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曉涵 代顯梅
“家園”,泛指家庭或家鄉(xiāng),各種解釋大同小異;相比之下,“共同體”這一概念較為抽象,各家闡述側(cè)重不一。德國學者斐迪南·滕尼斯(Ferdinand T?nnies)認識到不同時期對同一個概念可能存在的理解偏差,于是引入“社會”這一觀照物,以期對“共同體”給出較為客觀全面的界定。他提出以下兩種群體共同生活的模式:共同體生活與社會生活。前者“意味著真正的、持久的共同生活”,而社會則是“短暫的、表面的”?!?〕“社會/共同體”這一對基本概念的提出是具有獨創(chuàng)性的,它警示我們當下的社會運行模式與人際交往方式已然偏離理想的共同體狀態(tài),共同體成員之間應該維持一種情感維度上直接自愿的、和睦共處的平等互助紐帶,這與威廉·華茲華斯(William Wordsworth)的主張和訴求高度契合。在《抒情歌謠集》(Lyrical Ballads)序言中,華氏贊揚“詩人是人性的維護者與保存者,他走到哪里,就把關(guān)系與愛帶到哪里……詩人用深情和知識把人類社會這個遼闊的王國聯(lián)結(jié)在一起,讓整個地球和所有時間都用這個紐帶聯(lián)結(jié)在一起”?!瓣P(guān)系與愛”意旨個體與萬物絲絲入扣休戚相關(guān)的聯(lián)系,不僅“與生理上的感覺、倫理上的情操以及激起這些東西的事物相聯(lián)系,也與風暴、陽光……感德和希望、恐懼和悲痛相聯(lián)系”。為了發(fā)掘愛,詩人需要“一定數(shù)量的直接知識,以一定的信念、直覺、推斷”來激發(fā)同情心和愉悅感,因為知識“只有由快樂建立起來、單憑借快樂而存在于我們的心中”。〔2〕簡言之,華茲華斯筆下的共同體是包羅萬象的,成員擁有一致的思想方式、更高的精神層次與集體使命,人與自然、人與人、生者與死者之間均存在無法割舍的愛的紐帶。華茲華斯依靠“深情和知識”(Passion and Knowledge),在詩歌創(chuàng)作時敏銳捕捉并刻畫這種“關(guān)系與愛”(Relationship and Love),用煉金術(shù)般的技藝勾勒出家園與共同體的溫暖藍圖。
1770年,英國浪漫主義詩人華茲華斯出生于英國的坎布里亞湖區(qū)(Cumbria Lake District),此地風光壯美,草原湖泊密布。得天獨厚的成長環(huán)境使華茲華斯從小便與大自然結(jié)下不解之緣,自然之魅始終在其審美中占據(jù)不可磨滅的神圣地位。
華茲華斯的鄉(xiāng)村抒情詩淋漓盡致地表達了一種自然共同體觀念:他倡導人們從大自然汲取養(yǎng)料、靈感和啟迪,建設(shè)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美好家園?!端苫ā罚═he Daffodil)就是詩人在平和心境下與大自然中隨風飛舞的一大簇金黃爛漫水仙的邂逅。此詩語言看似樸實無華,缺少華美樂感,然而這正是華茲華斯在《序言》中所竭力主張的:“一切好詩都是強烈情感的自然流露。”〔3〕詩人本似流云一般獨自游蕩,卻被剎那間不期而遇的美景牢牢吸引。面對盈盈波光映照下一大簇依湖而生的水仙,單是閉目冥思就足以令人陶醉,更何況置身其中的直觀體驗。自然帶給人的愉悅是難以用語言表達的,身臨其境,享受自然獨一無二之美,人們便不會再促狹于塵世中的功名利祿,不會因虛無而焦躁,不會因紛繁雜事而煩惱。自然之美是有力量的,因此,詩人樂于親近自然,在自然中放松自我,找到自我;自然之美是純粹的,它使人們敞開心靈,享受大自然賦予的無限美好。在城市的鋼筋水泥中,在一成不變的刻板中,現(xiàn)代人陷入焦慮迷失的困境,離自然越發(fā)疏遠,萬丈高樓越發(fā)遮蔽人的眼睛,閉合人的心靈。大自然的意義就在于為疲于奔命的人們提供靈魂的棲息地,使之放慢腳步,對所處的生存困境擁有清醒的認知,從而意識到自己被泯滅的、被壓抑的和要追求的究竟是什么。所以,城市人應常?;貧w自然,以清風明月、芳草鮮花為伴,飲一杯山泉,洗滌為世俗紛爭而困擾的心靈,將整個自我紓解于自然之中,一如華茲華斯,去偶遇打動自己的那束水仙。
此外,《丁登寺》(Lines Composed a Few Miles above Tintern Abbey)把“古老與當下、自然與文化、自然景觀與古代遺跡交織在一起”,〔4〕再現(xiàn)了與自然之美交融的青年記憶。在華茲華斯輾轉(zhuǎn)于擁擠城市期間,是丁登寺旁的山谷溪水、村舍田地、果園樹木這些“美麗形式”一直在給予他慰藉。詩人在“焦躁的時刻”回想起往日經(jīng)歷,繼而腦?!盎謴推届o”,感覺負擔減輕,變成“活的靈魂”。因為“大自然從來不曾背棄任何愛她的心,她有特殊的力量能夠把我們的歲月從歡樂引向歡樂”,讓心靈遠離“流言蜚語、急性的判斷、自私者的冷嘲”,從而灌輸一個“愉快的信仰”,〔5〕即世界時時刻刻都充滿關(guān)系與愛。這些詩句表明大自然能強烈影響我們的靈魂,給內(nèi)心帶來舒暢,潛移默化地促進行善和施愛。自然是人類物質(zhì)需求的饋贈者,是人類心靈港灣的凈化者,亦是人類終極追求的歸依處。換言之,華茲華斯回歸自然家園與故鄉(xiāng)與其說是“身”的重返,不如說是“心”的返璞歸真。作為一個居住在自然鄉(xiāng)村的游歷者,他書寫自然,通過想象的力量打造出一個人與自然良性共生的生態(tài)共同體,不僅重新審視了自然的力量,而且對現(xiàn)代人提出新的要求與責任,強調(diào)自然生命共同體的舉足輕重。
工業(yè)化沖擊下,傳統(tǒng)的家園與共同體形態(tài)分崩離析,建立一個新世界、新體系勢在必行。但是,那個“不忠不義的時代”竟有一批“愚蠢先生與虛偽先生……將本不口渴的羊拼命趕往它們一向回避的水池”,〔6〕詩人深感憂慮,針對這種唯理性主義和科學至上的風氣進行了尖銳批判與挑戰(zhàn)。他多次提到“我們那好事的理智,扭曲了事物美麗的形式——我們解剖一切,卻謀殺了生命”,〔7〕并且反思自己曾“動用邏輯推論,片刻間摧毀生命中的奧秘。然而,恰恰是這些奧秘,曾經(jīng)——并且將會永遠——使四海一家,結(jié)為兄弟”?!?〕這顯然展現(xiàn)了一種自我與他者休戚相關(guān)的共同體情懷。由此,就共同體中的人際交往而言,首先要摒棄物質(zhì)至上的干擾,用不計功利、不求回報之心對待每個個體。
滕尼斯認為,共同體意味著“真正的、持久的共同生活,而社會不過是一種暫時的、表面的東西。因此,共同體本身必須被理解為一種生機勃勃的有機體”?!?〕這與華茲華斯的共同體情懷十分契合,他反對社會利益網(wǎng)架構(gòu)下短暫的虛假情意,批判功利主義及其支配下的階級意識,呼吁個體包括陌生人之間長期的感同身受與移情共鳴,并且努力靠“深情與知識”完成頓悟,建設(shè)人與人相互關(guān)愛的共同體。在其詩歌中,讀者可以體驗對他人的共情,得以同歡樂的牧童同樂,與孤寂的老人共苦。這種人際交往模式強調(diào)互通有無后的治愈彌合,顛覆了他人即地獄般的異化疏離。比如,在《兩個小偷》(The Two Thieves)中,老人和孫子經(jīng)常在鄉(xiāng)村街道行小偷小摸之事,但詩人并未譴責二人,一老一小兩個無害的小偷甚至是純真的、可愛的。同樣,《決心與自立》(Resolution and Independence)中對老人由鄙夷到尊重的態(tài)度轉(zhuǎn)變,也表現(xiàn)華茲華斯對底層群體高貴人性和強大生命力的贊賞。詩歌塑造了一位年老體衰卻因維持生計而疲于奔命的撈水蛭人,“說不盡千辛萬苦,長年累月,走遍一口口池塘,一片片荒野;住處靠上帝恩典,找到或碰上;就這樣,老實本分,掙得一份報償”。〔10〕老人言談舉止中的淡定和樂觀映射出品性的堅韌與自信,自帶一番莊嚴氣派。悲苦人生境遇中的老人貧困卻不貧乏,其自立自足散發(fā)著偉大的人性光輝,給敘述人撫慰。這是一個合作的過程,一方面,撈水蛭人具有洗滌人心的力量;另一方面,敘述人則富有敏銳的感知力與吸納力,二者依靠“關(guān)系與愛”實現(xiàn)了移情頓悟,完成了心靈的升華。對各個階層的憐憫與同情,使華茲華斯始終保持寬容與謙遜的態(tài)度,從兄弟情誼的大視角把全人類置于同一宇宙家園的屋檐下,打造出具有持久溫度與安全感的人類共同體。
需要指出的是,華茲華斯雖倡導感同身受,但也提醒讀者提防過猶不及的消極悲傷。正如在《廢毀的茅舍》(The Ruined Cottage)中,一位年老的旅人講述了瑪格麗特默默等待、接連受苦的故事。老人的言語里不乏Happy、Joy等表示快樂歡欣的措辭,然而,年輕的轉(zhuǎn)述者卻因為瑪格麗特的遭遇而極其悲傷。于是,年老旅人告誡他莫要陷入過度傷感,“我們的目的是獲得智慧;聰慧些,快活些,別再用廉價的目光去解讀事物的形態(tài)”。〔11〕在此,華茲華斯實現(xiàn)了對18世紀感傷主義濫情的超越,從而賦予移情頓悟以現(xiàn)實意義和價值。詩人是善于辯證思考并具有長遠眼光的,他們將參透世事的智慧與關(guān)懷世人的深情二者巧妙結(jié)合,可謂張弛有度,游刃有余。
華茲華斯在《序言》中指出,詩人“有一種氣質(zhì),比別人更容易被不在眼前的事物所感動,仿佛這些事物都在他面前似的;他有一種能力,能從自己心中喚起熱情”?!?2〕這種善良的氣質(zhì)、細膩的情感和對人類本性的把握,鑄就了華茲華斯關(guān)注人間冷暖的心。自我與他者之間相互寬容理解,靠關(guān)心、責任、尊重、認識來化解矛盾,無疑是建設(shè)幸福共同體的不二法門。
華茲華斯強調(diào)人類代代相傳、生生不息的傳承觀與生命力,呼吁構(gòu)建由記憶與繼承為紐帶的共同體。這種現(xiàn)世對往世的延續(xù),一方面意指對家庭內(nèi)部成員的眷戀、思念,另一方面也包含對那些素未謀面的大師的致敬、緬懷。
首先,書寫家園敘事的小詩《我們是七個》(We are Seven)著眼于一位滄桑成年男子和單純小女孩之間關(guān)于死亡的問答。對于男子“兄弟姐妹共有幾個?他們都在哪里?”的發(fā)問,小女孩答道:“我們是七個,兩個當水手,在海上航行,兩個在康威住著。還有兩個躺進了墳地?!薄?3〕思維定式下的男子試圖糾正小女孩的說法,堅持認為只有五個。小姑娘隨后介紹自己在墓園織襪子、縫手帕、吃晚飯,言語之中不摻雜絲毫傷感與悲痛。成人之所以會為親人的離世痛哭流涕,部分原因是他們已偏離自然的思維方式,隨著年齡增長與自然的軌跡漸行漸遠,擺脫了所謂的幼稚卻走向了無謂的痛苦。因此,相較于世故的成人想法,天真的兒童信念更能使人幸福和寬慰。詩歌以“我們是七個”收尾,再次印證了詩人的家園與共同體理念:童真與愛可以超越生死的限制,家庭成員之間的血緣親情是任何事物都無法分割的永恒傳承。類似的,《邁克爾》(Michael)中的老牧羊人經(jīng)常對路克諄諄教導,“把咱倆拴在一塊的,沒別的,只有愛”?!?4〕這正是對華茲華斯《序言》中“關(guān)系與愛”的生動例證。事實上,現(xiàn)世的每個人都是一面鏡子,映照并傳承其家族的優(yōu)良品質(zhì),只要對于已故親人心懷感恩、時刻不忘發(fā)揚其高風峻節(jié),他們便永遠與我們同在。哈布瓦赫曾強調(diào):家庭記憶“總是能夠成功地激發(fā)起成員之間的互愛,即使彼此分離,即使遠隔千山萬水”?!?5〕這種家庭記憶的黏合劑便是一種歷時較久的紐帶:一種對逝去親人的虔敬與懷念,一種對優(yōu)良家風的繼承與發(fā)展。
此外,《倫敦1802》(London 1802)則是華茲華斯對于歷史長河中智性巨匠的追思。首句“彌爾頓!今天,你應該活在世上:英國需要你!”〔16〕詩人一改婉轉(zhuǎn)語氣,直抒胸臆呼喚大師的到來,表達了對智性共同體的渴望。19世紀中期以后的英國宛如一頭飽餐過后昏昏欲睡的雄獅,資本主義、功利主義宰制下的種種丑惡導致人類本性的墮落與思維的腐朽。古老英國的風尚蕩然無存,取而代之的是物欲橫流中的急功近利。隨著對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的社會現(xiàn)實進一步失望,華茲華斯呼喚彌爾頓式的戰(zhàn)士來力挽狂瀾,維護共同體的正常運行與生機勃勃。
詩歌先是用一般現(xiàn)在時呼喚彌爾頓:“哦!回來吧,快把我們扶持,給我們良心、美德、自由、力量。”接著用一般過去時頌揚彌爾頓:其靈魂就像“孤光自照的星辰”,其聲音宛若“壯闊雄渾的大?!?。〔17〕華茲華斯通過現(xiàn)在與過去兩種時態(tài)的交替使用,靈活傳達出一種橫亙古今的呼應與鏈接。即使先哲已逝,其光輝品行仍熠熠生輝,對后世具有不可磨滅的影響。
由此,歷史的發(fā)展前進軌跡離不開每一位個體的無私付出與真誠努力,“無論以什么方式,無論見解多么不同,只要有利于人類的健康發(fā)展與幸福,都是殊途同歸的合作”。〔18〕
詩人亦人師。在華茲華斯的共同體藍圖中,個體與他者、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精英階層與普通民眾之間都是和諧共處的。他強調(diào)了人與自然、人與人、生者與死者之間絲絲入扣的愛的紐帶,傳達出厚重的家園與共同體意識。反觀當下,功利主義與浮躁之風盛行,科技進步帶來表面便捷的同時,也瓦解了穩(wěn)定的生活方式,銷蝕了家園共同體的熟悉感,因此,回歸文學、追溯經(jīng)典,重構(gòu)人性的維度與人文的關(guān)懷迫在眉睫。一致的藝術(shù)追求,真誠的感同身受,共同的文化之根,寬容的和諧相處,在自由思想與道德審美中獲得生命的踏實愉悅感,這不正是家園與共同體的最好詮釋嗎?華茲華斯的這種意識與書寫因為超越了地域、宗教、種族等的限制,表達了全人類對精神家園的共同渴求,為實現(xiàn)個人與共同體之間的良性互動與配合提供了一張良方,所以在今天的我們讀來也一樣具有極大的啟迪和借鑒意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