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景春
高中政治課強化愛國主義教育的教學策略
王景春
(宕昌縣舊城中學,甘肅宕昌748500)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傳統(tǒng)的高中政治教育模式已經無法滿足學生的成長需求,基于此,教師應當格外重視對教育資源的合理拓展,通過滲透愛國主義教育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本文簡單分析了高中政治課中強化愛國主義教育面臨的主要問題,筆者結合實際教育工作經驗,提出了高中政治課中強化愛國主義教育的有效實施策略。
高中政治;愛國主義教育;實踐策略
政治是高中階段一門重要的基礎性課程,隨著素質教育理念的不斷深入,許多教師對高中政治教學中的愛國主義研究不夠充分,在教育過程中對愛國主義教育缺乏應有重視,導致實際教育效果與預期目標之間存在較大差距。面對這樣的情況,教師應當不斷轉變教育思路,讓愛國主義教育和高中政治知識緊密關聯(lián)在一起,確保能夠培養(yǎng)學生濃厚的愛國情懷。
組織高中政治課堂教學活動時,許多教師對愛國主義教育做出了一定的嘗試,但是由于教學方法存在一定的偏向性,導致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受到一定的影響。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時,許多教師只是對愛國情感進行分析,并且通過講道理的方式對學生進行說教,這就導致學生在接受教育的過程中過于被動,只能被動地聽從安排,而無法真正發(fā)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久而久之學生的學習熱情受到較大影響。高中政治課堂本身氣氛較沉悶,學生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中習慣于聽從教師的安排,而無法進行更加獨立自主的探索。這樣一來學生的思維能力發(fā)展受到極大的影響,愛國主義教育的落實缺乏良好的平臺。在沉悶的課堂氛圍影響下,學生很容易產生負面情緒,面對教師開展的愛國主義教育活動,學生容易產生“假大空”的錯覺,很難真正理解教師講的愛國主義教育內容。
選擇和開發(fā)高中政治課堂教學中的愛國主義教育素材時,許多教師忽略了對教育資源的合理拓展,對教材存在過度的依賴,這就導致學生在接受教育的過程中能夠獲得的知識儲備相對有限,不利于學生知識體系的合理建構。而且許多教師只是對教材內容進行分析和講解,將教材作為唯一的教學資源,而沒有真正考慮到學生學習能力的有效培養(yǎng)和鍛煉。實際上高中政治教材的編排本身較合理,能夠符合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但是如果僅僅依靠教材,教師很難真正落實愛國主義教育的各項要求,而且局限于教材的情況很容易導致學生的知識儲備量不足。此外,高中政治教學內容與現實生活之間的關聯(lián)不夠緊密,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了學生對愛國主義精神的理解,最終導致高中政治課程中的愛國主義教育價值無法得到充分體現。
教學評價是高中政治教學中重要的評價機制,大多情況下,教師的評價標準直接影響到了學生的學習方向。目前許多教師受到應試教育思想的影響,在開展高中政治教學活動時通常將重點放在提高學生考試成績方面,而沒有真正關注到對愛國主義教育的有效滲透,這就導致學生在接受教育的過程中容易產生偏激的認知。學生錯誤地認為學習政治知識就是為了考高分,就是為了應對高考,而忽略了高中政治學科中獨特的愛國主義教育價值,沒有真正在學習政治知識的同時樹立正確的愛國觀念。此外,許多教師只是關注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最終成果,卻忽略了教學過程中的愛國主義滲透,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了學生的學習方式。過分追求分數容易導致學生患得患失,因為分數的變化而產生心理波動,很難充分重視高中政治學科中的愛國精神培養(yǎng)。
高中政治課程本身是一門強調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學科,目前許多教師將重點放在對理論性知識的分析和講解,忽略了對實踐教學的有效應用。這就導致學生在接受教育的過程中只能理解理論性知識,在實踐應用能力方面的成長略顯不足。在組織愛國主義教育的相關活動時,許多教師只是在課堂上向學生講道理,并且對學生提出行為上的具體要求,比如認真對待國歌、主動學習傳統(tǒng)文化,而沒有真正考慮到對學生學習觀念的合理轉變,忽略了對學生知識應用能力的有效培養(yǎng)。在理論與實踐脫節(jié)的情況下,學生很難將社會生活經驗轉化為理解愛國主義精神的思想源泉,也無法通過對課堂上知識的學習和了解真正學會如何在現實生活中表達愛國情感。在學生只懂得理論知識的情況下,愛國主義教育活動容易流于形式,在遇到現實生活中的不愛國行為時,學生很難做到有效辨別。長此以往,愛國容易變成一句空談,學生不知道如何運用自身的實際行為踐行愛國主義。
以學生為主體是高中政治教學的基本要求。在強化愛國主義教育的過程中,教師同樣需要遵循主體性原則,充分凸顯學生的主體價值,讓學生能夠在學習政治知識的過程中主動對愛國情感進行有效學習和培養(yǎng)。遵循主體性原則意味著教師需要根據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合理選擇教學資源,并且對教學形式作出有效調整和優(yōu)化,讓學生能夠在接受教育的過程中真正實現思想觀念上的轉變,讓學生能夠做到由“被動接受知識”向“主動探索知識”的思想變革。此外,以學生為主體意味著教師需要把握好教學節(jié)奏,在開展教學活動時能夠認真傾聽學生的真實想法,讓每位學生都能夠在課堂上主動地表達,并以課堂上的非預設生成性資源為基礎,不斷推動教學資源的有效拓展和延伸。在不斷優(yōu)化高中政治教學模式的前提下,讓學生的愛國情感能夠得到充分表達,確保學生的愛國精神能夠得到充分培養(yǎng)。
高中階段學生正處于思維能力發(fā)展的關鍵時期,想要落實高中政治學科中的愛國主義教育,教師必須遵循開放性的原則,讓學生能夠始終處于開放、自主的教育環(huán)境,并且不斷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遵循開放性的教育原則意味著教師需要把課堂教學流程變得更加簡單化,一方面考慮到學生的思維基礎,另一方面也要根據具體教學內容,對教學流程作出適當調整,讓學生能夠在開放、自主的教育環(huán)境下進行深層次的思考。教師應當在開展政治教學活動時對知識點進行深刻的分析和講解,并且在考慮到學生學習情況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對政治知識進行有效的實踐和探索。教師可以通過課堂提問的方式引發(fā)學生的深刻思考,讓學生能夠在課堂上大膽表達自身的觀點和看法,讓學生對愛國主義的相關內容進行更加深刻地探索,并且真正培養(yǎng)其愛國熱情。
高中政治教學中的愛國主義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教師應當遵循遞進性的原則,從基礎的知識內容著手,讓學生能夠逐漸理解愛國主義的核心內涵,并且在學習和生活中都能夠做到以愛國為導向。這就要求教師能夠做好愛國主義教育的長期規(guī)劃,一方面制定明確的教育目標,另一方面也要在實施教育的過程中對學生的學習行為進行合理監(jiān)測與引導。教師應當將愛國主義教育滲透至高中政治教學的全過程,并且根據不同年級學生的政治學習特點有針對性地調整和優(yōu)化,讓學生能夠始終處于良好的愛國主義氛圍下,并且不斷轉變自身的學習態(tài)度和認知觀念。在對高一年級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時,教師應當格外重視對興趣的有效引導,讓學生能夠保持對政治學科的高度熱情,并且主動積極地配合教師開展各項活動,讓愛國主義教育能夠得到更好的滲透。在對高年級學生進行教育時,教師則應格外關注對學生思維能力的有效培養(yǎng),讓學生能夠在接受愛國主義教育的過程中形成縝密的思維。在教師的積極引導下,學生的學習習慣能夠得到有效養(yǎng)成,通過層層遞進的愛國主義教育,學生能夠在接觸政治知識的同時獲得更加深刻的學習體驗。
興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在高中政治教學中融入愛國主義教育元素,教師必須充分關注對學生學習興趣的合理引導,并且遵循趣味性的教育原則,讓政治教學不再枯燥乏味。遵循趣味性教學原則意味著教師需要對課堂教學形式進行合理優(yōu)化,并且選擇學生感興趣的教學資源作為開展教學活動的材料,讓學生能夠真正實現思想觀念上的合理轉變。教師應當通過對話交流的方式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并且結合學生的真實學習需求做出適當調整。趣味性的教學元素,可以包括生動、立體的教學視頻,也可以是貼近現實生活的真實案例,這些內容本身與政治知識結合緊密,同時又具有一定的拓展價值,能夠更好地滿足學生在愛國主義精神方面的培養(yǎng)需求。教師還應采用幽默風趣的語言對愛國主義的相關情感內涵進行分析,讓學生能夠真正轉變學習態(tài)度,并且保持對愛國主義教育活動的學習熱情。
合作探究能夠有效提高高中政治教學效率,同時也能夠更好地滿足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具體需求,為了有效落實愛國主義教育的相關需求。教師應當積極組織小組合作學習活動,讓學生能夠以小組為單位對政治知識進行有效探索。這就要求教師具備較強的組織和協(xié)調能力,在開展課堂教學活動時,能夠根據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對學生進行合理地分組,并且鼓勵學生在小組合作的過程中對愛國主義的內容進行深入探討。教師首先需要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分析,既要關注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同時也要考慮到學生的學習基礎,并以此為依據進行合理的小組劃分,將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與學習能力較弱的學生放在一個小組,真正實現有效互補與協(xié)調。在分組的基礎上,教師還應布置主題清晰的愛國主義教育活動,讓學生能夠圍繞愛國主義的相關內容進行深入的互動交流,在共同分享觀點的同時,豐富學生的學習體驗,讓學生能夠結合自身的成長狀況對愛國主義的理解進行深入交流。在良好的合作學習氛圍影響下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能夠得到有效轉變,學習積極性能夠得到充分調動,為愛國主義教育的落實奠定基礎。
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能夠有效調動學生視聽感官,讓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得到充分提升。教師應當結合學生的學習基礎合理地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將貼近現實生活的教育元素融入課堂,確保學生能夠在接觸愛國主義教育的同時獲得更加深刻的情感體驗。這就要求教師能夠對教學場景進行有效分析,根據高中政治教學的主要內容合理地選擇愛國主義教育的相關素材,讓學生能夠在視覺和聽覺的感官沖擊下獲得更加深刻的學習體驗。此外,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意味著教師需要把握好學生的學習狀況,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對圖片和視頻素材進行合理地加工和應用,讓學生能夠在接受教育的過程中獲得深刻的啟發(fā)?;谔囟ǖ慕虒W情境,教師應當對學生的學習行為和學習思想進行有效引導,讓學生能夠轉變對愛國主義的認知,確保充滿趣味的情境教學活動能夠發(fā)揮應有的教育效果。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在高中政治教學中滲透愛國主義教育,教師應當格外重視對傳統(tǒng)文化資源的合理應用,通過對傳統(tǒng)文化的有效分析,讓學生能夠感受到傳統(tǒng)文化的獨特魅力,并且培養(yǎng)學生的文化自信,讓學生能夠產生更加深刻的文化認同感,有效培養(yǎng)愛國精神。教師要自身具備較豐富的傳統(tǒng)文化知識儲備,能夠在實施教學的過程中對傳統(tǒng)文化的資源進行合理利用,一方面實現傳統(tǒng)文化的傳承要求,另一方面也要做到不斷推陳出新,將傳統(tǒng)文化賦予新的時代內涵。此外,教師還需要考慮到傳統(tǒng)文化與現實生活之間的緊密關聯(lián),讓學生能夠從生活中挖掘傳統(tǒng)文化的相關元素,并且感知傳統(tǒng)文化生生不息的生命力。教師還應通過中外文化的對比,讓學生能夠感受到傳統(tǒng)文化本身的獨特魅力,避免學生出現崇洋媚外的現象。實際上幫助學生樹立文化自信的過程,本身就是轉變學生思想觀念的過程。學生能夠在傳統(tǒng)文化的熏陶下更好地理解愛國情感,并且將傳統(tǒng)文化作為學習和生活的指引,樹立遠大的理想目標。
推動高中政治教學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這是滲透愛國主義教育的有效路徑。為此,教師應當積極創(chuàng)新愛國主義方面的實踐形式,讓學生能夠在參與生活實踐的同時獲得思想觀念上的有效轉變,并強化學生的知識應用能力。這就要求教師能夠充分考慮到高中生的現實生活經歷,并且結合高中政治教學的主要內容,合理優(yōu)化實踐形式,讓每位學生都能夠積極主動地參與實踐活動,并且對實踐活動作出有效的總結。教師首先需要結合愛國主義教育的相關內容,對學生提出明確具體的要求,讓學生能夠帶著目標投入實踐活動。教師在設計實踐流程時應當充分體現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避免對學生學習行為的過分干涉,讓每位學生都能夠自主參與到實踐中,讓學生在不斷思考和實踐的同時,更好地理解愛國主義的相關內容。
綜上所述,高中政治課中強化愛國主義教育,這是落實素質教育的基本要求,同時也是不斷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要保障。高中政治教師應當充分分析愛國主義教育的相關知識內容,對學生的學習行為進行合理引導,或行之有效的教學活動,更好地滿足學生在愛國主義方面的成長需求,并且通過多樣化的實踐活動,讓學生能夠將知識應用于現實生活。唯有如此才能真正落實強化愛國主義教育的教學目標,讓高中政治的教育價值能夠得到充分體現。
[1] 石濤.論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如何融入高中政治課堂[J].天天愛科學(教學研究),2020(09):163.
[2] 劉慶.漫議高中政治課堂的愛國主義教育[J].青少年日記(教育教學研究),2018(06):191.
[3] 肖玉仙.高中政治課堂如何開展愛國主義教育[J].青少年日記(教育教學研究),2018(06):25.
[4] 溫紅紅,堯婕.政治課堂教學中愛國主義教育的滲透[J].中學政史地(教學指導),2018(03):67-68.
D647
A
1002-7661(2022)22-002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