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海燕 肖慧
摘要:當今世界由于社會經(jīng)濟的高速發(fā)展、社會節(jié)奏的不斷加快、社會分工的不斷細化和社會競爭的不斷加劇,競爭與無情漸漸占據(jù)主流,特別是中職學生,作為未來社會的創(chuàng)造者和服務者,由于環(huán)境影響也逐漸表現(xiàn)出個性鮮明、自我主義、交往隔膜、待人冷漠等,缺少了相互間互助、互愛、相互協(xié)作、共同進步的優(yōu)良作風。這種缺乏團結與合作意識和精神的行為終將成為學生成人、成才的屏障,阻礙未來社會的進步和發(fā)展。因此,本文基于團隊合作的重要性,闡述了具體的培養(yǎng)中職生團隊合作能力的策略,以期培養(yǎng)中職學生團隊精神,提高綜合素質的良好方法。
關鍵詞:中職生;團隊合作能力;培養(yǎng)策略
引言
二十一世紀既是競爭的時代,也是交流合作的時代。因此,職業(yè)院校的學生不僅必須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和文化素養(yǎng),還要具備善于合作、尊重他人、團結奉獻、熱心公益等素養(yǎng),因此,在學校的教育工作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就顯得尤為重要。
一、培養(yǎng)中職生團隊合作能力面臨的問題
(一)部分學生都是獨生子女,在家庭中的團隊合作意識不足
目前很多學生都是獨生子女,他們在家庭生活中沒有兄弟姐妹,家長很是呵護照顧,更有甚者,盡一切力量滿足孩子的要求,導致個別孩子比較任性,個性很強,不愛與他人溝通,不愛交朋友,很難融入集體,這會導致學生在學校教育時團隊合作意識不強,主觀不愿意參與團隊合作活動,這對團隊合作精神的培養(yǎng)有一定的阻礙作用。
(二)家庭以及中小學的一些錯誤教育觀念的影響
現(xiàn)在一些家庭和中小學教育有些極端,一些家長認為應該讓孩子自己承擔一些事情,鼓勵孩子自己完成任務,一些中小學的教學觀念也是鼓勵學生發(fā)揮自主性自覺解決在學習中遇到的問題,導致一些學生認為請教他人,與他人合作是一件不夠獨立的表現(xiàn),是一種沒有能力的表現(xiàn),這也是致使團隊合作精神培養(yǎng)難以進行的原因之一。
(三)教師的引導不正確,協(xié)調作用發(fā)揮不明顯
教師是教學活動的實施者,是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尤其中職院校的教師要根據(jù)學生的特點進行教學,目前存在的問題是部分教師的責任心不強,對學生不夠負責,對于團隊精神的引導教育不正確,認為分組后就可以了,忽視了團隊協(xié)作理念的灌輸和團隊合作內涵的教育,一些教師對于學生內部矛盾的解決和協(xié)調做得不到位,導致一些學生的關系不夠融洽等。
二、培養(yǎng)中職生團隊合作能力的策略
(一)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在中職教學中,師生間建立融洽的師生關系不僅可以激發(fā)與培養(yǎng)學生體育興趣,而且可以聯(lián)系學生和學生之間、個人和團體之間的橋梁。教學中老師關心、熱愛學生,師生相互信任,相互吸引,學生會主動接近你。教師的一言一行成為學生模仿的對象。教師用高尚的情操、廣博的知識和健美的體魄給學生以積極向上的影響。教師是聯(lián)系學生和學生之間、個人和團體之間的橋梁,是學生融入團體的墊腳石、催化劑。
(二)創(chuàng)設良好的學習情境
在很多中職學校的體育課中,教師只重視對學生進行知識的傳授,讓學生覺得是“要我學”,單一反復的練習讓學生覺得枯燥無味,因此,學生產生了消極情緒,甚至討厭體育課。而當今的教學注重對學生的自我學習、自我評價等能力的培養(yǎng),這樣學生的個性才能得到發(fā)展,學生對學習產生了興趣,學生由“要我學”轉變成“我要學”,主動參與體育鍛煉,為下一步的學習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學生因為想學、想玩,就會主動與同伴、團隊、集體一起參加活動,一起討論、一起交流經(jīng)驗,覺得大家興趣相同,就玩得更開心,更容易融入。要融入和諧的這個社會,我們將以培養(yǎng)團體合作為主要目標,讓每一個學生都學會怎樣和同學、朋友、老師等相處,學會怎樣和團隊合作。
(三)提升自我,奠定基礎
在群體活動中,要取得與他人良好合作的機會,必須學好科學文化知識和練好基本技能。因此,激勵學生刻苦學習、學會學習、學會生活,以科學精神和豐富知識充實自己,就顯得尤為重要。為此,我?guī)椭鷮W生制訂學習計劃,端正學習態(tài)度,集中精力投入學習,課余時間開展法律、道德、英語等各種知識競賽,組織學生參加全國“職業(yè)生涯設計”大賽,有多名學生獲獎。通過這些活動,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為他們在今后競爭中善于抓住合作機會、與他人友好合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四)舉辦體育比賽,加強競爭協(xié)作精神
體育教學的比賽合作方法可以使中職生發(fā)展身體素質,提升運動技能,加強競爭協(xié)作精神,培養(yǎng)良好的社會適應能力。在體育教學實踐中,教師要求學生積極地參與到活動中來,共同分擔學習任務,利用學生追求成功的積極心態(tài),促使學生之間相互幫助,克服困難,為爭取好成績而努力拼搏。如長跳繩比賽,要求同跳的速度協(xié)調一致,聽指揮的節(jié)奏,而不能爭先恐后,這樣可以培養(yǎng)學的興趣,保持身心健康、促進個性發(fā)展;同時在比賽合作學習中,發(fā)表自己的意見和建議,有助于揚長避短,發(fā)揮學生的潛能,可以通過交流,增進學生的感情交流,改善他們的人際關系。
(五)增加學生的評價標準內容
將學生團隊協(xié)作精神列入中職教學評價考核中,通過合理調整和分配其權重比例使評價結構更加科學,能全面反映教師的教學狀態(tài)。如可采取個人成績與團隊成績相結合的辦法。團隊成績是對團隊共同合作與個人努力程度的綜合評估。團隊成績來自于兩方面:一方面是團隊共有成績,包括教師對團隊表現(xiàn)及團隊作業(yè)的考查,一個團隊的成員共享一個分數(shù);另一方面來自于團隊自評,即由小組長組織團隊成員對各位的表現(xiàn)進行討論后評估。
結束語
綜上所述,教師在中職教學過程當中需要充分發(fā)現(xiàn)各項目的特點,善于思考,在組織教學過程中,應不失時機地進行團體觀念和集體主義教育,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學生的團體合作精神,讓學生在團體中充分體現(xiàn)個人的價值。在課堂當中多設計以合作模式完成的練習內容和考核方式,配合完善細致的團隊考核體制,讓學生的團隊精神在鍛煉過程中得到良好的培養(yǎng)。
參考文獻:
[1]蔣凌子.中職體育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團隊合作精神分析[J].文體用品與與科技.2019,15(8):57-58.
[2]高宏.通過中職體育教學培養(yǎng)學生團隊合作精神的探究[J].體育風尚.2019,11(2):32-33.
[3]趙成.論中職院校體育教學中團隊合作精神的培養(yǎng)[J].當代體育科技.2019,24(2):6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