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江
(暨南大學華文學院,廣東,廣州 510610)
《實用現代漢語語法》(劉月華等,1983)把“是……的”句式分為兩種,其中“是……的”句(一)為:
謂語“是……的”表示動作已在過去實現或完成,它說明的重點并不是動作本身,而是與動作有關的某一方面,如時間、處所、方式、條件、目的、對象或施事者等。例如:
我是從農村來的。/我們是坐公共汽車去的。/她是昨天告訴我的。
由于此句式通常關聯的都是已經實現或完成的動作,我們暫且稱其為“是……的”已然句。作為現代漢語常用句式,它也被列入初級漢語教學階段的基本語法項目。
對這一句式,各類大綱的界定見下。
《HSK語法大綱》(1995):
當某一動作已過去實現或已完成,要強調①此處的著重符號為作者所加,下文同。動作的時間、處所、方式等,就用這種格式。
《對外漢語教學初級階段教學大綱》(楊寄洲,1999):
基本句式:是+強調的部分+動詞+的
強調已經發(fā)生的動作行為的時間、地點、方式、目的、對象等信息。
《國際漢語教學通用課程大綱》(2008):
特殊句式“是……的”
強調時間:主語+是+時間+動詞短語+的
我是1970年出生的。
強調空間方位:主語+是+空間方位+動詞短語+的
他是從美國來的。
強調方式:主語+是+方式動詞短語+的
他是坐飛機來的。
我們考察了國內主要的初級漢語綜合教材②我們共考察了9套以結構為綱編寫的漢語綜合教材,基本覆蓋了全國主要高校使用的教材。具體教材名稱見文后附注。,表述大同小異,基本上都將其定性為某種強調句式,且相應的英文解釋也說“It is used to emphasize……”。例如:
漢語用“是……的”強調已經發(fā)生或完成動作的時間、地點、方式、目的、施事和受事等。(《漢語教程》第二冊)式?!逼浯危瑧斣鯓芋w現它與同樣帶有已然元素的“了”字句的區(qū)別及關聯。
除了語法表述之外,我們還將反思現有教材在這一語言點的具體編排處理上存在的問題,探討其改善空間,以更好地幫助學生正確理解并真正掌握這一句式。
在任何語言中,“強調”都是一個語用概念,學生自然也會作此理解。語用層面意味著選擇性,這就可能讓學生誤以為此句式是有強調需求的時候才使用。
我們在長期的教學實踐中也發(fā)現“是……的”已然句的學習效果不甚理想。許多二語習得的研究成果如謝福(2008)、張井榮(2009)、武曉琴(2010)、唐文成(2010)、孫琪(2018)、盧雨(2019)、張師博(2019)等都反映出這個問題。學生在課堂上或許能夠按照提煉出來的句式框架完成機械性的操練,但在自主輸出時,卻往往回避使用,或者錯用為“了”字句。呂文華(2014:271)指出產生偏誤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是外國學生不能區(qū)別表示完成的‘了’和‘的’究竟有什么不同,另一方面是對‘是……的’表示強調這一寬泛籠統(tǒng)的概念難以把握?!?/p>
對于外國人來說,理解這一句式的難度在于:第一,“了”是漢語完成體的標記,動作未發(fā)生問“你什么時候去北京”,若已發(fā)生則問“你什么時候去了北京”,這是很自然的邏輯。既然此句式所關涉之動作已經完成,為何動詞之后不能使用“了”?第二,想詢問一個已然動作發(fā)生的時間、地點、方式等,為何會使用“是……的”這種奇怪的結構?這在其他許多語言中都沒有相似的例子。第三,教材上說用來強調,若不想強調的時候,應該怎么說?
優(yōu)秀的教學語法表述需兼具通俗性與準確性,不僅能給學生提供理據、解除疑惑,還要能指導學生正確地輸出。我們需要反思,現有教學語法對“是……的”已然句的認識及表述是否準確、全面、有效。首先,該句式的語義關鍵是否在于“強調”,畢竟無論說話者想不想強調,都只能這樣說。正如王光全(2003)所言,“這一結構不是強調格式,而是某些情況下的強制格式,因為它沒有對應的非強調句
人類的語義表達需求總是呈一定的系統(tǒng)性。比如,對于一個動作的發(fā)生地點,不管它已然或未然,我們的語言系統(tǒng)中都有其相應的詢問或說明的句式。
下面兩組對話分別在不同語境下詢問和說明了動作發(fā)生的地點:
(1)A:我要去吃飯。(陳述)
B:去哪兒吃? (詢問)
A:去食堂吃。 (說明)
(2)A:我在吃飯。 (陳述)
B:在哪兒吃呢?(詢問)
A:在食堂吃。 (說明)
我們肯定不會認為它們有任何強調這個地點的意思。既如此,也就沒有理由認為換成一個已然的動作,比如對話(3),這種詢問或說明就必然帶上了強調的性質。
(3)A:我已經吃過飯了。 (陳述)
B:(是)在哪兒吃的?(強調?)
A:(是)在食堂吃的。(強調?)
而且按照邏輯,提問“在哪兒”時,這個地點尚且未知,又如何能對其進行強調?若說提問時并未強調,回答時才是,則句式的定義就失去了普適性。
事實上,以上三組對話,“吃飯的地點”都是問話者想要獲得的新信息,而對方的回答則是提供這一信息。區(qū)別在于,對話(1)中“吃飯”這個動作還未發(fā)生,(2)中動作正在進行,(3)中動作已經完成。它們在語義和功能上是平行關系,恰恰體現了現代漢語表達系統(tǒng)的完整性。我們不能說,現代漢語對于未然動作發(fā)生的時間、地點、方式等信息,可以平常語氣進行說明,而對于已然動作的這些信息,就只能強調。如此一來,現代漢語語義表達系統(tǒng)就缺失了對于已然動作的這些相關信息的常態(tài)詢問及說明。
并舉語境也有助于我們辨明真相。比如,了解學生情況時我們可能會問:
你叫什么名字?/你是哪國人?/你是什么時候來中國的?/是怎么來的?/是一個人來的嗎?/你以前學過漢語嗎?是在哪兒學的?/你是怎么知道這個學校的?/你去過北京嗎?跟誰一起去的?/昨天你是幾點睡的?今天你是幾點出門的?/你打算什么時候回國?……
以上問句中,使用“是……的”句式的跟其他問句一樣,都是普通日常的問題,對問話人來說,它們是并列的地位,不可能存在某些問題有強調語氣而某些又沒有,或者說,“是……的”問句的答案是語義強調的焦點,別的就不是。聊天中詢問“你是什么時候來中國的”跟詢問“你打算什么時候回國”,性質并沒有什么區(qū)別。
在書面語作品中也能找出一些類似的并舉用例:
(4)蝴蝶隨意地飛,……。它們是從誰家來的,又飛到誰家去?太陽也不知道。(《祖父的園子》)
(5)我大著膽子上前,問小男孩運動衫是在哪兒買的,多少錢一件。(《一件運動衫》)
(6)客人常常會在這棵樹前一站半天,想不出我們?yōu)槭裁窗阉虬绯蛇@個模樣,也不知道我們是用什么法子把毛線纏上去的。(《動物笑談》)
同樣的,沒有理由表明其中一個要強調而另一個不用。
受“強調說”影響,有的教材甚至用英語分裂句“It is...that...”來對應這個句式。然而一旦對具體的句子進行翻譯,就會發(fā)現它們全都不是所謂的強調句。例如:
(7)我是坐出租車來的。I came by taxi.
(8)你是怎么知道的?How did you get to know this?
(9)這是我去西安旅行的時候買的。I bought it in my journey to Xi'an.
如果認定“是……的”已然句表示強調,則意味著相同的語義表達需求,用英語來表達時不強調,用漢語時就要強調,這不符合常理。
英語分裂句是真正的強調句,需要強調時才使用,而且它對任何時態(tài)的動作都適用,因此不能與“是……的”已然句對等。
這一句式之所以被定性為“強調”,可能也與現代漢語的“是”具有表強調的語義有一定關系。古代漢語中可以將這層干擾因素剔除,例如:
(10)a.王曰:“子歸,何以報我?”(左傳·成公三年)
b.曾子曰:“子何以知之?”(禮記·檀弓上)
(11)a.平原令曰:“以上客料之,趙何時亡?”(戰(zhàn)國策·秦策五)
b.夫諱始于何時?(韓愈《諱辯》)
(12)a.晉侯問於士文伯曰:“誰將當日食?”(左傳·昭公七年)
b.張差之梃,誰授之而誰使之乎?(二十五史·明史)
在上面三組語例中,a、b兩個疑問句在語法性質上沒有本質差別,只不過在語義上,a句提問的動作還未發(fā)生,b句的已經發(fā)生。其中b句用現代漢語表達則都需使用“是……的”句式。但在古代漢語的語感中,兩者在強調焦點上沒有區(qū)別。相同的疑問語境,古人不強調提問內容,而現代人就要強調?這種可能性不大,更合理的解釋應為“是……的”已然句并非用來表達強調之意。
任何語言都存在可以表達相似語義的不同句式,它們在語法結構上有異,更在語用功能上有別,比如既有強調的形式,也有非強調的形式,兩者理應共存。如果把“是……的”已然句定性為“強調”,一是會導致其相應零語氣句的缺位,同時使用者還將面臨“被強調”的處境,因為一旦要詢問已然動作發(fā)生的相關情況,漢語必須使用“(是)……做的”,回答也如此,別無它法。
事實上,“是……的”已然句可以通過一定的語法或語音手段構成自己的強調形式。比如:
(13)這件事是李明告訴他的。[重讀“李明”或“是”]
(14)這件事就是李明告訴他的。[添加語氣副詞“就”并重讀]
(15)這件事確實是李明告訴他的。[添加語氣副詞“確實”并重讀]
(16)這件事不是我告訴他的,是李明。[對舉格式,重讀“是李明”]
在有強調需求的語境下,“是……的”已然句可通過重音、副詞或對比格式等來實現這一功能。但強調功能涉及的是言外之意的傳遞與理解,并非該句式在句法層面所攜帶的基本含義,強調是在基本含義上的疊加。如果該句式本身就已經是強調,則上述幾句將變?yōu)殡p重強調,這與我們的語感不符。
對于真正的強調句式,若將其強調成分去除,強調意味便消失。然而“是……的”已然句省略“是”,意思沒有變化,且根本不能同時去除“是”和“的”。
事實上,早期的許多語言學家并未將這一句式定為強調句。王力(1985:53,初版于1944)認為這種句式是由敘述句加上“是……的”式變來的判斷語。丁聲樹(2002:54,初版于1961)解釋“誰開的電燈”時說“這類句子總是指過去的事情。說這句話的人不是問這電燈是什么樣的電燈,是問開電燈這件事情是誰做的?!碧锍椒颍?003:319,初版于1958年)說這種句式用來“說明伴隨動作的種種情況?!敝斓挛酰?982:108)認為其中的“的”為結構助詞,而這種句式就是由“的”字結構組成的判斷句。
早期的研究主要著眼于結構主義,后來隨著學科發(fā)展,特別是功能語言學的引入,研究者們開始從信息傳達、語用功能等角度去分析這種句式,比如:方梅(1995)提出漢語用“是……的”格式標定對比成分,“的”就是凸顯特定對比焦點的虛詞。李訥、安珊笛、張伯江(1998)從傳信角度論證“的”為語氣詞,其作用是斷定現實事件的責任者、強調現實事件的條件等。袁毓林(2003)也提出“是……的”結構為焦點標記。
毋庸置疑,“是”后面的時間、地點、方式、施事等作為句子的新信息固然是語義傳達之重點,但能否據此就在教學語法中直接詮釋為“此句式用來強調時間、地點、方式、施事等”,這點還值得商榷。對于句式的定性,首先要在句法層面上進行,其次才是語用層面,因為句法是強制性的,而語用是選擇性的?!皬娬{”一詞的使用,的確容易產生誤導。
我們觀察到,在古代漢語中,許多“是……的”已然句的語義都是通過判斷句來表達的。例如:
(17)曾子曰:“然。斯季孫之賜也,我未之能易也?!保ǘY記·檀弓上)[這是季孫送給我的。]
(18)高祖忍之,養(yǎng)其全鋒而待其敝,此子房教之也。(蘇軾《留侯論》)[這是張良教他的。]
(19)曾子曰:“參也聞諸夫子也。”(禮記·檀弓上)[我是從夫子那里聽來的。]
(20)汝之書,六月十七日也。(韓愈《祭十二郎文》)[你的信,是六月十七日寫的。]
可見,“是……的”已然句中的“是”仍應為現代漢語中表判斷、說明的動詞“是”。事實上,一般的“是”字判斷句,比如“他是中國人”,“是”后面的內容同樣也是信息表達的焦點,這與“是……的”已然句在語義表達上的特點并不矛盾,甚至高度契合。
“是……的”已然句就是用來對某個已然動作的相關信息進行詢問或說明。它所表達的基本語義為:與某個已然動作相關的一些情況是什么,比如,“是誰做的”表達“已經發(fā)生的這件事,其施事者是誰”,“是怎么做的”表達“已經做完的這件事,其方法是什么”。
相比于理論語法,教學語法最核心的特點就是要能有效指導學生的語言輸出。采用“強調”說,雖然可以體現此句的新信息所在,但給學生的指引是:想強調這個信息時就使用。倘若改為“說明與詢問”,給學生的指引則變?yōu)椋合朐儐柣蛳胝f明這個信息時就使用,依此指引,學生便無法對其回避。
綜上,教學語法若將“是……的”已然句的基本語法功能描述為“說明與詢問”,會比存在語義模糊性的“強調”更有利于學生正確理解和運用這一句式?;蛟S有語法研究者會指出,此處的強調并非語用的強調。然而學生不具有專業(yè)知識,只會依照常識對“強調”進行語用化理解,這也是我們不主張采用“強調”這一字眼的重要原因。
看下列三個句子。
(21)你什么時候去?
(22)你什么時候去的?
(23)你是什么時候去的?
句(22)與句(23)相差一個“是”字,但意思、功能一樣。句(21)與句(22)相差一個“的”字,意思天壤之別,前者動作未然,后者動作已然。從表象上看,句(23)中動作的已然義只能由“的”來承載。正因為此,不少研究者都認為這一句式中的“的”與動作的時體相關。趙淑華(1979)曾指出“的”放在動詞后表示動態(tài);宋玉柱(1981)認為是“時間助詞”;馬學良、史有為(1982)認為是表示過去完成、過去實現的時體助詞;王光全(2003)則說它是過去完成體的標記。
我們不能同意將“的”界定為動態(tài)助詞或時體助詞。因為首先此類助詞應依附于動詞之后,但在“是……的”已然句中未必如此。比如:他是昨天到北京的。/他是從這里跳下去的。/他是來還書的。其次,動態(tài)助詞表達的是一個事件動態(tài),比如“他昨天去了銀行”。而“他是昨天去的銀行”表達的則是靜態(tài)語義,即他去銀行的時間是昨天。
事實上,這一句式之所以攜帶著時態(tài)信息,與整個“是……的”結構相關,也與上下文語境密不可分,顯然不是一個“的”字本身就能自給自足的。否則根本不需要句(23)的存在。
杉村博文(1999;2009)把“是……的”已然句的使用語境總結為“先le后de”。劉月華等(2002)也說,“當所涉及的動作還沒有成為已知信息時,說話人往往需要先用帶動態(tài)助詞‘了’的動詞謂語句交代動作已經發(fā)生或完成,使之成為已知信息,然后再用帶‘是……的’的句子說明動作發(fā)生或完成的時間、處所、方式等等?!睆哪撤N意義上說,“是……的”已然句并不是一個完全獨立自足的句式。它需要或多或少地依賴或指向上文的信息或其他隱含的默認共識,而那也正是其動作已然性的來源。
在時體助詞“了”字句和“是……的”已然句之間建立起聯系,有助于學生深入認識后者的性質及語義語用特征。當然,漢語的時態(tài)系統(tǒng)與印歐語并不相同,無論是“了”還是“是……的”已然句,都與英語的過去時態(tài)不是一回事。在漢語攜帶已然時體色彩的句式系統(tǒng)中,“V了”與“(是)……V的”是合作分工、一動一靜、相輔相成的關系。袁毓林(2003)曾把“是……V的”已然句定性為“事態(tài)”句,而相應的“V了……”為“事件”句。這是揭示兩者的區(qū)別和聯系的有效切入點。即,當敘述一個已然事件的發(fā)生時,使用“V了……”,如“我昨天買了一件衣服”;當要對這個已然事件發(fā)生的相關具體情況進行說明時,就使用“是……的”已然句,如“這件衣服是在商場買的”。
要將上述認識落實到教學中,則必須在語法表述上明確該已然動作是已知的,并通過一定的典型語境讓學生理解其已知性。
綜上可以得到正確認識“是……的”已然句的三個要點:
第一,“是……的”的基本句法功能是“說明/詢問”,“是”之后、動詞之前的部分是其傳達的新信息所在,但它不屬于語用意義上的強調句式。
第二,“是……的”已然句并非完全獨立自足,必須依賴或指向上文語境或者默認共識。
第三,“是……的”已然句攜帶時體信息,與同樣具有已然時態(tài)色彩的“了”字句存在一定的關聯。
若以這三條來衡量,現有教材對此句式的定義、解釋以及編排,確實存在一些不足之處。下面將一一分析并提出改進的建議。
我們看到,“是……的”已然句在整個初級漢語語法點中并不受重視,往往在教材中編排靠后,甚至晚于“比較句”“把字句”“情態(tài)補語”等語法點的教學。
這應該也是將其功能定性為“強調”所致。在教材的目錄中,《爾雅中文》直接將此語言點命名為“強調的表達:是……的”;《HSK標準教程》也是“‘是……的’句:強調時間、地點、方式”;在目錄中沒有點明的,在語言點講解中,也都采用“強調”一說?!恫┭艥h語》《綜合教程》甚至用“It is...that...”來翻譯這個句式。
事實上,“是……的”已然句在其相應表達語境中必用不可,在生活口語中十分常見與實用。學生沒學“比較句”“把字句”絲毫不影響交際,但如果未能正確掌握“是……的”已然句,容易造成誤會。因此說,現有教材低估了這一句式的重要性和難度。只有將其平?;娭苹?,早教早練,學生才能在語言交際中主動、正確地使用起來。
在我們所考察的教材中,雖然都提到“動作已經發(fā)生”這一要點,但除了《HSK教程》明確說明“在已經知道事情發(fā)生的情況下”,幾乎沒有教材給學生指出“是……的”已然句在語用條件上的特殊性,即它有一定的信息前提要求。
孤立地看,“他跟朋友去北京了”和“他是跟朋友去的北京”,翻譯成英語都是“He went to Beijing with his friends”。它們的區(qū)別只有在上下文語境中才能體現出來。
前者常見的語用環(huán)境是:
A:他去哪兒了?/他怎么沒來?
B:他跟朋友去北京了。
后者典型的語用環(huán)境是:
A:他去哪兒了?
B:去北京了。
A:跟誰一起去的?
B:跟朋友去的。
顯而易見,后者是依賴上文而存在的。同時也正因為上文信息的先現,使得“是……的”句中的動作成為舊信息,而“是”后面的內容才是所要傳達的新信息。這也解釋了該句式中動作主語、賓語都可以省略的原因。學生若不明白這種句式的語用條件,便無法在正確的情景下使用。因此,教材不但要在語法表述中提到其語境限制,更要通過合適的課文和練習將語用環(huán)境展現出來。
“是……的”已然句中動作的已知性,可以通過明顯的先現方式來表明,即一些學者總結出來的“先le后de”語境。但有時前文并沒有給出任何信息,也就是說未必一定存在可供回指的那個“V了”,此時動作的已知性是隱性的,隱性已知往往是因為不言自明或是通過常識即可判斷。例如:
(24)你這件衣服好漂亮,在哪兒買的?
[已經看到了對方的衣服]
(25)你是怎么來的?[對方已經在眼前]
(26)我是在南方長大的,所以我沒見過雪。[說話者已經長大]
對于學習者來說,首先要熟悉顯性的已知已然語境下的“是……的”已然句,然后進一步理解并學會在隱性已知的語境下去使用。
教材課文中有不少隱性語境的情況,比如:(A在看B的照片)
A:很漂亮!在哪兒照的?
B:清華大學。
(《初級漢語精讀教程I》)
教材和教師都可以利用這些常見且典型的例子,引導學生去分析理解。
這個句式說明的對象很廣泛,包括時間、地點、方式、工具、對象、施事、目的等。為了方便學生理解、記憶并學以致用,在教材編寫時應盡量從最典型、實用的語境開始,比如詢問“你是什么時候去的”“你是怎么來的”等,從易到難,循序漸進。不少教材在這方面比較隨意,比如,《博雅漢語》提取的首現例句是“我父母的飛機是下午兩點十分的”,與“是……V的”的格式并不相符,令人費解。
“是……的”已然句在口語對話體中比較易于掌握,因為上下文提示明顯,而在書面敘述體中使用時,大多都是隱性的已知已然語境,在理解上難度更大。有的教材沒有注意這點,首現就是在敘述性文章當中。比如:
我叫馬丁,是從德國來的?!荒昵拔襾淼街袊魧W,學費是我利用假期打工掙的。…… (《發(fā)展?jié)h語》初級綜合II)
此外,說明施事和目的時,格式與其他的不太相同。為了避免混亂,最好從“時間、地點、方式、工具”開始學,后面再出現“施事”和“目的”。有的教材為了理論上的完整性,在語法表述中將這幾類全部羅列出來,但又沒有相應的講解和練習作為支撐。還有的教材,比如《發(fā)展?jié)h語》,在解釋語言點時并未提到“目的”,練習中卻又出現:
A:對不起,那本雜志我還沒看完呢,明天還給你好嗎?
B:__________________,不是來要雜志的。(找你聊天兒)
“是……的”已然句既帶有一定的時體信息,則應與同樣表達已然范疇的“了”字句的教學系聯起來。正如學完“我要去銀行”,很快便學“你什么時候去”一樣,我們認為,在教學點安排上,“是……的”已然句與“了”的教學不能相隔太遠。否則在兩者的空當中,學生便會自行推理,造出類似“你什么時候去了”“你跟誰一起去了”這種錯句。
我們考察了這兩個語法點在漢語綜合教材中的分布情況,發(fā)現“是……的”句在初級語法點中不但編排靠后,且與“了”的教學相距較遠。在大部分教材里,兩個語法點相距9課到21課不等,還往往不在同一本書中。如此過長的間隔,會削弱它們之間的關聯,增加中介錯句的空間。
此外,將“是……的”已然句的教學與“了”關聯起來,還有助于學生正確理解漢語對已然元素的表達,從而不會簡單地將它與英語的過去時態(tài)等同起來。“了”是動態(tài)助詞,不能表達靜態(tài)語義,而“是……的”已然句則正好用于已然動作的相關靜態(tài)語義表達。這樣一來,既向學生說明了“是……的”句攜帶著已然的時態(tài)信息,同時又能解釋為何動作已然卻不能使用“了”。
漢語語法學界對“是……的”已然句有許多研究成果,但漢語教學界如何從本體研究中吸收準確有效的信息,使得教學語法的表述既淺顯易懂,又不失嚴謹,值得我們深思。
結合本體研究成果,并考慮教學效果和需求,我們在教材中可以將該句式的定義和特點描述如下:在知道事情已經發(fā)生的情況下,對這個動作發(fā)生的時間、地點、方式、施事等進行說明或詢問。同時,配合以體現其典型使用語境的教學材料,使學生真正理解這一句式的語義和語用特征。
過往我們教學語法較為注重通俗易懂性,在對“是……的”已然句定義時選取了功能語法的視角,卻未考慮到“強調”這個字眼的使用,容易導致語用化的理解和處理,給學生及教師造成一定的困擾和誤解。希望這篇文章能夠引起漢語教學語法研究界對該句式的關注,能夠為未來漢語教材編寫提供一點參考意見。也希望作者的觀點能帶給漢語教師一些思考和啟發(fā),對他們今后的教學有所幫助。
[附注]
本文考察的漢語綜合教材包括:劉珣主編《新實用漢語課本》,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2004年;楊寄洲主編《漢語教程》(修訂本),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2006年;邱軍主編《成功之路》,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2008年;王德春主編《綜合教程》,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9年;李泉主編《發(fā)展?jié)h語》(第2版),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2011年;李曉琪主編《博雅漢語》(第2版),北京大學出版社,2012年;周小兵主編《初級漢語精讀教程》,北京大學出版社,2013年;魏新紅主編《爾雅中文·初級漢語綜合教程》,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2013年;姜麗萍主編《HSK標準教程》,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2014年。