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 羅立鋒
在《三國演義》第七十四回中有“(于)禁曰:‘緊行無好步,當緩圖之?!嫷虏恢诮猓话没诓灰选钡那楣?jié),比喻行事過于倉促,事情往往就做不好。以此為鑒,做人做事,不可操之過急,宜深思熟慮,緩緩圖之。
作文寫作亦是如此,尤其是材料作文寫作,掌握寫作過程中的“六得法”,有助于寫出一篇符合要求的好文。下面我們就以“勞動”主題寫作為例,學習“六得法”。
【試題呈現】
晝出耘田夜績麻,村莊兒女各當家。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種瓜。
——范成大《四時田園雜興》
勞動是人類存在的基礎和手段,是一個人在體格、智慧和道德上臻于完善的源泉。
——烏申斯基
你在蘇聯的大學畢業(yè)了,這很好,但學的是書本上的知識,可以說這只是知識的一半,你還需要上一個大學,就是勞動大學。
——毛澤東與毛岸英的談話
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強國的進程中,每一個人都要通過勞動創(chuàng)造自己的人生價值,以上材料觸發(fā)了你怎樣的聯想和思考?請據此寫一篇文章。
要求: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少于800字。
【寫作指導】
1.進得去,審清題意
材料作文寫作,首要在于審題立意。而準確立意,須先審清題意。審清題意,既要審清文本,也要審清題干,要進得去,通過深入文本和題干,抓住關鍵詞句,提煉主要內容,從而明確材料核心和命題意圖。
從材料文本來看,三則材料分別體現的是“家庭勞動(是什么)”“人類勞動(為什么)”“勞動教育(怎么辦)”,皆以“勞動”為中心,這是材料核心。而題干內容“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強國的進程中,每一個人都要通過勞動創(chuàng)造自己的人生價值”,則是對材料文本的提煉與延伸,體現時代主題,也正是命題意圖所在。只有把握了材料核心和命題意圖,才能精準立意。因此,可從勞動“創(chuàng)造人生價值”、推動“全面建設社會主義強國”的角度進行立意,從“是什么”“為什么”“怎么辦”三個維度有所側重地展開論述,為寫作提供方向。
2.出得來,高遠立意
作文的立意是決定文章高下的關鍵因素,因此,審清題意后,還須出乎其外,高遠立意。出乎其外,即在綜合材料核心與命題意圖的基礎上,由材料內引向材料外,打破學科、書本的界限,開闊眼界;超脫一人一己之成敗,提升境界;超越一地一事之情理,拓寬胸懷;著眼自然、社會、國家、人類、生命、宇宙,擴大格局。
若能將“勞動”從“晝出耘田夜績麻”的勞動現象拓展到“村莊兒女各當家”的生存法則,從個人“體格、智慧和道德上臻于完善”的人生意義上升到“社會發(fā)展、人類文明進步”的社會價值,從“書本知識”的理論學習延伸到書本之外的“勞動實踐”,深入把握“勞動”的內涵(是什么)、意義(為什么)及方法(怎么辦),則已出乎其外,立意高遠了。
3.分得清,明確文體
審清材料、確定立意后,須明確文體。對于未限定文體的作文,建議選擇自己擅長的文體。若善于講述故事,那么可以選擇寫記敘文;若長于分析說理,那么可以選擇寫議論文;若觀察細致、感情細膩,那么可以寫散文。但是,一旦確定了文體,就必須依照文體要求來寫,突出體現文體特征。
本題寫作,未限定文體,為考生提供了選擇文體的余地。但考生寫作時應避免文體不明的問題,要突出文體特征。如議論文寫作要中心突出、觀點鮮明、論據真實典型、論證充分有力,同時語言簡練、結構嚴謹。記敘文寫作要化虛為實顯真情,細節(jié)描寫動人心,敘議結合點情理等。
4.想得全,謀篇布局
磨刀不誤砍柴工,寫作前成熟的構思和精巧的布局,不僅讓作者下筆自如,也能給讀者帶來藝術享受。因此,在確定文體后,選取契合主題和文體的素材、手法等,根據主題、文體和素材進行謀篇布局,以確定寫作思路,合理安排結構。記敘文寫作常用的謀篇布局方式有“一線串珠法”“鏡頭組合法”“懸疑法”“抑揚法”“伏筆法”“巧合法”“誤會法”等,議論文寫作常用的謀篇布局方式有總分式、并列式、對照式、遞進式、綜合式等。
本題寫作可以“是什么”“為什么”“怎么辦”為思路,側重一個中心,論述“勞動”之于個人、家庭、國家甚至人類的意義,并結合生活實際,突出“勞動教育”的時代價值。
5.抓得細,以小見大
宏大主題類作文備受青睞,它體現個人與時代、國家以及世界的密切聯系,能夠考查學生對社會現象的思考、對人生價值的判斷以及個人寫作功力。然而,有的學生寫作宏大主題類作文,往往開篇便架構很高,全文無起伏,習慣于說教式說理或泛泛式抒情,缺少深刻的思考和真摯的情感。因此,宏大主題類作文寫作應學會從大處著眼,在小處著筆,化虛為實,以小見大。通過巧選材料,抓取生活中有意義的平凡“小”事,點面結合、敘議結合、情理結合,深入挖掘,增強作品的真實性和主題的深刻性,達到以小見大、見微知著的效果。
“勞動”主題寫作,可從身邊或生活中的平凡勞動者入手,以其平凡而有意義的小事為切入點,突出其人生價值,并以點帶面,挖掘社會價值,歌頌平凡中的偉大。
6.拿得出,亮點耀眼
文似看山不喜平,寫作行文唯恐平淡無奇,“引人入睡”。因此,作文要拿得出,就得用心、用情打造亮點,引人入勝。全國卷高考作文評分標準中作文的發(fā)展等級:一是深刻,即透過現象深入本質,揭示事物的內在關系,觀點具有啟發(fā)作用;二是豐富,即材料豐富,論據充足,形象豐滿,意境深遠;三是有文采,即用詞貼切,句式靈活,善于運用修辭手法,文句有表現力;四是有創(chuàng)新,即見解新穎,材料新鮮,構思新巧,推理想象有獨到之處,有個性色彩。
本文寫作可圍繞“勞動”主題,從自己最擅長的文體入手,打造亮點,或思想深刻、啟發(fā)人心,或內容豐富、感染人心,或文采飛揚、筆墨生香,或見解新穎、材料新鮮,或構思精巧,讓人耳目一新。
【優(yōu)秀范文】
范文一:
最美的背影
湖南省常德市第一中學475班 黃修城
父親只上過小學,從十九歲開始,便扛起了那與年齡極不相稱的重擔,用他那柔弱的雙肩和布滿老繭的雙手,為這個家撐起了一片天。
早些年,還是年輕力壯的他,在不同的城市間輾轉奔波,追尋生活。但歲月無情,帶病的身軀日益虛弱,學歷和身體的限制讓他在城市的夾縫中喘息著艱難地生存。最終,他還是下定決心回到了生他養(yǎng)他的田間地里,再一次拿起了熟悉的鋤頭,而這一拿便是大半輩子。
父親是家里唯一的兒子,是三個妹妹唯一的兄長,從爺爺那繼承下來大部分土地。而在那個年代,土地就是生計,就是出路,就是責任與使命,而所有的耕作幾乎全得靠人力。
然而,田間地里父親那沉穩(wěn)、挺拔的背影,卻成了我記憶中最美的風景。
那是一個雨天,綿綿細雨在天空中編織成朦朧的雨幕,斜斜飄落,隨風搖蕩。這樣的天氣,父親本該在家休息,但他卻無比興奮。他說:“這才是犁地的好時機。”于是迫不及待地披上了破舊的蓑衣,嫻熟地扛起了鐵犁,倔強地趕著牛出門了。
雨漸漸大了起來,我擔心著父親,便戴上斗笠,小跑著往地里趕去。遠遠看到了父親那沉穩(wěn)、挺拔的背影,他一手掌著犁,一手驅著牛,口里樂此不疲地吆喝著。蒙蒙雨幕中,是遠處若隱若現的青山,風兒夾雜著青草和泥土的清香撲鼻而來,好似一幅深淺暈染的水墨畫。
待到近時,我才看清父親,才看清那水墨畫中父親的形象。洗得發(fā)白的淡藍色褲腳被卷到膝蓋,大塊的泥漬張揚地爬上雙腿和褲腳,冰冷的雨水順著棕紅的蓑衣浸濕了大腿下的褲子,又沿著雙腿流入田間。掌犁的手,血管噴張;赤裸的腳,黃泥泥濘;每一步都要滑一下,印出一個個深深淺淺的水坑。
我向父親喊道:“爸爸,雨落大了,你啊(還)不轉去(回去)?”
父親卻頭也不回地答道:“啊(還)有一些,犁完就轉去(回去)!”
說罷,抽了一鞭站著不動的水牛,繼續(xù)向前。那有些搖晃的背影好像隨時都會摔倒,卻又是那么沉穩(wěn),那么挺拔,那么倔強。
父親就是這么一個勤勞、倔強的人,是那種閑不下來的勤勞,是那種不達目的不罷休的倔強。這份勤勞與倔強雖然受了生活壓力的影響,但卻是源自骨子里,流淌在血脈中,為中國農民世世代代所傳承。
就如高爾基所言,我們世界上最美好的東西,都是由勞動、由人的聰明的雙手創(chuàng)造出來的。正是因為那份勤勞與倔強,父親才能在村鎮(zhèn)之間馬路尚是坎坷之時,購買了村里的第一輛農用三輪車;才能在精神生活尚不豐富之時,購買了彩色電視機;才讓家里的每一個人,頭頂晴空萬里,對美好生活永懷向往。也正是千千萬萬如我父親這般勤勞、倔強的勞動者,匯聚成了建設祖國的磅礴偉力,撐起了泱泱中國的萬里青天,鑄就中華民族之繁榮昌盛!
如今,在父親的地里,轟鳴的機器聲代替了水牛的嘶鳴,高效的復合肥取代了農家糞水,但永遠不變的,是那道沉穩(wěn)、挺拔的背影。
教師點評:
本文以小見大,立意高遠。對于“勞動”這一宏大主題,作者并沒有急切地從社會、國家的角度切入,草率地引出主題,而是選取身邊最熟悉的人物——父親,通過平靜的回憶和敏銳的觀察,向讀者敘述其人生經歷,款款描述父親雨中犁地的情景:那“朦朧的雨幕”“若隱若現的青山”“青草和泥土的清香”,是如此富有詩情畫意;那“無比興奮”的神情、“淡藍色褲腳”“掌犁的手”“赤裸的腳”以及那“沉穩(wěn)、挺拔的背影”是如此的真實感人。無不是“以行寫神”“以形傳神”的成功體現。尤其難能可貴的是,作者以點帶面,引出“千千萬萬如我父親這般勤勞、倔強的勞動者,匯聚成了建設祖國的磅礴偉力,撐起了泱泱中國的萬里青天,鑄就中華民族之繁榮昌盛”,讓人讀來心潮澎湃、熱血沸騰,使人無不為作者的高遠立意而嘆服。
文體明確,構思精巧。作者善于講故事,而且觀察細致、感情細膩、語言優(yōu)美,因此,在面對“勞動”這種宏大主題寫作時,明智地選擇了自己最擅長的文體——記敘性散文。既在選材上做到了化虛為實顯真情、細節(jié)描寫動人心、敘議結合點情理,又在謀篇布局上做到了巧設懸念、層層照應、逐層推進、首尾呼應,結構渾然天成,可謂形神俱備。
文化傳承,發(fā)揚精神。作者以《最美的背影》為題,塑造了父親“沉穩(wěn)、挺拔”的個人形象,更突出了父輩們對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的傳承與發(fā)揚。作者還將個人置于廣闊的時代背景中,歌頌了中國農民世世代代傳承的美好品質,向我們傳遞著美好的正能量,傳播著溫暖而明亮的精神文明之光!
范文二:
勞動如花,盛放年華
湖南省常德市第一中學484班 黃湘菊
“勞”是草屋旁的人力,是“方宅十余畝,草屋八九間”的怡然;“動”是云朵下的人力,是“行到水窮處,坐看云起時”的暢快。這樣的兩個字連在一起,卻充滿著催人上進、令人熱血沸騰的力量。
民生在勤,勤則不匱。當勞動之風拂過翠綠稻麥,浸潤肥沃土壤,刻在了時代之林的每一棵枝繁葉茂的樹上,于是我們看見綠蔭如蓋,百花競放;我們看到人類發(fā)展史就是一部光輝的勞動史,人類勞動模式變遷史就是一部時代發(fā)展進步史。
泱泱中華,繁榮昌盛,背后又何嘗不是廣大勞動人民披荊斬棘、砥礪前行?從為了種子科研事業(yè)把論文寫滿整個高原的鐘揚,到“三十二年堅守,三代人無言付出”的王繼才、王仕花,再到為國造鏡的天眼之父南仁東,無一不是對勞動最美的詮釋。
時代的車輪滾滾向前,碾過那些低效看似無用的瞬間,一聲不響,卻也回聲蕩蕩。當代青年,大多以學業(yè)繁忙作為拒絕勞動的擋箭牌,借以推托一切消耗體力的“低效勞動”。我們常常會解空間向量,卻解不出切菜的正確姿勢;會讀寫默背古詩文言,卻說不出煮飯的正確步驟;會算圓周運動的向心加速度,卻想不出一壺水燒開需要多長時間……在遠離最基礎的勞動的同時,也疏離了對世界事物的認知。
而缺乏最基礎的勞動并非青年懶惰病癥之根本,青年急需的,國家急需的,甚至時代急需的,是青年于手中筆尖勞動的孜孜不倦,于思想中精神勞動的孜孜不倦。
畢淑敏有言,我不相信手掌的紋路,但我相信手掌加上手指的力量。而正是這手掌加上手指的力量,可使我們青年擺脫象牙塔的桎梏,實踐躬行,以奮斗勤勉之刃,直擊社會弊端之面門,開辟你我新青年的光輝時代。
且看如今,這是一個挑戰(zhàn)與機遇并存的時代:少年曹原率領團隊,用智慧和勞動,以堅定信念研發(fā)出超導電池。這是小我之奮斗,亦是勞動之心的傳承。中美貿易戰(zhàn)持續(xù)打響,鴻蒙系統與麒麟芯片是巨獅對老鷹的怒吼與反擊。“精準扶貧”讓中國成為世界上每年脫貧人數最多的國家。曾經的弱國正成為無數國家脫貧事業(yè)的典范。這是大我之奮斗,引領萬千勞動者在時代中曲折前行。
魯迅先生曾有這樣的希冀:“愿中國青年都擺脫冷氣,只是向上走,不必聽自暴自棄者流的話。能做事的做事,能發(fā)聲的發(fā)聲。有一分熱,發(fā)一分光,就令螢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發(fā)一點光,不必等候炬火。此后如竟沒有炬火,我便是唯一的光?!边@幾句擲地有聲的鏗鏘話語,寄托著魯迅先生對你我的厚望,亦是醍醐灌頂:勞動不一定是開天辟地的壯觀,不一定是成果震驚世界的卓越,而一定是“仰望星空,腳踏實地”的務實篤行,一定是“此后如竟沒有炬火,我便是唯一的光”一般的積極有為。
青年之志向,當無“畏苦”之字;青年之思想,當無“畏難”之語。當將勞動作鮮花,盛放趁年華。
教師點評:
本文觀點鮮明、論據充實、論證充分、結構嚴謹,熔思想、精神、文采于一爐。
入乎其內,出乎其外,立意高遠。作者從構字法的角度,引用詩詞闡釋“勞動”的形象意義和精神內涵,新穎別致,體現文化內涵。作者能從人類發(fā)展、時代進步、國家強盛等宏大視角思考“勞動”的顯著意義,可見立意高遠。
見微知著,啟發(fā)人心,思想深刻。無論是從“勞動”二字本身挖掘其偉大意義,還是從當代青年遠離最基礎的勞動這一客觀現實中反思青年務實篤行、積極有為的必要性,皆反映了作者積極思考、善于思考的品質,其思想具有啟發(fā)人心、催人奮進的力量。
情理通達,旁征博引,文采飛揚。本文比喻論證、舉例論證、引用論證等多種論證方式并進,事例、名言信手拈來,敘事、議論、抒情巧妙結合,達到了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的效果。同時,整散句相結合,長短句錯落有致,氣勢如虹,增強了本文的感染力。
反思自身,心系祖國,志向遠大。作者由“勞動”的可貴聯想到當代青年學子們所存在的懶惰病癥,不禁憂從中來?!扒嗄昙毙璧模瑖壹毙璧?,甚至時代急需的,是青年于手中筆尖勞動的孜孜不倦,于思想中精神勞動的孜孜不倦?!辈⑵谕谶@樣一個挑戰(zhàn)與機遇并存的時代,“擺脫象牙塔的桎梏,實踐躬行,以奮斗勤勉之刃,直擊社會弊端之面門,開辟你我新青年的光輝時代”。如此青年之志,難能可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