色,果粉多。果肉黃紅色,褐斑細,肉質致密稍脆,果汁較少,含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在17%左右,味濃甜,品質佳。平均種子數(shù)為2~4 粒。早果性和豐產(chǎn)性好。
2.1.8 韓國甜柿‘Romang’(音譯名:‘浪漫’)
‘Romang’是韓國國立園藝和藥材科學研究院梨研究所于1997 年用‘Ro-19’ב晚御’所雜交育成。‘Romang’是韓國的第一個完全甜柿品種。其樹姿半開張,在陽光充足的一側枝皮是棕色,枝梢中部葉片呈橢圓形,在韓國雌花通常在5 月31 日開花,作為中熟品種,成熟期在盛花后約110 d,平均單果質量185 g,果實呈扁圓形,橙紅色,小許生理紊亂(果頂開裂),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為18.6%。
甜柿優(yōu)良品種很多,目前我國栽培的大多是日本甜柿品種,早期引入的‘富有’‘次郎’等,目前趨于老化,同期引入的‘新秋’‘陽豐’等,目前‘陽豐’栽培較為廣泛。近幾年,‘太秋’以其良好的口感風靡全國,但對砧木要求特殊、抗寒力低、商品果率低等因素限制了向北推廣。目前苗木繁殖還應以‘新次郎’‘陽豐’為主,‘輝太郎’‘太秋’等則應引種試栽,待結果穩(wěn)定后再大面積推廣。
3 月下旬~4 月初(清明前后),甜柿的成活率最高,砧木開始萌動。
嫁接前10~15 d,澆水,2~3 d 后砧木距地20 cm 平茬,以后陸續(xù)就會在平茬口看到黑色的單寧氧化物,有經(jīng)驗的果農(nóng)稱為“放水”。嫁接時,由于砧木里的單寧大多隨根芽冒出,然后被氧化,被二次平茬剪除,砧木接口處單寧含量很少,對愈傷組織的形成幾乎沒有影響,故成活率很高。
在砧木距地(或基部)8~10 cm 處二次平茬,在平茬處用修枝剪斜剪一個長約2.5~3 cm 的切口,用修枝剪切削接穗,接穗要削出髓心;接穗留一個芽,兩面削成長約2~3 cm 的斜面,芽眼側稍厚,芽眼背側稍薄,接穗留單芽取下;這樣的接穗才會被砧木切口夾緊。插入時,稍厚的一面向外,稍薄的一面向內,使砧木與接穗的形成層對齊,綁縛時用厚度0.008 mm 的地膜在芽眼處單層包扎。
春季氣溫較低而不穩(wěn),若天氣干燥,嫁接后可適當噴水(微噴管噴),不可以大水漫灌,以免降低地溫和單寧物質再次上涌。即使再干旱,也必須等到接穗發(fā)芽,再澆大水。及時松土除草以利于增溫保墑。甜柿苗木嫁接成活后,在苗木整個生長季節(jié)中,堅持中耕除草,及時抹除砧木萌蘗,即使接穗沒有發(fā)芽,砧木也要除萌蘗兩次,實在不能萌發(fā)的,也要第三次除萌蘗時再留萌蘗。注意保持主干的筆直,該疏除側枝的及時疏除,該綁縛的及時綁縛[8-9]。雨季,注意排水防澇。8 月停止施肥,尤其是氮肥。苗木達到120 cm 時,及時摘心。葉片易受刺蛾、尺蠖、金龜子、蚧殼蟲、螨等危害,防治藥劑有毒死蜱、阿維菌素、噻蟲嗪、啶蟲脒、氯氰菊酯等。黑星病可用氟硅唑8%微乳劑1 000 倍液、40%杜邦福星4 000 倍液,灰霉病可用20%嘧霉胺1 000~1 500 倍、灰凈或銀優(yōu)700 倍液進行防治,炭疽病可用70%苯醚·咪鮮胺粉劑3 000 倍液或溴菌·咪鮮胺1 000 倍液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