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韋君
(福建師范大學 馬克思主義學院,福州 350017)
當前,以習近平總書記為核心的黨中央多次詮釋了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這一觀點?!八氖贰弊鳛閳远ɡ硐胄拍畹恼嬷v義,經(jīng)過歲月的沉淀,終將展露其不可磨滅的閃光點。因此,面向高校學生開展“四史”教育,將“四史”精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既是新時代辦好思想政治理論課的題中之義,也是將歷史邏輯與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有效銜接的內(nèi)在需求,更是對以習近平總書記為核心的黨中央關于辦好思政課戰(zhàn)略規(guī)劃的根本貫徹。
1.“四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內(nèi)容
“四史”貫穿中國共產(chǎn)黨自成立以來團結(jié)全國各族人民共同抵御外來侵略、爭取民族獨立,并為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而不斷奮斗的全過程。2021年2月,習近平總書記在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上強調(diào),“全黨同志要做到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1]?!八氖贰苯逃且詺v史學為基礎的特殊的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相融相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與“四史”教育的高度契合表現(xiàn)在“四史”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歷史根基,思想政治教育是“四史”教育的價值旨歸。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既是意識形態(tài)建設的主陣地,又是向大學生進行“四史”教育的主渠道,對構(gòu)筑青年大學生的政治觀、歷史觀、全局觀具有實踐意義。
2.“四史”是滋養(yǎng)高校大學生成長成才的營養(yǎng)劑
中國共產(chǎn)黨在開展思想政治工作實踐中,始終把歷史教育擺在十分重要的位置,通過對歷史的學習,自覺增強廣大黨員干部的思想自覺性。欲知大道,必先為史。習近平總書記多次提醒廣大黨員干部要學習歷史,強調(diào)歷史是最生動、最有說服力的教科書。將“四史”的學習研讀提到事關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高度,為高校加強“四史”教育指明了前進的方向?!八氖贰笔撬枷胫}、行動之源。 “四史”貫穿在馬克思主義的經(jīng)典著作中,如《共產(chǎn)黨宣言》《毛澤東選集》《鄧小平文選》《江澤民文選》《胡錦濤文選》《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等,這些經(jīng)典著作既為當代高校學生的成長成才提供了理論涵養(yǎng),又為實踐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動力源泉。高校進行“四史”教育,就是要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歷史觀,增強對國家的政治認同和歷史認同,自覺強化責任擔當,將個人抱負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結(jié)合起來。
3.“四史”教育是新時代高校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推進劑
習近平總書記曾指出,立德樹人是高校的立身之本。在推進我國社會主義事業(yè)發(fā)展的歷史進程中,“四史”教育必須堅持立德樹人,必須堅持將提高學生知識水平和培養(yǎng)學生思想道德修養(yǎng)共同推進,必須堅持引導學生自覺將個人理想與國家和民族的事業(yè)緊密融合。高校學生是推進“四史”教育最主要的受眾人群,把德育建設貫穿到高校教學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以豐富的具有時代創(chuàng)新性的德育內(nèi)容塑造學生淳樸高潔的心靈,可以幫助他們陶冶愛國情操,樹立集體意識,提高綜合素質(zhì),將愛國、強國、報國、衛(wèi)國精神在每一個學生心中留下最深刻的烙印。
1.對“四史”的內(nèi)涵與意義闡釋不透徹
我們黨歷來重視對歷史的回顧和展望,引古博今,從過去的歷史中汲取通向未來的智慧。高校進行“四史”教育要以系統(tǒng)講解“四史”的深刻內(nèi)涵和深遠意義為抓手,這也是將“四史”教育更加精準地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堂的關鍵利器。從當前高校的實際教學情況來看,部分高校在把握“四史”教育的政治導向上還存在意識模糊的問題,對“四史”的內(nèi)涵和意義的闡釋較碎片化,且不夠透徹,導致學生對“四史”的學習缺乏興趣。當前,“00后”逐漸成為高校大學生的主力軍,作為意氣風發(fā)、生氣勃勃,富有創(chuàng)造力的社會群體,在自身的政治觀建立上具有主體性特征。然而正是這種主體性特征和對“四史”內(nèi)涵及意義的把握不透徹,給錯誤社會思潮的滲透提供了動因。
2.錯誤的社會思潮扭曲高校學生的歷史觀
高校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是要弘揚時代主旋律、傳播“四史”正能量。隨著經(jīng)濟全球化進程持續(xù)加深,多種社會思潮相互激蕩,互聯(lián)網(wǎng)技術的高速發(fā)展也為錯誤社會思潮的傳播提供了“溫床”,其傳播速度之快、傳播范圍之廣對正確的社會思潮造成了沖擊。錯誤的社會思潮正以一種具有隱蔽性、迷惑性的手段對大學生思想道德場域進行沙化,影響他們對歷史的正確認識。盡管如此,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的根基仍堅定不可動搖。“四史”教育的根基是唯物史觀,高校學生作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先鋒力量,必須毫不猶豫秉持歷史唯物主義精神,深化“四史”教育,用唯物史觀的武器消滅錯誤社會思潮生存的土壤。
3.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與“四史”教育的融合有待規(guī)范
思想政治理論課是高校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載體和主渠道,將“四史”教育精準地融入思想政治理論課,既是貫徹立德樹人的重要舉措,也是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chuàng)新的新課題。但是當前,高?!八氖贰苯逃谌敫咝K枷胝卫碚撜n仍存在一系列亟須解決的特定問題。雖然“四史”教育與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內(nèi)容具有相融性、價值具有一致性、實踐具有同向性,但是要將二者有效融合也并非一時之功,需要克服重重阻力。一是對“四史”教育融入思想政治理論課缺乏系統(tǒng)性的部署和指引。高校已經(jīng)開設的五門思想政治理論課對“四史”教育的內(nèi)容雖然均有涉及但強調(diào)的角度并不鮮明,且多數(shù)高校并未開設專門性、針對性講解“四史”教育的專業(yè)課程,大學生從五門思想政治理論課所學習到的“四史”知識都趨于零散化、碎片化,難以形成一個系統(tǒng)性、整體性的認知。二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對小部分“四史”教育的教學內(nèi)容講解比較抽象且籠統(tǒng),削弱了教學內(nèi)容的感染力和吸引力。譬如,高校中國近現(xiàn)代史綱要課程,大部分教師只是純粹地進行史料的解讀,并沒有深度挖掘生動的紅色故事和翔實的史料數(shù)據(jù)等充實課程,因此難以調(diào)動學生的情感。三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式教學效果有待考究。高校往往采取紅色社會實踐、紅色故事講述、紅色文化之旅等活動來增強學生學習“四史”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但是部分學生往往抱著加學分、評獎評優(yōu)的心態(tài)來參加活動,難以真正達到“四史”學習教育入腦、入心。
1.加強理論闡釋,明確“四史”教育的政治導向
加強理論研究、加深理論闡釋、堅持正確的政治導向是將“四史”教育精巧、精準地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必備前提。首先,高校必須明確“四史”教育的政治導向,指導高校學生端正歷史觀。高校實施“四史”教育的方向若出現(xiàn)偏差,就會帶來嚴重的后果。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屆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體學習中談到政治方向時講述了長征中的一個故事,“紅軍過草地的時候,伙夫同志一起床,不問今天有沒有米煮飯,卻先問向南走還是向北走。這說明在紅軍隊伍里,即便是一名炊事員,也懂得方向問題比吃什么更重要”[2]。因此,“四史”教育不是純粹的對歷史內(nèi)容進行“簡單復述”,而是必須堅持正確的政治導向,厘清歷史的基本脈絡,透過歷史現(xiàn)象看本質(zhì),認清我們所處的歷史定位,汲取深刻的歷史教訓。唯有政治方向正確了,才能從歷史的維度深刻揭示“四史”的合規(guī)律性,才能讓學生在深刻的“四史”教育中感悟為什么歷史和人民選擇中國共產(chǎn)黨、為什么選擇馬克思主義,為什么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其次,立足于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認真研讀馬克思主義經(jīng)典著作。不僅要認真研究馬克思主義經(jīng)典作家關于“四史”的重要論說和文本,把握“四史”的發(fā)展演變、理論內(nèi)涵、深遠意義,更要在研讀經(jīng)典的過程中思考時代課題,回應時代關切,回答時代問題。高校廣泛開展“四史”教育,要求學生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習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理論成果,在回望歷史和展望未來中深刻認識中華民族的歷史命運和當代中國的發(fā)展走向。再次,要密切“四史”學習與黨的創(chuàng)新理論之間的內(nèi)在聯(lián)系。2020年1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總結(jié)大會上指出:“要把學習貫徹黨的創(chuàng)新理論作為思想武裝的重中之重,同學習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貫通起來,同學習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fā)展史結(jié)合起來?!盵3]將二者結(jié)合學、融會學,不僅是聚焦新時代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的現(xiàn)實需要,更是增強當代大學生對于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發(fā)展史的深度審思。
2.駁斥錯誤思潮,明確“四史”教育的針對性
當代高校開展“四史”教育,應當始終堅持問題導向,以解決學生的思想困惑為重點,科學辨識和有力駁斥錯誤社會思潮,明確“四史”教育的針對性。首先,加深大學生對“四史”的認知程度。黨的十八大以來,錯誤社會思潮得到了有效遏制。但是,由于長期的積累,錯誤的社會思潮仍會以各種形式存在,黨的十八大報告指出:“必須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盵4]錯誤社會思潮以“精神武器”為基礎,肆意歪曲、丑化、否定歷史,阻礙學生對“四史”展開深層次的認知?!八氖贰苯逃暮诵膯栴}就是要解決我們從哪里來,又將到哪里去的問題,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論課是進行思想教育的主陣地,要深度挖掘“四史”資源,用革命先輩的生動故事、中國所取得的偉大成就來講好“四史”,彰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磅礴力量,增強高校學生對“四史”的理性認同和情感認可,引導學生學會用歷史的思維看待現(xiàn)實,把握未來。其次,針對大學生的思想困惑進行科學的答疑解惑?!?0后”“00后”大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雖日趨成熟,但面對各種紛繁復雜新舊思潮的沖擊,尚缺乏去偽存真的辨識能力,其有待加以精心引導和研磨;與此同時,錯誤社會思潮的滲透力、隱蔽性、迷惑性不容小覷,意識薄弱的大學生一旦辨別不清就容易陷入錯誤思潮的迷陣,產(chǎn)生思想困惑。高?!八氖贰苯逃鳛榫哂絮r明價值立場的“歷史課”,不僅要講授好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fā)展史的歷史知識,更應該關注學生所關心的時政、社會熱點難點問題,總結(jié)改革、發(fā)展等歷史經(jīng)驗,溫故知新,結(jié)合時事對學生的困惑進行解答排難,講深講透“四史”,旗幟鮮明地駁斥錯誤社會思潮,幫助學生構(gòu)筑正確的歷史觀,找對所處的時代坐標,走正走好人生道路。再次,合理地回應學生的價值訴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前無古人的偉大事業(yè),其前進之路難免會遭遇錯誤社會思潮的干擾和攻擊。我們必須堅定理想信念,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所取得的偉大歷史成就來驅(qū)逐歷史虛無主義的魅影,回應學生的價值訴求,提高其科學辨識錯誤社會思潮的能力,增強學生對國家的政治認同和歷史認同。
3.堅持守正創(chuàng)新,把握“四史”教育的實效性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diào):“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時而進,因勢而新。”[5]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堅持守正創(chuàng)新的同時,必須把握“四史”教育的實效性。首先,對“四史”教育融入思想政治理論課進行系統(tǒng)性的設計和部署。高校領導要加強貫徹校園開展“四史”教育的重大意義,指引學校結(jié)合政治教學體系實際情況,研究制定“四史”教育實施方案,重點對“四史”融入思想政治理論課提出建設性的指導意見和方案。高校思想政治教研室可以組織精干力量,共同完成“四史”選修課大綱的編撰、教學課件的制作、教學方案的書寫??蓪ⅰ八氖贰边x修課程分為四個模塊,即黨史專題、新中國史專題、改革開放史專題、社會主義發(fā)展史專題,從社會主義運動入手講授社會主義運動的發(fā)展情況,最后以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為根本的落腳點,使學生對“四史”形成系統(tǒng)性、完整性的認知。其次,深度挖掘“四史”資源,豐富“四史”教育的內(nèi)容,增強“四史”教育的吸引力。由于高校五門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課教材涉及“四史”教育內(nèi)容的篇幅有限,所以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必須補充大量相關“四史”知識,使整個“四史”教育內(nèi)容更為完善、更具感染力。再次,大力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四史”教育教學能力和素質(zhì)。習近平總書記說過:“辦好思想政治理論課關鍵在教師?!盵6]在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過程中,相關課程教師的教學能力和素質(zhì)高低成為決定教學成效的關鍵一環(huán)。一方面,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政治要強、思維要新、視野要廣、信仰要堅定,自覺承擔起培養(yǎng)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重任。另一方面,“四史”內(nèi)容博大精深,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要緊跟時代步伐,及時更新知識儲備,不斷為“四史”教育內(nèi)容注入新鮮血液。教師授課形式也要從“一言堂”“滿堂灌”轉(zhuǎn)化為“啟發(fā)性思考”。在進行系統(tǒng)講授“四史”知識時,也要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重點引導學生思考“為什么”而不是“是什么”,讓學生在“四史”教育的學習中主動思考,激發(fā)學生學習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內(nèi)驅(qū)力,一改過去“被動學而罔措之”。最后,堅持理論和實踐的辯證統(tǒng)一,創(chuàng)新 “四史”教育教學模式?!八氖贰苯逃虒W模式的創(chuàng)新對“四史”教育效果的提升至關重要。應根據(jù)學生的不同需求、不同類型,開展主題鮮明、內(nèi)容豐富、操作性強、學生喜聞樂見的實踐式教學活動。譬如,可將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搬”到紅色紀念館、田間地頭,讓思政課“活”起來,這種教學模式的創(chuàng)新,既可以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親和力,又能夠增強“四史”教育的趣味性和實效性。
百年光輝歷程,百年豐功偉績。建黨百年是高校實施“四史”教育的重要契機,正如習近平總書記給復旦大學《共產(chǎn)黨宣言》展示館黨員志愿服務隊的回信中所言:“希望廣大黨員特別是青年黨員認真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結(jié)合學習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fā)展史,在學思踐悟中堅定理想信念,在奮發(fā)有為中踐行初心使命,努力為實現(xiàn)‘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智慧和力量?!盵7]將“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讓廣大青年學生從過去的歷史中汲取通向未來的智慧,匯聚起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磅礴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