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壯
摘要:社會發(fā)展推動著教學理念的變革,現(xiàn)今的教學理念以素質教學為主,體育學科作為高中學生學習的運動科目,對實現(xiàn)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有著關鍵性因素。高中體育教師必須落實在教學中落實現(xiàn)代化教學理念,學生提供科學的規(guī)范化教學。在田徑教學時教師要立足于學生的實際情況,合理調整訓練強度與訓練量,使學生能夠通過體育訓練增強身體運動機能。本文將通過論述高中體育教學中田徑訓練強度與訓練量,探究高效體育課堂的實施策略,為體育教學者提供經(jīng)驗參考。
關鍵詞:高中體育;田徑訓練;訓練強度;訓練量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科學規(guī)范的田徑訓練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身體素養(yǎng),強化學生的運動技能,因此很多體育教師都會把田徑訓練作為體育課堂的基礎教學內容,但是在傳統(tǒng)的體育課堂中教師缺乏科學的教學意識,在組織學生進行田徑訓練時,沒有對訓練強度和訓練量進行規(guī)劃,只是讓學生圍繞操場跑步,這種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jīng)]有關注到學生的差異性,很容易使學生產生厭煩體育課堂的心理?,F(xiàn)階段的高中學生本身就對體育訓練有畏懼心理,教師必須變革教學理念,重新激發(fā)學生的運動熱情,使學生通過有效的田徑訓練提升體育素養(yǎng)。
一、高中體育教學中田徑訓練強度與訓練量的現(xiàn)狀分析
要想田徑訓練體育教學順利進行,教師需要準確訓練強度與訓練之間的關聯(lián)性,讓學生充滿熱情的參與訓練,在訓練完畢后還有精力面對學科課堂。但是目前的體育教學課堂,仍有很多的因素影響著教師的教學設計,導致田徑訓練強度與訓練量沒有科學匹配,進而影響到學生的正常學習與成長。
首先,傳統(tǒng)的應試教育思想一直影響著當前高中學校的課程安排,導致許多學校對體育科目不重視,校內缺乏專業(yè)素養(yǎng)健全的體育教師,但田徑訓練的安排需要用到專業(yè)的知識,所以許多學校不具備開展田徑訓練的基礎。
其次,許多家長從小就對孩子過分溺愛,覺得體育鍛煉是在受苦,不愿意讓學生參與體育鍛煉,許多學生的體能過弱,導致體育教師在開展田徑訓練時只能簡單帶領學生圍繞操場跑一兩圈,根本無法提升學生的體育素養(yǎng)。
最后,體育教師作為課堂的主導,沒有及時變革教學理念,在安排教學時仍然采用絕對的權威性,使學生被動服從教學安排,這種傳統(tǒng)的課堂模式無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只會加劇學生的逆反心理,許多學生只要到了上體育課的時間就會請假休息,致使體育教師無法順利完成田徑教學。
二、高中體育教學中田徑訓練強度與訓練量的安排策略
(一)以科學的教學理念優(yōu)化田徑訓練課堂
隨著現(xiàn)代化信息技術的快速發(fā)展,教師的教學課堂變革也迎來了契機,教師要利用好信息技術提升個人的教學能力,為體育課堂增添吸引力,使學生愿意投入到體育訓練中。教師要立足于現(xiàn)代化教學理念,以科學的教學安排開展田徑訓練,在實際的田徑訓練課堂中,教師要多關注學生的狀態(tài),確保學生的安全,必須嚴格以科學的教學理念安排各個教學環(huán)節(jié),才能真正提升學生的體育能力,教師要為學生講解訓練計劃的內容,利用趣味性教學方式引導學生鍛煉,激發(fā)學生的運動熱情,促使學生在課下也能自主開展運動鍛煉,提升運動能力。另外,新時期的教師要發(fā)揮自身的影響力,在課堂上為學生展現(xiàn)體育學習的魅力,帶動學生參與田徑訓練,為學生的高中生活增添運動氣息。
例如:在訓練課堂的初期,很多學生在面對田徑訓練時難免會出現(xiàn)畏懼心理,教師可以融入文化教育,利用多媒體設備播放具有體育精神的影視片,使學生受到運動精神的鼓舞,激發(fā)學生的運動意識,在教師的引領下充分鍛煉自身的身體機能。教師要與學生多溝通,了解學生的需求,以此優(yōu)化體育課堂。
(二)訓練強度與訓練量要達成有效銜接
在實際的田徑訓練教學課堂中,教師必須確保訓練強度與訓練量的有效銜接,開展規(guī)范化教學。教師應當統(tǒng)籌安排整個學期的課程,將田徑訓練教學分成訓練與專項訓練進行,使學生在教學課堂中能夠充滿運動熱情。教師要切實考慮學生的身體基本情況,在安排訓練強度與訓練量時要為學生制定層次化的訓練計劃,使原本體育能力不錯的學生進一步發(fā)展,激發(fā)其內在潛力,促使其全面發(fā)展;而原本體育能力較弱的同學,也能在教師的層次化訓練計劃中獲取體育能力的提升,學生在鍛煉中體會到體育訓練的快樂,就會改變以往的學習觀念,愿意主動參與體育課堂訓練。
例如:在田徑訓練課堂中,教師需要將男女同學分開教學。男同學平時的運動機會相對較多,身體機能教學靈活,教師可以為男學生提供針對性的拔高訓練,通過梯度教學,激發(fā)學生的潛力,使男生的田徑能力進一步提升。而女同學平時的運動次數(shù)較少,教師要降低女同學的訓練強度和馴訓練量,減少女生同學對體育課堂的反感情緒,在不知不覺中提升個人身體機能。
(三)做好訓練后的恢復工作
傳統(tǒng)的體育教學課堂中體育教師總是會忽略學生訓練后的恢復工作,導致學生在體育課后出現(xiàn)身體疲倦的情況,甚至會影響到學生的文化課學習。規(guī)范化的教學課堂需要體育教師完善各個教學環(huán)節(jié),做好訓練后的恢復工作,就是在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訓練習慣。高中體育教師要為學生講解放松肌肉的方法,指導學生們互相配合,彼此幫助,實現(xiàn)有效放松肌肉的目的。教師要整體把握課堂的教學時間,應用多樣的教學手法使田徑訓練高質高效開展,留出訓練后的放松時間,使學生能夠保持對田徑訓練的熱情。
例如:體育教師可以將學生們分成互助小組,兩位同學互相幫助對方按摩肌肉,為了能夠使放松活動更加有趣味性,教師可以用小型的游戲活動使學生能夠輕松快樂地放松自己,教師要引導學生們面對面的站立,伸出用腿連接對方的腳尖,其余同學依次銜接,最終形成一個圖形,這種游戲模式不僅可以幫助學生放松腿部的肌肉,還會增加學生的合作能力。
結束語
綜上所述,高中體育教師在開展田徑訓練時要培養(yǎng)學生運動意識,讓學生能夠以正確的學習態(tài)度面對體育課堂,通過規(guī)范化的田徑訓練教學,學生的身體機能有效鍛煉。教師要科學安排訓練強度與訓練量,切實保障學生的人身安全,讓學生恩能夠親輕松快樂提升身體素質,在鍛煉后也能保持學習文化課的精神。此外,教師要多用激勵式的語言鼓勵學生,使學生能夠自信面對體育訓練。
參考文獻
[1]葉爾江·沙爾甫.體育教學中田徑訓練強度和訓練量的合理控制[J].求學,2021(36):45-46.
[2]謝峰.探究高中體育田徑教學中的訓練強度和訓練量[J].基礎教育論壇,2021(19):6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