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 芳
(江蘇財經職業(yè)技術學院,江蘇 淮安 223003)
人才培養(yǎng),是育人和育才相統一的過程,而育人是根本。我黨歷來重視以德育人、以德治教,始終把德育擺在突出位置。大學語文課程是一門全校性公共基礎課。江蘇財經職業(yè)技術學院(以下簡稱本院)的大學語文就由二級學院自主開設,也曾作為全校性選修課存在過一段時間。隨著國家越來越重視,大學語文陸續(xù)整合了口才訓練、閱讀欣賞、文學鑒賞、寫作訓練等課程,成為本院各專業(yè)學生的必修課。但是,隨著社會信息化程度不斷提升,意識形態(tài)越發(fā)多元開放,傳統重智育輕德育的教育模式和教師講解灌輸的教學方式,很大程度上阻礙了本院大學語文課程的發(fā)展,影響了課程的育人成效。因此,課程組借助學校鼓勵教師進行課程思政改革的契機,大學語文課程組積極進行調整和探索,充分挖掘課程蘊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將課程教學目標細化精準化,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加強教材規(guī)劃建設,并探索可行性的課程教學模式,進一步深化教學改革。經過四個學期的教學實踐,形成了一套切實有效的課程育人方案。
在過去的教學中,因為育人理念的缺失,大學語文教學重知識傳授輕立德育人,在教學內容的選擇上,主要關注文化知識傳播和文學欣賞價值,沒有兼顧學生的思想引導和精神塑造,妨礙了大學語文課程育人價值的充分發(fā)揮和體現。課程組認識到這一問題,精心選取教學內容、設計主題活動,嘗試項目教學,使學生的說、學、做知識體系相互融合,將大學語文的語言技能訓練和精神育人功能融為一體,實現學科工具性與人文性的高度統一。課題組根據德國教育專家弗雷德教授項目教學法的經典理論與典型案例,嘗試將語言知識、文史知識、口語訓練、文體寫作的知識點拆解、整合、重組后,置于每個單元主題項目中,在項目執(zhí)行過程中安排階段性任務,使知識融會貫通、相互兼容、互相促進,形成完整的工作過程,實現學生綜合能力的教學實訓一體化。
目前,本院大學語文課程選用教材為姜南主編的“十三五”職業(yè)教育國家規(guī)劃教材《大學語文》(同濟大學出版社,2019年第二版)。課程組選擇其中的經典文章,將之設計成五個主題活動項目,形成聽、說、讀、寫實訓教學體系。在“以史為鑒、厚學載道”主題單元,課程組選取的篇目有《論語》《孟子》《莊子》等,針對性安排的實踐活動是“共讀文化經典、吟誦名篇名句”活動和春秋時期文化知識競答,引領學生在廣泛閱讀的基礎上,感受優(yōu)秀傳統文化的魅力,增強文化自信。在“家國情懷、胸懷天下”主題單元,課程組選取的篇目是《國殤》《北方》《我愛這土地》等,針對性安排的實踐活動是參與江蘇省語委組織的“說普通話、讀經典書、頌愛國情”活動,組織誦讀最喜愛的紅色家書以及“學百年黨史,講紅色故事”視頻比賽等,引導學生在多維度解析和賞鑒作品的同時,體會作者家國情懷、上下求索的民族精神,構建雅正審美價值觀。在“親和自然、詩意人生”主題單元,課程組選取的篇目有《臨江仙》《定風波》《春江花月夜》等,針對性組織了“蘇軾是不是佛系青年”“是否該感恩挫折”辯論活動,讓學生領悟古人生活智慧,熏陶審美情趣,在文化思辨中思考自己的人生態(tài)度和價值選擇。在“學以致用、工匠精神”主題單元,課程組選取的篇目有《都江堰》《天工開物》《女媧補天》等,針對性組織的實踐活動是“規(guī)范使用漢字”社會調查糾錯活動、“尋找手工老物件、工匠精神新時尚”展示活動,引領學生了解農耕和商業(yè)文化,培養(yǎng)其熱愛勞動、尊重科學的職業(yè)精神。在“感恩惜情、修身養(yǎng)性”主題單元,課程組安排的篇目有《鵲橋仙》《牡丹亭》《致橡樹》等,針對性組織了“愛情親情友情”主題演講和“情詩十三行”征集活動等,讓學生去反思親情,領悟友情、愛情。
在每個主題單元的教學中,課程組都將教學目標進行拆解和細化,并具體化為一個個可操作性的任務,引領學生積極主動參與。讓學生帶著任務學,帶著問題做,在不斷積累文化知識的同時,提高小組合作、交流溝通以及統籌協調等職業(yè)素養(yǎng),在不同內容和形式的聽說讀寫訓練中實現總體教學目標。在此過程中,教師在學期初設計規(guī)范好主題項目的運行程序和方法,形成一套可操作性的、穩(wěn)定的模式,便于學生參與和教師考核[1]。師生之間、學生小組成員之間還要充分溝通、磨合,以便主題項目的學習效果達到預期目標。選取的篇目和安排的活動可以根據專業(yè)需求靈活調整。
建構主義理論認為,教師不是知識的傳授者與灌輸者,而是起到幫助和引導作用的人,學生是有能動性的參與主體,是主動建構者。所以大學語文的教學過程是一個動態(tài)、雙向交流的過程,而非教師單方面的輸出。在傳統的語文教學中,教師一味輸出知識,忽略了學生的反映和互動,導致他們的求知欲下降、價值感無法呈現和滿足,課堂效率較為低下,教學內容也受到課堂時間的限制而無法拓展延伸。這就導致大學語文課堂很難深層次地呈現思政教育的內涵,充分發(fā)揮精神育人的學科優(yōu)勢。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知識的信息化傳播模式已經進入中國教育領域,只有充分利用現代多媒體,豐富大學語文課程育人的工作載體,才能使大學語文課程的教學模式跟得上時代發(fā)展和滿足學生需求。所以,課程組合理利用愛課程、智慧樹、超星等在線課程平臺和線上學習軟件,依據BOPPPS模型,將教學過程分為導入、設定教學目標、課前摸底、參與式學習、課內評估、回顧總結等6個環(huán)節(jié),構建了一個學生與教師的雙主體互動模式。在每個主題項目中,學生帶著教師在課程平臺上發(fā)布的階段任務,主動探索、發(fā)現和嘗試,對所學的問題預習并查閱資料,建構自己新的知識體系。教師負責指導和引導,創(chuàng)設符合教學內容要求的情境,營造團體合作的平臺,構建已知發(fā)展區(qū)和新發(fā)展區(qū)之間的鏈接,不斷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和興趣。經過一段時間的實踐和探索,學生的積極性被調動、興趣被激發(fā),課堂教學的整體實效得到提高。
另外,每學期開始,課題組都使用問卷星、金數據等調查軟件對學生的大學語文課程學習情況進行在線調查,掌握學生的學科基礎和學習需求,提高教學針對性。雨課堂、西窗燭等小軟件在課堂訓練中也發(fā)揮了重要作用,可以供教師發(fā)布學習任務,引導學生帶著問題和任務自主查閱資料,還可以實現小組互動答疑,提煉強調重難點,有效提升學生合作探究、求同存異的能力。計時器用于學生口語訓練、讀書分享或者限時演講時,公平公正,還能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搶答器和在線選人功能用于教師線上教學或者上課提問無人應答時,能夠起到“鰱魚效應”,活躍課堂氣氛;配音秀軟件,多用于詩詞教學中,讓學生通過親身實踐感受配音效果,單人使用或小組合作皆可,不但給每個人提供才華展示的平臺,也鍛煉口語表達能力,提高普通話水平。很多小軟件都有存儲和回放功能,可供師生回顧總結,也為課程考核提供依據??傊侠磉\用信息化手段、多媒體資源,把傳統文化和現實社會、知識講解與素質教育、能力訓練、思政教育有機結合起來,因勢利導,自然而然地實現了情感、性格、思想的塑造功能,切實提高了課堂實效。
“三全育人”教育理念要求教育工作者把育人工作貫穿到學生學習與成長的全過程,而不是依賴于課堂的幾十分鐘,努力實現育人無處不在、無時不有,做到不同階段有所側重,做到課堂教學和課后繼續(xù)教育的有機結合[2]。課程組根據本院學生實際的知識基礎、接受能力和職業(yè)能力需求,制定了大學語文課程育人在不同年級的教學側重點。對一年級學生,側重于角色轉換與適應的啟蒙教育,包括愛校愛集體教育、正確的“三觀”教育、道德修養(yǎng)與人際交往引導,確保學生更好更快融入大學校園;二年級學生處于準職業(yè)人的成長時期,側重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對待專業(yè)技能的態(tài)度、勞動品質教育等,倡導閱讀文學類、人物傳記類、歷史哲學類書籍,滋養(yǎng)學生的精神世界,轉移學生過重的心理壓力;三年級學生處于從校園向社會過渡時期,教學中注重職業(yè)素養(yǎng)、職業(yè)理想信念教育等,樹立學生的就業(yè)信心,正確對待就業(yè),主動進行擇業(yè)[2]。這樣既符合學生身心發(fā)展的規(guī)律,又提高課程育人的針對性。
在利用第一課堂講好理論知識的基礎上,課程組整合實踐資源,拓展實踐平臺,設計很多第二課堂校園文化活動和社會實踐,不斷強化和檢驗學生知識內化情況,將原來單一的理論傳授轉化成生動的價值引領,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性和參與度[2],努力實現大學語文課程的全方位覆蓋。在“以史為鑒、厚學載道”主題單元,課題組在做教學設計時,結合習近平總書記在不同場合發(fā)表重要講話時引用的一些詩詞典故,設計PPT講演展示,引導學生注重經典史籍的學習與鑒賞,古為今用。這樣既增加趣味性,緊貼時政,又能拓展文本的內涵和外延。比如,有學生就“河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的典故,表達國家間互聯互通的重要性,來闡述自己對中國推動經濟全球化、加快改革開放的治國理念的深刻理解;有學生就漢·桓寬《鹽鐵論》中“欲粟者務時,欲治者因勢”的句子,表達新時代接班人要審時度勢,把握自我發(fā)展的機會;有學生就“人生天地間,長路有險夷”,闡述青年大學生在成長過程中要向偉大的共產黨一樣不畏強敵、不懼風險,擔當起屬于這一代人的歷史使命。在“學以致用、工匠精神”主題單元,為了養(yǎng)成學生科學嚴謹的作風,增強人民群眾語言規(guī)范意識,課題組發(fā)起了“規(guī)范使用漢字”社會調查與糾錯活動,讓學生走進街道社區(qū),認真檢查路牌、標語、廣告、招牌的規(guī)范用字情況,做好收集、整理、拍照留存以及信息化處理工作,并和部分商家進行了友好的溝通交流,向他們普及《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傳達規(guī)范使用漢字的長遠社會意義。學生在第二課堂和社會實踐活動的策劃、組織、實施、評價過程中,可以得到多種情感體驗,如主動交往的心態(tài)、合作共贏的精神、自我價值的實現等。同時鼓勵學生拍攝微劇,記錄活動精彩片段,在微信公眾號、抖音、視頻號等自媒體上發(fā)布,擴大活動影響力。這種寓教于樂的方式深受學生喜愛,實現三個課堂的全方位協同育人,拓展了大學語文課程育人的實現途徑。
考核是課程設計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是對教師教學質量和學生學習成果的綜合檢驗。從課程育人的角度來衡量一門課程考核方式是否具有科學性與可持續(xù)性,主要看以下幾個方面:一是考核指標與課程教學目標的契合度;二是能否將學生學習過程、行為和成果轉化成可測量的學習證據;三是能否對學生形成促進和激勵,激發(fā)其自主學習的熱情,形成學習能力遷移;四是是否具有可操作性,便于教師管理組織。考慮到以上因素,課題組在考核方式的改革上,力求做到考核指標可測量化、考核評價過程化、考核方式多樣化、評價主體多元化。通過對學生進行觀察、感知、交流、合作的綜合形式,鑒定課程教學的綜合效果[1]。具體來說,大學語文課程采用個人考核與小組考核相結合的方式。個人考核包括課前預習情況、課堂出勤率及參與互動情況、課后作業(yè)完成質量及反饋情況,共40分;小組考核由小組合作項目構成,每次活動由組長負責管理組織,提交組員合作完成任務的過程性資料和成果,小組間也有相互評分環(huán)節(jié),滿分20分;課程階段性測試和學期末測試占30分,測試方式有在線練習、撰寫小論文、PPT展示匯報、現場解說等多種形式,根據實際情況靈活選擇;實踐附加分10分,包括提供閱讀教師推薦書目的讀書筆記、報刊上發(fā)表文章、語言文化類競賽獲獎等,均賦予一定分值的獎勵。課題組設計的考核方式指標,有80分左右是學生通過自身努力就能得到,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自主性,掌握主動權。余下的分值,需要他們積極參與小組互動,付出額外努力或者充分展示特長才能得到。這樣,既保證了課程的基本合格率又提高了考核的區(qū)分度。在實際教學中,課題組還考慮不同專業(yè)的人才培養(yǎng)方案,靈活調整實踐活動的內容和附加分,探索專業(yè)課程與大學語文協同育人的方式,提升大學語文在服務專業(yè)和人才培養(yǎng)中的實際效用。
本院大學語文進行課程育人教學改革實踐兩年多來,課題組持續(xù)通過督導聽課、同行研討反饋、學生座談、調查問卷等形式,對教學效果展開了調查。調查數據顯示,教學內容調整和教學的方式改變,不僅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熱情、提高了課堂參與度,而且增強了教學實效性、促進了教學相長、知行合一[1]。學生在書籍閱讀量、語文基礎知識、綜合職業(yè)能力、自我價值呈現和課程滿意度等各項測評中,數據均有明顯上升。課程建設也初顯成效,在修訂了國家規(guī)劃教材的基礎上,部分教師以課程教學實踐作為依托,參加省級、校級青年教師職業(yè)技能比賽獲得了獎項,課程思政教改課題獲得了教學成果獎。但是,課題組也發(fā)現了一些不足:一是主題活動項目和階段任務的設計還需要反復雕琢、不斷細化;二是任課教師的教學理念和知識結構需要不斷更新升級、多媒體應用能力有待提高;三是課程思政元素的發(fā)掘還需要進一步加強;四是第二課堂和社會實踐的內容和形式需要不斷更新。今后,課題組將針對以上問題,始終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在實踐中不斷完善課程建設,努力打造出課程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