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利華,董李勤,王妍方,魏愛英,王艷霞,鞏合德,張昆
(1.西南林業(yè)大學 地理與生態(tài)旅游學院,云南 昆明;2.國家林業(yè)和草原局西南生態(tài)文明研究中心,云南 昆明;3.西南林業(yè)大學 濕地學院,云南 昆明)
《自然地理學》課程是高校地理科學類各專業(yè)開設的一門專業(yè)基礎課和先行課,向學生傳授有關自然地理環(huán)境的基本知識和理論,使學生掌握一定的自然地理學要素知識的基礎上,確立自然地理環(huán)境整體性的理念,建立人與自然、社會經濟協(xié)調發(fā)展的科學人地觀[1]。為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望、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進一步深化《自然地理學》課程教學改革,提升教學質量已成為新時代的迫切要求。
《自然地理學》作為專業(yè)基礎課程,學生的學習熱情和求知欲高、學習態(tài)度端正等是教好學好本課程的先決條件和有利因素[2]。然而自高校擴招以來,高等教育逐步由精英化教育過渡到大眾化教育,《自然地理學》課程的理論教學普遍遇到了一系列的新問題。
很長時間以來,高校評價考核教師的機制或辦法普遍有“重科研、輕教學”的傾向[3]。為了完成考核任務,教師大部分精力和時間都投入到了科研工作當中,在教學業(yè)務上的探討熱情不高。承擔自然地理學分要素課程的教師大多數只負責完成單要素的教學任務,而對于《自然地理學》課程,其教學過程、教學方法等的探討活動及深層次合作事項開展偏少,師資力量顯得比較分散。
當前隨著高校課程教學改革,《自然地理學》課程的課時普遍壓縮,但教學內容和考試的要求并沒有減少和降低,并且該課程涉及的知識點面廣量大、教學難點多,學生在短時間內難以消化吸收[2]。此外,隨著大學生數量逐年增加,學生的就業(yè)壓力倍增,一部分學生對專業(yè)認同度不高,并對其就業(yè)前景擔憂,于是選擇參加各類國家級等級考試或從業(yè)資格證考試的培訓活動等,以增加將來就業(yè)應聘的籌碼和競爭力;另一部分學生選擇備考碩士研究生,盡管自然地理學是大部分高校地理學碩士生的入學考試科目,但學生疲于準備考研的其他科目,往往留出很少的時間學習本課程;如此導致學生的精力分散,學習興趣不高、效果欠佳。
《自然地理學》課程的理論性與綜合性強,但與實際生活聯系不夠緊密,隨著學科發(fā)展,知識更新速度加快,教學內容需要不斷更新和充實,但教材更新速度慢,許多新觀點和新內容未能得到及時體現[2]。
以上這些問題給《自然地理學》課程的理論教學過程帶來了一些困難,更對教師的專業(yè)素質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內高效地完成教學任務,并使學生充分掌握課程的基本知識點、重點和難點等教學內容,成為擺在教學單位和任課教師面前的一個艱巨任務。
在西南林業(yè)大學,《自然地理學》課程主要授課對象是地理科學、自然地理與資源環(huán)境、人文地理與城鄉(xiāng)規(guī)劃、地理信息科學等本科專業(yè)學生,因專業(yè)性質和特點差異,各個專業(yè)的授課年級不一,地理科學、自然地理與資源環(huán)境專業(yè)是在學習自然地理學分要素課程后再學習《自然地理學》課程,而人文地理與城鄉(xiāng)規(guī)劃、地理信息科學專業(yè)的《自然地理學》課程則放在這些專業(yè)的部門地理學課程之前開設,各專業(yè)采用的教材均是伍光和等編著的《自然地理學(第四版)》。為更好地提高《自然地理學》課程的教學質量,針對以上該課程理論教學中普遍存在的問題,西南林業(yè)大學地理與生態(tài)旅游學院主要從以下幾方面進行了初步探索。
隨著自然地理學教學內容的日益綜合化以及各項信息技術的引入,個人不可能全部掌握和精通各方面的知識和技能,亟待借助團隊力量組織和開展教學工作,提高教學質量和水平[3]。
西南林業(yè)大學地理與生態(tài)旅游學院根據《自然地理學》課程包括的內容(地球概論、地質學、氣象學與氣候學、水文地理學、地貌學、土壤地理學、生物地理學(或動物地理學、植物地理學)、綜合自然地理學)和學院教師所承擔的課程及從事的研究方向組建教學團隊,讓每個教師按章節(jié)分課時講述自己最擅長領域的自然地理學基本知識和前沿動態(tài),通常由承擔《地球科學概論》《普通地質學》《氣象與氣候學》《水文學與水資源》《地貌學》《土壤地理學》《生物地理學》《綜合自然地理學》的教師分別講授自然地理學的第一章地球、第二章地殼、第三章大氣圈與氣候系統(tǒng)、第四章海洋和陸地水、第五章地貌、第六章土壤圈、第七章生物群落與生態(tài)系統(tǒng)和第八章自然地理綜合研究,即為“拼盤式”授課。同時,授課教師在教學工作中,積極開展相互聽課、研討等教研活動,在科研工作當中相互學習,取長補短,實現優(yōu)勢互補,以促進深層次的合作和自身專業(yè)素質、能力的提升。
在《自然地理學》課程的教學過程中,教師以PPT課件和板書為主的授課方式一般難以引起學生的強烈興趣和求知欲,而結合學生探究式[4]等教學方法,不僅可以增強師生之間的教學互動性,而且可以激發(fā)學生學習的欲望、增強課堂教學的趣味性。學生探究式教學方法可以以專題的形式組織開展,基于教材內容,將其中的擴展知識作為專題,難度適中,提前將學生分成若干專題小組,讓各小組利用課余時間查找文獻資料,擴展教師在課堂上講述的基本內容,并將專題小組調研分析后制作的PPT報告在全班展示,供師生參考、討論等。該方法不僅可使整個集體的知識總量迅速增加,而且還可以啟發(fā)、完善教師的教學內容,真正做到教學相長[5]。下面舉例說明。
例如在講授第一章第一節(jié)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時,分別以人類對火星和月球的探測為專題,鼓勵學生深度挖掘國外和我國的探測歷程,突出我國的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和探月“嫦娥工程”的進展情況,以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在講授第二章第三節(jié)大地構造學說時,教師可以主要講授大陸漂移學說、海底擴張學說和板塊構造學說,而對于地槽-地臺學說、地洼學說和地質力學學說可以分別作為探究的專題,尤其地質力學學說和地洼學說是由我國科學家李四光、陳國達分別提出的,通過探究學習,學生不僅可以掌握全球構造運動過程及其相互關系等,明白知識的發(fā)展更新性,而且可以學習科學家獻身科學、報效國家的精神。在第三章第五節(jié)氣候變化一節(jié)中,關于氣候變化的原因,教材列舉了天文學、地文學和人類活動方面的原因,其中天文學方面的原因中地球軌道要素的變化涉及米蘭科維奇理論,可以以此為專題進行探究式教學,教師從中點撥,激發(fā)學生探索科學的興趣。在第四章第三節(jié)海水的運動一節(jié)中,教材表明[1],潮汐的周期在一個朔望月內(29.5日)會隨著太陽、地球、月球之間的相互位置的變化而變化,在農歷初一(朔日)和農歷十五(望日),這三個星體的中心幾乎在一條直線上,地球上潮水形成大潮,而在農歷初八(上弦日)和農歷二十三(下弦日),這三個星體的中心幾乎成一直角位置,地球潮水形成小潮,實際觀察到的大小潮的日期還要滯后。由此,根據在地球觀測月相的變化(朔月(新月)-娥眉月-上弦月-凸月-望月(滿月)-凸月-下弦月-殘月-朔月(新月))就可以推斷農歷的大概日期,從而推斷地球潮汐是否會出現大、小潮,可以以此為探究專題,引導鼓勵學生觀察、記錄月球的陰晴圓缺,探索月相的成因及其與地球潮汐變化的關系,激發(fā)他們學習的興趣。在講授第五章第一節(jié)地貌成因與地貌類型一節(jié)時,其中地貌成因涉及到人類活動,可以以此為探究專題,讓學生搜集人類通過改變地貌發(fā)育條件加速或延緩地貌過程的實際案例,以及直接干預地貌過程、甚至改變地貌發(fā)育方向的實際案例,做到理論與實際的結合。在講授第五章第二節(jié)風化作用與塊體運動時,涉及到坡地重力地貌崩塌、滑坡和蠕動,在我國西南地區(qū),山地面積占比大,經常發(fā)生這些地貌災害,可以以防治這些災害為探究專題,讓學生搜集生產生活中人們是采取哪些措施進行防治的,尤其是在公路、鐵路沿線以及人類居住區(qū)等地所采取的措施。在講授第五章第四節(jié)喀斯特地貌時,教師在講完喀斯特作用、地表和地下喀斯特地貌、喀斯特地貌發(fā)育過程與地域分異的基礎上,可以以中國南方喀斯特世界自然遺產為探究專題,讓各學生小組分別搜集并展示中國南方喀斯特一期云南石林喀斯特、貴州荔波喀斯特、重慶武隆喀斯特和二期廣西桂林喀斯特、貴州施秉喀斯特、重慶金佛山喀斯特、廣西環(huán)江喀斯特的地貌特征以及符合世界遺產的具體標準,以期拓展教學內容,并激發(fā)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祖國山水景觀美的情感。在講授第五章第六節(jié)風沙地貌與黃土地貌時,講授完風沙作用、風蝕地貌和風積地貌,可以以沙塵暴與沙漠化為專題進行探究式教學,引導鼓勵學生弄清沙塵天氣的類型、沙塵暴的成因與分布、沙漠化的形成原因、危害及其防治措施等;在講授完黃土與黃土地貌,可以以黃土地貌的水土流失及其治理為專題,鼓勵學生搜集并展示實際的案例,以期培養(yǎng)學生為社會服務的意識。在第六章第六節(jié)土壤資源的合理利用和保護一節(jié)中,改造土壤資源的障礙因素涉及防治土壤侵蝕、改良鹽堿土、改良沙土地等內容[1],可以以此為專題進行探究式教學,同時引導學生學習我國科學家袁隆平改良利用鹽堿地種植海水稻的先進事跡,學習河北塞罕壩林場建設者在荒漠沙地上艱苦奮斗、甘于奉獻,將荒原變林海的感人事跡,讓學生在學習知識的同時,感受他們博大的家國情懷、不懈探索的科學精神,以期進一步激發(fā)學生發(fā)奮學習的熱情和報效祖國的志向。在講授第七章第七節(jié)生物多樣性及其保護時,可以以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締約方大會為專題開展探究式教學,弄清歷屆大會的主題、成果及其他詳細信息,重點突出在我國舉辦時的盛況(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在云南昆明舉辦)及取得的成果,以此培養(yǎng)學生自覺保護生物多樣性的意識。在講授第八章第五節(jié)人地關系研究時,涉及人類與地理環(huán)境之間的相互影響,可以以此為探究專題,讓學生搜集展示現實生活中人類對地理環(huán)境的積極、消極的影響案例,以及地理環(huán)境對人類行為的反饋案例,以此增強學生的環(huán)保意識,引導學生樹立并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生態(tài)發(fā)展理念。此外,在講述各章節(jié)特別是第八章自然地理綜合研究時,可以基于GIS技術手段虛擬各種自然地理場景等[6],以培養(yǎng)學生的自然地理整體觀。
針對《自然地理學》課程教材更新速度慢的問題,任課教師需要堅持教學、科研兩手抓,不斷拓寬自己的知識面,做到基礎知識與學科前沿相兼顧[7-10],講授基本理論的同時,不斷更新課程內容,充分反映學科發(fā)展的新動向和新成果,使學生更快地了解自然地理學的發(fā)展前沿,培養(yǎng)學生探索科學問題、解決實際問題的思維。例如在講授第一章第一節(jié)中太陽和太陽系時,教材提供的數據是太陽系包括67個天然衛(wèi)星,而隨著探測手段的不斷進步,目前太陽系的天然衛(wèi)星已超過這個數字,這就需要向學生說明人類對自然環(huán)境的認知會隨著科學技術手段的發(fā)展而不斷更新的。在第一章第二節(jié)地球的形狀和大小中,講授人類對地球形狀的認識時就可以說明以上這點,截止目前,人類對地球形狀的認識經歷了從“非球”→“球形”→赤道突出、兩極扁平的橢球體→夸張的“梨狀體”的過程??傮w上,人類對自然界的認識都是隨著生產力、科學技術、人類活動范圍的擴大等因素的變化而變化的[1]。
提高本科生的教育教學質量,探討本科生的課程改革是當前高校的重要任務之一。本文介紹了《自然地理學》課程理論教學普遍存在的主要問題,并以西南林業(yè)大學為例,從教學團隊、教學方法和教學內容三方面進行了初步探索,組建了《自然地理學》課程教學團隊,在教學方法上應用探究式教學方法,挖掘課程蘊含的思政元素,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培養(yǎng)學生探索科學的專業(yè)能力,并借助GIS技術虛擬各類自然地理場景,培養(yǎng)學生的自然地理整體觀,在教學內容上,緊跟學科前沿動態(tài),不斷更新講授內容,以期為《自然地理學》課程改革貢獻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