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玉琴 蔣金玲
我們是誰?我們有什么獨特性?這是一個古老的問題,與人類文明發(fā)展史共存。隨著當代科學技術的飛躍發(fā)展,人工智能研究開始將這個問題更緊迫地拋向我們,即我們一方面歡呼人類的智慧與勇氣,另一方面我們又對人工智能的未來發(fā)展憂心忡忡。人類在愈人類化的人工智能面前是否仍然能夠保持人類的獨特性?人類是否可以如愿支配人工智能?
生物科學與信息科學研究成果正在打破并更新我們的自我認知。一方面,生物科學界著力于解碼生命的奧秘,探索人類自我與自我意識的生成機制。意大利神經科學家達馬西奧(Antonio Damasio,2018:27)通過研究發(fā)現(xiàn),肉身軀體是有意識心智的基礎。軀體機能以映射的形式表征在大腦中,為心智提供了表象,并構成自我。具備了原始感受的原我以及核心自我,共同組成了“物質我”。在此基礎上生成的自傳體自我容納個體社會角色的各個方面,構成“社會我”和“精神我”。因此達馬西奧說“意識的產生來源于生物價值,目的是為了實現(xiàn)更有效的價值管理?!幕怯幸庾R心智集合的終極產物,擁有了自我反思與科學工具后,我們就有可能理解有意識心智的神經結構,從而為研究文化的產生與發(fā)展增添一個可喜的研究維度”。盡管神經科學還在繼續(xù)探索主理人類意識與自我意識的更精確的神經元系統(tǒng),但這些研究成果已表明,人類心智與身體緊密相連,心智認知也將可以科學把握。另一方面,信息科學界著力于探索人工智能與人類的聯(lián)結性與交互性。聚焦機器智能研究,英國數(shù)學家艾倫·圖靈(Alan Turing)首先提出“機器能夠思考嗎?”這個問題。他在1950年的經典論文“計算機與智能”中以一種“模仿游戲”探索“機器能夠思考嗎”。詢問者在看不見兩個游戲者的情況下根據(jù)文字回答來區(qū)分哪一個是人,哪一個是機器。這就是著名的“圖靈測試”。圖靈(Turing,1950:433-460)認為,如果你不能區(qū)分回答者是智能機器還是智能人類,那么你的失敗將證明:機器能夠思考。圖靈測試為之后的人工智能設定了議程,在圖靈發(fā)表論文近40年后,漢斯·莫拉維克(Hans Moravec)撰文指出人類身份(人格)在本質上是一種信息形式,而不是一種實體化的規(guī)定與表現(xiàn)。他認為,這個觀點可以通過將人的意識下載到計算機來予以證明,并且還設想了一個方案來演示其原則上的可能性(Moravec,1988:109-110)。這就是有名的莫拉維克測試。它意味著心智可以從身體中分離出去。莫拉維克的這個設想本身是在數(shù)學家諾伯特.維納于20世紀50年代提出的人類身體信息論的可行性基礎上發(fā)展而來的①。莫拉維克測試讓我們認識到心智信息化處理的可能性,推動了科學界的腦機交互探索和深入的人工智能研究。因此生物科學與信息科學的發(fā)展為我們想象人工生命(機器)可能擁有自我意識與情感提供了基礎。
從目前人工智能研究現(xiàn)狀來看,情感計算正成為計算機領域的研究熱點,并廣泛應用于社會生活中。近年來德國、英國、瑞典、日本、美國、韓國、荷蘭和意大利等國積極從事情感計算研究,出現(xiàn)了許多情感模型和虛擬代理情感系統(tǒng)。情感計算的研究成果也開始廣泛應用于家電、汽車、建筑、設計等行業(yè)。在汽車行業(yè),智能座椅可以動態(tài)監(jiān)測駕駛員的情緒狀態(tài)并及時提出預警。在室內設計行業(yè),一些意大利科學家設計了態(tài)度分析系統(tǒng),通過一系列的手勢分析來辨別工作者的情緒,以設計出更加舒適的辦公環(huán)境。在信息檢索應用中,開發(fā)者通過分析用戶搜索信息中的情感色彩以提高智能信息檢索的準確性和效率(Xue & Liu,2019:1)。在上述案例中,機器通過情感計算被賦予識別人類情緒的能力,以輔助人類處理日常工作、生活中出現(xiàn)的諸多問題。
科幻小說常以預示性與預警性想象人類在未來世界與人工生命(機器人、仿生人、克隆人)情感共生的可能性,并以此批判甚至解構人類中心主義觀念。《仿生人能夢見電子羊嗎?》(DoAndroidsDreamofElectricSheep?下文簡稱《仿生人》)是一部人類以情感作為人/機差異以建構人類主體性的科幻故事,設想人類陷入無法辨別人機差異的認知困境。它以賞金獵人里克的視角觀照并探索人類與仿生人的差異性。故事前期通過“情感”將人與仿生人的差異性絕對化,并以此作為未來主體性建構的策略。但隨著獵殺過程的展開,里克對自身與仿生人的差異性認知發(fā)生了變化,這恰恰指出:將情感作為差異以建構人類主體性的不可靠性,因為該差異本身并不具有客觀屬性,它只是在新技術的演進中成為人類自以為是的一種標準。因此,本文提出,人類主體性的情感獨特性認知是一種人為建構。在詳細探討《仿生人》中的人類與仿生人情感差異性悖論的根本原因后,本文指出,人類應該修訂情感作為人類獨有主體性的解釋,應該更新“情感”概念使之成為人與仿生人能自由交流、游戲的語言場??苹眯≌f為我們在人工智能技術發(fā)展的未來提出了一條發(fā)展的路徑。
情感是什么?哲學上如何建構情感觀念?這種情感觀念對我們認識人類產生了怎樣的作用?回答這些問題首先必須厘清哲學史不同階段的“情感”并加以比對。
情感在西方最早被認為是人類身上獨有的、表達關愛之情的能力。在古希臘時期,哲學家們認為情感屬于人類精神性的低級部分,在《婓得若篇》中蘇格拉底以愛情為例從唯物論的角度觀測“情感”②,將耽于情感的人稱之為“縱欲”的癮君子。他認為世俗的情感(如愛情)不利于人類主體性的建構,因為這類情感會制約人做出理性的決策,但人能夠通過對神的崇拜與模仿來剔除世俗情感中的雜質,從而使人得到至高的理性并生成強大的自我意識。他探討了情感的物質構成并說明情感在完善人類主體性時的作用,這開啟了哲學上對于情感的思維慣式,即人類具有情感是人之為人的默認條件。笛卡爾和斯賓諾莎以這一論斷為基礎繼續(xù)豐富。笛卡爾在《論靈魂的激情》中提出人對自身情感的掌控是判定是否為理性人的標志。斯賓諾莎(2019:97-102)在《倫理學》中提出情感能對個體身體的發(fā)展產生正向作用或是反向作用。若人能引導情感向有利于個體發(fā)展的方向發(fā)揮作用,則能夠使主體成為更完善的存在,反之則是身體活力的減退。上述二人都從身體知覺層面探索情感,將理性對情感的控制視為確認主體性的一種方式,但這只是將情感作為個體的私密體驗,而沒有從宏觀角度分析情感,因此極易將情感分析引入神秘主義的層面。
康德(2017:31-32)情感觀的出發(fā)點與上述二人相似,他認同情感是個體與外界表象接觸時所產生的感覺,它是被動的應激反應。但康德的突破之處在于:他不是把情感作為私人的體驗,而是強調情感在人際關系中的功能。人對事物的判斷與認識是建立在每個人應該共同擁有的情感上,即所謂的“共同感覺”(漢娜·阿侖特,2013:351)。人們在這統(tǒng)一的情感標準中,與他人的交際并獲得對自身的認識。馬克思·舍勒(1999:277-336)也提出過類似的觀點,他在《同情的本質和形式》中將康德的“共同感覺”稱為“同情”,并從倫理學角度,發(fā)現(xiàn)群體間的情感共鳴是社會倫理制度產生的基礎。他承認人與人之間的情感具有共同之處,但個體間的差異才是認識自身主體性的關鍵,即自我與他者的“同情”在不同身份、場合下的情感具有明顯卻細小的差別。這些細微的情感差異作為社會運作的基礎,嚴絲密合地嵌入各個社會實踐過程中,從而延伸出話語、行為、制度以及道德倫理等我們賴以生存的社會基本規(guī)則。在康德與舍勒的情感理論中,情感不僅是推動個體發(fā)展的動力,也是社會關系賴以為系的基礎紐帶之一,這兩方面共同構成關于“何為人”“人為何”的答案。
不難看出,哲學家對情感概念的研究趨勢是從微觀走向宏觀,從個體私密的精神體驗擴大為“作為所有人類”的情感共鳴。從以上對情感的闡釋中,可以看出個體通過情感感知認識外界,并在該過程中形成一套完善的價值體系。情感也能幫助人們在愈加復雜的社會網(wǎng)絡中調節(jié)不同社會群體間的關系,以保持相對穩(wěn)定狀態(tài)。哲學與社會學等人文學者對情感概念的闡釋,將其與個體價值的實現(xiàn)、社會功能的發(fā)展、人類主體性的確定相聯(lián)系。
基于前文所述20世紀中期開始的信息科技與生物科技的巨大發(fā)展,情感研究也成為數(shù)字化時代人們關注的中心。未來學家、谷歌前技術總監(jiān)雷·庫茲韋爾(2016:194)預測情感可以通過計算成為軟件:“到21世紀后半葉,技術已不會僅局限于神經植入,我們對情感的操控和再編程將更加嫻熟,屆時我們也能將思考過程全數(shù)導入一種新型運算媒介中,這就意味著我們變成了軟件”。情感計算原理即在情感波動帶來可視的數(shù)值變化的前提下,信號、代碼能夠被視為類似情感的物質,它們在以碳元素為基礎的有機體和以硅元素為基礎的電子元件之間自由流動,實現(xiàn)機器智能化的同時賦予其感受、表達情感的能力。這也是拉維所認識到的當前境況,即從計算機科學到機器人編程,從生物特征識別到神經學、心理學等跨學科領域都試圖證明人能夠賦予機器以識別情感、學習情緒的能力(Levy,2007:1-9)。
本文認為,情感數(shù)字化將帶來下述兩種認知悖論:一是人類自我認知時的悖論。高科技下的巨大盈利主要表現(xiàn)在醫(yī)療設施的更新——將人工耳蝸、人造血管、人造器官等由碳納米管、燃料電池所組成的科技結晶植入人體,替換壞死的人體組織,以解決疾病或意外帶給人的諸多煩惱。若從滑坡謬誤③角度看——當人的身體到了換無可換的階段時,就相當于人將意識儲存在一臺由生物技術和電子科技制造而成的高級電腦中。此時就產生了一個問題:他/它還是原來的他嗎?如果我們以情感作為人類主體性的一種解釋,那么該個體的記憶、情感以及對未來的預判能力是否能被內置于更強大的硅基身體?根據(jù)目前神經科學研究成果,科學家們認為情感、記憶等個體意識的表現(xiàn)在生理上屬于大腦的一部分,意識可以通過掃描技術進行分解并轉移至指定的處所重組自身,這證明意識是呈離散狀態(tài)的粒子。粒子在新環(huán)境中依照一套數(shù)學驗算程序的命令進行重組,但這套指令忽視了真正物質的再現(xiàn),即真實的粒子在轉移過程中可能已經發(fā)生變化。該假設承認意識的本質不是粒子本身,而是粒子間的組合模式(雷·庫茲韋爾,2016:65-66),卻不能驗證粒子變化對重組結果的影響。在無法檢驗粒子本身對結果的影響時,無法斷言“他”這一主體的不變,還有種可能是“它”是擁有與“他”相同思維模式、行為模式、情感模式的新個體。
二是人類認知他者時的悖論。大腦掃描技術將開啟機器人格化的未來,但伴隨而來的是弱化人性或異化人類等后果。人工智能、仿生人等將會被看作是從人類子集里誕生出的“低劣”亞種,即使它在生理意義上屬于人類的部分。從外表看來與人類毫無差異、宛若孿生兄弟的仿生人將在人類世界被合法屠殺,這本身也反映了人類是以他者視角觀照人工智能與類人。如果以拉塞爾·雅各比(2013:1)在《殺戮欲》中的觀點來看,他認為孿生兄弟身上具有某種令人不安的次要差異,它能激發(fā)人類抑制于百年文明之下的暴虐因子。那么賞金獵人的殺戮行為實際上表征了人類群體在潛意識承認仿生人有生命特征、卻否認其具有意識/情感的不安心理。
《仿生人》的故事發(fā)生在核戰(zhàn)后,放射塵、腐化物、物質基皮化、動物滅絕等出現(xiàn)使得地球不再適宜人類生活,人口跨星球遷移計劃被提上日程。政府承諾:只有通過基因檢測的人類才能獲得移居資格,遷移到火星上的每一個人將自動配備一個仿真機器人,用于幫助人類適應外星環(huán)境。而地球的人們只能依靠彭菲爾德情感調節(jié)器和共鳴箱給予他們在末世繼續(xù)生活的勇氣和希望。也正是基于情感儀器的設定,人類以情感區(qū)分出人類與仿生人的差異,即人類具有情感,而仿生人是缺乏該能力的類人存在。因此賞金獵人里克以共情測試儀器來判斷隱身于人類社會的非法仿生人,但在追殺六個樞紐六型仿生人的過程中,他的認知不斷被顛覆?!斗律恕诽岢隽艘粋€令人深思的問題:當機器人具備超越人類的共情能力時,人類的獵殺行為仍然具有正當性嗎?本文認為這個問題指向以情感作為主體性區(qū)分的悖論。
1.人類情感之變:情感類儀器與人類生活嚴絲密合
彭菲爾德情感調解器是一臺可以調節(jié)人類情感的輔助性外部設備,人類通過使用它以保持“絕對”的健全精神和愉悅情緒。
床邊的情感調節(jié)器傳來一道輕快的電流……只要把電流調得夠高,你醒來就會開開心心的。那本來就是情緒調節(jié)器的用途啊。(迪克,2017:8)
從中可以推測,彭菲爾德情感調節(jié)器起到提高生活效率、維護個體心理健康的作用。該裝置通過釋放特殊的電信號,刺激人體的大腦皮層產生喜悅、快樂、安心等情緒,從而摒除壞情緒對使用者工作生活的影響。
共鳴箱也有這種功效,除此之外,它還是末世人際交往的基本方式之一,甚至可以說是最重要的方式——它真正達成了人與人之間精神、思想、心靈的完全融合,所有進入共鳴箱的個體都能共享彼此的記憶及情感體驗。但共鳴箱只是群體精神交融的媒介,與其配套發(fā)行的默瑟主義則對個體及群體的情感產生最為直接的作用。默瑟主義是以類宗教形式存在的意識形態(tài),承擔起指導人類對事物的理解、認知方式以及道德準則和普遍價值觀。比如里克責備巴伯擁有兩匹馬的行為違背了默瑟主義神學和基本的道德理論(迪克,2017:13)。
這不是地球的天空,而是某個陌生、遙遠的所在,通過共鳴箱傳遞過來,讓他融入其中。這種徹底的穿越方式,一如既往令他目眩神迷……他體驗到了所有人的思緒,聽到了熙熙攘攘的雜音。他和他們一樣,只關心一件事。意識的融合,把他們的注意力集中到這個山崗,這次攀登,這種超越自我的渴望。(迪克,2017:21)
從伊西多爾對共鳴箱內部情景的陳述中可以看出,共鳴箱以及默瑟主義的功用是將人拋擲在集體中,以滿足個體渴望通過集體的聯(lián)系來達到移情的目的。共鳴箱是人類精神在現(xiàn)實中的具體表現(xiàn)以及身體的延伸:個體通過握住把手就能將私密的精神活動投射到共鳴箱內部,并與其他個體的精神交融為威爾比·默瑟。人們與默瑟共同攀爬、承受未知敵人的攻擊(現(xiàn)實中的肉體中也會受傷),并在其中達成某種精神共鳴。
眾人將情感調解器、共鳴箱當作是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兩者的作用表面上在于讓個體保持良好、穩(wěn)定的情緒,實則是幫助人們塑造出足以抵抗殘酷現(xiàn)實的強大心理。置人于死地的放射塵、不斷分化的基皮垃圾、毫無生氣的仿真動物等情況的出現(xiàn),讓個體產生出對自身及人類歷史的沮喪與絕望,若長期沉淪在這種抑郁情緒中,將患上某種精神類疾病。這在小說中被稱為“情感缺失癥”,表現(xiàn)為情感冷漠或缺乏,排斥與他人的互動等癥狀,患者既不能體會快樂也不會關心別人。政府當局期望在這末日時期利用彭德費爾調節(jié)器、共鳴箱與默瑟主義對地球上大眾的思想、想法、感受進行統(tǒng)籌管理,盡量減輕人類在大災難后的精神崩潰程度——人們出于對默瑟的崇拜,會不自覺美化其形象,使其成為自我精神的依托,長此以往將能有效平復人們在末世的恐慌心理。
2.人類情感之悖:在商品拜“情”教中沉淪
從上述角度看,情感調解器與共鳴箱在末日地球的功效斐然,但人類情感在小說中卻走向失控。人們的生活仍籠罩在緊張、絕望、死氣沉沉的氛圍中,伊蘭的抑郁情緒是人類普遍精神狀況的縮影。
雖然我理智上聽到了那份空虛,實際上并沒感覺到什么……感謝上蒼我們能供得起一個彭菲爾德情感調節(jié)器??墒请S后,我意識到這是一種很不健康的狀態(tài)。感覺到生命的缺失,卻無法做出反應……這曾經被當成一種精神病態(tài),名曰“情感缺失癥”。(迪克,2017:9)
伊蘭主動將情感調節(jié)成抑郁狀態(tài)的舉動表明,她已經意識到將情感全然托付給外部設備的危險性,即彭菲爾德情感調節(jié)器作為幫助人類調節(jié)情感的輔助性設備,反而讓人類自生情感的能力消失。她下意識地想通過人類最為濃烈的情感——絕望尋回情感中缺失的部分。但諷刺之處在于,她仍繼續(xù)使用調節(jié)器去恢復被其所剝離的情感。該悖論反映出伊蘭的情感是被人為編碼、操控之后的既定結果,而不是發(fā)自內心的悲憫憐人、消極絕望。從宏觀角度看,調節(jié)器需被政府官方認證,才能作為可流通的商品在市場中制造、發(fā)售、使用。因此每件調解器都是政府監(jiān)視、管理的微觀縮影,是官方操控群眾情感的直接證據(jù)。共鳴箱也是如此。但是伊蘭沒有意識到共鳴箱與默瑟主義對其情感的破壞,反而認為在共鳴箱中與默瑟融合能有效解決她的精神困境。
伊蘭:“我今天握了一會共鳴箱的手柄,抑郁有所改善?!?迪克,2017:137)
伊蘭對共鳴箱的上癮象征著她獨立性的喪失。眾人在共鳴箱中以精神交融的形式化為一體,個體主體性在末世地球被重新定義為“主體間性”(intersubjectivity)。主體間性指個體對于世界的認識總會與他人對世界的認識產生互動,個人意識依存于由其他不同意識所構成的共同體,并在其中修正、生成(海德格爾,2014:76)。共鳴箱中的“默瑟”與之類似,它象征著集體的同一。但在這之中,人只是被動地行動與痛苦,即個體僅擁有“化解孤獨”的整體式情感體驗,而沒有進行思考以把握行動本身所帶來的意義,并將其化為自己的認識。這是不完全、被動的主體間性,是人對殘酷現(xiàn)實的逃避。
人類之情在官方交易鏈中生成,以商品形式流通。人們期待在以“情感”為名的商品中,發(fā)現(xiàn)自身的價值、喚回昔日的自信、尋覓通向希望的路徑。但這都不會實現(xiàn),眾人只會作繭自縛——伊蘭在共鳴箱、情感調節(jié)器等情感設備中反復著賦予與剝離情感的過程,其精神狀態(tài)在該過程惡化、扭曲。這反映出“情感”不是人類精神的體現(xiàn),而是商品拜物教在末世的變體:人與人之間以情感為系的社會關系被流水線生產、情感操作類技術所取代。“情感”不是真實的發(fā)生,而是一種刻意的模仿、崇拜與制造。
3.人類情感之抑:里克不合法的情動
里克希望用愛情滿足情感的空虛,但因眾多情感設備的介入使得里克與伊蘭的交流無法進行。每當里克想找妻子傾訴煩惱時,她總是沉醉于共鳴箱或者耽于382號抑郁情緒中無法自拔。夫妻間停滯不前的交流造成里克對婚姻關系的焦慮,他下意識地用獵殺仿生人的工作將其擱置,直到與瑞秋發(fā)生性關系后,焦慮的根源才得以暴露:一方面是因為個體在集體中缺少情感共鳴而產生的孤獨感;另一方面,里克在對其他仿生人產生同情與愛意后,才發(fā)現(xiàn)自己的情感是被定義的——他渴望擁有山羊是經過政府層層篩選之后才產生的畸形愿望,而對瑞秋的動情才是他自發(fā)的情感。對仿生人的情感使里克找回了真正的情感,他強烈感受到不同于情感調節(jié)器所帶來的抑郁情緒。
里克說:“我已經做了一個測試,只有一個問題,卻驗證了這一點。我已經對仿生人產生移情了……我以前從未有過這樣的感覺。也許這就是抑郁……我一直以為你喜歡那感覺,需要的時候可以隨時跳出來。就算自己跳不出來,也可以借助情感調節(jié)器。但是,當你抑郁到那種程度,你就不再關心別的事情。冷漠,是因為感覺失去了價值。你感覺好不好根本沒關系,因為你沒有價值”。(迪克,2017:138)
里克對仿生人瑞秋產生移情,可以說是在人類社會中被認為是在統(tǒng)一、集體、管理中出現(xiàn)的極個別、誤差、偶然的“錯誤”(范勁,2019),但卻是一份真摯的情動。里克無法在人類身上獲得的情感滿足,卻在“非人”“無情”的女仿生人瑞秋身上獲得。這種錯位感在《仿生人》中得到非常深刻、非常復雜的表達。仿生人的同情、熱心和人性化判斷能力陷入某種諷刺性的安慰:罹患精神疾病的女人反倒無力擁有這些情感(海勒,2017:214)。
人類與非人類相互對立、排斥的主體位置因情感而突出,又因情感而混淆。對瑞秋的感情攪亂了里克對于人/仿生人的判斷。里克能夠在瑞秋身上體會到愛情的超驗價值,它引領里克反省所謂的仿生人無移情論,但同時里克與瑞秋的廝守將遭遇外部世界的懲罰,因為犯下法律上(與仿生人發(fā)生關系)和倫理上(拋妻棄子)的雙重罪孽。人類在仿生人身上尋找情感、性欲表面上是違背倫理規(guī)范,但深層次上卻觸犯了人類對情感的所有權與解釋權。在與里克發(fā)生性關系后,瑞秋坦白動機:跟她發(fā)生關系以后,沒有賞金獵人能夠繼續(xù)工作,除了“非常憤世嫉俗的”菲爾·德雷。她利用里克的人類情感在其心里設下了獵殺禁區(qū),以保護仿生人同伴。瑞秋的策略表明她對仿生人群體的同情以及對官方價值觀下“仿生人無情”的嘲弄。在里克表示無法殺死瑞秋后,她開始責備里克對努比亞山羊的愛勝過伊蘭以及對她的愛,透露出人類扼殺真實的感情只是為了符合常規(guī),情感作為人類主體性解釋已經失效的事實。
仿生人有情感嗎?人機戀情的命題可以存在嗎?
要回答這些問題要先明晰 :“真正的人類”和“真實”不能完全劃等號。在1978年的演講稿《怎樣建成一個在兩天后不會瓦解的宇宙》中,迪克(Dick,1978)把“真正的人類”(authentic human)和“真實”(real)相聯(lián)系,這種構想也暗示它的反面,即“偽造的現(xiàn)實會創(chuàng)造偽造的人類?;蛘?,偽造的人類也會生成偽造的現(xiàn)實,然后將它們兜售給其他人類,并最終將其他人類也變成他們自己的偽造物”。人類的本體論與世界的本體論彼此相互構建,人類意識能夠在與外界互動中自動編碼并生成自身,當一方是偽造物,另一方也會被冒牌貨所污染;一方是真品,另一方也能證明其強大的真實性。由于人類對于自身的定義相當依賴“真正”“絕對”等描述性話語,“真正”一類詞語往往具有特殊的意義。從仿生人身上可以發(fā)現(xiàn)人類對“真正”命題的探討,早已從實際上是否被制造出來,是否是血肉之軀還是機械軀體等生理學標準轉為語言場中的暴力區(qū)分。但實際上,小說中的人類大多都沒有愛或者同情他人的能力,生活單調且精神空洞,反觀被作為人類模仿品的仿生人都對外界保持著好奇心,對同伴富有同情心且對自己的目標意志堅定。這種混淆意味著雖然人類語言場中的暴力區(qū)分潛伏在社會構成中,規(guī)定人們理解某種存在的方式,但由語言所編制的差異始終無法等同于真正的現(xiàn)實。
1.仿生人情感之顯:羅伊的同伴意識
《仿生人》故事中間,6名仿生人只剩下:普利斯、伊姆加德·貝蒂與羅伊·貝蒂3人。在其中,羅伊承擔起領袖的職責,負責制定策略。首先,聚集同伴。仿生人獨來獨往,不喜群居的特性是賞金獵人能將仿生人殺死的關鍵因素之一。他先是帶上伊姆加德與普里斯回合,之后也勸說普利斯與伊西多爾同居;其次,熟悉地形,布置有利于己方的戰(zhàn)場。他綜合分析了仿生人死亡的原因,得出賞金獵人無法準確掌握仿生人的準確方位,只能獲取他們的姓名。他告訴剩下的仿生人,在他們居住的大樓里裝滿警報器、監(jiān)控設備和竊聽儀器。他還利用仿生人與人類的區(qū)別——有無意識作為保護自身的武器。當警報器檢測到“完整的意識”時,便會發(fā)射讓人感到驚恐不安、失去理智的彭德菲爾單元,這大大提高了仿生人的存活率。以人類的標準看,羅伊具有成為杰出領導者品質:能夠對大局運籌帷幄的智慧。
最大限度發(fā)揮集體的力量。后者體現(xiàn)出羅伊的同伴意識。羅伊的同伴意識不是天然具有,而是在與賞金獵人、仿生人的交互過程中,為了減少死亡風險逐漸習得或萌生的。從這一角度看,仿生人與人類的進化方式相似:最早的人類祖先也是為了在黑夜與野獸環(huán)繞的環(huán)境中,提高個體存活率,通過反復的實踐、反思、學習,最終選擇群居并以集體活動的方式生活狩獵。在經歷了幾百年的上述步驟,人類最終形成了以地球為范圍,僅供人類范疇使用的社會制度、倫理規(guī)范及話語。這些觀念的形成都離不開學習和反思機制的作用,而人之情感的形成,除了生理因素之外,在很大程度上歸因于模仿和學習能力(理查德·楊克,2020:25)。羅伊顯然具備這兩種能力,還能根據(jù)現(xiàn)狀改變行為慣式(如仿生人的獨居本能),生成嶄新的行為模式和價值體系。這基本展示出仿生人的進化能力和方向:仿生人為適應環(huán)境需要,改變個體的獨居習性,建立部族,拓展活動范圍,并在之中將形成一套用于維系集體關系的情感紐帶。
2.仿生人情感之實:情感測試儀的漏洞
羅伊同伴意識的出現(xiàn)暗示仿生人情感存在的合理性。從羅伊開始,無論是非法逃亡還是官方所屬的仿生人紛紛開始幫助同伴,以及表現(xiàn)出對人類迫害行為的憎恨與嘲弄。如潛伏在官媒系統(tǒng)中的仿生人老友巴斯特以及羅森公司的財產瑞秋·羅森(迪克,2017:49)。前者通過揭穿共鳴箱及默瑟騙局,暴露人類語言場中存在的謬論以尋求仿生人主體性的解釋空間(迪克,2017:168-169);后者則通過與男性賞金獵人的性關系,強制終止其殺害仿生人的行為(迪克,2017:158)。在小說結尾,瑞秋殺死努比亞山羊的舉動,從表象看是報復里克對仿生人的殺戮,而其內核則是嘲弄人類判定情感有無的方式,即沃伊特·坎普夫量表。該量表以提問的方式,檢測對象臉部毛細血管的擴張程度,從而判斷對象是否具有移情能力。
政府官方認證人類高于仿生人的事實依據(jù)是:仿生人不能進入共鳴箱與默瑟融合,以及無法通過沃伊特·坎普夫量表,兩種方式都以仿生人沒有情感為前提??梢钥闯?,小說中的共鳴箱與沃伊特·坎普夫量表是“真正”人類的試金石。但共鳴箱與量表并不是先天存在,而是人為制造的產物。共鳴箱是用于精神融合的媒介平臺——精神體驗以信息的形式轉移至公用的賽博格空間中;量表是一套既定的、規(guī)范化模板:通過可視化的數(shù)據(jù),以定量的方式判定情感。這體現(xiàn)出共鳴箱與量表作為“真正”人類的試金石之前提:意識與情感是一串能被收集、存儲的信息團,某種能夠被編碼的程序。從該角度看,仿生人的技術身體也能通過輸入這串信息代碼,在學習、應用中形成屬于自身的情感認知和情感表達。這說明沃伊特·坎普夫量表與共鳴箱中的情感判定規(guī)則中存在致命的邏輯漏洞,導致其判定結果充斥著矛盾與怪異感,也再次證明了情感并不是人類特有的屬性。
3.仿生人情感之真:以人為鏡
在全部情感測試體系中,動物皆被作為情感作用對象的凝練,對動物的喜愛是情感存在的充分必要條件。但人類的情感并不是自發(fā),而是按照標準的模板,由官方刻意培養(yǎng)、篩選的流水線產品。同樣,“動物”作為人類情感的具象化體現(xiàn),并不指涉現(xiàn)實中的事物,而是一種設定好的精神圖騰。人們看似作為主動方去喜愛動物,實際上卻是對“動物”意象的臣服與膜拜?!皠游铩迸c“人”關系的錯位,體現(xiàn)出人對情感缺失之自卑,以及由此產生的偏執(zhí)心理,這會引發(fā)精神類疾病。
人類精神病患者中常見的移情能力衰退現(xiàn)象和(仿生人的)表象類似……這一小部分人類不能通過沃伊特·坎普夫測試……但這類特定的人肯定都在精神病院,他們不可能在外面的世界正常生活。(迪克,2017:33)
以所謂“正常”的人類作為參考系,精神病患者是像仿生人一樣無情的人。這種解釋方式固化了人們對于“仿生人不具有情感”的觀念,以鞏固人類對情感解釋權的統(tǒng)治。若將仿生人與精神病患者相比較,可以發(fā)現(xiàn),如果某些人可以像仿生人一樣絕情,那么某些機器人則可以變得比人類更有情。與伊蘭的彷徨無措和焦慮相比,普里斯在表達不同種類的情感時顯得自然且輕松自如。
“仿生人——”普里斯說,“也會感到孤獨”。(迪克,2017:119)
普里斯能夠精準且強烈地感知到自身的情感狀態(tài),因此她能夠清晰分辨出“孤獨”“害怕”等感受。她在不借助任何外力的前提下,了解自己目前處于怎樣的情緒以及產生這種情緒的原因。普里斯在聽到同伴只剩下3個之后,她的喜悅之情瞬間就冰雪消融了(迪克,2017:123)。這種心境的變化說明普里斯能順利且連貫地完成不同情緒間的轉換,這種轉換跌宕起伏,與其他兩名仿生人相比,更加真摯并富有人情味。伊西多爾清楚感知到這一點,并對其產生共情。
他們的思維過程似乎彌漫著一種古怪惡劣的抽象性。當然,除了普利斯以外。她是徹底嚇壞了。普里斯幾乎像個普通人,幾乎正常。(迪克,2017:124)
與此相類似,當里克向瑞秋展示追殺名單時,瑞秋立馬臉色蒼白。她對這一反應的解釋是:其中一個機器人普利斯和她是同一機型,彼此間會有類似于心靈相通的感覺(迪克,2017:150)。原文使用“共情”及“流水線生產”等表達方式,暗示瑞秋與普里斯的一體性,即無數(shù)的瑞秋與普里斯構成一個完整的意識,并共享彼此的感受與記憶。從這可以推測出仿生人大致的情感模式:他們的情感有兩個層面:從微觀層面看,同一型號下的個體具有不同的個性以及獨立的情感結構,如性格直率的普里斯、冷酷謹慎的瑞秋;而從宏觀角度,同一型號的仿生人則是一個全新的整體,這將突破人們對情感的刻板認知。
綜上,情感作為自發(fā)的感知能力被強制扼殺為人類應當具有的社會技能,反而使人喪失情感,這是人類情感的困境和悖論。化解該悖論需要人主動承認情感作為人機差異以建構人類主體性之錯誤,并重新定義情感并構建新型人機情感關系。
這個“詛咒”來自人類最早的兄弟相殘故事,是《圣經》中該隱殺死亞伯后生成的殺戮原罪,該隱因此殺戮行為最終四處流浪,身心不安。里克因追殺仿生人而日益產生愧疚感,這也意味著他開始認同仿生人為他一樣的人類。他的“愧疚感”寓意著傳統(tǒng)人機/人際情感關系的崩壞并產生出新的關系。
傳統(tǒng)情感關系,也稱為人際情感關系,該關系以情感為媒介,以人為對象發(fā)揮作用。仿生人的情感作為科技進步的象征指涉一個事實:人正步入精明的實用主義,無論是勞動實踐能力還是移情能力都在高度監(jiān)管下無法避免地轉移到仿生人、機器人身上。在《仿生人》中沃伊特·坎普夫量表是判斷移情反應的量化指標,卻無法解釋瑞秋殺害山羊的動機。情感作為維持人際關系和區(qū)分人機的依據(jù)已經失效——這將引發(fā)人類因情感切割而引起的焦慮情緒。賞金獵人、殺戮行為的正當化都是壓抑焦慮的歪曲手段,人類當局妄圖通過暴力、偽造信息等公關政策維護人類岌岌可危的主宰地位。里克在殺死全部偷渡到地球上的仿生人之后,陷入了難以言狀的不安與彷徨中,他隱約察覺到殺戮是為了掩飾難以啟齒的事實:人類情感的消亡以及人權和生命基本原則的處境困難。為了緩解罪惡感,他打電話給同為獵人的戴恩和妻子,渴望有人能為他的殺戮行為正名,幫他重新確立仿生人不具有情感和生命的價值觀。
里克的焦慮因默瑟主義騙局的揭露擴大為全人類的焦慮。精神領袖威爾伯·默瑟,實際上是名叫阿爾·哈里的退休老演員兼酒鬼。仿生人有情以及默瑟騙局動搖了人類對意識或情感具有同質性的認識和對人類以及仿生人主體性的把控。但同時也激發(fā)了伊西多爾與里克精神中的反思機制,即能根據(jù)當前的情境篩選出最優(yōu)的信息群,以進行為了解決實際問題的真正思考,從而發(fā)現(xiàn)人類語境下的情感標準卻頻頻瓦解人類自身的事實。這種雙重性說明默瑟老人既是虛假的又是真實的;里克殺害仿生人既是錯誤的又是正確的,情感既屬于人類同樣也屬于仿生人的矛盾統(tǒng)一。仿生人的情感是人類通向人機新型關系的突破口:人工智能體情感定義的空白予以人類廣大的解釋空間。若仍遵循傳統(tǒng)秩序,通過殺死對人類有威脅的存在來破解現(xiàn)存的謎題與困境,僅是一種極端自戀的復歸以及對事實的妥協(xié)回避。
偶然因素的出現(xiàn)打破了人機關系的僵化局面:里克愛上了瑞秋,瑞秋也對里克產生了難以言喻的感情。人類與仿生人的雙向吸引說明人機情感關系確實存在新的途徑,卻由于無法在同一平臺上使用統(tǒng)一編碼守則進行有效互動,導致人機戀情走向終結。因此在研究人機關系以及仿生人情感時,不能簡單地從傳統(tǒng)情感關系的角度去定義人與人工智能體以及后者間的情感紐帶,關注點應聚焦在同型號的仿生人之間具有某種類似共情的感應力,并結合仿生人在文本中從未出現(xiàn)過任何心理動態(tài),推測仿生人是通過與同一機型的流水線產品之間的共同性與差異性,以確立自身的主體性。這種情感范式是誕生于人類之手,卻超越人類的認識,因此更新或創(chuàng)造新的情感語言是建立新型情感范式的首要任務。
共鳴箱的作用原理可以作為人類真正認識仿生人情感本質前的過渡。首先,共鳴箱作為情緒假體能通過在不同用戶組間建立對話,發(fā)揮提升箱內主體情緒敏感度的作用。其次,共鳴箱創(chuàng)造了由行動、聲音、視線的發(fā)出方、接收方和信息所組成的特殊場域,它作為龐大的情感語料庫使人與仿生人主體雙方的觸覺、聽覺、視覺在同一時空達成一致,讓箱內主體產生共鳴心理。但新系統(tǒng)需要將“承認人機結合的可能性”作為前提,取代“仿生人無法進入共鳴箱”的限制,以上環(huán)節(jié)才能順利進行。
新型人機情感關系系統(tǒng)以人機間的情感悖論為基礎,通過增加技術韌性以更好地處理人機情感在現(xiàn)實中遇到的諸多問題,從而達成兼具二者優(yōu)勢的人機合體狀態(tài),并以合體程度愈高的方式共同進化。該系統(tǒng)在理念層面,首先要形成一個反身性的、動態(tài)可持續(xù)的概念;其次要擴大主體性的框架和解釋范圍,主體性的框架包含非人類主體在內的組合概念,對人類主體性的解釋要對照非人類主體性作為參考,它立足于人機關系的內在性上;第三,需要設計一套新的指涉“情感是什么”的詞匯表,或者在原來的定義上補充新的描述性話語來擴充它的解釋空間④。這套裝置系統(tǒng)是未來人機交互界面的新背景,這種親密關系比現(xiàn)代性所造成的機械假體的延伸更具自創(chuàng)性。
科幻小說《仿生人》以共情測試儀作為人類區(qū)別于仿生人的理性測量標準,強調末世人類唯一能標榜人類特性的東西是“情感”,但小說中又處處呈現(xiàn)出人類情感的匱乏、依賴于情感機器-共鳴箱才能獲得最后生活的動力,同時人類世界以情感評價作為獵殺仿生人的依據(jù),因此整個故事都陷入在這種矛盾的、吊詭的人機、人際關系中,構成了以情感作為人類主體性的悖論。這種悖論形態(tài)在小說的結尾處得到了釋放和解決。在文本結尾,里克以默瑟式方式攀爬山頂遭遇石塊襲擊后自稱自己是默瑟,與默瑟永久地融合在一起,以及他從山里帶回他以為的有機生物蟾蜍最終也只是一只電子蟾蜍,面對這些情境,他和妻子最終都釋然了,伊蘭甚至主動購買人造蒼蠅來喂食電子蟾蜍。這些都表明,里克與伊蘭已經接納了仿生人的存在,以包容、樂觀的態(tài)度接受未來可能具有情感的人工智能的全部信息經驗,并以此編碼自身情感、價值觀、認知方式時,人機相處模式將共享最佳的狀態(tài)。
因此,《仿生人》在描摹未來人類與人工生命之間的關系時也為人機關系指向了一條新的路徑,即人類應接受自己的變局并認識到人性自我是在多元、動態(tài)的社會發(fā)展系統(tǒng)中的一種建構。面對生物科技創(chuàng)造的新人工生命,未來人類只有完全拋開人類中心主義立場,將人類看作是世界與自然中的一個普通存在,接納技術帶來的世界變革,才能與科技、自然、生物、世界構建真正的有機共同體,才能最終共同發(fā)展下去。
注釋:
① 維納認為可以直接向人類/人體發(fā)送電報的理論可行性可參閱:N·維納.1978.人有人的用處——控制論和社會[M].陳步,譯.北京:商務印書館. 其中他提出,人類身體機制的內穩(wěn)態(tài)要保持模式,而模式就是信息,就是我們個體的統(tǒng)一性的試金石。模式也是人腦及其記憶和這些記憶之間錯綜復雜的關系。有機體的生命本質上就是一套特定的信息組合,而不是受這套信息組合支配的物質組合。根據(jù)維納的控制論論述,人機信息交互是可能的。
② 在由艾克曼輯錄和朱光潛翻譯的《婓得若篇》中,蘇格拉底認為陷入愛河的人會向對方的靈魂中注入一種極微液體,使當事人陷入類似于被神憑附的迷狂狀態(tài)。在這里他將情感視為向前流動的極微分子,取名為“情波”。
③ 一種邏輯謬論,通過用一連串不合理的因果推斷將事件的“可能”變成“必然”。
④ 該觀點筆者參考由河南大學出版社于2018年出版的《后人類》中,布拉依多蒂對于后人類批評理論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