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萍萍 史冬梅
(1.肥東縣寶翠園小學 安徽合肥 233300)(2.合肥市大通路小學 安徽合肥 230011)
小學語文教學,教師不僅要關注知識的傳遞,更重要的是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興趣是學生學習最好的老師,興趣是一切智力活動的基礎。作為小學語文教師,要時刻把握時代脈搏,跟上教學步伐,順應“雙減”潮流,一切從學情出發(fā),思考教育教學策略,從激發(fā)學習興趣開始,指導學生在快樂中學習語文,領會知識,理解方法,習得能力,全面提高語文素養(yǎng)。
人們常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闭n堂導入是一節(jié)課的開始,精彩的導入能迅速地將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課堂中來,為后續(xù)教學環(huán)節(jié)的開展營造氛圍,創(chuàng)設條件。所以,在常規(guī)的教學實踐活動中,筆者會根據(jù)不同類型的課文設置不同的導入。在教授《從現(xiàn)在開始》這一課時,面對著一群稚氣未脫的小孩子,筆者設計了這樣一個有趣的導入——獅子大王給孩子們發(fā)送“邀請函”,“邀請函”上寫著:小朋友們,你們好!歡樂森林將選舉新的“萬獸之王”,特邀請你們來做評委。希望你們能公平、公正地為歡樂森林選出一個合格的“萬獸之王”。學生聽了特別激動,為自己有機會當評委而開心。這一節(jié)課,學生聽得格外認真,就是為了能公平公正地投票選舉。新穎別致的導入,更容易抓住學生的注意力,學生自然而然就對這篇課文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師生在良好的教學氛圍中共同完成教學任務。
在執(zhí)教《中國美食》時,筆者明確了本課的教學難點:認識中國美食,激發(fā)對中國美食的熱愛之情。我們可以利用圖片、視頻帶領學生認識美食。但是要如何激發(fā)學生對美食的熱愛之情呢?說不如做,可以借助課外實踐活動讓學生動手做一做。于是,筆者在課前布置了實踐作業(yè),讓學生回家在家長的幫助下自己動手制作家鄉(xiāng)的美食。第二天課上,學生們的反應讓筆者既驚訝又高興。他們從選材到烹煮,說得頭頭是道。甚至還有學生將自己制作的美食打包帶來,與同學們共享。這樣的課外實踐不僅鍛煉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口語交際能力,也讓他們感受到語文的魅力。課內(nèi)學習和課外實踐相結合,學生在快樂中學習語文,在快樂中獲得知識。
小學語文課本中通常會配有精美的插圖,這些插圖不僅貼合文章內(nèi)容,還能有效地幫助學生理解關鍵詞句。這些插圖可以激發(fā)學生的興趣,使其抓關鍵詞句,調(diào)動多種感官,提高語文課堂教學的實際效果。在教學《爬山虎的腳》時,很多學生不能理解文中的“一順兒”,筆者引導他們觀察插圖,從插圖中仔細尋找“一順兒”。果然,有幾個細心的學生興奮地叫著:“找到了,找到了?!痹瓉硭麄儼l(fā)現(xiàn)雖然爬山虎的腳很多,但葉尖都朝著一個方向。這時學生再去讀句子,領略了爬山虎葉子的美,體會到作者觀察的細致。隨后在理解“爬山虎的腳長在莖上,莖上長葉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狀的六七根細絲,這些細絲像蝸牛的觸角”這段時,學生按照筆者的提示,直接在插圖中找到了爬山虎的“腳”。再讓他們試著畫一畫,并和書本上的插圖對比,學生畫得都很逼真。這說明學生能理解作者的描述,能通過仔細觀察,準確地畫出來。在課堂教學中,教師以插圖為突破口,幫助學生去理解詞句,以圖促悟,使學生真正融入課文學習中去。觀察插圖,再用自己的語言去描繪,調(diào)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培養(yǎng)了學生的創(chuàng)造思維,同時也更容易調(diào)動學生的參與意識,以圖引思,以思引情,以情生情,從而引領學生深入理解內(nèi)容,達到感情的深化。這樣的教學活動激發(fā)了學生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調(diào)動了學生創(chuàng)作的欲望,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使學生在拓展中感悟文本的內(nèi)在情感,不斷地豐富和完善自身的精神境界。
一方水土養(yǎng)一方人,一方人說一方話,在日常生活中,有時候方言在表情達意上可謂是“一針見血”,讓人恍然大悟,豁然開朗。作為一名有著十幾年教齡的語文教師,說普通話已經(jīng)成為筆者的工作習慣,但在日常的教學實踐中,筆者發(fā)現(xiàn)方言有時更具教育力量。如教學《搭船的鳥》這一課時,有學生提出這樣的問題——搭船是什么意思?其他學生做了解釋之后,這名學生還是似懂非懂。于是,筆者想到了用方言去幫助他理解。筆者說出的方言惹得大家哈哈大笑,有學生一邊笑一邊使勁點頭:“對,對,我奶奶就是這樣說的!”接著筆者又用方言拓展了“搭車,搭飛機”,這一下學生都明白了“搭船”的意思。用方言不僅能解決難題,也能活躍課堂氣氛。在課堂上恰當?shù)厥褂梅窖?,可以拓展學生的思維,趣味橫生。
再如教學《清平樂村居》時,學生普遍不理解“醉里吳音相媚好”這句,于是筆者進一步解釋:“吳音是吳地的方言。作者當時住在信州(今上饒),這一帶的方言為吳音。相媚好就是指相互逗趣,取樂?!钡珜W生仍一臉茫然,筆者立即出示了課前搜集的相關吳音資料,播放了相關音頻,進而啟發(fā)學生思考“翁媼”之間,會用怎樣的方式“相媚好”。學生借助情境,模擬表演,思維活躍,課堂一下子進入了高潮。筆者進一步引導學生思考“翁媼”會用吳音怎樣說。學生立即用學到的吳音知識想象當時的情形,用似是而非的吳音進入了情境。筆者眼前仿佛重現(xiàn)當時“翁媼”之間親密、和諧、溫暖的生活畫面。在國家大力倡導說普通話的今天,適時適度地在教學中引入方言能引領學生深入文本描述的情境,體會文字中蘊含的深厚情感。
課程標準指出,語文教學要尊重學生獨特而有個性的體驗,利用豐富而有趣的生活經(jīng)驗,引導學生深入文本,在豐富多樣的語文實踐活動中學習語文,提高語文能力。教學《曹沖稱象》時,理解曹沖稱象的辦法好在哪里,是本課教學的重點和難點。筆者首先請學生自由讀一讀,用喜歡的符號畫出第四自然段中描寫曹沖動作的詞語。小組交流后,進而出示課后第二題,請學生說一說曹沖稱象的辦法。這個環(huán)節(jié)是引導學生學習文中的語言,將其化為自己的語言。筆者鼓勵學生借用剛才畫出的動詞自主表述,學生由于有了積累,個個說得不亦樂乎。筆者進而引導學生評價哪名學生說得好、為什么,學生總結出說得好的同學在說時的優(yōu)點。筆者順勢引導學生結合生活經(jīng)驗,想一想曹沖在說這段話時會有哪些表情、哪些動作、哪些心理,發(fā)揮想象,用自己的話說一說當時的情景。小組交流時,學生個個說得有聲有色。這樣設計可以激發(fā)學生展現(xiàn)風采的欲望,學生自然全身心投入,進而沉浸到當時的情境之中,化身為聰明能干的曹沖,把課堂推向高潮。
“雙減”背景下,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更要聯(lián)系學生生活實際,多設計諸如“看一看、做一做、說一說、畫一畫、唱一唱”等活動,喚起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使學生深入理解文本,這樣既可突破教學難點,又體現(xiàn)趣味性。如教學《玲玲的畫》時,讓學生畫一畫《我家的一角》,進而引導學生說說課文故事;教學《登鸛雀樓》時,配上音樂和畫面,讓學生唱一唱這首詩歌;教學《日月潭》時,讓學生畫一畫,并說一說日月潭美在哪里;等等。這樣的設計,既幫助學生內(nèi)化了從文本中積累的語言,又聯(lián)系了學生的生活體驗,活躍了課堂氛圍,訓練了學生語文能力。
部編版低年級語文教材中有許多童話故事,這些故事通常是以動物為核心角色來闡述某一個道理或表達某一種感情的,教師可以將二者結合起來引導學生扮演角色,通過直觀的肢體動作演繹故事內(nèi)容,啟迪思想、豐富感情、提升能力,獲得全面發(fā)展。
《坐井觀天》這個成語故事語言精練,含義深刻,深受學生的喜愛。為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加深學生對故事的理解可以讓學生自主選擇喜歡的角色戴上頭飾,創(chuàng)設表演情境,表演故事內(nèi)容。學生通過對文本內(nèi)容的理解,加以動作、語言、神態(tài),把故事搬上了講臺。這樣的趣味教學,將“要你學”變?yōu)椤拔乙獙W”,使課堂教學效果在潛移默化中得到提升。
低段語文教材中還有很多童話、寓言故事,通過角色扮演,學生既學習到語文知識,又感受到語文學習的樂趣,在興趣中培養(yǎng)能力,一舉兩得。如教學《動物王國開大會》時,筆者引導學生進行情景表演,不僅抓住文本的內(nèi)容,而且增加了對環(huán)境保護的宣傳;教學《寒號鳥》時,筆者引導學生表演,學習寒號鳥的語言,深化對故事的理解,明白其中蘊含的道理;教學《我要的是葫蘆》時,筆者引導學生表演后,想一想種葫蘆的人想要葫蘆,為什么最后卻一個也沒有得到,學生在與同伴的討論中,理解了故事內(nèi)容,收到了理想的教學效果。
語文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培養(yǎng)語文能力的主要方式還是實踐。傳統(tǒng)的抄寫、背誦、默寫等作業(yè)形式無法滿足這一要求,更體現(xiàn)不出層次性和趣味性。因此,小學語文教師應結合實際,創(chuàng)新作業(yè)形式,課后多布置一些實踐性作業(yè),在實踐活動中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能力。這些實踐性作業(yè),重在開發(fā)智力、培養(yǎng)創(chuàng)造能力、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掌握學習方法。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fā)展,小學生的閱讀量和閱讀面普遍存在問題,亟待改變。統(tǒng)編版小學語文教材對學生的課外閱讀非常重視,設置了一系列板塊,如“和大人一起讀”“我愛閱讀”“快樂讀書吧”“閱讀策略單元”等,目的是指導學生閱讀,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形成基本的閱讀方法。教師要結合教材,引導學生在廣闊的閱讀世界中,從理解、積累走向評價、運用。如布置讀書摘抄、概括梗概、閱讀批注、寫讀后感等形式的作業(yè),或引導學生在讀整本書之前,制訂一個讀書計劃,按計劃閱讀并填寫“閱讀記錄單”,畫思維導圖、人物譜,評說人物,開展故事會等,引領學生進入深度閱讀。
教材中的很多內(nèi)容都與生活相關,教師要充分利用生活資源,從課內(nèi)延伸到課外,讓學生在綜合性實踐中學習語文。如教學《葡萄溝》后,教師可以布置學生查找一些有關葡萄溝的資料,將資料與文本結合制作手抄報,整理表格,畫知識樹,開展班級展示評價,形成“找—做—畫—展—評”作業(yè)模式。再如教學《端午粽》后,可以引導學生查閱家鄉(xiāng)美食的有關資料,尋找制作方法,和家長一起做一做家鄉(xiāng)菜,并拍照上傳至班級群進行介紹。這樣既內(nèi)化所學,又趣味橫生,提高了語文綜合素養(yǎng)。
總之,語文教師想要提高教學質量,必須要有創(chuàng)新思維,立足學情,大膽實踐 ,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打造出生機盎然有吸引力、趣味性的語文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