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通過瑪格麗特·米德的《三個原始部落的性別與氣質》一書的田野調查,可以發(fā)現(xiàn)人成長過程中的可塑性,即通過不同文化氛圍的引導,使人按既定的文化形象成長。本文借此對中國傳統(tǒng)文學作品中的現(xiàn)象加以分析,以期更好地理解在傳統(tǒng)文化語境下,塑造出的不同的作者及其作品。
關鍵詞:瑪格麗特·米德 文化 人格塑造
瑪格麗特·米德的《三個原始部落的性別與氣質》一書對非洲三個相對封閉、與現(xiàn)代人類社會習俗迥異的部落進行了田野調查:阿拉佩什人認為不管男性還是女性,都具有溫良、敏感、易與人合作這些與生俱來的品性,他們是比大多數原始初民更馴順、更被動、更能助人為樂、更忽視藝術創(chuàng)造和技術性職業(yè)的人;蒙杜古馬人同樣對男人和女人一視同仁,他們的理想人格是兇橫、勇猛剛強和爭強好勝的,并鼓勵人們熱衷于炫耀行為與鉤心斗角,蒙杜古馬的傳統(tǒng)要求不論男女,都應該驕傲自大、舉止粗魯、喜歡暴力,他們根本不容阿拉佩什人那種溫柔的特質;德昌布利人像現(xiàn)代社會一樣,男女具有不同的性別氣質,但恰恰相反,在德昌布利社會中真正有地位的是女人,她們結成一個牢固的群體,群體團結,絲毫不受個人情緒影響,愉快、和睦、魯莽、粗俗的玩笑與話語是她們生活的特征,而男人則很少有責任心,并且多愁善感,易于依賴他人,他們的生活充滿了無聊的爭吵、誤解、發(fā)誓、抵賴。
瑪格麗特·米德借此書向西方傳統(tǒng)的男強女弱的性別思維定式發(fā)出了質疑,并得出結論:人類的天性即具有可塑性,能夠應對多變的文化刺激,故而不同文化成員間的差異可完全歸因于作用不同的社會條件,尤其個體發(fā)育早期的條件作用特別重要,該作用即由文化機制所決定。米德指出:“我們知道文化總是煞費苦心、千方百計地在錯綜復雜的條件下,使一個新生兒按既定的文化形象成長?!盿雖然米德這本書出版年代較早,但她關于文化與人格、性別、氣質的觀點,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語境下的作品研究亦有啟發(fā)。
從人格這一層面來看,個人所處的社會環(huán)境,尤其是在其發(fā)育早期所處的文化環(huán)境,對于個人的人格塑造十分重要,不同的文化人格,進而孕育出不同的文學作品。以司馬遷為例,他在《太史公自序》中說:“遷生龍門,耕牧河山之陽。年十歲則誦古文。二十而南游江、淮,上會稽,探禹穴,窺九疑,浮于沅、湘;北涉汶、泗,講業(yè)齊、魯之都,觀孔子之遺風,鄉(xiāng)射鄒、嶧;厄困鄱、薛、彭城,過梁、楚以歸。于是遷仕為郎中,奉使西征巴、蜀以南,南略邛、笮、昆明,還報命。”b這一段記錄了司馬遷青少年時期的經歷,而這一時期的文化環(huán)境對于司馬遷人格塑造的影響是巨大的。司馬遷的出生地龍門在漢時屬三輔地區(qū),是當時關中核心地區(qū)。隨著漢初政治的穩(wěn)定,三輔以京畿之利、政治中心之便,聚集了王公世家、商賈富人、豪杰游俠等,構成了三輔地區(qū)“五方雜厝,風俗不純”c 的特點,而這些人又很大程度上左右了當時的社會風尚,他們召集門客、聚徒講學的行為,必然會匯集各地文人前往,促使文化活動的繁榮,使得三輔地區(qū)亦成為漢時文化發(fā)展的核心地帶。自漢初,統(tǒng)治者在回顧秦朝迅速滅亡的歷史經驗教訓時,即把李斯的文化激進主張視為其中最重要的原因之一,故西漢初的統(tǒng)治者在政治上主張無為而治、休養(yǎng)生息,在文化上主張兼收并蓄,文化政策比較寬松自由,形成了儒、法、道三家并興的文化背景,三輔地區(qū)作為文化中心,受到的影響更甚。這一文化環(huán)境影響了司馬遷自由不羈、包容廣博的性格之形成,使得他的思維比較開放。反映于《史記》之撰寫,則是其包容性很強,書中有一大批道德上不夠“完美”的人物,如司馬遷一邊批評商鞅的刻薄寡恩,一邊肯定商鞅變法對于秦國強盛的貢獻;一邊指出李斯的阿順茍合、嚴威酷刑,一邊贊賞他輔佐始皇卒成帝業(yè)的功績;再如一邊講述蒙恬濫用民力、阿意興功,一邊指出他“為秦開地益眾,北靡匈奴,據河為塞,因山為固,建榆中”d。同時司馬遷對于不同類型文化的接受程度也很高,以《游俠列傳》為例,司馬遷對游俠階層基本呈一種維護態(tài)度,甚至為其鳴不平,而在同時期稍后的班固《漢書·游俠傳》中,則基本持一種否定、批判態(tài)度,班固對于司馬遷的肯定態(tài)度也頗有不滿,在《司馬遷傳》中即指出:“其是非頗繆于圣人,論大道則先黃老而后六經,序游俠則退處士而進奸雄,述貨殖則祟勢利而羞殘貧,此其所蔽也?!眅司馬遷熱情歌頌的游俠,正是班固所著力批判的。這種差異,正反映出司馬遷自由包容的心態(tài)。
司馬遷游歷時曾經過三楚地區(qū),而楚文化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其神巫性和浪漫性,司馬遷“上會稽,探禹穴,窺九疑,浮于沅、湘”f,走遍楚地,深入地接觸楚地文化。楚地的神巫傳說、文學作品極富有浪漫主義精神,例如女媧、禹、舜、啟、羲和、堯的傳說,還有《楚辭》等文學作品,這都潛移默化地影響了司馬遷《史記》的風格,把深沉的理性精神和大膽的浪漫幻想結合在一起,《史記》所表現(xiàn)出的“把神話—史—現(xiàn)實打成一片”的特點,恰恰是“保存在楚文化中的那種和原始巫術、神話傳說聯(lián)系的熱烈的浪漫主義精神”g,使得《史記》并不是以平鋪直敘的方法照抄照搬,而是富有文學性。
再如之后其停留過的齊魯地區(qū),齊魯文化是儒學發(fā)源地,劉躍進甚至指出“西漢儒學之興,首倡于齊、魯”h。齊魯之學本質就是經學,如魯學代表《榖梁春秋》,齊學代表《公羊春秋》,漢初濟南伏生傳授的《今文尚書》,還有所傳《魯詩》 《齊詩》等。司馬遷曾“講業(yè)齊、魯之都”,可見在這一地區(qū)停留時間相對較長,之后又“從巡祭天地諸神名山川而封禪焉”i。 隨武帝封禪再一次去過齊魯地區(qū),受到齊魯文化的影響也更大。早年游歷期間更是直接提到“觀孔子之遺風”,足明儒學代表人物孔子于司馬遷影響之巨大,《史記》三十世家中孔子是唯一以布衣身份進入該體例的,《孔子世家》更有:“太史公曰:《詩》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m不能至,然心向往之。余讀孔氏書,想見其為人。適魯,觀仲尼廟堂車服禮器,諸生以時習禮其家,余祗迴留之不能去云……可謂至圣矣!” j本就對孔子心生向往的司馬遷,通過在魯地的實地走訪,對孔子更是發(fā)自內心的認同,對于孔子作《春秋》明王道之事,司馬遷在《太史公自序》有云:“夫《春秋》,上明三王之道,下辨人事之紀,別嫌疑,明是非,定猶豫,善善惡惡,賢賢賤不孝,存亡國,繼絕世,補敝起廢,王道之大者也?!眐除此,司馬遷在《孔子世家》《儒林列傳》 《十二諸侯年表》中亦表達了對孔子作《春秋》 的高度贊同。司馬遷把孔子作《春秋》與自己著《史記》聯(lián)結起來,“先人有言:‘自周公卒五百年而有孔子。孔子卒后至于今五百歲,有能紹明世,正《易傳》,繼《春秋》,本《詩》《書》《禮》《樂》之際?’意在斯乎!意在斯乎,小子何敢讓焉!”l把《史記》定位于孔子《春秋》的王道文化傳統(tǒng),可見孔子以王道貶損現(xiàn)實政治的精神對司馬遷產生了強烈的感召作用,而后《史記》中體現(xiàn)的王道德治的精神還有以史為鑒的現(xiàn)實批判精神都能看到《春秋》的影響。
同時因齊魯地區(qū)臨海的環(huán)境,有漁鹽之利,歷代重視經濟,工商業(yè)發(fā)展較快,使得該地文化有開放務實的一面,這也使“開放包容”的司馬遷能更為客觀地看待商賈富人?!妒酚洝へ浿沉袀鳌分校骸扒Ы鹬冶纫欢贾?,巨萬者乃與王者同樂。豈所謂‘素封’者邪?非也?”認為當時的“百萬富翁”是無官爵封邑而富比封君的人,又有:“子貢結駟連騎,束帛之幣以聘享諸侯,所至,國君無不分庭與之抗禮。夫使孔子名布揚于天下者,子貢先后之也。此所謂得勢而益彰者乎?”m說明當時經商者雖然沒有公認的社會地位,然而實際上,他們已經能夠以其實力左右一些事情,司馬遷指出孔子名揚天下,子貢的貢獻是不可忽視的,這些都是社會現(xiàn)實,司馬遷認可他們的地位和貢獻,并給予他們相對客觀公道的評價。
不論是司馬遷的出生地,還是其青年游歷停留過的三楚地區(qū)、江南地區(qū)、齊魯地區(qū),都對司馬遷產生了不同方向的文化刺激,并幫助其最終文化人格的形成。其著作《史記》中反映的文化傾向,正是司馬遷在所處文化氛圍中被塑造的結果外顯。
從性別層面來看,米德指出男女的氣質特性并非天生就有差異,而是在后期的社會設定中被不斷塑造,如果一個社會認為戰(zhàn)爭需要大量男子,這個社會就會主張全部男性應具備勇敢、好斗的氣質,在之后社會分派的職業(yè)偏向就使這一點更加清晰地表現(xiàn)出來,最后把勇敢、蔑視懦弱、憎恨在危險和痛苦前畏縮退讓等特質和態(tài)度視為男子的行事風格,而動輒公然表現(xiàn)怯懦、痛苦之類的特質和態(tài)度則被看成是女人氣,至此不同性別的氣質被標準化了。中國古代社會是一個典型的父權社會,女性處于一個比較弱勢的地位,往往被要求守貞、賢惠溫柔、順從丈夫,甚至無才便是德;而男性則可以勇上沙場、參與科舉、追求功名,還可以三妻四妾。中國傳統(tǒng)文化在本質上是男性掌握話語權的文化,在這樣的文化氛圍中,很難聽到女性的聲音,在文化作品中亦少有女性作者,因為女性鮮有受教育的權利。但并非完全沒有受教育的女性,李清照即是宋代著名女詞人,她的文學作品呈現(xiàn)的氣質更多是一種柔婉之美的“女性特質”,像男詞人辛棄疾作品中那種豪放氣質在其作品中是見不到的。李清照的文學作品中表現(xiàn)出的文化人格,很難否認沒有當時社會文化下性別氣質標準的影響塑造。而像這類受過教育且能留下“痕跡”的女性作者在中國文化史上是極少數的,這是中國傳統(tǒng)社會文化塑造下的結果,女性不被期盼飽讀詩書、考取功名,在這樣一個文化氛圍下,女性作者的作品少于男性是必然結果,而非古代的文人女性不如男性。
正因女性文學書寫者數量不多,了解古代女性多要通過男性的文學作品這一窗口,而出現(xiàn)在男性作者的文學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很多是單一且負面的。如《詩經·大雅·瞻卯》就稱周幽王之后褒姒是禍亂之首,《尚書·牧誓》則認為商王亡國是因為“惟婦言是用”n。四大名著之一《水滸傳》,創(chuàng)造了一個幾乎全是男性的世界,據學者沈加仁統(tǒng)計,“在這英俠傳奇小說中提及人物總數共計七百八十七個”,細數《水滸傳》中出現(xiàn)過的“女性大約有七十六位,其中具體展開描寫的才有二十九人”,可真正稱得上濃墨重彩描述的也只有六位女性,她們分別是一丈青扈三娘、母夜叉孫二娘、母大蟲顧大嫂三位女英雄和殺夫通奸的潘金蓮、私通和尚的潘巧云、不耐寂寞的閻婆惜三位“紅杏出墻”的“品行不端”之女。這六位女性在文中的形象不是雄性化描述,就是丑化她們?yōu)槭帇D。張恨水在《水滸人物論贊》中再三強調:“水滸寫婦人,恒少予以善意”。《水滸傳》全書女性形象塑造幾乎都是為突出男性的忠義行徑,處在一個附屬的地位,在這些女性形象身上透露出的實際是男性的命運軌跡和價值取向,這都體現(xiàn)出古代男性作者在“男尊女卑”的傳統(tǒng)社會文化塑造下,內心對女性的期盼和控制。中國傳統(tǒng)文學作品中男性對女性的俯視甚至輕蔑,積淀成集體無意識,作為一種文化現(xiàn)象長存于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這是社會文化影響下的結果,亦非女性形象真正如此。
由上文可知,僅僅通過男性作者敘事去了解女性,是有失偏頗的。如關于武宣卞皇后的記載。王沈的《魏書》中“后性約儉,不尚華麗,無文繡珠玉,器皆黑漆”,還有其“以國用不足,減損御食,諸金銀器物皆去之”并主動以此約束外戚的相關記載。o而魚豢的《魏略》中則記錄了卞后“常對太祖怨言”“又欲太祖給其錢帛” 等為外戚爭名利的事跡。p兩書中關于卞后的形象塑造相去甚遠,《魏書》中的卞后仁孝賢明,更具理想皇后的道德色彩,而《魏略》中的卞后則是一個具有私欲的普通人,毫無傳統(tǒng)皇后威儀,后人很難判斷哪個作者筆下的卞后更接近真實的卞后。同一人物在不同作者筆下的形象塑造尚有差別,可知作者因其立場的不同,決定了筆下不同的人物形象。同時更因在傳統(tǒng)文化語境下,女性常被“邊緣化”“扁平化”,應更為謹慎地判斷男性作者筆下的女性形象塑造,不可偏信一隅。
米德最后還提到了一類“離軌”者,他們與既定文化格格不入,致使這些個體對現(xiàn)有社會文化價值懷疑,并認為是不真實的、靠不住的,甚至是荒謬的,其社會順應不良反應不歸因于其天性和生理障礙,也不能歸因于早期經驗中的意外事物及精神不健全,而在其個體的內在性意向與社會規(guī)范之間的裂隙。中國古代亦不乏離軌者,武則天即是典型,在武則天身上可以看到典型的傳統(tǒng)男性氣質。離軌者本身沒有錯,只是傳統(tǒng)社會習慣于為男子和女子標定特有的潛能,而這實際上是相當一部分男女成員共有的潛能,從根本上與性別本身無關。中國古代男性中亦有離軌者,南唐后主李煜,志在山水,無意功名,其詞中多男女情愛或傷春悲秋,體現(xiàn)了很多“女性”氣質。李煜歷來被稱為亡國之君,多遭后世非議,現(xiàn)在看來,他的潛能并不在傳統(tǒng)認為屬于男性的統(tǒng)治、功業(yè)方面,想必在當時的性別氣質約束下,李煜亦充滿了痛苦與割裂感。即使在男性處優(yōu)勢地位的中國古代,規(guī)定的刻板性別氣質對男性來說亦有不利。對于此類歷史上的離軌者,評價應更多元和包容,不能單從傳統(tǒng)性別分工的維度對其作品進行評價。
美國心理學家普汶在《人格心理學》里亦有與瑪格麗特·米德類似的觀點:文化對每一個人塑造的力量很大,平常我們不太能看出這塑造過程的全部力量,因為它發(fā)生在每個人身上,逐漸緩慢地發(fā)生,它帶給人滿足,同樣也帶給人痛苦,人除了順著它走以外,別無選擇。因此這個塑造過程便很自然,毫無理由地被人接受,就像文化本身一樣——也許不全然是不知不覺的,但確是無可指摘的。q在不同的文化氛圍作用下會產生不同的人格,進而產生各異的文化作品,而其中包含的思想傾向和價值觀正是作者在特定的文化氛圍中被塑造的結果,這是一個潛移默化、自然而然的過程,但絕不能把任何作品的出現(xiàn)視作理所當然。
a 〔美〕瑪格麗特·米德:《三個原始部落的性別與氣質》,浙江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第268頁。
bdfkl 〔漢〕司馬遷:《史記》卷一百三十《太史公自序》,中華書局2014年版第10冊, 第3998—3999頁,第4022頁,第3998—3999頁,第4003頁,第4002頁。
c 〔漢〕班固:《漢書》卷二十八《地理志下》,中華書局1962年版第6冊,第1642頁。
e 〔漢〕班固:《漢書》卷六十二《司馬遷傳》,中華書局1962年版第9冊,第2737—2738頁。
g 李澤厚,劉綱紀:《中國美學史:先秦兩漢編》,安徽文藝出版社1999年版。
h 劉躍進:《秦漢文學地理與文人分布》,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2年版,第111頁。
i 〔漢〕司馬遷:《史記》卷二十八《封禪書》,中華書局2014年版第4冊,第1685頁。
j 〔漢〕司馬遷:《史記》卷四十七《孔子世家》,中華書局2014年版第6冊,第2356頁。
m 〔漢〕司馬遷:《史記》卷一百二十九《貨殖列傳》,中華書局2014年版第10冊,第3982頁。
n 顧頡剛, 劉起釪:《尚書校釋譯論》,中華書局2005年版第3冊,第1098頁。
op〔晉〕陳壽:《三國志》卷五《后妃傳》,中華書局1959年版第1冊,第157頁,第158頁。
q 〔美〕普汶:《人格心理學》,臺北桂冠圖書有限公司1984年版。
參考文獻:
[1] 瑪格麗特·米德.三個原始部落的性別與氣質[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63.
[2]司馬遷.史記[M].北京:中華書局,2014.
[3]班固.漢書[M].北京:中華書局,1962.
[4] 俞士玲.漢晉女德建構[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17.
[5] 普汶.人格心理學[M].臺北:臺北桂冠圖書有限公司,1984.
[6] 胡雅琴.女性主義批評視野下的《水滸傳》女性形象[J].文化產業(yè),2019 (13).
[7] 韓麗.《水滸傳》女性形象分析——男權文化的解讀[J].貴州師范學院學報,2014 (4).
作 者: 胡喻文,西北師范大學中國古典文獻學在讀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先秦至南北朝文學文獻。
編 輯: 康慧 E-mail: kanghuixx@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